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秋美滋滋的蹲在地上,小心翼翼的把折耳根的根系尽量挖完整一点。
到时候回去把它扔在院子旁边的那块地里,自已就会野蛮生长,最晚明年就能实现折耳根自由了。
这个院子靠近厨房外面还有一块菜园子,昨天宋小满在家就开好了。菜种菜秧都能直接下地了,就是还差点肥料。
这个时代没有化肥,宋知秋想到自已前世在手机上看过的自制农家肥,感觉可以试一下,这样以后不管种啥都能用上。
可惜刨完这一块就没有了,宋知秋还以为今晚就可以凉拌上一盘了呢。
不过也没关系,再过十天半个月的肯定满山遍野的折耳根让自已挖,倒是吃个爽的。
回到捡柴火的正事上。
除了松毛,地上还有好多被风吹断的树枝,完全被风干了,捡回去当柴火刚刚好。
几背篓的松毛回去,还去柳丫家借了一个背夹子,专门用来背长条的东西,横着放用上面的绳子捆的紧紧的。
用来被风吹掉的树干最好不过了。
整理好这一背夹子,两姐妹可算是能回家了,手里还拖了一根手腕粗的小树,也是被大风刮倒的,带回家烧火炖东西方便的很。
这背夹子宋知秋和宋冬丫轮着背,虽然宋知秋背不了多长时间,但至少可以让宋冬丫缓口气。
下山的路上还遇上笑得满脸皱纹的老根婶:“两姐妹上山捡柴去啦。”
老根婶昨日看见自家男人提着一块大肥肉回来别提多开心了,还以为这是宋秋丫送的谢礼呢,结果又掏出来一坨粗盐还有二百文铜板。
这要是自家男人出去驾牛车,不知道得驾多久才能赚到这么多银子。
“老根婶。”宋冬丫打招呼,宋知秋也跟着喊。
“真乖一个个的,秋丫今年也得十六了吧,怎么也不说个亲事,我侄子可是一把干活的好手。”说着说着竟然开始说起了婚事。
原主刚回家处理完爹娘后事,那几日上门的是真的多,全被原主打出去了,原主从小在后院里长大,见过的腌臜事儿不少,不知什么时候竟起了一辈子不成婚的念头。
要不是家里出了事,说不一定以后真就在老太太身边服侍一辈子了。
大概还是因为之前那事儿,外面不知道传成什么样了,上门说亲的一夜之间全跑了。
这样倒是好得很,宋知秋窃喜,她才不想去处理那些人呢,这姻缘啊她是真不在乎,真要遇上门了成婚也成,缘分没到就这样反正自已还有妹妹嘛。
到时候就抓她给自已养老。
宋冬丫完全不知道自已已经成了姐姐的养老保险了,还在喜滋滋的说道:“那可不成,老根婶儿,你那个侄子都多大年纪了,努努力都能生出一个我了,当我姐夫可不成。”
老根婶听了真想打嘴:“我的小祖宗,嘴上没有把门的,这话是你个姑娘家能说的吗?”
“可不就是嘛,我二姐长得这么水灵,要我说得县城里的读书人才配得上她。”
一个突兀的男声插进来:“一个丫鬟出身的,还想嫁给读书人,也不嫌晦气,谁家敢娶个丫鬟回去。”
原主离开员外府的时候是放了卖身契的,那就是良民,把家里的家伙事儿拿出来打扮上,看上去就是谁家小姐的模样,不说谁知道以前是服侍人的。
宋知秋随着声音望去,是一个面容白皙,嘴角略薄,穿着长衫的男人。
长得一副刻薄像,不认识,但说话真难听。
“宋老大家的,学院里放假了?怎得回来了。”老根婶问道。
宋昱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嗯。”
老根婶问完自已先溜了。
宋老大家的,学院放假了?是在读书的??
这倒是有点印象了,这不就是自家大伯哪个二儿子嘛,自已还得叫他一声堂兄呢。
这个时代的科举制,和宋知秋知道的科举制倒是没啥差别,每三年一次乡试,由地方组织,这个堂哥都去考了三四次了都没过,还端着一副读书人的清高样,看不起原主做丫鬟,自已能好到哪里去。
“宋昱哥。”宋冬丫招呼完拉着姐姐走了了。
宋知秋对这个堂哥观感很不好,招呼都没打一声就走了。
回到院子里,给宋知秋累的够呛,刚好柳丫也回来了,背着一个小背篓,背起来可合适了,一看就是专门给她准备的。
柳丫将背篓里的树枝抖落干净,站在两家相隔的院墙底下喊道:“冬丫,我们去山上打毛栗子去。”
“可是还没吃午饭呢。”背了一上午柴火,宋冬丫早就累得不行了,毕竟还是孩子,就等着中午吃饭的时候歇歇。
“我家有干粮边走边吃吧。”说完跑到厨房里拿了三个张大饼。
寻思中午吃点啥的宋知秋手里拿着一个大饼,又上山了…
还好这次不用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山头,柳丫家山上就有好几颗栗子树长在一块。
在路上吃的饱饱的两个小丫头这会儿已经爬上树干了,像猴子一样三下五除二的就上去了,两人手里举着长长的木杆用力的敲击树干上的栗子。
“秋丫姐,你快躲开,别站在底下。”柳丫连忙说道,这秋丫姐怎么看起来不太聪明,都不知道躲躲。
宋知秋听到柳丫的呼喊后,急忙闪身躲避。
只听“噼里啪啦”一阵响,树上的板栗像下雨似的往下掉,两个小的在树上棍子都要挥出残影了吧。
不一会儿,地上便铺满了一层。宋冬丫和柳丫兴奋地从树上下来,拿起竹夹子捡起板栗就往背篓里装。
竹夹子就是一整条新鲜竹片对折,用火烤一烤就会变得有弹性,就像后世吃麻辣烫见过的那种夹子,会自已弹回去。
有工具,再重复上几次树干,很快就装满了各自的背篓,至于外皮嘛刚打下来的外皮还很结实,回去晒两天再说吧。
“今天真是大丰收!”宋冬丫笑道。
“是啊,够我们吃好几天了,过两天我们再来,多打点回去,够吃好久了。”柳丫也开心地说。
至于宋知秋,满脑子就是今晚这个栗子该怎么吃呢?要不要宰一只鸡做个栗子炖鸡,想到家里那一只鸭两只鸡,还是算了吧…
三人背着满满的一篓子板栗回家,一路上有说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