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势均力敌02
战争起因项羽于巨鹿之战一举歼灭秦军主力40余万,自恃功劳最大,并取得了诸侯上将军地位,统率诸侯之兵,实力雄厚。与此同时,楚地另一路刘邦所率义军得以乘隙率先进入咸阳,按照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之约,刘邦欲称王于关中。项羽亦率诸侯军40余万直奔关中。项羽自认功高,自恃强大,遂自行分封天下,并拒绝把先入关的刘邦封为关中王,将其改封到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为王,最后引发战争。
编辑本段历史背景主词条:秦末农民起义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于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病逝,中车府令赵高等人发动沙丘政变,矫诏将长子扶苏、大将蒙恬赐死,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秦二世胡亥昏庸荒淫,赵高又专权乱政,赋敛益重,戍徭无已,致使天下越发困疲,百姓苦不堪言。帝国每况逾下,十年*最终引发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首先发动大泽乡起义,建立“张楚”政权,陈胜自称楚王,一时间天下群雄纷纷响应。九月,前楚国大将项燕之后项梁、项羽叔侄发动会稽起义,项梁自号武信君;同月,泗水亭长刘邦亦于沛县(今江苏沛县)起兵响应,称沛公。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失败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二月,项梁召集楚地各路义军首领于薛县(今山东滕州)议事,刘邦亦率部归附项梁。是时,燕、赵、齐、魏兼已自立为王,项梁于是采纳范增建议,拥立前楚怀王孙熊心为王,仍号“楚怀王”,都盱台(今江苏盱眙)。八月,秦军最高统帅、上将军章邯在攻杀反秦武装首领魏王咎和齐王田儋后,与项梁展开了定陶之战,项梁因轻敌而战死,章邯于是认为楚地已不足忧,遂领兵北上攻打河北义军集团赵国,围赵王歇于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平乡镇),赵王遂求救于诸侯(《史记·高祖本纪》)。秦二世三年(前208年,秦制,十月为岁首)十月,楚怀王见项梁军破十分惊恐,于是迁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任沛公刘邦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领砀郡兵;封项羽为长安侯,号为鲁公,不久又任宋义为上将军,号“卿子冠军”、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同时派刘邦进攻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分楚地义军两路攻秦,并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史记·高祖本纪》)。楚霸王项羽秦二世三年(前208年),宋义兵至安阳(今河南安阳东南)停46天不前,项羽便杀死宋义,楚怀王只好任其为上将军,项羽遂率5万余楚兵继续北上,迎战章邯、王离所率40余万秦军主力。是时,楚、齐反秦武装集团新败,赵国亦危在旦夕,此战实质上已更将成为秦军主力与各路反秦主力的总决战,而救赵诸军兼作壁上观,未敢出战,形势十分严峻。十二月,项羽破釜沉舟,亲率2万余楚兵大败王离所部20余万秦军主力于巨鹿城外,项羽威震诸侯,遂成为诸侯上将军,统领诸侯之兵。次年(前207年)六月,章邯等被迫率余部20万人归降,巨鹿之战胜利结束。巨鹿之战对秦军主力的牵制并最终获得胜利,同时也为西路刘邦军得以顺利入关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经此一役,秦朝已名存实亡(参见巨鹿之战)。八月,赵高杀死秦二世,拥立子婴为秦王。十一月,项羽在入关途中恐秦20万降卒哗变,于新安(今河南渑池东)将他们全部坑杀,举世震惊,这也使得项羽、章邯等人极大程度的丧失了关中民心。与此同时,十月,沛公刘邦乘隙攻入关中,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史记·项羽本纪》)。
编辑本段形势发展初生间隙主词条:鸿门宴汉元年十月(前207年,汉初承鸿门宴(6张)秦制,十月为岁首),刘邦进至灞上(今陕西西安市东南),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依据反秦义军“盟主”楚怀王与天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刘邦理应称关中之王,又闻项羽欲立章邯于关中,号雍王,于是派兵驻守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老城东南北寨村之北),以防诸侯入关。同时,宣布废除秦朝苛政,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史记·高祖本纪》)。项羽破釜沉舟,消灭了秦军主力,注定了秦朝覆灭必然性趋势,自认为功劳最大。然而胜利在即之际,却被刘邦抢先进入关中,夺取了胜利果实,自然怒气冲天,于是率诸侯军40余万入关。汉元年十二月(前207年,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项羽命英布攻破函谷关,进驻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潼东),意图消灭刘邦军。刘邦军不足10万,自料力不能敌,于是还军灞上,并竭力拉拢项羽的叔父项伯请为调解,并亲赴鸿门谢罪,示以诚意,并表示归顺,项羽决心动摇,放走了刘邦。数日后,项羽引兵西进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火烧宫殿,大火三月不灭。时韩生劝谏项羽:“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却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史记·项羽本纪》),于是烹杀谏者,放弃了建都关中形胜之地的良好抉择。
戏下分封主词条:项羽分封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二月,项项羽分封诸侯羽佯尊楚怀王为义帝,逼其迁都郴县(今湖南郴州),实不用其命。四月,项羽自恃灭秦巨功并凭借其在军事上的压倒优势,裂土分封18个诸侯王,恢复封建割据,并自立为西楚霸王,统辖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项羽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以“巴、蜀亦关中地也。”(《史记·项羽本纪》),乃封刘邦于巴、蜀、汉中三郡,为汉中王,定都南郑(今陕西汉中)。又将关中地区分为三部,封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分别为雍王、塞王、翟王,合称“三秦”,企图通过他们控制关中,将刘邦困锁在汉中巴蜀地区。另外还同时分封了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韩成、殷王司马卬、代王赵歇、常山王张耳、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辽东王韩广、燕王臧荼、胶东王田市、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
刘邦赴汉刘邦被改封到汉中,初不欲就国,谋攻项羽,萧何进言曰:“汉水上应天汉。汉中,据有形胜,进可攻退可守,秦以之有天下。”。刘邦于是采纳萧何建议,屈就汉王封号,招贤纳士以图天下,同时确定了收用巴(郡治江州,今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蜀(郡治成都,今四川成都),还定三秦,东向以争天下的方略。四月,忍忿前往汉中(郡治南郑,今汉中市城东)就国,项羽使卒三万人从。途中烧毁所过栈道,防止诸侯军偷袭,并借此表示无东向之意,以麻痹项羽。项羽亦于同时班师彭城。
诸侯走势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四月,诸侯罢戏下,各就国。韩王成因无功,且韩相张良投归刘邦构成威胁,故项羽将其留在彭城,贬爵为侯,不久杀之。五月,齐相田荣不满项羽分封,迎战回国就任的齐王田都,田都奔楚,项羽杀之。原齐王、新封胶东王田市畏惧项羽,前往胶东就国,田荣愤而追杀之,遂自立为齐王,不久又攻杀济北王田安。八月,辽东王韩广(原燕王)因不愿迁徙辽东,燕王臧荼击杀之,并辽东地为燕国;同时,项羽改封郑昌为韩王。同月,未及分封的原秦龙川(今广东省龙川县)县令赵佗自立为南越王,割据岭南(今广东、广西大部及周边)。汉二年(公元前206年,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十月,赵将陈馀因不满项羽分封,联合已反的齐王田荣打败常山王张耳,张耳归汉。陈余迎立代王赵歇复为赵王,自为代王,命夏说为相守代,自己留辅赵王。同月,项羽密令九江王英布遣将杀害义帝于郴县。而在八月,汉军亦开始出兵三秦,至此,中原诸侯国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未及分封的岭南、闽中(今福建大部及浙江、江西部分区域)地,分别为南越王赵佗、闽中郡长无诸所割据。这十八诸侯及南越、闽中二诸侯中,南越王相对独立,未参与楚汉战争,置身事外,保持中立。衡山王、临江王虽属楚国阵营,但从未介入战事,楚汉战争末期衡山王归汉。原闽越越王、秦闽中郡长无诸曾从诸侯灭秦有功,因未被项羽封王,后亦率兵抗楚。其余中原诸侯以及演变而成的诸侯均直接或间接、主动或被动地参与了楚汉战争。
编辑本段前期战事还定三秦之战主词条:暗渡陈仓、还定三秦之战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五月,未被项羽封王的齐国贵族田荣不满项羽分封,于齐地(今山东大部)起兵反楚,逐走项羽新封的齐王田都,杀胶东王田市,自立为齐王。不久又使彭越杀济北王田安,并王三齐。他又赐给彭越将军印,令其反于梁地,同时借兵给陈馀协助其打败常山王张耳,张耳归汉。陈馀迎代王赵歇复为赵王,自为代王,命夏说为相守代,自己辅赵王,赵地亦被策反。项羽于是发兵击齐。刘邦乘项羽无暇西顾和三秦王立足未稳之机,“决策东乡(向),争权天下;”(《史记·高祖本纪》)。令萧何收取巴、蜀租赋补给军队,并得萧何大力举荐,任命韩信为大将,以曹参为前锋统兵数万,积极部署东进。八月,汉军以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潜出故道(因临故道水得名,治今陕西风县北风州之西),兵至陈仓(今陕西宝鸡),袭击雍国,进围章邯军于雍都废丘(今陕西兴平东南)。同时分兵攻取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南)、北地(郡治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亡郡(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鱼河堡),迫降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迅速还定三秦,袭占关中大部地区。随后,命部将薛欧出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向楚地进军,被楚军阻于阳夏(今河南太康)。战争起因项羽于巨鹿之战一举歼灭秦军主力40余万,自恃功劳最大,并取得了诸侯上将军地位,统率诸侯之兵,实力雄厚。与此同时,楚地另一路刘邦所率义军得以乘隙率先进入咸阳,按照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之约,刘邦欲称王于关中。项羽亦率诸侯军40余万直奔关中。项羽自认功高,自恃强大,遂自行分封天下,并拒绝把先入关的刘邦封为关中王,将其改封到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为王,最后引发战争。
编辑本段历史背景主词条:秦末农民起义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于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病逝,中车府令赵高等人发动沙丘政变,矫诏将长子扶苏、大将蒙恬赐死,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秦二世胡亥昏庸荒淫,赵高又专权乱政,赋敛益重,戍徭无已,致使天下越发困疲,百姓苦不堪言。帝国每况逾下,十年*最终引发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首先发动大泽乡起义,建立“张楚”政权,陈胜自称楚王,一时间天下群雄纷纷响应。九月,前楚国大将项燕之后项梁、项羽叔侄发动会稽起义,项梁自号武信君;同月,泗水亭长刘邦亦于沛县(今江苏沛县)起兵响应,称沛公。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失败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二月,项梁召集楚地各路义军首领于薛县(今山东滕州)议事,刘邦亦率部归附项梁。是时,燕、赵、齐、魏兼已自立为王,项梁于是采纳范增建议,拥立前楚怀王孙熊心为王,仍号“楚怀王”,都盱台(今江苏盱眙)。八月,秦军最高统帅、上将军章邯在攻杀反秦武装首领魏王咎和齐王田儋后,与项梁展开了定陶之战,项梁因轻敌而战死,章邯于是认为楚地已不足忧,遂领兵北上攻打河北义军集团赵国,围赵王歇于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平乡镇),赵王遂求救于诸侯(《史记·高祖本纪》)。秦二世三年(前208年,秦制,十月为岁首)十月,楚怀王见项梁军破十分惊恐,于是迁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任沛公刘邦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领砀郡兵;封项羽为长安侯,号为鲁公,不久又任宋义为上将军,号“卿子冠军”、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同时派刘邦进攻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分楚地义军两路攻秦,并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史记·高祖本纪》)。楚霸王项羽秦二世三年(前208年),宋义兵至安阳(今河南安阳东南)停46天不前,项羽便杀死宋义,楚怀王只好任其为上将军,项羽遂率5万余楚兵继续北上,迎战章邯、王离所率40余万秦军主力。是时,楚、齐反秦武装集团新败,赵国亦危在旦夕,此战实质上已更将成为秦军主力与各路反秦主力的总决战,而救赵诸军兼作壁上观,未敢出战,形势十分严峻。十二月,项羽破釜沉舟,亲率2万余楚兵大败王离所部20余万秦军主力于巨鹿城外,项羽威震诸侯,遂成为诸侯上将军,统领诸侯之兵。次年(前207年)六月,章邯等被迫率余部20万人归降,巨鹿之战胜利结束。巨鹿之战对秦军主力的牵制并最终获得胜利,同时也为西路刘邦军得以顺利入关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经此一役,秦朝已名存实亡(参见巨鹿之战)。八月,赵高杀死秦二世,拥立子婴为秦王。十一月,项羽在入关途中恐秦20万降卒哗变,于新安(今河南渑池东)将他们全部坑杀,举世震惊,这也使得项羽、章邯等人极大程度的丧失了关中民心。与此同时,十月,沛公刘邦乘隙攻入关中,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史记·项羽本纪》)。
