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节 巧妙避横祸
1929年的夏秋时节,全面处于大建设大发展中的东北迎来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战争阴云。但战争的来源并不是被张学良和东北军视之为头号假想敌以及对东北最有狼子野心的日本,而是来自东北乃至全中国的北方最大威胁,苏联。实际上,张学良在内心里也一直把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程度绝不亚于日本的苏联视为敌人。但此时的苏联刚刚在七年前取代了沙皇俄罗斯帝国,也处于建国初期的全面建设和发展中,且苏联当局和苏联国内部存在着很多隐患和异见势力,同时苏联的国防重点是在欧洲,因此虽然苏俄也对远东有领土野心,但眼下暂时还不会对远东下手。比起厉兵秣马、磨刀霍霍就等着下手的日本来说,苏联此时对东北和中国的威胁是次要。张学良也知道“远交近攻、逐个击破”的道理,不会让东北在未来的战争里陷入两线作战、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所以他把主要的军力都用来提防日本,对苏联则是采取了温和的态度,既不在国家利益上妥协退让,也不主动挑衅,加上苏联眼下也无意入侵东北,因此东北和苏联的关系基本上是不冷不热、不好不坏。
之所以东北会和苏联隐隐地要擦枪走火,主要是中东铁路的问题。
中东铁路是俄罗斯帝国在清末时期为侵略和掠夺中国及控制远东地区而在东北境内修建的一系列铁路,这些铁路与号称“西伯利亚大动脉”的苏联西伯利亚铁路线是连为一体的。这样的话,俄国就能随时通过铁路向中国境内派兵,而从中国境内掠夺的财富和资源也能通过铁路迅速运入俄国境内。这些铁路修建于1896年和1903年间,以哈尔滨为核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是东北境内的铁路主干线。日俄战争结束后,战胜国的日本强迫沙俄把中东铁路的南线部分,也就是长春至大连的铁路线,都割让给了日本。日本为了管理这些位于东北地区南部的铁路线,以及为了在原先的基础上进行扩大以继续深入控制东北,成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充当日本在经济上和交通上渗透及控制东北的工具。而苏联取代沙俄后也没有放弃这段侵犯中国利益、践踏中国主权的铁路网。就这样,东北南部的铁路网被日本人控制,而北部的铁路网则被苏联人控制。这个局面自然也是中国的一大国耻。
张学良当然对这个国耻深以为恨,但他是冷静的,知道东北现在的实力对抗日本都不是很足够,如果同时和日苏交恶甚至开战,那就是自取灭亡的愚蠢行为了,因此他暂时对此采取了忍让态度。早在1924年,张作霖就成立了“东三省交通委员会”以对抗日本人和苏联人的铁路垄断,此时的张学良则把东三省交通委员会改组为东北铁道部,目的是对抗日苏的铁路霸权,发展属于东北自己的交通网。
本来张学良打算东北和苏联在起码五年到十年之内是保持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的,但东北易帜后,张学良隐隐感觉到,蒋介石似乎在暗中挑拨自己和苏联的关系,引诱自己和苏联开战。5月17日这天,蒋介石给张学良发来一道密电,内容大致是“冯玉祥割据西北这些年素来仰苏联鼻息且以苏联为靠山,已沦为苏联在华扶植的傀儡势力,并妄图替苏联把红色思想传入中国以颠覆三民主义。冯玉祥居心不轨、祸乱中华,实则受到苏联暗中指示和操控。冯玉祥目前已煽动李宗仁、白崇禧、汪精卫等人反叛党国,并组建了其所谓的‘护党救国军’,这都与苏联驻哈尔滨的领事馆有密切关系。你务必严加提防,谨防苏联当局以哈尔滨领事馆为间谍窝点,输送红色思想进东北。”
张学良接到蒋介石这份神秘兮兮、故弄玄虚的电报后,心里很不以为然,因此没有采取什么措施。他知道自己此时还不能和苏联正面交恶,否则不但会使东北的国防局势雪上加霜,还会让日本人趁虚而入。因此张学良随后命令东北边防公署的通讯厅副厅长周大文给蒋介石回复了一封官样文章式的电文,大意是感谢主席的提醒,我一定会在东北谨防赤党活动云云。
五月底,蒋介石特使、张学良的老熟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吴铁城亲自赶到了沈阳,受到张学良的亲自接见。吴铁城显得很真诚地对张学良道:“少帅,在去年七月七日,中央政府已经宣告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这自然也包括苏俄依靠武力抢占中东铁力的非法条约。况且当年逼迫中国签约的是沙俄,现在的俄国政府却是苏联,根据国际惯例,苏联根本就没有权力继承沙俄签署的不平等条约。因此于情于理,苏联都没有资格继续拥有中东铁路的特权。”
张学良点点头:“这个我知道。”
吴铁城又接着道:“少帅,收回中东铁路,不仅仅关系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还关系到东北的切身利益呀!少帅你难道就愿意看到东北的铁路控制在外国人的手里?”
