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听到这话,都觉得有道理。
不用下田干活了,对农村的姑娘来说,那就是享大福。
在家带小孩洗衣服做饭,那都是轻松的活儿,在田地干活又热又累的,那才叫遭罪。
他们商量好了,就找到了陈启的四奶,让她帮忙给说去。
李念芝没想到董国军两口子也看上陈启了。
董家家底厚,要不是没有儿子,说什么也不可能招上门女婿的。
陈启要是到他们家,肯定是有福享的了。
可是,他去享福了,狗祥他们怎么办?
她想了想,跟董奶奶说:“老婶子,你是不知道,启子这孩子有多争气,天不亮就起来收黄鳝往淝阳城去卖,才十七岁的孩子,天天骑着自行车跑这么远的路,这苦一般人都吃不了……”
她逮着陈启就使劲夸,越夸董奶奶越满意。
“启子这孩子不容易啊,就跟个大人一样,什么心都得操。不过这孩子有本事,能让弟弟妹妹们都吃的胖乎乎的,还能卖上新衣裳了,可会操心了。
不过,他说还要送狗祥他们去上学,丫头小子都要去上学,你说这得花多少钱呢?”
董奶奶一听说陈启还要供弟弟妹妹们上学,眉头就皱了起来。
那可不行,秀琳可不能跟在后头受这份委屈。
上学是一个钱两个钱能上好的吗?
她问:“他是没操过心,不知道上学多花钱,多少识两个字算了,还想供个大学生出来啊?
这么多上学的,怎么就没见有几个大学生?”
李念芝说:“我也是这么说的,但是启子这孩子自己有主张,我也只能随他去了。不过,你家孙女跟启子倒是挺相配的,你家要是不嫌弃启子没爹没娘,我就跟启子说说去。”
董奶奶心里想着,现在陈启是这个想法,说不定见了她孙女就会改变主意呢。
毕竟,这三里五村的,没有谁家的丫头比她孙女长的更好了。
李念芝到天黑才到陈启家去。
陈启刚到家,今天他进了比昨天多了一倍的肥皂,卖完了才回来的。
一下午挣了千把块,就是前世,他也没这么挣钱过,虽然累,但是心里高兴啊。
他见到李念芝,就给她搬了板凳让她坐。
李念芝跟他说了董秀琳的事,陈启一听说董秀琳有些意外。
这不是他上届的同校吗?董秀琳长的是挺漂亮的,那时候在学校里很有名。
不过他们学校里没有什么校花校草的概念,如果有的话,那董秀琳就是校花了。
当时有很多男生都给她写情书。
不过,她人很傲气,谁都不放在眼里,脾气也很暴躁。
他记得有个男生给她写情书,她竟然当众给了人家一耳光。
人家不就是喜欢她吗?这是犯了多大的错?至于给人家一耳光吗?
幸亏是那个男生的脾气好,要是换成他,大耳巴子立刻给扇回去。
傲什么傲?不喜欢人家就不喜欢,至于打人家的脸吗?
侮辱人家的人格,这样能衬托她更高不可攀了吗?
怎么?这么傲气的人竟然没能考上高中,现在要相亲结婚了?
而且还要跟他相亲?
陈启还没说话,又来了一个人,是刘三婶。
刘三婶看到李念芝也在,说:“四婶儿也在啊。”
李念芝说:“你咋来了?”
刘三婶笑着说:“那还不是有喜事?”
“啥喜事?”
“我那娘家侄女看上你们家启子啦,找我过来给说亲呢。”
“你娘家侄女啊?”李念芝也意外。
刘三婶笑着说:“那可不是,我那娘家侄女也是心气高的,谁也看不上,就看上启子了。
她长啥样你们也都见过,人高马大出溜大胖的,干活有劲。
扛粮食袋子能跟她哥一人一袋地扛,一点都不比男孩子差。
大模托大坯,将来生个小孩肯定也是胖墩墩的。”
陈启有些懵,刘三婶这是来给他介绍对象来了,还是给他介绍一头牛来了?
他家一共就三亩地,用不了这么壮的牛啊。
要说刘三婶娘家侄女,他确实认识。
以前她到刘三婶家走过亲戚,村里的小孩都跟她玩。
嘿,这个刘俊芳谁也不惹,就找他的茬。
他不愿意带她玩,她偏偏跟在他后头找事。
现在说看上他了?
一想到那河东狮吼的模样,陈启的头发都支棱了起来。
他赔笑,说:“我家这情况,谁愿意嫁过来啊?”
刘三婶说:“这有啥?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谁还能穷一辈子不成?
狗祥和狗庆长大之后,他们就能出去挣钱了。
丫头就更不用操心了,她们也会打工,她们打工的钱能不够狗祥和狗庆结婚吗?
弄不好还能自己谈个不要钱的媳妇回来呢。”
陈启听到这话,连忙说:“我家陈祥他们都要上学的,有本事考上大学,肯定是要上大学的。”
就算是考不上大学,也要去学技术,横竖是不能这个时候就去打工。
不过,后面的话他没有说出来。
刘三婶听说他竟然还要送陈祥他们去上学,立刻惊讶道:
“学生的学费这么贵,你让他们都去上学?小姑娘识几个字不就行了,上那么多学有什么用?
到底还是别人家的人,你供她们上什么学?”
陈启认真地说:“三婶儿,你自己也是女的,怎么能这样重男轻女?
娟儿她们都是我的妹妹,跟祥子和庆子都是一样的,就算她们以后出嫁了,依旧是我妹妹。”
刘三婶听他说她重男轻女,心里不高兴,说:“你别不识好歹了,我好心给你说媒,你还说我重男轻女,就你这样硬的,看谁愿意嫁给你。”
她怒气冲冲地走了。
陈启:“……”
他说什么了?他还没有说拒绝的话呢,这就把媒人给得罪了?
李念芝听到陈启的话,也觉得有些没意思。
同样的话,那天她也说过一次,不过启子没有说她重男轻女罢了。
但是她心里知道,启子一定在心里说她重男轻女了。
不过,她不认为自己说的有错啊,人家不都是这么说的吗?
她说:“董家的事,你可要考虑考虑?”
陈启说:“我还小,现在还不讲结婚的事,等我把家里的日子过好了再讲吧。
要不然,人家小姑娘嫁到我们家,不是来受苦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