编辑本段形势发展初生间隙主词条:鸿门宴汉元年十月(前207年,汉初承鸿门宴(6张)秦制,十月为岁首),刘邦进至灞上(今陕西西安市东南),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依据反秦义军“盟主”楚怀王与天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刘邦理应称关中之王,又闻项羽欲立章邯于关中,号雍王,于是派兵驻守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老城东南北寨村之北),以防诸侯入关。同时,宣布废除秦朝苛政,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史记·高祖本纪》)。项羽破釜沉舟,消灭了秦军主力,注定了秦朝覆灭必然性趋势,自认为功劳最大。然而胜利在即之际,却被刘邦抢先进入关中,夺取了胜利果实,自然怒气冲天,于是率诸侯军40余万入关。汉元年十二月(前207年,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项羽命英布攻破函谷关,进驻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潼东),意图消灭刘邦军。刘邦军不足10万,自料力不能敌,于是还军灞上,并竭力拉拢项羽的叔父项伯请为调解,并亲赴鸿门谢罪,示以诚意,并表示归顺,项羽决心动摇,放走了刘邦。数日后,项羽引兵西进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火烧宫殿,大火三月不灭。时韩生劝谏项羽:“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却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史记·项羽本纪》),于是烹杀谏者,放弃了建都关中形胜之地的良好抉择。
戏下分封主词条:项羽分封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二月,项项羽分封诸侯羽佯尊楚怀王为义帝,逼其迁都郴县(今湖南郴州),实不用其命。四月,项羽自恃灭秦巨功并凭借其在军事上的压倒优势,裂土分封18个诸侯王,恢复封建割据,并自立为西楚霸王,统辖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项羽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以“巴、蜀亦关中地也。”(《史记·项羽本纪》),乃封刘邦于巴、蜀、汉中三郡,为汉中王,定都南郑(今陕西汉中)。又将关中地区分为三部,封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分别为雍王、塞王、翟王,合称“三秦”,企图通过他们控制关中,将刘邦困锁在汉中巴蜀地区。另外还同时分封了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韩成、殷王司马卬、代王赵歇、常山王张耳、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辽东王韩广、燕王臧荼、胶东王田市、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
刘邦赴汉刘邦被改封到汉中,初不欲就国,谋攻项羽,萧何进言曰:“汉水上应天汉。汉中,据有形胜,进可攻退可守,秦以之有天下。”。刘邦于是采纳萧何建议,屈就汉王封号,招贤纳士以图天下,同时确定了收用巴(郡治江州,今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蜀(郡治成都,今四川成都),还定三秦,东向以争天下的方略。四月,忍忿前往汉中(郡治南郑,今汉中市城东)就国,项羽使卒三万人从。途中烧毁所过栈道,防止诸侯军偷袭,并借此表示无东向之意,以麻痹项羽。项羽亦于同时班师彭城。
诸侯走势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四月,诸侯罢戏下,各就国。韩王成因无功,且韩相张良投归刘邦构成威胁,故项羽将其留在彭城,贬爵为侯,不久杀之。五月,齐相田荣不满项羽分封,迎战回国就任的齐王田都,田都奔楚,项羽杀之。原齐王、新封胶东王田市畏惧项羽,前往胶东就国,田荣愤而追杀之,遂自立为齐王,不久又攻杀济北王田安。八月,辽东王韩广(原燕王)因不愿迁徙辽东,燕王臧荼击杀之,并辽东地为燕国;同时,项羽改封郑昌为韩王。同月,未及分封的原秦龙川(今广东省龙川县)县令赵佗自立为南越王,割据岭南(今广东、广西大部及周边)。汉二年(公元前206年,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十月,赵将陈馀因不满项羽分封,联合已反的齐王田荣打败常山王张耳,张耳归汉。陈余迎立代王赵歇复为赵王,自为代王,命夏说为相守代,自己留辅赵王。同月,项羽密令九江王英布遣将杀害义帝于郴县。而在八月,汉军亦开始出兵三秦,至此,中原诸侯国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未及分封的岭南、闽中(今福建大部及浙江、江西部分区域)地,分别为南越王赵佗、闽中郡长无诸所割据。这十八诸侯及南越、闽中二诸侯中,南越王相对独立,未参与楚汉战争,置身事外,保持中立。衡山王、临江王虽属楚国阵营,但从未介入战事,楚汉战争末期衡山王归汉。原闽越越王、秦闽中郡长无诸曾从诸侯灭秦有功,因未被项羽封王,后亦率兵抗楚。其余中原诸侯以及演变而成的诸侯均直接或间接、主动或被动地参与了楚汉战争。
编辑本段前期战事还定三秦之战主词条:暗渡陈仓、还定三秦之战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五月,未被项羽封王的齐国贵族田荣不满项羽分封,于齐地(今山东大部)起兵反楚,逐走项羽新封的齐王田都,杀胶东王田市,自立为齐王。不久又使彭越杀济北王田安,并王三齐。他又赐给彭越将军印,令其反于梁地,同时借兵给陈馀协助其打败常山王张耳,张耳归汉。陈馀迎代王赵歇复为赵王,自为代王,命夏说为相守代,自己辅赵王,赵地亦被策反。项羽于是发兵击齐。刘邦乘项羽无暇西顾和三秦王立足未稳之机,“决策东乡(向),争权天下;”(《史记·高祖本纪》)。令萧何收取巴、蜀租赋补给军队,并得萧何大力举荐,任命韩信为大将,以曹参为前锋统兵数万,积极部署东进。八月,汉军以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潜出故道(因临故道水得名,治今陕西风县北风州之西),兵至陈仓(今陕西宝鸡),袭击雍国,进围章邯军于雍都废丘编辑本段北方战线安邑之战主词条:安邑之战汉二年(前205年)八月,魏王豹踞河东(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反汉归楚,威胁汉军侧翼。刘邦先派郦食其游说未成,即命韩信率军进攻。九月,韩信突袭安邑,生擒魏豹,灭魏国。
井陉之战主词条:井陉之战、背水一战、韩信破代、赵、燕、齐之战安邑之战后,刘邦继而采纳韩信“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少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井陉之战阳”(《汉书·韩信传》)的建议,给韩信增兵3万,开辟北方战场,以消灭楚的羽翼,实现对楚的战略包围。同年闰九月,韩信首先破代国,生擒相国夏说,代亡。汉三年(前205年,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十月,韩信、张耳率领汉军越过太行山,与楚的羽翼赵国战于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南),韩信一反常规,背水设阵,大败20万赵军,斩杀赵军主帅成安君陈余,生擒赵王歇,一举灭亡赵国。随之采纳赵国降将李左车建议,乘势不战而迫降燕王臧荼,平定燕国。
潍水之战主词条:潍水之战汉四年(前204年,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十一月,韩信又大破楚、齐联军于潍水(今山东潍河)之滨,平定齐国。至此,韩信东进2000余里,从东、北两面形成对楚军的战略包围态势,直接威胁楚大后方。
编辑本段敌后战线主词条:彭越挠楚汉二年(前205年)四月,汉军于彭城战败后向西溃退,彭越把他攻占的城池又都丢掉,独自带领他的军队向北驻守在黄河沿岸。汉三年(前204年),彭越经常往来出没替汉王游动出兵,攻击楚军,在梁地断绝他们的后援粮草。汉四年(前203年)冬,楚军和汉军在荥阳相持,彭越攻下睢阳、外黄等十七座城邑。项羽知悉后,就派曹咎驻守成皋,亲自向东收复了彭越攻克的城邑,又都归复楚国所有。彭越于是率军北上谷城。汉五年(前202年)秋,楚军向南撤退到夏阳,彭越又攻克昌邑等二十多个城邑,缴获谷物十多万斛,用作汉王的军粮。
编辑本段南方战线汉二年(前205年)四月,汉军于彭城战败后,刘邦为摆脱被动局面,争取张良“联络英布,重用韩信、彭越”的方针,派随何游说九江王英布,以达到分散并牵制了楚军的目的,减轻刘邦正面战场的压力。英布叛楚归汉后遂出兵攻打楚国,项羽便派项声、龙且进攻九江军。战争持续了几个月,龙且在九江国的战役中,打败了英布的军队。英布从隐蔽小道逃归汉国。
编辑本段主力战线彭城之战主词条:彭城之战、濉水之战汉二年(前205年)四月,刘邦乘楚、齐两军胶着之际,在洛阳接受董公“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明其为贼,敌乃可服”(《资治通鉴·卷九·高帝二年》)的建议,以项羽杀害义帝为口实,为义帝报仇讨逆为政治号召,令三军发丧,缟素三日,发檄文布告全国:“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汉军进攻时期示意图帝者(《史记·高祖本纪》)”(天下诸侯共同拥立义帝,以臣子的身份侍奉他。现在项羽弑杀义帝于江南,大逆不道。寡人亲自为义帝发丧,诸侯都穿服戴孝。全部征发函谷关内的军队,希望跟随诸侯国王共同攻打楚国杀义帝的人),联络各地诸侯王,率本部及塞、翟、魏、赵、代五国诸侯联军56万攻楚,并一举攻占楚都彭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汉高祖为义帝发丧”。项羽得知后,留众部将继续击齐,自率精兵3万疾驰南下。时刘邦等众诸侯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置酒高会。项羽乘刘邦陶醉于胜利,戒备松懈之际,率军绕至彭城西,于清晨时发动突然袭击,战至中午,大破汉军,汉军往泗水方向溃逃,楚军紧追不舍,杀汉军十余万人,一直追击至灵壁(今安徽灵璧县)东濉水,汉军相互拥挤、践踏,加上楚军追杀,汉军十余万人皆入濉水,濉水为之不流(《史记·项羽本纪》)。此役,汉军被歼数十万,刘邦也险些被虏,仅率数十骑突出重围,逃回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古荥镇),经此一战,汉军元气大伤。
京索之战主词条:京索之战刘邦在彭城之战后,势力一落千丈,不但父亲刘太公、母亲刘媪和妻子吕雉被楚军虏获,被作为人质。更甚诸侯重新归附楚国,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也入楚为将,连一直与楚对抗的齐、赵也归附项羽。不久,刘邦到达吕雉兄长驻守的下邑(今河南夏邑县),重收溃败士卒,往后撤退。到达虞(今河南虞城县)后,刘邦派随何游说九江王英布,英布遂叛楚归汉。项羽于是派龙且攻打英布。汉二年(前205年)六月,刘盈(即汉惠帝)被立为太子,被刘邦命令驻守栎阳,不久汉军水攻废丘,雍王章邯自杀。同时,英布与龙且战争不得胜利,往见刘邦。刘邦收取士卒,会合关中萧何派来的援军,加上韩信赶来会合,于京县(今河南洛阳附近)、索亭(今河南荥阳附近)之间击败楚军,将楚军击退到荥(xing)阳以东。
成皋争夺战主词条:成皋争夺战、成皋之战、荥阳之战刘邦于彭城之战战败后,诸侯纷纷复背汉归楚。为摆脱被动局面,刘邦争取张良“联络英布,重用韩信、彭越”的方针,从各方面联合反楚力量。军事上,则利用荥阳、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有利地形,分兵扼守险要,以争取时间,发展自身实力,待机再战。同年五月,刘邦在荥阳得到萧何征得的关中兵员补充,韩信亦率援军赶到,于是在荥阳东一举战败楚军,阻遏了楚军的西进攻势。楚汉双方在荥阳、成皋一线相持,进行了长时间的拉锯战,战局总体相对稳定。六月,刘邦回返关中,引水攻破雍都废丘,迫雍王章邯自杀,剪除后方一大隐患,尽占关中。同时,英布与龙且战争,不得胜利,与随何往见刘邦。刘邦收取士卒,会合关中萧何派来的援军,加上韩信赶来会合,于京县(今河南洛阳附近)、索亭(今河南荥阳附近)之间击败楚军,将楚军击退到荥阳以东。随之又采取立太子、赦罪人、立法令、设县邑、加强边塞守备等措施,以建立稳固的后方基地。八月,又回到荥阳前线。九月,采纳韩信建议,给韩信增兵3万,让其开辟北方战场。楚汉之争总体形势图汉三年(前204年)初,楚军对汉军正面防线发动攻势,数次切断汉军运粮甬道,攻占荥阳、成皋。刘邦败逃关中。为调动项羽,分散其兵力,摆脱固守城池,被动挨打的局面,刘邦采纳谋士辕生建议,于五月率军出武关,兵至宛(今河南南阳市)、叶(今河南叶县西南)。项羽急于寻汉军主力作战,果然率军自荥阳、成皋南下宛、叶。汉军坚壁不战。此时,彭越攻占楚后方重镇下邳(今江苏睢宁北古邳镇),迫使项羽回师解救。汉军乘机迅速北上,收复成皋。六月,项羽回军,对汉军发动第二次攻势,再占荥阳、成皋,并挥军西进。汉军败至巩县(今河南巩县西南),深沟高垒,阻击楚军。为减轻正面压力,刘邦遣刘贾,卢绾率兵2万增援彭越,在楚后方攻城略地,断楚粮道,迫项羽第二次回兵东击彭越,汉军再次收复成皋。
