武盛帝闻之,嘴角轻扬,含笑道曰:
“靖武侯,卿免礼平身。”
“来人哪,速赐绣墩以安坐。”
旁侧老宦夏守忠,应声如钟,旋即蹒跚而至,恭谨置绣墩于地。
贾渊见状,毫不客气,身姿豪迈,径自落座,继而嘴角勾勒一抹淡笑,言道:
“微臣叩谢陛下天恩浩荡。”
“陛下此刻,可是正沉浸在史书之海,探寻往昔烟云乎?”
武盛帝颔首,眸中闪烁着智慧之光,缓缓道来:
“朕自幼受启蒙之恩,于治史之道,尤为用心,用功最勤。”
“古之典籍,犹如一镜照今,使朕得益匪浅。”
“古为今用,鉴往知来,此中奥义,实乃无穷。”
“靖武侯亦是才情横溢,博览群书之辈,想必于史学之林,亦有所建树,颇有心得吧。”
贾渊轻轻摆手,谦逊之态溢于言表,言道:
“微臣才疏学浅,岂敢在陛下这等博学多才之前,妄自卖弄,班门弄斧,实乃大不敬也。”
武盛帝闻言,嘴角勾起一抹轻笑:
“罢了,罢了,卿家切勿拘泥于那些酸腐文人的陈规陋习。”
“今日,朕与卿家,不过是一场随性闲聊,卿家但说无妨,与朕共话古今。”
“朕自幼遍览诗书,深知历代王朝兴衰更替,三百年,似乎成了王朝难以逾越的一道大关。”
武盛帝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时空的迷雾,直视那遥远的过往。
“秦二世而亡,其速之快,令人咋舌,自不必多言。”
武盛帝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又继续说道:
“西汉国祚二百一十一年,东汉一百九十五年,虽各有长短,却皆未能逃脱那三百年之咒。”
“即便是那盛极一时的大唐,其辉煌如日中天,却也仅仅二百八十九年,便烟消云散。”
武盛帝言及此处,语气中更添了几分沉重。
“靖武侯,你可知这其中缘由,是否真有天数注定,抑或是人为之过?”
武盛帝目光炯炯,期待着贾渊的回答。
贾渊略作沉吟,随即轻轻摇头,语态谦恭而诚恳:
“微臣才疏学浅,此等深奥之理,实难窥其堂奥,恳请陛下不吝赐教。”
武盛帝面容平和,语声沉稳,宛如深潭之水,波澜不惊:
“此等定律,成因繁复,天灾人祸,交相为虐。”
“朕曾命钦天监广搜历代气候水文之记载,欲寻其规律。”
“据其所报,三百年间,天地间必有巨灾降临,引发天下动荡,此乃天数难违,非人力所能抗拒。”
“然则,天灾虽为天威难测,朕虽贵为天子,亦只能顺应天命,难以扭转乾坤。”
“但人祸之起,却非无可作为。”
“历朝历代,开国之初,君主若能秉持仁政,与民休息,则天下必然趋于大治,国库亦随之充盈,此乃治国之要义也。”
“究其根本,皆因前朝烽火连天,战乱频仍,致使世家望族纷纷凋零,人口锐减,百姓方得有余田以耕,安居乐业,按时缴纳赋税,国家自是丰饶安定,一片祥和。”
“然世事如棋,局局新。随着国家昌盛,官宦勋贵、宗室子弟,渐生贪念,开始鲸吞蚕食百姓田产。”
“有那等面目可憎之辈,仗势欺人,强买强卖,无恶不作;亦有那等看似温文尔雅之徒,却趁天灾人祸之际,以极低之价,巧取豪夺灾民手中薄田。”
“此等官宦勋贵、宗室子弟,非但不缴纳赋税,反而手中田产日增,百姓手中之田则日渐稀少,国库之税亦随之减少,犹如涓涓细流汇入荒漠,难见盈满。”
“朝廷为维系开支,不得已而为之,欲增赋税以解燃眉之急。”
“然官员们岂会自断财路,终是百姓承受这万般苦楚,犹如风中残烛,摇曳生姿,却难逃熄灭之命运。”
“如此往复循环,恰似那无尽之轮,转动不息,却步步深陷恶潭。”
“直至那底层苍生,肩挑日月,背负星辰,终至不堪重负,愤而起身,犹如点点星火,虽微小却可燎原,势不可挡。”
“历朝历代,几曾逃脱此宿命之网,皆如积木般轰然倒塌,化为尘土,归于虚无。”
“思及此景,不禁令人心生悲怆,感叹世事无常,命运多舛,真真是可悲可叹,令人唏嘘不已。”
贾渊闻此,面上掠过一抹讶异,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武盛帝身上,心中暗忖:这老家伙,言辞间似藏玄机,耐人寻味。
稍许沉思后,贾渊缓缓开口,语态中带着几分试探:
“勋贵宗室、官宦免税,此乃千年古制,历朝沿袭,根深蒂固。”他轻叹一声,“欲除此弊,诚非易事,可谓步履维艰。”
武盛帝听后,神色从容,不疾不徐地道:
“岂止是步履维艰,说是四面楚歌,亦不为过。”
“靖武侯所言极是,官宦免税,确是千年古制。”
“然而,古制虽存,难道便是不可更易之理?”
“朕自登基以来,宵衣旰食,无时无刻不在思量,如何能使大璟王朝长治久安,国祚绵延,青史留名。”
“然而,朕愈思愈虑,心绪愈沉,仿若陷入无尽深渊,难以自拔。”
“朕恍然惊觉,眼下这大璟王朝,虽看似盛世繁华,却仍未挣脱历代王朝之枷锁。”
“那瑞都郊外,原应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之农田,竟已有三分之一落入权贵之手,仅余三分之二,尚由小农辛苦耕耘。”
“天子脚下,首善之地,尚且如此,更何况那偏远州县?”
“朕思及此,不禁心寒如冰,不敢深想其状。”
“观户部历年呈报,本朝农税之收入,较之太祖开国之初,竟已锐减五分之二。而我大璟,立国不过百年,便现此衰象,岂不令人痛心疾首?”
“靖武侯,你此刻应已明了朕之心意。”
“朕之所以孤注一掷,不惜倾尽国力,全力支持你组建镇北军骑兵军团,誓要根除匈奴边患,实乃欲借此一举,振奋朝纲,重塑国威,以图我大璟长治久安,免于重蹈历代王朝之覆辙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