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闻言,神色自若,轻启朱唇:
“此事早已在我预料之中。”
“六十万两,出便出了,然此不过冰山一角,绝非终结。”
“我们如今,犹如鱼肉在砧,人为刀俎,处境堪忧。”
“即便心有不甘,欲图反抗,亦是力不从心,资本全无。”
薛王氏望着薛宝钗,满目好奇,问道:
“你缘何如此从容不迫,莫非心中已有计较?”
薛宝钗轻抬皓腕,缓缓摆了摆手,语态温婉中不失沉稳,言道:
“此计尚难称为妙计,唯暂有挑拨荣国府内宅不宁之策,或可令其无暇旁骛,专于内斗。”
“此事且缓一缓罢,娘亲,您速去筹措银两,莫忘了我所托之事。”
薛王氏闻言,微微颔首,应声道:
“吾儿放心,此事铭记于心,断不敢忘。”
“唉,想来林姑娘真真是福泽深厚,竟能携全部身家,安然脱离荣国府之纷扰,真真让人羡慕不已。”
“宝钗,你我何不思忖一番,往访靖武侯府与忠顺亲王府,或能另辟蹊径,寻得转机?”
言及此处,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似已有了计较。
薛宝钗闻语,急忙启唇,语带温婉而坚决:
“母亲,您且莫要多思妄动,这等事岂是轻易可为?”
“试问,可有足以投诚之凭据?”
闻此,薛王氏不禁黯然神伤,轻叹一口气,哀声道:
“唉,实乃我病笃心急,忘却了分寸。”
“那忠顺亲王,历来与荣国府不对盘,连带着咱们薛家亦是备受冷眼。”
“罢了,罢了,此事且搁一旁,我且先去筹措银两要紧。”
言罢,薛王氏起身欲行。
六十万两纹银,若在薛家鼎盛之时,不过九牛一毛,轻易可出。
然时过境迁,薛家今非昔比,六十万两虽非不能筹集,却也需倾尽大半家财,抽干现金流之半壁江山,实乃伤筋动骨之举。
……
荣国府之怡红院内。
此刻贾宝玉面容惨淡,神色凄楚。
侧畔,两位翩翩少年正温情抚慰着他,一者乃宁国府大爷贾珍之嫡嗣,名曰贾蓉,仪表堂堂,温润如玉。
另一者,则为神武将军冯唐之公子,名曰冯紫英,英姿勃发,气概非凡。
冯紫英此刻义愤填胸,言辞激昂,愤愤而言:
“宝玉兄,那靖武侯实乃欺人太甚,昔日倚仗武力横行霸道暂且不论,今朝竟胆敢于你大婚吉日之上滋事挑衅,真真是目中无人,岂有此理,令人发指!”
贾宝玉神色黯然,语调中带着无尽的颓丧,缓缓言道:
“我这废人一个,又能有何作为呢?”
“他如今贵为靖武侯,身居金吾卫大将军之高位,就连我母亲亦敢掌嘴羞辱,府中上下,又有谁能制衡于他?真真是无可奈何,徒增悲叹。”
一旁贾蓉闻此,怒气冲冲,愤愤不平地说道:
“他这也太过分了,完全不把我们爷们放在眼里,若是不给他点厉害瞧瞧,只怕日后他真要骑在咱们宁荣二府头上,肆意作威作福了。”
言及此处,贾蓉转向冯紫英,目光中闪烁着决绝之色:
“紫英兄,我闻那靖武侯即将接管金吾卫大权,你意下如何?敢不敢与我们并肩作战,给他一个迎头痛击,让他知晓咱们的厉害?”
冯紫英闻言,略一迟疑,方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审慎:
“蓉哥儿,此事非同儿戏,需谨慎为之。”
“吾闻靖武侯治军极严,新官上任,必烧三把火,以示威严。”
“倘若此刻贸然触其霉头,万一他雷霆震怒,手段狠辣,届时咱们便是后悔莫及,哭诉无门矣。”
贾蓉闻言,神色自若,嘴角勾起一抹淡笑,反驳道:
“此言差矣,那靖武侯所谓的治军严厉,不过是虚张声势,杀鸡儆猴之举罢了。”
“两衙禁军之中,多为世家子弟,他若敢在金吾卫中大开杀戒,岂不是将整个勋贵圈子都得罪了个干净?”
“纵是靖武侯权势滔天,亦不敢轻易触犯众怒,更何况即使是那高高在上的陛下,亦需权衡利弊,岂会轻易为之?”
冯紫英沉吟片刻,方缓缓问道:
“蓉哥儿,此番行动,都有哪些人参与其中呢?”
贾蓉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自信满满地说道:
“我自是当仁不让,定要参与其中。”
“此外,还有宁远侯之三子顾廷伟、永昌伯府之六郎,以及四大家族中的诸多子孙,更有十余家侯爵、伯爵府中的子嗣。”
“如此阵容,谅那靖武侯有天大的胆子,亦不敢轻举妄动。”
“即便他胆敢下令责打二十军棍,也不过修养两三月光景,咱们爷们依旧是顶天立地的好汉。”
“冯兄,意下如何?可愿与吾等同道,共赴此局?”
冯紫英闻听人数众多,亦颔首应允,言道:
“既如此,我亦不愿落于人后,此事算我一个。”
贾蓉闻言,轻笑一声,赞许道:
“这才是我所识之冯紫英也,那便如此说定了。”
言罢,他又转向贾宝玉,豪气干云地说道:
“宝二叔,您就安心等着咱们爷们为您报仇雪恨,定要给他一个难忘的下马威。”
贾宝玉听后,亦是满怀希冀地点了点头,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有劳诸位兄弟了,待事成之日,我必在怡红院设宴,以表谢意,款待诸位。”
三人相谈甚欢,愈发热络,仿佛已预见那贾渊在金吾卫驻地,被众人戏弄得狼狈不堪,最终灰溜溜离去的场景,心中皆是快意无比。
……
次日清晨。
皇宫深处,乾清宫内。
武盛帝正悠然自得地翻阅着一卷史书,不时以朱笔轻点,留下些许批注,显得颇为闲适。
未几,一名侍卫步至宫门之外,朗声禀报:
“启禀陛下,靖武侯贾渊已奉旨前来。”
武盛帝闻言,神色依旧淡然如水,轻启朱唇,吩咐道:“传靖武侯进殿。”
“属下遵旨。”侍卫应声而退。
须臾之间,贾渊步入乾清宫,步伐稳健,气势不凡,犹如龙行虎步,尽显武将之风。
至殿中央,他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声音洪亮而恭敬:
“微臣贾渊,见过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