广武对峙汉军再次收复成皋后,据险坚守,双方在广武山(今河南荥阳东北)形成长期对峙,相持不下。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羽患之。于是置刘邦的父亲太公于鼎镬上,告诉刘邦说:“今不急下,吾烹太公。”(今天不赶快投降,我就烹煮了你父亲),刘邦却回答道:“吾与汝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我与你曾都是楚怀王的臣子,结拜为异姓兄弟,那么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一定要烹煮我们的父亲,就请分给我一份羹吧),项羽见无济于事,只好作罢。又有一次,项羽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天下纷争动乱数年了,是我们两人的缘故,愿意与你单独挑战决一雌雄,何必连累天下百姓的父亲和儿子呢),刘邦却笑着拒绝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史记·项羽本纪》)。
鸿沟议和汉三年(前205年)十一月,刘邦在正面对楚作战的同时,遣谋士随何游说九江王英布叛楚归汉。英布据有九江(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庐江(郡治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二郡,霸王别姬具有相当实力。英布归汉,项羽侧翼危急,忙遣龙且进攻九江军。刘邦达到了在南方牵制、分散楚军之目的。项羽第二次率军东击彭越,兵至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闻汉军再次收复成皋,急忙引兵回救。汉军据险坚守,双方在广武山(今河南荥阳东北)形成对峙。是时,楚军北有韩信据齐地威胁都城;腹地有彭越游动作战,又须分兵南据九江,以致兵力分散,腹背受敌,粮草匮乏,欲战不能。刘邦则据荥阳、成皋之战坚守不战。汉四年(前203年)八月,楚军粮尽,项羽被迫议和,刘邦亦未能调来韩信、彭越援军,于是双方订立和约“中分天下”(《史记·项羽本纪》),划鸿沟(古运河,位于今河南荥阳以东)为界,东归楚、西属汉。楚汉两军在荥阳、成皋一线相持两年零五个月后,休兵罢战。
固陵之战汉四年(前203年)九月,项羽遵约东撤,刘邦亦欲西返。张良、陈平认为“汉有天下太(大)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疲)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建议“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史记·项羽本纪》)。刘邦遂背约,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并约集齐王韩信、魏相彭越南下合围楚军。汉五年(前202年)十月,刘邦追击楚军至固陵(今河南太康南),因齐王韩信、建成侯彭越按兵不动,未如期会师,遭楚军早击,大败,被迫坚壁自守。
垓下之战主词条:垓下之战、十面埋伏刘邦退守固陵后,采纳张良建议,分别给齐王韩信、魏相彭越承诺“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许以割地封王。汉五年(前203年)十二月,果然调集齐王韩信、魏相国彭越、淮南王英布、刘贾等各路大军40万人,以韩信为最高统帅,以并本部20万人共计60万大军,将10万楚军包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楚军兵少食尽,屡战不胜,夜闻四面楚歌,军心瓦解。项羽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夜起慷慨悲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参见《垓下歌》),“歌数阕,美人(虞姬)和之(参见霸王别姬)。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史记·项羽本纪》)。
乌江自刎主词条:乌江自刎于是项羽置10万楚军于不顾,率800余骑兵趁夜突围南逃,天明后刘邦方才发觉,遂派灌婴率数千骑兵追击。楚军渡过淮河后只剩下百余骑,逃至阴陵(今安徽定远县西北)时因迷路,问路一田父,田父诓骗而左行,结果陷于沼泽,致使汉军追上。至东城(今安徽定远县境内)时,仅剩下28骑,项羽自度难以脱身,却依然说:“天亡我,非战之罪也。”。逃至乌江(今长江,乌江自刎(6张)位于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时,乌江亭长力劝项羽过江,以图东山再起,项羽却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上天要灭亡我,我何必还要渡江呢!姑且不说我项籍当初率领八千江东子弟兵起事渡江西征,今天没有一个人回来,即便江东的父老兄弟们同情而拥戴我为王,我哪里有脸面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自己难道心里不愧疚吗?)(《史记·项羽本纪》),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在力杀汉军数百人后,自刎而死。
编辑本段战争结果垓下一战,刘邦全歼楚军,获得最后胜利。项羽败亡后,楚地陆续平定,最后唯原项羽封地鲁不下,汉军乃以项羽头示鲁,鲁遂降,楚国至此全部平定。楚汉战争末期,属楚国阵营的衡山王吴芮、九江王英布先后归附汉王刘邦,唯临江王仍不听命。汉五年(前203年)十二月,汉军又攻破临江国都江陵(今湖北荆州),俘虏项羽所立的临江王共尉。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定陶正式称帝(即汉高祖),建立了西汉王朝。公元前196年,南越王赵佗上表称臣。至此,天下归于一统。
编辑本段历史影响1.西汉建立楚汉之争是由秦末农民战争直接演变而来的,但性质却截然不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农民战争虽然胜利地推翻了旧的封建王朝,但曾经是农民战争领袖的刘邦和项羽,却不得不走封建统治的老路,遂转变为封建统治权的角逐者。在这场角逐中,项羽具有强烈的旧贵族意识,不善于用人,不能重建统一王朝。刘邦知人善任,因势利导,终于战胜了项羽,登上了西汉皇帝的宝座,建立了汉朝。
2.长期统一项羽分封刘邦于汉水之畔的汉中,号曰汉王。汉王刘邦统一天下后,便以“汉”为国号,建立了统一的西汉王朝,并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又经汉武帝一朝,达到了西汉的巅峰时期。楚汉战争造就了统一的西汉王朝,后历王莽短暂篡国后又进入东汉时期,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长达400余年的长期统一局面,促进了汉民族的融合和经济的发展。
3.衍生命名后世刘姓政权多附会汉朝,又以“汉”为国号,如蜀汉、汉赵(前赵)、南汉、后汉、北汉等。连带赋予汉民族等寓意,许多非刘姓也取“汉”为国号,如成汉、侯景政权、陈友谅政权等。类似渊源,后世分封诸侯王也多以“汉”为号。因为汉朝统一多民族的融合以及汉文化的发展,汉朝国号“汉”又被衍生扩展命名于汉族、汉人、汉字、汉语、汉文、等,影响广泛而深远。
4.成语典故楚汉战争及前后时期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成语典故以及词语、地名,最著名的有如指鹿为马、取而代之、破釜沉舟、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约法三章、衣锦还乡、先发制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一战、四面楚歌、一决雌雄、楚河汉界、十面埋伏、江东父老、东山再起、霸王别姬、多多益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鸿沟、冠亚季、冠军、虞美人、二世祖、三秦、三齐、等等,影响十分深远,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5.象棋棋盘“楚河汉界”
棋子活动的场所,叫作“棋盘”。在长方形的平面上,绘有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组成,共有九十个交叉点象棋“楚河汉界”。棋子就摆在交叉点上。中间部分,也就是棋盘的第五,第六两横线之间末画竖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常有一区空隙,上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以下棋比况历史上的“楚汉战争”。据史料记载,“楚河汉界”在古代的荥(xing)阳(今属郑州)成皋一带,该地北临黄河,西依邙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代兵家兴师动众的战场。公元前203年,刘邦出兵攻打楚国,项羽粮缺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的说法。至今,在荥阳广武山上还保留有两座遥遥相对的古城遗址,西边那座叫汉王城,东边的叫霸王城,传说就是当年的刘邦、项羽所筑。两城中间,有一条宽约300米的大沟,这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鸿沟,也是象棋盘上所标界河的依据。两端的中间,也就是两端第四条到第六条竖线之间的正方形部位,以斜交叉线构成“米”字方格的地方,叫作“九宫”(它恰好有九个交叉点),象征着中军帐。
编辑本段历史评价1.战争评价楚汉战争历时3年多,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巨大,用兵韬略之丰富,前所未有,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楚汉战争最终实现了西汉王朝的统一,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2.对项羽的评价项羽摒弃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实行分封制,恢复战国时期的封建割据,疆土分裂,天下不能真正统一,埋藏战争隐患。刘邦与项羽争天下,为什么项羽失败了?项羽不会知人善任,不信任手下,不爱听意见,又吝于封赐,不会识别和笼络人才,以致韩信、陈平、英布等先后归汉,不善于团结利用反汉同盟,致使魏王豹、代相夏说、赵王歇与楚各自为战,魏、代、赵国相继灭亡。且刚愎自用、优柔寡断,不会抓准时机,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好哄。他嗜杀残暴,坑杀20万秦兵、屠掠咸阳、弑杀义帝,大失人心。时有人谏言建都关中,他不听而烹杀谏者,误中陈平离间计,致使谋士范增愤而告退。平定齐国叛乱后,杀戮过重以致齐地复叛。不都关中,放弃形胜之地。他分封不公,导致诸侯叛乱,疲于应付。又封秦朝三个降将于关中,因曾坑杀20万秦兵,三秦王在关中很难立足,以至汉军得以轻松平定三秦。时刘邦先入关中,派兵守住函谷关,抗拒诸侯。本来项羽已经准备灭掉刘邦,就因为项伯说情就放了他。鸿门宴上,形势有利,只要他一声令下,刘邦就必死无疑,可他优柔寡断,迟迟不发令。所以项羽失去了所有有利的时机,“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因此,项羽败给了刘邦。
相关诸侯1.韩国1.1韩王成时期韩成是前韩国王室,秦末被拥立为韩王。公元前202年四月,项羽封韩王成为韩王,都阳翟(今河南禹县)。因张良降汉,导致项羽受到威胁。项羽就以韩王无大功,而张良又为刘邦谋臣为由,将其留在彭城,贬爵为侯,不久杀之便杀了韩王成。1.2郑昌时期郑昌,秦朝时吴县(会稽郡治所,今江苏苏州)县令,与项羽关系很好。项羽起兵后,跟随项羽左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项羽立郑昌为韩王,以抵御汉军。汉王刘邦平定三秦后,派韩信(韩太尉韩王信)攻取韩地,郑昌投降。1.3韩王信时期韩王韩信是原来韩襄王的庶出孙子。到了项梁拥立楚王的后代楚怀王的时候,燕国、齐国、赵国、魏国都早已自己立下了国王,只有韩没有立下后嗣,所以才立了韩国诸公子中的横阳君韩成为韩王,想以此来占据平定原韩国的土地。项梁在定陶战败而死,韩成投奔楚怀王。沛公带军队进攻阳城时,命张良以韩国司徒的身份降服了韩国原有地盘,得到韩信,任命他为韩国将军,带领他的军队随从沛公进入武关。沛公被立为汉王,韩信随从沛公进入汉中。汉王平定三秦时,就答应将要韩信为韩王,先任命他为韩太尉,带兵去攻取韩国旧地。汉二年(前205年),韩信平定了韩国的十几座城池。汉王到达河南,韩信在阳城猛攻韩王郑昌。郑昌投降,汉王就立韩信为韩王,常带领韩国军队跟随汉王。汉三年(前204年),,汉王撤出荥阳,韩王信和周苛等人守卫荥阳。等到楚军攻破荥阳,韩信投降了楚军,不久得以逃出,又投归汉王,汉王再次立他为韩王,最终跟从汉王击败项羽,平定了天下。汉五年(前202年)一月,汉王和韩信剖符为信,正式封他为韩王,封地在颍川郡,都阳翟。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春天,汉高祖认为韩信雄壮勇武,封地战略位置险要,就下诏命韩王韩信迁移到太原以北地区,以防备抵抗匈奴,建都晋阳。经刘邦同意韩信把都城迁到马邑。同年秋,韩王信联合匈奴起兵造反,逃亡匈奴,国除。
2.齐国2.1秦末时期田儋(-前208年),故齐王田氏宗族。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十月,陈涉派周市在东方攻城略地,至狄地,田儋和从弟田荣、田横击杀当地县令。田儋自立为齐王,占领整个齐地。六月,秦将章邯于临济围攻魏王魏咎,田儋率兵救魏。田儋带兵去解围,被章邯军突袭,田儋战死。田儋死后,齐人就立了另一支齐王后人齐王建之弟田假为齐王。田儋的弟弟田荣收拾残兵又打回齐国,赶走了田假,又立哥哥田儋的儿子田市为齐王。2.2楚汉战争时期田荣因不去救项梁得罪了项羽,秦国被灭之后,项羽重立了一个立过战功的田都为齐王,并将齐国分为三国,将原齐王田市迁徙封为胶东王,封故齐王建孙田安为济北王。田荣非常愤怒,带着自己的部队又赶走了田都,原齐王他的侄子田市胆小怕事,不听他的话,田荣一怒之下杀掉他,自立为齐王。不久又使彭越攻杀济北王田安。项羽听说后带兵讨伐,杀掉了田荣。田荣的弟弟田横收拾残兵,继续和项羽对干,项羽战线太长,离开了齐国。于是田横又立田荣的儿子田广为齐王。汉三年(前204年),刘邦派郦食其游说齐国结盟,齐王田广答应,留下郦食其加以款待。此前韩信已奉刘邦命攻齐,在得知郦食其成功说服齐国以后,原本打算退军,但蒯通以刘邦并未发诏退军为由,说服韩信不要把功劳让给郦食其,韩信听从,攻击未作防备的齐国。田广得知消息后极为愤怒,烹杀郦食其。韩信击败齐军,田广引兵向东撤退,并向项羽求援。韩信在潍水以水计击败田广和楚将龙且的联军,龙且战死,韩信陆续平定齐地。田广死后,田横自立为齐王,迎击汉将灌婴,败于嬴(今山东莱芜西北),投奔彭越。刘邦打败项羽后登基称帝,建立西汉,封彭越为梁王。田横不肯称臣于汉,率徒众500余人逃亡海上,避居岛中(今青岛即墨市田横岛)。刘邦知田横兄弟治齐多年,齐地贤者多归附之,为除后患诏令赦田横罪而行招抚。田横被迫偕门客二人赴洛阳,田横趁谎称沐浴更衣之时于途中(偃师)自杀,两门客得知后也相继自杀。留居海岛的500余壮士闻田横死讯,亦全部自杀。刘邦感慨于田横能得士,遂以王者礼葬田横。2.3韩信时期汉四年(前203年),韩信以齐地未稳为由,自请为假齐王(假,有代理的意思),以便治理。当时刘邦正受困于楚军的包围下,不得不听从张良和陈平的劝谏,封韩信为齐王。项羽死后,刘邦迅速夺取韩信的兵权,并改齐王为楚王,移都下邳。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刘邦立庶长子刘肥为齐王,封地七十座城,百姓凡是说齐语的都归属齐王。