张学良不解地问道:“那我该怎么办?”
吴铁城显得正气凛然地道:“当然是要收回中东铁路,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了!蒋主席让我转告你,你若是收回中东铁路,举国上下都会支持你的。南京方面也会和东北同心同德,共同抵御外敌,坚决誓贯彻底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目的,从而恢复我们国家被损害的主权并收回被国外敌对势力攫取的利益。”
张学良心里隐隐有些警惕,感觉这个吴铁城和远在南京的蒋介石似乎不怀好意。他警觉地道:“可是,我要是以东北一隅之力,对抗苏联的倾国之力,岂不是以卵击石?况且日本人还在背后虎视眈眈哪!”
吴铁城正色凝重道:“收复中东铁路,不仅仅是东北的事情,也是全中国的事情!少帅你大可放心!南京政府会坚定不移地支持你的!”
张学良打个哈哈:“全国的局势我也不是不知道。蒋主席现在也分身乏术,忙得不可开交开。李宗仁、冯玉祥、汪精卫都在反他,全国到处都是对中央阳奉阴违的地头蛇。蒋主席整天到晚都忙着剿灭那些不服从中央的地方势力,哪里还有能力支援我跟苏联打仗?再退一步说,眼下中国是什么情况?四分五裂、内战连连,就这一塌糊涂的样子,怎么跟苏联开战?”
吴铁城有些哑然,他发现这个少帅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煽动的。
张学良又道:“上次蒋主席和李宗仁开战,我坚决拥护蒋主席和中央,支持了蒋主席大量的军械弹药,还抽调了一批飞机租借给蒋主席剿灭内乱,眼下,冯玉祥又和蒋主席开战了。请放心,我张学良始终都是站在蒋主席这边的,始终都是坚定不移拥护中央的。因此我准备再支援蒋主席一批军械弹药,再派遣空军飞机给蒋主席助战。当然了,蒋主席的命令我是肯定听的,蒋主席要我跟苏联开战,也行,那我支援给他的那些武器弹药和飞机可都要收回了。另外,中央政府肯定也不能在我和苏联开战的时候不闻不问吧?如果蒋主席现在就支持我五千万元的军费,再调拨不低于五十军列的弹药辎重给我,我立刻就贯彻他的指示,查封东北境内所有的苏联人的机构单位,把所有的苏联人驱逐出境,强行收回中东铁路以捍卫国家主权和维护国家利益。”
吴铁城神色尴尬,半晌后勉强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我马上把少帅您的意思回复给蒋主席。”
张学良点点头:“那就有劳吴先生了。”
等吴铁城离开后,张学良冷笑道:“靠!想拿老子当枪使,没那么容易!”
