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秋刚还在琢磨晚上吃点啥呢,现在好了直接送到手边了。
煮点米饭两个菜一加热这餐饭就算是完成了。
不得不说这酒楼的味道,和自家做的还真是没得比,大概是调味品都是秘制??反正是比宋知秋做的好吃。
“这酒楼味道可真好吃,难怪人家能开酒楼赚钱呢,二姐你说我要不要也去学学做菜,以后也自已开酒楼。”宋冬丫吃了个肚圆在房檐底下休息。
宋知秋瞥了她一眼:“得了吧,你还是在家种地吧,你昨儿不是说在家种地最重要嘛?”
想想刚来那两日喝的野菜糊糊,那味道简直不忍直视。
“也是我家还有好多地要种呢。”
宋知秋算是看出来了,这丫头就是想一出是一出,看啥赚钱就想做啥。
半夜遇上这事儿,被迫起了个大早起了个大早,三姐妹几乎是倒头就睡。
翌日。
绚丽的朝霞洒满整个顺天村,露珠在晨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村子里的炊烟袅袅升起,与晨雾交织在一起,鸡鸣声此起彼伏宣告着新的一天开始。
宋知秋站在卧房的窗户前,支起窗户看着外面的岁月静好。
大姐和小妹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床了,此时屋里就她一人,找到脸盆里泡好了的柳树枝嚼着,前两天还不习惯的刷牙方式,现在也是用了溜得很了。
毕竟这个地方又没牙刷那一说,只能嚼嚼柳树枝了。
还没想好早上吃点啥呢,宋冬丫背着一背篓枯黄的杂草回来。
“咱家鸡就吃这玩意儿啊??”前两天不是水灵灵的野草吗???
“下了场雨更冷了,好多都枯了,这还是我捡好的割的。”宋冬丫愁啊,家里还有点糠皮和着野草还能吃几日,再过两天不知道吃啥了。
“大姐呢?今早吃点啥啊。”宋知秋问道。
宋知秋抬起头看着自家二姐:“大姐一大早就回家了呀。”二姐真是没救了睡得猪一样。
“哦,这么早就走了啊。”又只剩俩姐妹了,怪寂寞的。
“冬丫我们去山上啊。”柳丫站在栅栏外喊道。
宋冬丫听见小跑上去开门:“我还没吃早饭呢,怎么这么早就要上山去了。”
“我爹娘哥哥都要上山捡柴去,马上入冬了,可得多捡点回来。”说完摸摸衣服布兜里,“咱上山去,我兜里有吃的,我娘烙地鸡蛋饼可香了。”
两个小的咬耳朵宋知秋也听的清清楚楚。
“那感情好我们我们家也没柴火了,一块去吧。”宋知秋说道,“秋丫你回来我们去拿背篓和柴刀。”
当然不只是背篓和柴刀了,宋知秋还在背篓里放了昨儿买的糕点和前几日的桃酥,再带上水袋,就当早饭了。
刚下过的雨像是把天空洗涤过一般,高远湛蓝,山林里,树叶换上新装,金黄,橙红,层层叠叠,偶尔吹过一阵风树叶沙沙作响。
要是忽略掉宋知秋破风箱一样的喘息声就好了。
“秋丫那座山是我们的啊。”没想到捡柴还得去自家的山头上,刚翻过了两座小山头,宋知秋也是累的够呛。
宋冬丫就知道自家姐姐受不了,刚才出门就去劝她了,现在知道累了吧:“就是这里了。”
“哎哟累死我了。”也不管地上脏不脏了,宋知秋直接一屁股坐下去。
爽!
宋冬丫拿起竹耙子就开始耙地上的松针,都是变黄自然脱落的,用来引火最好不过了。
这座山的树林茂密,松针落地满地都是,厚厚一层,没多久就整理出高高的两堆出来,像是一座小山。
“姐,我先往回背,你继续耙,会吗?”宋冬丫拿麻绳固定住冒尖的松针,一边问道自家二姐。
宋知秋小时候也是用过这个工具捡松毛的好吧:“看一眼就会了,你去吧。”
“瞧谁不起呢,耙个松毛还不会。”手里忙着嘴里也不忘了嘟嘟。
扒拉开一层松针毛,出现了一颗颗浑身是刺的栗子,抬头一看果然是一棵栗子树,不知道多少年了,树干赶上宋知秋腰粗了。
这玩意儿不捡回去就是松鼠的了。
宋知秋还是挺馋一口软软糯糯了,地上好些都是完好无损的,外面那层带刺的都是完好的或是只破了小口的。
找了块顺手的石头就开敲,外面那层全是刺的皮还是别带回去了。
想到上一世在村里的寺庙底下也有一棵栗子树,小时候没有零食,村里的小孩儿就会打生板栗吃,宋知秋敲开一颗尝了尝,味道和小时候几乎一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村里的孩子长大离家了,一年到头聚一次,那棵栗子树下的孩子是不是换了一波又一波呢。
宋冬丫背完回来就看见自家姐姐坐在地上敲板栗吃:“姐,这个糕点你怎么不吃,吃上生栗子了。”
还是怀念旧事的宋知秋被拉回现实:“我就尝尝啥味啊。”
“这有啥好吃的。”宋冬丫不解。
宋知秋突然看见不远处地里长得几株植物,有点眼熟,快步走上去看看。
折耳根!!
宋知秋前世就是重度折耳根爱好者,没想到这个时代居然就有了,辣椒折耳根两手抓,宋知秋觉得自已运气爆好,太幸福了。
在一旁喝水吃东西的宋冬丫,看见自家二姐撅着给大腚在地里刨泥巴,没眼看。
“姐,你在干啥呢!”
一个女孩子怎么能在外面做这种出格的动作,虽然这座山上只有她俩人。
宋知秋还在喜悦中:“我发现一个好吃的。”
好吃的!触发宋冬丫关键词,也不管出格不出格了,赶紧冲上去看看。
一看,猪鼻孔…想到那个奇怪的味道,就是一阵恶寒。
“姐,你说的好吃的不会是这个猪鼻孔吧。”
宋知秋听到这个名字一愣,随后记起来,确实折耳根是有个土名叫这个。
“对啊就是这个猪鼻孔,凉拌还是炒肉都可好吃了。”
宋冬丫一脸嫌弃:“这个臭死了,和肉炒都是浪费肉了。”
看来这个地方对折耳根接受能力不高啊,宋知秋可不管:“切,你不懂。”
这个折耳根确实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不同,反正家里也不会断粮,宋知秋不会强迫自家小妹吃这个东西,反正自已吃的爽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