3.胶东国公元前202年四月,项羽将齐国一分为三战争起因项羽于巨鹿之战一举歼灭秦军主力40余万,自恃功劳最大,并取得了诸侯上将军地位,统率诸侯之兵,实力雄厚。与此同时,楚地另一路刘邦所率义军得以乘隙率先进入咸阳,按照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之约,刘邦欲称王于关中。项羽亦率诸侯军40余万直奔关中。项羽自认功高,自恃强大,遂自行分封天下,并拒绝把先入关的刘邦封为关中王,将其改封到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为王,最后引发战争。
编辑本段历史背景主词条:秦末农民起义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于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病逝,中车府令赵高等人发动沙丘政变,矫诏将长子扶苏、大将蒙恬赐死,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秦二世胡亥昏庸荒淫,赵高又专权乱政,赋敛益重,戍徭无已,致使天下越发困疲,百姓苦不堪言。帝国每况逾下,十年*最终引发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首先发动大泽乡起义,建立“张楚”政权,陈胜自称楚王,一时间天下群雄纷纷响应。九月,前楚国大将项燕之后项梁、项羽叔侄发动会稽起义,项梁自号武信君;同月,泗水亭长刘邦亦于沛县(今江苏沛县)起兵响应,称沛公。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失败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二月,项梁召集楚地各路义军首领于薛县(今山东滕州)议事,刘邦亦率部归附项梁。是时,燕、赵、齐、魏兼已自立为王,项梁于是采纳范增建议,拥立前楚怀王孙熊心为王,仍号“楚怀王”,都盱台(今江苏盱眙)。八月,秦军最高统帅、上将军章邯在攻杀反秦武装首领魏王咎和齐王田儋后,与项梁展开了定陶之战,项梁因轻敌而战死,章邯于是认为楚地已不足忧,遂领兵北上攻打河北义军集团赵国,围赵王歇于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平乡镇),赵王遂求救于诸侯(《史记·高祖本纪》)。秦二世三年(前208年,秦制,十月为岁首)十月,楚怀王见项梁军破十分惊恐,于是迁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任沛公刘邦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领砀郡兵;封项羽为长安侯,号为鲁公,不久又任宋义为上将军,号“卿子冠军”、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同时派刘邦进攻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分楚地义军两路攻秦,并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史记·高祖本纪》)。楚霸王项羽秦二世三年(前208年),宋义兵至安阳(今河南安阳东南)停46天不前,项羽便杀死宋义,楚怀王只好任其为上将军,项羽遂率5万余楚兵继续北上,迎战章邯、王离所率40余万秦军主力。是时,楚、齐反秦武装集团新败,赵国亦危在旦夕,此战实质上已更将成为秦军主力与各路反秦主力的总决战,而救赵诸军兼作壁上观,未敢出战,形势十分严峻。十二月,项羽破釜沉舟,亲率2万余楚兵大败王离所部20余万秦军主力于巨鹿城外,项羽威震诸侯,遂成为诸侯上将军,统领诸侯之兵。次年(前207年)六月,章邯等被迫率余部20万人归降,巨鹿之战胜利结束。巨鹿之战对秦军主力的牵制并最终获得胜利,同时也为西路刘邦军得以顺利入关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经此一役,秦朝已名存实亡(参见巨鹿之战)。八月,赵高杀死秦二世,拥立子婴为秦王。十一月,项羽在入关途中恐秦20万降卒哗变,于新安(今河南渑池东)将他们全部坑杀,举世震惊,这也使得项羽、章邯等人极大程度的丧失了关中民心。与此同时,十月,沛公刘邦乘隙攻入关中,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史记·项羽本纪》)。
编辑本段形势发展初生间隙主词条:鸿门宴汉元年十月(前207年,汉初承鸿门宴(6张)秦制,十月为岁首),刘邦进至灞上(今陕西西安市东南),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依据反秦义军“盟主”楚怀王与天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刘邦理应称关中之王,又闻项羽欲立章邯于关中,号雍王,于是派兵驻守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老城东南北寨村之北),以防诸侯入关。同时,宣布废除秦朝苛政,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史记·高祖本纪》)。项羽破釜沉舟,消灭了秦军主力,注定了秦朝覆灭必然性趋势,自认为功劳最大。然而胜利在即之际,却被刘邦抢先进入关中,夺取了胜利果实,自然怒气冲天,于是率诸侯军40余万入关。汉元年十二月(前207年,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项羽命英布攻破函谷关,进驻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潼东),意图消灭刘邦军。刘邦军不足10万,自料力不能敌,于是还军灞上,并竭力拉拢项羽的叔父项伯请为调解,并亲赴鸿门谢罪,示以诚意,并表示归顺,项羽决心动摇,放走了刘邦。数日后,项羽引兵西进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火烧宫殿,大火三月不灭。时韩生劝谏项羽:“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却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史记·项羽本纪》),于是烹杀谏者,放弃了建都关中形胜之地的良好抉择。
戏下分封主词条:项羽分封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二月,项项羽分封诸侯羽佯尊楚怀王为义帝,逼其迁都郴县(今湖南郴州),实不用其命。四月,项羽自恃灭秦巨功并凭借其在军事上的压倒优势,裂土分封18个诸侯王,恢复封建割据,并自立为西楚霸王,统辖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项羽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以“巴、蜀亦关中地也。”(《史记·项羽本纪》),乃封刘邦于巴、蜀、汉中三郡,为汉中王,定都南郑(今陕西汉中)。又将关中地区分为三部,封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分别为雍王、塞王、翟王,合称“三秦”,企图通过他们控制关中,将刘邦困锁在汉中巴蜀地区。另外还同时分封了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韩成、殷王司马卬、代王赵歇、常山王张耳、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辽东王韩广、燕王臧荼、胶东王田市、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
刘邦赴汉刘邦被改封到汉中,初不欲就国,谋攻项羽,萧何进言曰:“汉水上应天汉。汉中,据有形胜,进可攻退可守,秦以之有天下。”。刘邦于是采纳萧何建议,屈就汉王封号,招贤纳士以图天下,同时确定了收用巴(郡治江州,今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蜀(郡治成都,今四川成都),还定三秦,东向以争天下的方略。四月,忍忿前往汉中(郡治南郑,今汉中市城东)就国,项羽使卒三万人从。途中烧毁所过栈道,防止诸侯军偷袭,并借此表示无东向之意,以麻痹项羽。项羽亦于同时班师彭城。
诸侯走势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四月,诸侯罢戏下,各就国。韩王成因无功,且韩相张良投归刘邦构成威胁,故项羽将其留在彭城,贬爵为侯,不久杀之。五月,齐相田荣不满项羽分封,迎战回国就任的齐王田都,田都奔楚,项羽杀之。原齐王、新封胶东王田市畏惧项羽,前往胶东就国,田荣愤而追杀之,遂自立为齐王,不久又攻杀济北王田安。八月,辽东王韩广(原燕王)因不愿迁徙辽东,燕王臧荼击杀之,并辽东地为燕国;同时,项羽改封郑昌为韩王。同月,未及分封的原秦龙川(今广东省龙川县)县令赵佗自立为南越王,割据岭南(今广东、广西大部及周边)。汉二年(公元前206年,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十月,赵将陈馀因不满项羽分封,联合已反的齐王田荣打败常山王张耳,张耳归汉。陈余迎立代王赵歇复为赵王,自为代王,命夏说为相守代,自己留辅赵王。同月,项羽密令九江王英布遣将杀害义帝于郴县。而在八月,汉军亦开始出兵三秦,至此,中原诸侯国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未及分封的岭南、闽中(今福建大部及浙江、江西部分区域)地,分别为南越王赵佗、闽中郡长无诸所割据。这十八诸侯及南越、闽中二诸侯中,南越王相对独立,未参与楚汉战争,置身事外,保持中立。衡山王、临江王虽属楚国阵营,但从未介入战事,楚汉战争末期衡山王归汉。原闽越越王、秦闽中郡长无诸曾从诸侯灭秦有功,因未被项羽封王,后亦率兵抗楚。其余中原诸侯以及演变而成的诸侯均直接或间接、主动或被动地参与了楚汉战争。
编辑本段前期战事还定三秦之战主词条:暗渡陈仓、还定三秦之战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五月,未被项羽封王的齐国贵族田荣不满项羽分封,于齐地(今山东大部)起兵反楚,逐走项羽新封的齐王田都,杀胶东王田市,自立为齐王。不久又使彭越杀济北王田安,并王三齐。他又赐给彭越将军印,令其反于梁地,同时借兵给陈馀协助其打败常山王张耳,张耳归汉。陈馀迎代王赵歇复为赵王,自为代王,命夏说为相守代,自己辅赵王,赵地亦被策反。项羽于是发兵击齐。刘邦乘项羽无暇西顾和三秦王立足未稳之机,“决策东乡(向),争权天下;”(《史记·高祖本纪》)。令萧何收取巴、蜀租赋补给军队,并得萧何大力举荐,任命韩信为大将,以曹参为前锋统兵数万,积极部署东进。八月,汉军以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潜出故道(因临故道水得名,治今陕西风县北风州之西),兵至陈仓(今陕西宝鸡),袭击雍国,进围章邯军于雍都废丘(今陕西兴平东南)。同时分兵攻取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南)、北地(郡治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亡郡(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鱼河堡),迫降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迅速还定三秦,袭占关中大部地区。随后,命部将薛欧出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向楚地进军,被楚军阻于阳夏(今河南太康)。
出关东进项羽得知刘邦已兼并三秦,且准备东进伐楚,而齐、赵地都已反叛,大怒,乃立原吴县(会稽郡治所,今江苏苏州)县令郑昌为韩王,以抵御汉军。此时张良以书信“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汉王失去关中王位,想得到关中,实现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后就立即停止,不敢再东进伐楚)以及齐、梁地反书“齐欲与赵并灭楚。”(齐国打算与赵国联合起来灭掉楚国)呈给项羽,项羽在两面受敌的情势下,遂无西顾之意,于是采取“先齐后汉”的战略方针,继续攻齐,主力被牵制在齐国。刘邦再度抓住战机,一面巩固关中,一面扩张势力,亲自率军由函谷关出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西)东进。迫降河南王申阳和项羽新封的韩王郑昌;西魏王魏豹率军归附,继而俘虏殷王司马卬,迅速占领了今河南及山西中、南部广大地区,造成东进的有利态势。(按:下接目录”主力战线”)
编辑本段北方战线安邑之战主词条:安邑之战汉二年(前205年)八月,魏王豹踞河东(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反汉归楚,威胁汉军侧翼。刘邦先派郦食其游说未成,即命韩信率军进攻。九月,韩信突袭安邑,生擒魏豹,灭魏国。
井陉之战主词条:井陉之战、背水一战、韩信破代、赵、燕、齐之战安邑之战后,刘邦继而采纳韩信“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少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井陉之战阳”(《汉书·韩信传》)的建议,给韩信增兵3万,开辟北方战场,以消灭楚的羽翼,实现对楚的战略包围。同年闰九月,韩信首先破代国,生擒相国夏说,代亡。汉三年(前205年,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十月,韩信、张耳率领汉军越过太行山,与楚的羽翼赵国战于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南),韩信一反常规,背水设阵,大败20万赵军,斩杀赵军主帅成安君陈余,生擒赵王歇,一举灭亡赵国。随之采纳赵国降将李左车建议,乘势不战而迫降燕王臧荼,平定燕国。
潍水之战主词条:潍水之战汉四年(前204年,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十一月,韩信又大破楚、齐联军于潍水(今山东潍河)之滨,平定齐国。至此,韩信东进2000余里,从东、北两面形成对楚军的战略包围态势,直接威胁楚大后方。