其实事情的真相还真的如张学良猜测的这样,蒋介石确实是想拿他当枪使,这是蒋介石的首席智囊、国民党内部政学系的巨擘、号称“民国诸葛亮”的杨永泰的谋略。北伐结束后,蒋介石成为国民政府党政军一把手,并且他的嫡系势力坐拥最富饶肥沃的江浙华东地区,使得蒋介石的实力是全国各个实力派系里最强大的。此时中国地方割据势力里,对蒋介石最造成威胁的共有四大势力,分别是盘踞华南的李宗仁、雄踞西北的冯玉祥、虎踞华北的阎锡山,以及占据东北的张学良。这四个地方派系巨头里,张学良是最老实的,东北易帜后从来就没有做过反叛蒋介石的事情,而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则都不怎么老实。阎锡山是个圆滑的骑墙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和蒋介石爆发过正面冲突,但李宗仁和冯玉祥则已经明火执仗地跟蒋介石干过不止一次了。对于李冯阎张四人,蒋介石深感棘手。这四人中的任何一个单挑蒋介石,蒋介石还有把握将其击败;但这四个人中两个人联合起来,就让蒋介石岌岌可危了;三个人联合起来,就能和蒋介石分庭抗礼甚至超过蒋介石的势力;这四个人都联合起来的话,那就足以彻底颠覆蒋介石了。即便不联合起来,以他们自身的势力和影响力,也可以不停地拉拢那些零散的地方小军阀,从而扩张自身势力,成为蒋介石的心腹大患。因此,如何除掉李冯阎张四人,一直是蒋介石如鲠在喉的最大困扰。
杨永泰针对李冯阎张四派系的特点,给蒋介石出了四个对策:“对于冯玉祥,要用财政手段解决;对于李宗仁,要用军事手段解决;对于阎锡山,要用政治手段解决;对于张学良,要用外交手段解决。”这四个办法确实堪称鞭辟入里、高明至极。冯玉祥坐拥西北,西北土地贫瘠,经济较为落后,因此冯玉祥的部队虽然善于苦战,但跟着冯玉祥时过得都是穷日子,蒋介石只要花重金收买,就能让冯玉祥的部队分崩离析;李宗仁在广西已经建立一个小朝廷,文武人才都有,根基很深,其部下将领基本都是广西人,互相之间拥有同乡意识和亲族关系,因此桂系的基础十分牢固扎实,不容易分化瓦解,但此时的桂系是新桂系,是取代了旧桂系而新成立的,经营发展时间较短,军队并不多,只有十万上下,因此用军事手段强行打击是最佳谋略;阎锡山性格圆滑多变、保守稳重,是个善于见风使舵的墙头草,因此对阎锡山的晋绥军,只要开出条件进行利诱拉拢,就能用政治手段稳住阎锡山不反叛蒋介石和南京政府;至于张学良,他的东北派系源于奉系,传承了北洋军阀的基础,和李宗仁的桂系一样,根基较为牢固扎实,不容易摧毁,也很难收买分化。东北派系位于关外,对蒋介石和南京政府暂时造成不了威胁,可以松缓对待,但也不可以养虎为患,任由张学良发展坐大,因此要利用东北特殊的国防环境,挑拨张学良和日苏两国发生矛盾甚至武装冲突,从而借助外界力量削弱和打压张学良。
蒋介石听了杨永泰的分析后,大为赞赏并付诸行动。可以肯定,杨永泰的办法是正确的,李宗仁和冯玉祥联合反叛后,蒋介石先发制人、逐个击破,用重兵镇压李宗仁的桂军,又用重金收买冯玉祥的西北军将领,同时开出一系列优惠条件,收买和安抚阎锡山。果然,李宗仁和冯玉祥先后败下阵来,阎锡山则见势不妙、稳坐钓鱼台,没有参加反叛。最后,就剩下挑拨张学良和苏联人大打出手了。
但蒋介石和杨永泰没有想到,张学良比他们想象的要聪明得多,并没有中套。另一方面,张学良表现极好,在蒋介石同李宗仁、冯玉祥、汪精卫、唐生智、张发奎、石友三、俞作柏等人开战后,他都在第一时间宣布支持蒋介石、维护南京政府,还大把大把给蒋介石送军火,租借飞机给蒋介石镇压内乱,使得蒋介石对张学良慢慢地有了不少感动。毕竟,在所有人都对蒋介石阳奉阴违或图谋不轨的时候,能有这么一个“忠诚可靠”的人一直坚定支持自己,自然让蒋介石觉得弥足珍贵且“患难见真情”。况且,蒋介石要是对张学良以怨报德,逼得张学良跟着李宗仁、冯玉祥等人一起反叛,那就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了。因此这件事到了最后,蒋介石也慢慢放弃了挑动张学良对苏联开战的计划。这样,张学良靠着他“高瞻远瞩”的目光和“深思熟虑”的心智,巧妙地让自己和东北避过了一场无妄之灾。而原先的历史上,张学良被蒋介石挑拨后,立刻像木头人般被蒋介石操控着向苏联开战,结果被苏联军队打得狼狈不堪,东北军死伤被俘近万人,物资经费损失不计其数。此时的张学良则成功避免了这场飞来横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