编辑本段敌后战线主词条:彭越挠楚汉二年(前205年)四月,汉军于彭城战败后向西溃退,彭越把他攻占的城池又都丢掉,独自带领他的军队向北驻守在黄河沿岸。汉三年(前204年),彭越经常往来出没替汉王游动出兵,攻击楚军,在梁地断绝他们的后援粮草。汉四年(前203年)冬,楚军和汉军在荥阳相持,彭越攻下睢阳、外黄等十七座城邑。项羽知悉后,就派曹咎驻守成皋,亲自向东收复了彭越攻克的城邑,又都归复楚国所有。彭越于是率军北上谷城。汉五年(前202年)秋,楚军向南撤退到夏阳,彭越又攻克昌邑等二十多个城邑,缴获谷物十多万斛,用作汉王的军粮。
编辑本段南方战线汉二年(前205年)四月,汉军于彭城战败后,刘邦为摆脱被动局面,争取张良“联络英布,重用韩信、彭越”的方针,派随何游说九江王英布,以达到分散并牵制了楚军的目的,减轻刘邦正面战场的压力。英布叛楚归汉后遂出兵攻打楚国,项羽便派项声、龙且进攻九江军。战争持续了几个月,龙且在九江国的战役中,打败了英布的军队。英布从隐蔽小道逃归汉国。
编辑本段主力战线彭城之战主词条:彭城之战、濉水之战汉二年(前205年)四月,刘邦乘楚、齐两军胶着之际,在洛阳接受董公“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明其为贼,敌乃可服”(《资治通鉴·卷九·高帝二年》)的建议,以项羽杀害义帝为口实,为义帝报仇讨逆为政治号召,令三军发丧,缟素三日,发檄文布告全国:“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汉军进攻时期示意图帝者(《史记·高祖本纪》)”(天下诸侯共同拥立义帝,以臣子的身份侍奉他。现在项羽弑杀义帝于江南,大逆不道。寡人亲自为义帝发丧,诸侯都穿服戴孝。全部征发函谷关内的军队,希望跟随诸侯国王共同攻打楚国杀义帝的人),联络各地诸侯王,率本部及塞、翟、魏、赵、代五国诸侯联军56万攻楚,并一举攻占楚都彭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汉高祖为义帝发丧”。项羽得知后,留众部将继续击齐,自率精兵3万疾驰南下。时刘邦等众诸侯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置酒高会。项羽乘刘邦陶醉于胜利,戒备松懈之际,率军绕至彭城西,于清晨时发动突然袭击,战至中午,大破汉军,汉军往泗水方向溃逃,楚军紧追不舍,杀汉军十余万人,一直追击至灵壁(今安徽灵璧县)东濉水,汉军相互拥挤、践踏,加上楚军追杀,汉军十余万人皆入濉水,濉水为之不流(《史记·项羽本纪》)。此役,汉军被歼数十万,刘邦也险些被虏,仅率数十骑突出重围,逃回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古荥镇),经此一战,汉军元气大伤。
京索之战主词条:京索之战刘邦在彭城之战后,势力一落千丈,不但父亲刘太公、母亲刘媪和妻子吕雉被楚军虏获,被作为人质。更甚诸侯重新归附楚国,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也入楚为将,连一直与楚对抗的齐、赵也归附项羽。不久,刘邦到达吕雉兄长驻守的下邑(今河南夏邑县),重收溃败士卒,往后撤退。到达虞(今河南虞城县)后,刘邦派随何游说九江王英布,英布遂叛楚归汉。项羽于是派龙且攻打英布。汉二年(前205年)六月,刘盈(即汉惠帝)被立为太子,被刘邦命令驻守栎阳,不久汉军水攻废丘,雍王章邯自杀。同时,英布与龙且战争不得胜利,往见刘邦。刘邦收取士卒,会合关中萧何派来的援军,加上韩信赶来会合,于京县(今河南洛阳附近)、索亭(今河南荥阳附近)之间击败楚军,将楚军击退到荥(xing)阳以东。
成皋争夺战主词条:成皋争夺战、成皋之战、荥阳之战刘邦于彭城之战战败后,诸侯纷纷复背汉归楚。为摆脱被动局面,刘邦争取张良“联络英布,重用韩信、彭越”的方针,从各方面联合反楚力量。军事上,则利用荥阳、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有利地形,分兵扼守险要,以争取时间,发展自身实力,待机再战。同年五月,刘邦在荥阳得到萧何征得的关中兵员补充,韩信亦率援军赶到,于是在荥阳东一举战败楚军,阻遏了楚军的西进攻势。楚汉双方在荥阳、成皋一线相持,进行了长时间的拉锯战,战局总体相对稳定。六月,刘邦回返关中,引水攻破雍都废丘,迫雍王章邯自杀,剪除后方一大隐患,尽占关中。同时,英布与龙且战争,不得胜利,与随何往见刘邦。刘邦收取士卒,会合关中萧何派来的援军,加上韩信赶来会合,于京县(今河南洛阳附近)、索亭(今河南荥阳附近)之间击败楚军,将楚军击退到荥阳以东。随之又采取立太子、赦罪人、立法令、设县邑、加强边塞守备等措施,以建立稳固的后方基地。八月,又回到荥阳前线。九月,采纳韩信建议,给韩信增兵3万,让其开辟北方战场。楚汉之争总体形势图汉三年(前204年)初,楚军对汉军正面防线发动攻势,数次切断汉军运粮甬道,攻占荥阳、成皋。刘邦败逃关中。为调动项羽,分散其兵力,摆脱固守城池,被动挨打的局面,刘邦采纳谋士辕生建议,于五月率军出武关,兵至宛(今河南南阳市)、叶(今河南叶县西南)。项羽急于寻汉军主力作战,果然率军自荥阳、成皋南下宛、叶。汉军坚壁不战。此时,彭越攻占楚后方重镇下邳(今江苏睢宁北古邳镇),迫使项羽回师解救。汉军乘机迅速北上,收复成皋。六月,项羽回军,对汉军发动第二次攻势,再占荥阳、成皋,并挥军西进。汉军败至巩县(今河南巩县西南),深沟高垒,阻击楚军。为减轻正面压力,刘邦遣刘贾,卢绾率兵2万增援彭越,在楚后方攻城略地,断楚粮道,迫项羽第二次回兵东击彭越,汉军再次收复成皋。
广武对峙汉军再次收复成皋后,据险坚守,双方在广武山(今河南荥阳东北)形成长期对峙,相持不下。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羽患之。于是置刘邦的父亲太公于鼎镬上,告诉刘邦说:“今不急下,吾烹太公。”(今天不赶快投降,我就烹煮了你父亲),刘邦却回答道:“吾与汝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我与你曾都是楚怀王的臣子,结拜为异姓兄弟,那么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一定要烹煮我们的父亲,就请分给我一份羹吧),项羽见无济于事,只好作罢。又有一次,项羽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天下纷争动乱数年了,是我们两人的缘故,愿意与你单独挑战决一雌雄,何必连累天下百姓的父亲和儿子呢),刘邦却笑着拒绝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史记·项羽本纪》)。
鸿沟议和汉三年(前205年)十一月,刘邦在正面对楚作战的同时,遣谋士随何游说九江王英布叛楚归汉。英布据有九江(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庐江(郡治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二郡,霸王别姬具有相当实力。英布归汉,项羽侧翼危急,忙遣龙且进攻九江军。刘邦达到了在南方牵制、分散楚军之目的。项羽第二次率军东击彭越,兵至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闻汉军再次收复成皋,急忙引兵回救。汉军据险坚守,双方在广武山(今河南荥阳东北)形成对峙。是时,楚军北有韩信据齐地威胁都城;腹地有彭越游动作战,又须分兵南据九江,以致兵力分散,腹背受敌,粮草匮乏,欲战不能。刘邦则据荥阳、成皋之战坚守不战。汉四年(前203年)八月,楚军粮尽,项羽被迫议和,刘邦亦未能调来韩信、彭越援军,于是双方订立和约“中分天下”(《史记·项羽本纪》),划鸿沟(古运河,位于今河南荥阳以东)为界,东归楚、西属汉。楚汉两军在荥阳、成皋一线相持两年零五个月后,休兵罢战。
固陵之战汉四年(前203年)九月,项羽遵约东撤,刘邦亦欲西返。张良、陈平认为“汉有天下太(大)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疲)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建议“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史记·项羽本纪》)。刘邦遂背约,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并约集齐王韩信、魏相彭越南下合围楚军。汉五年(前202年)十月,刘邦追击楚军至固陵(今河南太康南),因齐王韩信、建成侯彭越按兵不动,未如期会师,遭楚军早击,大败,被迫坚壁自守。
垓下之战主词条:垓下之战、十面埋伏刘邦退守固陵后,采纳张良建议,分别给齐王韩信、魏相彭越承诺“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许以割地封王。汉五年(前203年)十二月,果然调集齐王韩信、魏相国彭越、淮南王英布、刘贾等各路大军40万人,以韩信为最高统帅,以并本部20万人共计60万大军,将10万楚军包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楚军兵少食尽,屡战不胜,夜闻四面楚歌,军心瓦解。项羽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夜起慷慨悲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参见《垓下歌》),“歌数阕,美人(虞姬)和之(参见霸王别姬)。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史记·项羽本纪》)。
乌江自刎主词条:乌江自刎于是项羽置10万楚军于不顾,率800余骑兵趁夜突围南逃,天明后刘邦方才发觉,遂派灌婴率数千骑兵追击。楚军渡过淮河后只剩下百余骑,逃至阴陵(今安徽定远县西北)时因迷路,问路一田父,田父诓骗而左行,结果陷于沼泽,致使汉军追上。至东城(今安徽定远县境内)时,仅剩下28骑,项羽自度难以脱身,却依然说:“天亡我,非战之罪也。”。逃至乌江(今长江,乌江自刎(6张)位于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时,乌江亭长力劝项羽过江,以图东山再起,项羽却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上天要灭亡我,我何必还要渡江呢!姑且不说我项籍当初率领八千江东子弟兵起事渡江西征,今天没有一个人回来,即便江东的父老兄弟们同情而拥戴我为王,我哪里有脸面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自己难道心里不愧疚吗?)(《史记·项羽本纪》),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在力杀汉军数百人后,自刎而死。
编辑本段战争结果垓下一战,刘邦全歼楚军,获得最后胜利。项羽败亡后,楚地陆续平定,最后唯原项羽封地鲁不下,汉军乃以项羽头示鲁,鲁遂降,楚国至此全部平定。楚汉战争末期,属楚国阵营的衡山王吴芮、九江王英布先后归附汉王刘邦,唯临江王仍不听命。汉五年(前203年)十二月,汉军又攻破临江国都江陵(今湖北荆州),俘虏项羽所立的临江王共尉。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定陶正式称帝(即汉高祖),建立了西汉王朝。公元前196年,南越王赵佗上表称臣。至此,天下归于一统。
编辑本段历史影响1.西汉建立楚汉之争是由秦末农民战争直接演变而来的,但性质却截然不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农民战争虽然胜利地推翻了旧的封建王朝,但曾经是农民战争领袖的刘邦和项羽,却不得不走封建统治的老路,遂转变为封建统治权的角逐者。在这场角逐中,项羽具有强烈的旧贵族意识,不善于用人,不能重建统一王朝。刘邦知人善任,因势利导,终于战胜了项羽,登上了西汉皇帝的宝座,建立了汉朝。
2.长期统一项羽分封刘邦于汉水之畔的汉中,号曰汉王。汉王刘邦统一天下后,便以“汉”为国号,建立了统一的西汉王朝,并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又经汉武帝一朝,达到了西汉的巅峰时期。楚汉战争造就了统一的西汉王朝,后历王莽短暂篡国后又进入东汉时期,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长达400余年的长期统一局面,促进了汉民族的融合和经济的发展。
3.衍生命名后世刘姓政权多附会汉朝,又以“汉”为国号,如蜀汉、汉赵(前赵)、南汉、后汉、北汉等。连带赋予汉民族等寓意,许多非刘姓也取“汉”为国号,如成汉、侯景政权、陈友谅政权等。类似渊源,后世分封诸侯王也多以“汉”为号。因为汉朝统一多民族的融合以及汉文化的发展,汉朝国号“汉”又被衍生扩展命名于汉族、汉人、汉字、汉语、汉文、等,影响广泛而深远。
4.成语典故楚汉战争及前后时期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成语典故以及词语、地名,最著名的有如指鹿为马、取而代之、破釜沉舟、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约法三章、衣锦还乡、先发制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一战、四面楚歌、一决雌雄、楚河汉界、十面埋伏、江东父老、东山再起、霸王别姬、多多益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鸿沟、冠亚季、冠军、虞美人、二世祖、三秦、三齐、等等,影响十分深远,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5.象棋棋盘“楚河汉界”
棋子活动的场所,叫作“棋盘”。在长方形的平面上,绘有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组成,共有九十个交叉点象棋“楚河汉界”。棋子就摆在交叉点上。中间部分,也就是棋盘的第五,第六两横线之间末画竖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常有一区空隙,上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以下棋比况历史上的“楚汉战争”。据史料记载,“楚河汉界”在古代的荥(xing)阳(今属郑州)成皋一带,该地北临黄河,西依邙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代兵家兴师动众的战场。公元前203年,刘邦出兵攻打楚国,项羽粮缺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的说法。至今,在荥阳广武山上还保留有两座遥遥相对的古城遗址,西边那座叫汉王城,东边的叫霸王城,传说就是当年的刘邦、项羽所筑。两城中间,有一条宽约300米的大沟,这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鸿沟,也是象棋盘上所标界河的依据。两端的中间,也就是两端第四条到第六条竖线之间的正方形部位,以斜交叉线构成“米”字方格的地方,叫作“九宫”(它恰好有九个交叉点),象征着中军帐。
编辑本段历史评价1.战争评价楚汉战争历时3年多,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巨大,用兵韬略之丰富,前所未有,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楚汉战争最终实现了西汉王朝的统一,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2.对项羽的评价项羽摒弃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实行分封制,恢复战国时期的封建割据,疆土分裂,天下不能真正统一,埋藏战争隐患。刘邦与项羽争天下,为什么项羽失败了?项羽不会知人善任,不信任手下,不爱听意见,又吝于封赐,不会识别和笼络人才,以致韩信、陈平、英布等先后归汉,不善于团结利用反汉同盟,致使魏王豹、代相夏说、赵王歇与楚各自为战,魏、代、赵国相继灭亡。且刚愎自用、优柔寡断,不会抓准时机,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好哄。他嗜杀残暴,坑杀20万秦兵、屠掠咸阳、弑杀义帝,大失人心。时有人谏言建都关中,他不听而烹杀谏者,误中陈平离间计,致使谋士范增愤而告退。平定齐国叛乱后,杀戮过重以致齐地复叛。不都关中,放弃形胜之地。他分封不公,导致诸侯叛乱,疲于应付。又封秦朝三个降将于关中,因曾坑杀20万秦兵,三秦王在关中很难立足,以至汉军得以轻松平定三秦。时刘邦先入关中,派兵守住函谷关,抗拒诸侯。本来项羽已经准备灭掉刘邦,就因为项伯说情就放了他。鸿门宴上,形势有利,只要他一声令下,刘邦就必死无疑,可他优柔寡断,迟迟不发令。所以项羽失去了所有有利的时机,“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因此,项羽败给了刘邦。
相关诸侯1.韩国1.1韩王成时期韩成是前韩国王室,秦末被拥立为韩王。公元前202年四月,项羽封韩王成为韩王,都阳翟(今河南禹县)。因张良降汉,导致项羽受到威胁。项羽就以韩王无大功,而张良又为刘邦谋臣为由,将其留在彭城,贬爵为侯,不久杀之便杀了韩王成。1.2郑昌时期郑昌,秦朝时吴县(会稽郡治所,今江苏苏州)县令,与项羽关系很好。项羽起兵后,跟随项羽左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项羽立郑昌为韩王,以抵御汉军。汉王刘邦平定三秦后,派韩信(韩太尉韩王信)攻取韩地,郑昌投降。1.3韩王信时期韩王韩信是原来韩襄王的庶出孙子。到了项梁拥立楚王的后代楚怀王的时候,燕国、齐国、赵国、魏国都早已自己立下了国王,只有韩没有立下后嗣,所以才立了韩国诸公子中的横阳君韩成为韩王,想以此来占据平定原韩国的土地。项梁在定陶战败而死,韩成投奔楚怀王。沛公带军队进攻阳城时,命张良以韩国司徒的身份降服了韩国原有地盘,得到韩信,任命他为韩国将军,带领他的军队随从沛公进入武关。沛公被立为汉王,韩信随从沛公进入汉中。汉王平定三秦时,就答应将要韩信为韩王,先任命他为韩太尉,带兵去攻取韩国旧地。汉二年(前205年),韩信平定了韩国的十几座城池。汉王到达河南,韩信在阳城猛攻韩王郑昌。郑昌投降,汉王就立韩信为韩王,常带领韩国军队跟随汉王。汉三年(前204年),,汉王撤出荥阳,韩王信和周苛等人守卫荥阳。等到楚军攻破荥阳,韩信投降了楚军,不久得以逃出,又投归汉王,汉王再次立他为韩王,最终跟从汉王击败项羽,平定了天下。汉五年(前202年)一月,汉王和韩信剖符为信,正式封他为韩王,封地在颍川郡,都阳翟。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春天,汉高祖认为韩信雄壮勇武,封地战略位置险要,就下诏命韩王韩信迁移到太原以北地区,以防备抵抗匈奴,建都晋阳。经刘邦同意韩信把都城迁到马邑。同年秋,韩王信联合匈奴起兵造反,逃亡匈奴,国除。
2.齐国2.1秦末时期田儋(-前208年),故齐王田氏宗族。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十月,陈涉派周市在东方攻城略地,至狄地,田儋和从弟田荣、田横击杀当地县令。田儋自立为齐王,占领整个齐地。六月,秦将章邯于临济围攻魏王魏咎,田儋率兵救魏。田儋带兵去解围,被章邯军突袭,田儋战死。田儋死后,齐人就立了另一支齐王后人齐王建之弟田假为齐王。田儋的弟弟田荣收拾残兵又打回齐国,赶走了田假,又立哥哥田儋的儿子田市为齐王。2.2楚汉战争时期田荣因不去救项梁得罪了项羽,秦国被灭之后,项羽重立了一个立过战功的田都为齐王,并将齐国分为三国,将原齐王田市迁徙封为胶东王,封故齐王建孙田安为济北王。田荣非常愤怒,带着自己的部队又赶走了田都,原齐王他的侄子田市胆小怕事,不听他的话,田荣一怒之下杀掉他,自立为齐王。不久又使彭越攻杀济北王田安。项羽听说后带兵讨伐,杀掉了田荣。田荣的弟弟田横收拾残兵,继续和项羽对干,项羽战线太长,离开了齐国。于是田横又立田荣的儿子田广为齐王。汉三年(前204年),刘邦派郦食其游说齐国结盟,齐王田广答应,留下郦食其加以款待。此前韩信已奉刘邦命攻齐,在得知郦食其成功说服齐国以后,原本打算退军,但蒯通以刘邦并未发诏退军为由,说服韩信不要把功劳让给郦食其,韩信听从,攻击未作防备的齐国。田广得知消息后极为愤怒,烹杀郦食其。韩信击败齐军,田广引兵向东撤退,并向项羽求援。韩信在潍水以水计击败田广和楚将龙且的联军,龙且战死,韩信陆续平定齐地。田广死后,田横自立为齐王,迎击汉将灌婴,败于嬴(今山东莱芜西北),投奔彭越。刘邦打败项羽后登基称帝,建立西汉,封彭越为梁王。田横不肯称臣于汉,率徒众500余人逃亡海上,避居岛中(今青岛即墨市田横岛)。刘邦知田横兄弟治齐多年,齐地贤者多归附之,为除后患诏令赦田横罪而行招抚。田横被迫偕门客二人赴洛阳,田横趁谎称沐浴更衣之时于途中(偃师)自杀,两门客得知后也相继自杀。留居海岛的500余壮士闻田横死讯,亦全部自杀。刘邦感慨于田横能得士,遂以王者礼葬田横。2.3韩信时期汉四年(前203年),韩信以齐地未稳为由,自请为假齐王(假,有代理的意思),以便治理。当时刘邦正受困于楚军的包围下,不得不听从张良和陈平的劝谏,封韩信为齐王。项羽死后,刘邦迅速夺取韩信的兵权,并改齐王为楚王,移都下邳。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刘邦立庶长子刘肥为齐王,封地七十座城,百姓凡是说齐语的都归属齐王。成皋争夺战主词条:成皋争夺战、成皋之战、荥阳之战刘邦于彭城之战战败后,诸侯纷纷复背汉归楚。为摆脱被动局面,刘邦争取张良“联络英布,重用韩信、彭越”的方针,从各方面联合反楚力量。军事上,则利用荥阳、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有利地形,分兵扼守险要,以争取时间,发展自身实力,待机再战。同年五月,刘邦在荥阳得到萧何征得的关中兵员补充,韩信亦率援军赶到,于是在荥阳东一举战败楚军,阻遏了楚军的西进攻势。楚汉双方在荥阳、成皋一线相持,进行了长时间的拉锯战,战局总体相对稳定。六月,刘邦回返关中,引水攻破雍都废丘,迫雍王章邯自杀,剪除后方一大隐患,尽占关中。同时,英布与龙且战争,不得胜利,与随何往见刘邦。刘邦收取士卒,会合关中萧何派来的援军,加上韩信赶来会合,于京县(今河南洛阳附近)、索亭(今河南荥阳附近)之间击败楚军,将楚军击退到荥阳以东。随之又采取立太子、赦罪人、立法令、设县邑、加强边塞守备等措施,以建立稳固的后方基地。八月,又回到荥阳前线。九月,采纳韩信建议,给韩信增兵3万,让其开辟北方战场。楚汉之争总体形势图汉三年(前204年)初,楚军对汉军正面防线发动攻势,数次切断汉军运粮甬道,攻占荥阳、成皋。刘邦败逃关中。为调动项羽,分散其兵力,摆脱固守城池,被动挨打的局面,刘邦采纳谋士辕生建议,于五月率军出武关,兵至宛(今河南南阳市)、叶(今河南叶县西南)。项羽急于寻汉军主力作战,果然率军自荥阳、成皋南下宛、叶。汉军坚壁不战。此时,彭越攻占楚后方重镇下邳(今江苏睢宁北古邳镇),迫使项羽回师解救。汉军乘机迅速北上,收复成皋。六月,项羽回军,对汉军发动第二次攻势,再占荥阳、成皋,并挥军西进。汉军败至巩县(今河南巩县西南),深沟高垒,阻击楚军。为减轻正面压力,刘邦遣刘贾,卢绾率兵2万增援彭越,在楚后方攻城略地,断楚粮道,迫项羽第二次回兵东击彭越,汉军再次收复成皋。
广武对峙汉军再次收复成皋后,据险坚守,双方在广武山(今河南荥阳东北)形成长期对峙,相持不下。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羽患之。于是置刘邦的父亲太公于鼎镬上,告诉刘邦说:“今不急下,吾烹太公。”(今天不赶快投降,我就烹煮了你父亲),刘邦却回答道:“吾与汝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我与你曾都是楚怀王的臣子,结拜为异姓兄弟,那么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一定要烹煮我们的父亲,就请分给我一份羹吧),项羽见无济于事,只好作罢。又有一次,项羽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天下纷争动乱数年了,是我们两人的缘故,愿意与你单独挑战决一雌雄,何必连累天下百姓的父亲和儿子呢),刘邦却笑着拒绝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史记·项羽本纪》)。
鸿沟议和汉三年(前205年)十一月,刘邦在正面对楚作战的同时,遣谋士随何游说九江王英布叛楚归汉。英布据有九江(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庐江(郡治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二郡,霸王别姬具有相当实力。英布归汉,项羽侧翼危急,忙遣龙且进攻九江军。刘邦达到了在南方牵制、分散楚军之目的。项羽第二次率军东击彭越,兵至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闻汉军再次收复成皋,急忙引兵回救。汉军据险坚守,双方在广武山(今河南荥阳东北)形成对峙。是时,楚军北有韩信据齐地威胁都城;腹地有彭越游动作战,又须分兵南据九江,以致兵力分散,腹背受敌,粮草匮乏,欲战不能。刘邦则据荥阳、成皋之战坚守不战。汉四年(前203年)八月,楚军粮尽,项羽被迫议和,刘邦亦未能调来韩信、彭越援军,于是双方订立和约“中分天下”(《史记·项羽本纪》),划鸿沟(古运河,位于今河南荥阳以东)为界,东归楚、西属汉。楚汉两军在荥阳、成皋一线相持两年零五个月后,休兵罢战。
固陵之战汉四年(前203年)九月,项羽遵约东撤,刘邦亦欲西返。张良、陈平认为“汉有天下太(大)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疲)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建议“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史记·项羽本纪》)。刘邦遂背约,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并约集齐王韩信、魏相彭越南下合围楚军。汉五年(前202年)十月,刘邦追击楚军至固陵(今河南太康南),因齐王韩信、建成侯彭越按兵不动,未如期会师,遭楚军早击,大败,被迫坚壁自守。
垓下之战主词条:垓下之战、十面埋伏刘邦退守固陵后,采纳张良建议,分别给齐王韩信、魏相彭越承诺“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许以割地封王。汉五年(前203年)十二月,果然调集齐王韩信、魏相国彭越、淮南王英布、刘贾等各路大军40万人,以韩信为最高统帅,以并本部20万人共计60万大军,将10万楚军包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楚军兵少食尽,屡战不胜,夜闻四面楚歌,军心瓦解。项羽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夜起慷慨悲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参见《垓下歌》),“歌数阕,美人(虞姬)和之(参见霸王别姬)。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史记·项羽本纪》)。
乌江自刎主词条:乌江自刎于是项羽置10万楚军于不顾,率800余骑兵趁夜突围南逃,天明后刘邦方才发觉,遂派灌婴率数千骑兵追击。楚军渡过淮河后只剩下百余骑,逃至阴陵(今安徽定远县西北)时因迷路,问路一田父,田父诓骗而左行,结果陷于沼泽,致使汉军追上。至东城(今安徽定远县境内)时,仅剩下28骑,项羽自度难以脱身,却依然说:“天亡我,非战之罪也。”。逃至乌江(今长江,乌江自刎(6张)位于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时,乌江亭长力劝项羽过江,以图东山再起,项羽却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上天要灭亡我,我何必还要渡江呢!姑且不说我项籍当初率领八千江东子弟兵起事渡江西征,今天没有一个人回来,即便江东的父老兄弟们同情而拥戴我为王,我哪里有脸面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自己难道心里不愧疚吗?)(《史记·项羽本纪》),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在力杀汉军数百人后,自刎而死。
编辑本段战争结果垓下一战,刘邦全歼楚军,获得最后胜利。项羽败亡后,楚地陆续平定,最后唯原项羽封地鲁不下,汉军乃以项羽头示鲁,鲁遂降,楚国至此全部平定。楚汉战争末期,属楚国阵营的衡山王吴芮、九江王英布先后归附汉王刘邦,唯临江王仍不听命。汉五年(前203年)十二月,汉军又攻破临江国都江陵(今湖北荆州),俘虏项羽所立的临江王共尉。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定陶正式称帝(即汉高祖),建立了西汉王朝。公元前196年,南越王赵佗上表称臣。至此,天下归于一统。
编辑本段历史影响1.西汉建立楚汉之争是由秦末农民战争直接演变而来的,但性质却截然不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农民战争虽然胜利地推翻了旧的封建王朝,但曾经是农民战争领袖的刘邦和项羽,却不得不走封建统治的老路,遂转变为封建统治权的角逐者。在这场角逐中,项羽具有强烈的旧贵族意识,不善于用人,不能重建统一王朝。刘邦知人善任,因势利导,终于战胜了项羽,登上了西汉皇帝的宝座,建立了汉朝。
2.长期统一项羽分封刘邦于汉水之畔的汉中,号曰汉王。汉王刘邦统一天下后,便以“汉”为国号,建立了统一的西汉王朝,并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又经汉武帝一朝,达到了西汉的巅峰时期。楚汉战争造就了统一的西汉王朝,后历王莽短暂篡国后又进入东汉时期,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长达400余年的长期统一局面,促进了汉民族的融合和经济的发展。
3.衍生命名后世刘姓政权多附会汉朝,又以“汉”为国号,如蜀汉、汉赵(前赵)、南汉、后汉、北汉等。连带赋予汉民族等寓意,许多非刘姓也取“汉”为国号,如成汉、侯景政权、陈友谅政权等。类似渊源,后世分封诸侯王也多以“汉”为号。因为汉朝统一多民族的融合以及汉文化的发展,汉朝国号“汉”又被衍生扩展命名于汉族、汉人、汉字、汉语、汉文、等,影响广泛而深远。
4.成语典故楚汉战争及前后时期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成语典故以及词语、地名,最著名的有如指鹿为马、取而代之、破釜沉舟、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约法三章、衣锦还乡、先发制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一战、四面楚歌、一决雌雄、楚河汉界、十面埋伏、江东父老、东山再起、霸王别姬、多多益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鸿沟、冠亚季、冠军、虞美人、二世祖、三秦、三齐、等等,影响十分深远,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5.象棋棋盘“楚河汉界”
棋子活动的场所,叫作“棋盘”。在长方形的平面上,绘有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组成,共有九十个交叉点象棋“楚河汉界”。棋子就摆在交叉点上。中间部分,也就是棋盘的第五,第六两横线之间末画竖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常有一区空隙,上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以下棋比况历史上的“楚汉战争”。据史料记载,“楚河汉界”在古代的荥(xing)阳(今属郑州)成皋一带,该地北临黄河,西依邙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代兵家兴师动众的战场。公元前203年,刘邦出兵攻打楚国,项羽粮缺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的说法。至今,在荥阳广武山上还保留有两座遥遥相对的古城遗址,西边那座叫汉王城,东边的叫霸王城,传说就是当年的刘邦、项羽所筑。两城中间,有一条宽约300米的大沟,这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鸿沟,也是象棋盘上所标界河的依据。两端的中间,也就是两端第四条到第六条竖线之间的正方形部位,以斜交叉线构成“米”字方格的地方,叫作“九宫”(它恰好有九个交叉点),象征着中军帐。
编辑本段历史评价1.战争评价楚汉战争历时3年多,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巨大,用兵韬略之丰富,前所未有,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楚汉战争最终实现了西汉王朝的统一,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2.对项羽的评价项羽摒弃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实行分封制,恢复战国时期的封建割据,疆土分裂,天下不能真正统一,埋藏战争隐患。刘邦与项羽争天下,为什么项羽失败了?项羽不会知人善任,不信任手下,不爱听意见,又吝于封赐,不会识别和笼络人才,以致韩信、陈平、英布等先后归汉,不善于团结利用反汉同盟,致使魏王豹、代相夏说、赵王歇与楚各自为战,魏、代、赵国相继灭亡。且刚愎自用、优柔寡断,不会抓准时机,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好哄。他嗜杀残暴,坑杀20万秦兵、屠掠咸阳、弑杀义帝,大失人心。时有人谏言建都关中,他不听而烹杀谏者,误中陈平离间计,致使谋士范增愤而告退。平定齐国叛乱后,杀戮过重以致齐地复叛。不都关中,放弃形胜之地。他分封不公,导致诸侯叛乱,疲于应付。又封秦朝三个降将于关中,因曾坑杀20万秦兵,三秦王在关中很难立足,以至汉军得以轻松平定三秦。时刘邦先入关中,派兵守住函谷关,抗拒诸侯。本来项羽已经准备灭掉刘邦,就因为项伯说情就放了他。鸿门宴上,形势有利,只要他一声令下,刘邦就必死无疑,可他优柔寡断,迟迟不发令。所以项羽失去了所有有利的时机,“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因此,项羽败给了刘邦。
相关诸侯1.韩国1.1韩王成时期韩成是前韩国王室,秦末被拥立为韩王。公元前202年四月,项羽封韩王成为韩王,都阳翟(今河南禹县)。因张良降汉,导致项羽受到威胁。项羽就以韩王无大功,而张良又为刘邦谋臣为由,将其留在彭城,贬爵为侯,不久杀之便杀了韩王成。1.2郑昌时期郑昌,秦朝时吴县(会稽郡治所,今江苏苏州)县令,与项羽关系很好。项羽起兵后,跟随项羽左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项羽立郑昌为韩王,以抵御汉军。汉王刘邦平定三秦后,派韩信(韩太尉韩王信)攻取韩地,郑昌投降。1.3韩王信时期韩王韩信是原来韩襄王的庶出孙子。到了项梁拥立楚王的后代楚怀王的时候,燕国、齐国、赵国、魏国都早已自己立下了国王,只有韩没有立下后嗣,所以才立了韩国诸公子中的横阳君韩成为韩王,想以此来占据平定原韩国的土地。项梁在定陶战败而死,韩成投奔楚怀王。沛公带军队进攻阳城时,命张良以韩国司徒的身份降服了韩国原有地盘,得到韩信,任命他为韩国将军,带领他的军队随从沛公进入武关。沛公被立为汉王,韩信随从沛公进入汉中。汉王平定三秦时,就答应将要韩信为韩王,先任命他为韩太尉,带兵去攻取韩国旧地。汉二年(前205年),韩信平定了韩国的十几座城池。汉王到达河南,韩信在阳城猛攻韩王郑昌。郑昌投降,汉王就立韩信为韩王,常带领韩国军队跟随汉王。汉三年(前204年),,汉王撤出荥阳,韩王信和周苛等人守卫荥阳。等到楚军攻破荥阳,韩信投降了楚军,不久得以逃出,又投归汉王,汉王再次立他为韩王,最终跟从汉王击败项羽,平定了天下。汉五年(前202年)一月,汉王和韩信剖符为信,正式封他为韩王,封地在颍川郡,都阳翟。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春天,汉高祖认为韩信雄壮勇武,封地战略位置险要,就下诏命韩王韩信迁移到太原以北地区,以防备抵抗匈奴,建都晋阳。经刘邦同意韩信把都城迁到马邑。同年秋,韩王信联合匈奴起兵造反,逃亡匈奴,国除。
权,以所封齐悼惠王子分齐为王,封刘志为济北王,之后多有分封。
5.常山国汉元年(前202年)四月,项羽徙封赵王歇于代地,因张耳亦同各路诸侯入关,且素闻张耳之才名,又念其扶赵抗秦之功,乃立分赵地北部,立张耳为常山王,理信都(今河北邢台)。是为常山国立国之始。张耳立国,陈馀甚怒,对人道:“张耳和馀功相等。今张耳为王,我却称候,项羽对我不公。”当时,齐王田荣叛楚,陈馀乃使门下客夏说对田荣道:“项羽执掌天下不平,请借给我兵,南皮可掩蔽你。”田荣欲树党以反楚,乃谴给陈馀。陈馀又加三县之兵袭击常山王张耳。汉二年(前205),常山被攻破,张耳败走。十月,投汉王刘邦,待之甚厚。陈馀迎赵王歇复为赵王,赵王歇立其为代王。公元前188年,汉惠帝封三子刘不疑为常山王,之后多有分封。
3.对刘邦的评价刘邦则是海纳百川,只要说得有道理,他都会听。他善于笼络利用诸侯以及手下将领,大家乐为其效命,韩信为齐王时,楚使说齐而韩信不反可略见一斑。
出关东进项羽得知刘邦已兼并三秦,且准备东进伐楚,而齐、赵地都已反叛,大怒,乃立原吴县(会稽郡治所,今江苏苏州)县令郑昌为韩王,以抵御汉军。此时张良以书信“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汉王失去关中王位,想得到关中,实现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后就立即停止,不敢再东进伐楚)以及齐、梁地反书“齐欲与赵并灭楚。”(齐国打算与赵国联合起来灭掉楚国)呈给项羽,项羽在两面受敌的情势下,遂无西顾之意,于是采取“先齐后汉”的战略方针,继续攻齐,主力被牵制在齐国。刘邦再度抓住战机,一面巩固关中,一面扩张势力,亲自率军由函谷关出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西)东进。迫降河南王申阳和项羽新封的韩王郑昌;西魏王魏豹率军归附,继而俘虏殷王司马卬,迅速占领了今河南及山西中、南部广大地区,造成东进的有利态势。(按:下接目录”主力战线”)
编辑本段北方战线安邑之战主词条:安邑之战汉二年(前205年)八月,魏王豹踞河东(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反汉归楚,威胁汉军侧翼。刘邦先派郦食其游说未成,即命韩信率军进攻。九月,韩信突袭安邑,生擒魏豹,灭魏国。
井陉之战主词条:井陉之战、背水一战、韩信破代、赵、燕、齐之战安邑之战后,刘邦继而采纳韩信“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少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井陉之战阳”(《汉书·韩信传》)的建议,给韩信增兵3万,开辟北方战场,以消灭楚的羽翼,实现对楚的战略包围。同年闰九月,韩信首先破代国,生擒相国夏说,代亡。汉三年(前205年,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十月,韩信、张耳率领汉军越过太行山,与楚的羽翼赵国战于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南),韩信一反常规,背水设阵,大败20万赵军,斩杀赵军主帅成安君陈余,生擒赵王歇,一举灭亡赵国。随之采纳赵国降将李左车建议,乘势不战而迫降燕王臧荼,平定燕国。
潍水之战主词条:潍水之战汉四年(前204年,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十一月,韩信又大破楚、齐联军于潍水(今山东潍河)之滨,平定齐国。至此,韩信东进2000余里,从东、北两面形成对楚军的战略包围态势,直接威胁楚大后方。
编辑本段敌后战线主词条:彭越挠楚汉二年(前205年)四月,汉军于彭城战败后向西溃退,彭越把他攻占的城池又都丢掉,独自带领他的军队向北驻守在黄河沿岸。汉三年(前204年),彭越经常往来出没替汉王游动出兵,攻击楚军,在梁地断绝他们的后援粮草。汉四年(前203年)冬,楚军和汉军在荥阳相持,彭越攻下睢阳、外黄等十七座城邑。项羽知悉后,就派曹咎驻守成皋,亲自向东收复了彭越攻克的城邑,又都归复楚国所有。彭越于是率军北上谷城。汉五年(前202年)秋,楚军向南撤退到夏阳,彭越又攻克昌邑等二十多个城邑,缴获谷物十多万斛,用作汉王的军粮。
兵至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闻汉军再次收复成皋,急忙引兵回救。汉军据险坚守,双方在广武山(今河南荥阳东北)形成对峙。是时,楚军北有韩信据齐地威胁都城;腹地有彭越游动作战,又须分兵南据九江,以致兵力分散,腹背受敌,粮草匮乏,欲战不能。刘邦则据荥阳、成皋之战坚守不战。汉四年(前203年)八月,楚军粮尽,项羽被迫议和,刘邦亦未能调来韩信、彭越援军,于是双方订立和约“中分天下”(《史记·项羽本纪》),划鸿沟(古运河,位于今河南荥阳以东)为界,东归楚、西属汉。楚汉两军在荥阳、成皋一线相持两年零五个月后,休兵罢战。
固陵之战汉四年(前203年)九月,项羽遵约东撤,刘邦亦欲西返。张良、陈平认为“汉有天下太(大)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疲)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建议“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史记·项羽本纪》)。刘邦遂背约,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并约集齐王韩信、魏相彭越南下合围楚军。汉五年(前202年)十月,刘邦追击楚军至固陵(今河南太康南),因齐王韩信、建成侯彭越按兵不动,未如期会师,遭楚军早击,大败,被迫坚壁自守。
垓下之战主词条:垓下之战、十面埋伏刘邦退守固陵后,采纳张良建议,分别给齐王韩信、魏相彭越承诺“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许以割地封王。汉五年(前203年)十二月,果然调集齐王韩信、魏相国彭越、淮南王英布、刘贾等各路大军40万人,以韩信为最高统帅,以并本部20万人共计60万大军,将10万楚军包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楚军兵少食尽,屡战不胜,夜闻四面楚歌,军心瓦解。项羽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夜起慷慨悲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参见《垓下歌》),“歌数阕,美人(虞姬)和之(参见霸王别姬)。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史记·项羽本纪》)。
乌江自刎主词条:乌江自刎于是项羽置10万楚军于不顾,率800余骑兵趁夜突围南逃,天明后刘邦方才发觉,遂派灌婴率数千骑兵追击。楚军渡过淮河后只剩下百余骑,逃至阴陵(今安徽定远县西北)时因迷路,问路一田父,田父诓骗而左行,结果陷于沼泽,致使汉军追上。至东城(今安徽定远县境内)时,仅剩下28骑,项羽自度难以脱身,却依然说:“天亡我,非战之罪也。”。逃至乌江(今长江,乌江自刎(6张)位于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时,乌江亭长力劝项羽过江,以图东山再起,项羽却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上天要灭亡我,我何必还要渡江呢!姑且不说我项籍当初率领八千江东子弟兵起事渡江西征,今天没有一个人回来,即便江东的父老兄弟们同情而拥戴我为王,我哪里有脸面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自己难道心里不愧疚吗?)(《史记·项羽本纪》),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在力杀汉军数百人后,自刎而死。
编辑本段战争结果垓下一战,刘邦全歼楚军,获得最后胜利。项羽败亡后,楚地陆续平定,最后唯原项羽封地鲁不下,汉军乃以项羽头示鲁,鲁遂降,楚国至此全部平定。楚汉战争末期,属楚国阵营的衡山王吴芮、九江王英布先后归附汉王刘邦,唯临江王仍不听命。汉五年(前203年)十二月,汉军又攻破临江国都江陵(今湖北荆州),俘虏项羽所立的临江王共尉。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定陶正式称帝(即汉高祖)固陵之战汉四年(前203年)九月,项羽遵约东撤,刘邦亦欲西返。张良、陈平认为“汉有天下太(大)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疲)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建议“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史记·项羽本纪》)。刘邦遂背约,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并约集齐王韩信、魏相彭越南下合围楚军。汉五年(前202年)十月,刘邦追击楚军至固陵(今河南太康南),因齐王韩信、建成侯彭越按兵不动,未如期会师,遭楚军早击,大败,被迫坚壁自守。
垓下之战主词条:垓下之战、十面埋伏刘邦退守固陵后,采纳张良建议,分别给齐王韩信、魏相彭越承诺“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许以割地封王。汉五年(前203年)十二月,果然调集齐王韩信、魏相国彭越、淮南王英布、刘贾等各路大军40万人,以韩信为最高统帅,以并本部20万人共计60万大军,将10万楚军包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楚军兵少食尽,屡战不胜,夜闻四面楚歌,军心瓦解。项羽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夜起慷慨悲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参见《垓下歌》),“歌数阕,美人(虞姬)和之(参见霸王别姬)。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史记·项羽本纪》)。
乌江自刎主词条:乌江自刎于是项羽置10万楚军于不顾,率800余骑兵趁夜突围南逃,天明后刘邦方才发觉,遂派灌婴率数千骑兵追击。楚军渡过淮河后只剩下百余骑,逃至阴陵(今安徽定远县西北)时因迷路,问路一田父,田父诓骗而左行,结果陷于沼泽,致使汉军追上。至东城(今安徽定远县境内)时,仅剩下28骑,项羽自度难以脱身,却依然说:“天亡我,非战之罪也。”。逃至乌江(今长江,乌江自刎(6张)位于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时,乌江亭长力劝项羽过江,以图东山再起,项羽却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上天要灭亡我,我何必还要渡江呢!姑且不说我项籍当初率领八千江东子弟兵起事渡江西征,今天没有一个人回来,即便江东的父老兄弟们同情而拥戴我为王,我哪里有脸面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自己难道心里不愧疚吗?)(《史记·项羽本纪》),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在力杀汉军数百人后,自刎而死。
编辑本段战争结果垓下一战,刘邦全歼楚军,获得最后胜利。项羽败亡后,楚地陆续平定,最后唯原项羽封地鲁不下,汉军乃以项羽头示鲁,鲁遂降,楚国至此全部平定。楚汉战争末期,属楚国阵营的衡山王吴芮、九江王英布先后归附汉王刘邦,唯临江王仍不听命。汉五年(前203年)十二月,汉军又攻破临江国都江陵(今湖北荆州),俘虏项羽所立的临江王共尉。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定陶正式称帝(即汉高祖),建立了西汉王朝。公元前196年,南越王赵佗上表称臣。至此,天下归于一统。
,建立了西汉王朝。公元前196年,南越王赵佗上表称臣。至此,天下归于一统。
编辑本段历史影响1.西汉建立楚汉之争是由秦末农民战争直接演变而来的,但性质却截然不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农民战争虽然胜利地推翻了旧的封建王朝,但曾经是农民战争领袖的刘邦和项羽,却不得不走封建统治的老路,遂转变为封建统治权的角逐者。在这场角逐中,项羽具有强烈的旧贵族意识,不善于用人,不能重建统一王朝。刘邦知人善任,因势利导,终于战胜了项羽,登上了西汉皇帝的宝座,建立了汉朝。
2.长期统一项羽分封刘邦于汉水之畔的汉中,号曰汉王。汉王刘邦统一天下后,便以“汉”为国号,建立了统一的西汉王朝,并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又经汉武帝一朝,达到了西汉的巅峰时期。楚汉战争造就了统一的西汉王朝,后历王莽短暂篡国后又进入东汉时期,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长达400余年的长期统一局面,促进了汉民族的融合和经济的发展。
3.衍生命名后世刘姓政权多附会汉朝,又以“汉”为国号,如蜀汉、汉赵(前赵)、南汉、后汉、北汉等。连带赋予汉民族等寓意,许多非刘姓也取“汉”为国号,如成汉、侯景政权、陈友谅政权等。类似渊源,后世分封诸侯王也多以“汉”为号。因为汉朝统一多民族的融合以及汉文化的发展,汉朝国号“汉”又被衍生扩展命名于汉族、汉人、汉字、汉语、汉文、等,影响广泛而深远。
4.成语典故楚汉战争及前后时期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成语典故以及词语、地名,最著名的有如指鹿为马、取而代之、破釜沉舟、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约法三章、衣锦还乡、先发制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一战、四面楚歌、一决雌雄、楚河汉界、十面埋伏、江东父老、东山再起、霸王别姬、多多益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鸿沟、冠亚季、冠军、虞美人、二世祖、三秦、三齐、等等,影响十分深远,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5.象棋棋盘“楚河汉界”成皋争夺战主词条:成皋争夺战、成皋之战、荥阳之战刘邦于彭城之战战败后,诸侯纷纷复背汉归楚。为摆脱被动局面,刘邦争取张良“联络英布,重用韩信、彭越”的方针,从各方面联合反楚力量。军事上,则利用荥阳、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有利地形,分兵扼守险要,以争取时间,发展自身实力,待机再战。同年五月,刘邦在荥阳得到萧何征得的关中兵员补充,韩信亦率援军赶到,于是在荥阳东一举战败楚军,阻遏了楚军的西进攻势。楚汉双方在荥阳、成皋一线相持,进行了长时间的拉锯战,战局总体相对稳定。六月,刘邦回返关中,引水攻破雍都废丘,迫雍王章邯自杀,剪除后方一大隐患,尽占关中。同时,英布与龙且战争,不得胜利,与随何往见刘邦。刘邦收取士卒,会合关中萧何派来的援军,加上韩信赶来会合,于京县(今河南洛阳附近)、索亭(今河南荥阳附近)之间击败楚军,将楚军击退到荥阳以东。随之又采取立太子、赦罪人、立法令、设县邑、加强边塞守备等措施,以建立稳固的后方基地。八月,又回到荥阳前线。九月,采纳韩信建议,给韩信增兵3万,让其开辟北方战场。楚汉之争总体形势图汉三年(前204年)初,楚军对汉军正面防线发动攻势,数次切断汉军运粮甬道,攻占荥阳、成皋。刘邦败逃关中。为调动项羽,分散其兵力,摆脱固守城池,被动挨打的局面,刘邦采纳谋士辕生建议,于五月率军出武关,兵至宛(今河南南阳市)、叶(今河南叶县西南)。项羽急于寻汉军主力作战,果然率军自荥阳、成皋南下宛、叶。汉军坚壁不战。此时,彭越攻占楚后方重镇下邳(今江苏睢宁北古邳镇),迫使项羽回师解救。汉军乘机迅速北上,收复成皋。六月,项羽回军,对汉军发动第二次攻势,再占荥阳、成皋,并挥军西进。汉军败至巩县(今河南巩县西南),深沟高垒,阻击楚军。为减轻正面压力,刘邦遣刘贾,卢绾率兵2万增援彭越,在楚后方攻城略地,断楚粮道,迫项羽第二次回兵东击彭越,汉军再次收复成皋。
广武对峙汉军再次收复成皋后,据险坚守,双方在广武山(今河南荥阳东北)形成长期对峙,相持不下。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羽患之。于是置刘邦的父亲太公于鼎镬上,告诉刘邦说:“今不急下,吾烹太公。”(今天不赶快投降,我就烹煮了你父亲),刘邦却回答道:“吾与汝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我与你曾都是楚怀王的臣子,结拜为异姓兄弟,那么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一定要烹煮我们的父亲,就请分给我一份羹吧),项羽见无济于事,只好作罢。又有一次,项羽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天下纷争动乱数年了,是我们两人的缘故,愿意与你单独挑战决一雌雄,何必连累天下百姓的父亲和儿子呢),刘邦却笑着拒绝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史记·项羽本纪》)。
鸿沟议和汉三年(前205年)十一月,刘邦在正面对楚作战的同时,遣谋士随何游说九江王英布叛楚归汉。英布据有九江(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庐江(郡治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二郡,霸王别姬具有相当实力。英布归汉,项羽侧翼危急,忙遣龙且进攻九江军。刘邦达到了在南方牵制、分散楚军之目的。项羽第二次率军东击彭越,兵至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闻汉军再次收复成皋,急忙引兵回救。汉军据险坚守,双方在广武山(今河南荥阳东北)形成对峙。是时,楚军北有韩信据齐地威胁都城;腹地有彭越游动作战,又须分兵南据九江,以致兵力分散,腹背受敌,粮草匮乏,欲战不能。刘邦则据荥阳、成皋之战坚守不战。汉四年(前203年)八月,楚军粮尽,项羽被迫议和,刘邦亦未能调来韩信、彭越援军,于是双方订立和约“中分天下”(《史记·项羽本纪》),划鸿沟(古运河,位于今河南荥阳以东)为界,东归楚、西属汉。楚汉两军在荥阳、成皋一线相持两年零五个月后,休兵罢战。
固陵之战汉四年(前203年)九月,项羽遵约东撤,刘邦亦欲西返。张良、陈平认为“汉有天下太(大)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疲)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建议“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史记·项羽本纪》)。刘邦遂背约,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并约集齐王韩信、魏相彭越南下合围楚军。汉五年(前202年)十月,刘邦追击楚军至固陵(今河南太康南),因齐王韩信、建成侯彭越按兵不动,未如期会师,遭楚军早击,大败,被迫坚壁自守。
垓下之战主词条:垓下之战、十面埋伏刘邦退守固陵后,采纳张良建议,分别给齐王韩信、魏相彭越承诺“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许以割地封王。汉五年(前203年)十二月,果然调集齐王韩信、魏相国彭越、淮南王英布、刘贾等各路大军40万人,以韩信为最高统帅,以并本部20万人共计60万大军,将10万楚军包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楚军兵少食尽,屡战不胜,夜闻四面楚歌,军心瓦解。项羽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夜起慷慨悲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参见《垓下歌》),“歌数阕,美人(虞姬)和之(参见霸王别姬)。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史记·项羽本纪》)。
乌江自刎主词条:乌江自刎于是项羽置10万楚军于不顾,率800余骑兵趁夜突围南逃,天明后刘邦方才发觉,遂派灌婴率数千骑兵追击。楚军渡过淮河后只剩下百余骑,逃至阴陵(今安徽定远县西北)时因迷路,问路一田父,田父诓骗而左行,结果陷于沼泽,致使汉军追上。至东城(今安徽定远县境内)时,仅剩下28骑,项羽自度难以脱身,却依然说:“天亡我,非战之罪也。”。逃至乌江(今长江,乌江自刎(6张)位于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时,乌江亭长力劝项羽过江,以图东山再起,项羽却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上天要灭亡我,我何必还要渡江呢!姑且不说我项籍当初率领八千江东子弟兵起事渡江西征,今天没有一个人回来,即便江东的父老兄弟们同情而拥戴我为王,我哪里有脸面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自己难道心里不愧疚吗?)(《史记·项羽本纪》),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在力杀汉军数百人后,自刎而死。
编辑本段战争结果垓下一战,刘邦全歼楚军,获得最后胜利。项羽败亡后,楚地陆续平定,最后唯原项羽封地鲁不下,汉军乃以项羽头示鲁,鲁遂降,楚国至此全部平定。楚汉战争末期,属楚国阵营的衡山王吴芮、九江王英布先后归附汉王刘邦,唯临江王仍不听命。汉五年(前203年)十二月,汉军又攻破临江国都江陵(今湖北荆州),俘虏项羽所立的临江王共尉。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定陶正式称帝(即汉高祖),建立了西汉王朝。公元前196年,南越王赵佗上表称臣。至此,天下归于一统。
编辑本段历史影响1.西汉建立楚汉之争是由秦末农民战争直接演变而来的,但性质却截然不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农民战争虽然胜利地推翻了旧的封建王朝,但曾经是农民战争领袖的刘邦和项羽,却不得不走封建统治的老路,遂转变为封建统治权的角逐者。在这场角逐中,项羽具有强烈的旧贵族意识,不善于用人,不能重建统一王朝。刘邦知人善任,因势利导,终于战胜了项羽,登上了西汉皇帝的宝座,建立了汉朝。
2.长期统一项羽分封刘邦于汉水之畔的汉中,号曰汉王。汉王刘邦统一天下后,便以“汉”为国号,建立了统一的西汉王朝,并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又经汉武帝一朝,达到了西汉的巅峰时期。楚汉战争造就了统一的西汉王朝,后历王莽短暂篡国后又进入东汉时期,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长达400余年的长期统一局面,促进了汉民族的融合和经济的发展。
3.衍生命名后世刘姓政权多附会汉朝,又以“汉”为国号,如蜀汉、汉赵(前赵)、南汉、后汉、北汉等。连带赋予汉民族等寓意,许多非刘姓也取“汉”为国号,如成汉、侯景政权、陈友谅政权等。类似渊源,后世分封诸侯王也多以“汉”为号。因为汉朝统一多民族的融合以及汉文化的发展,汉朝国号“汉”又被衍生扩展命名于汉族、汉人、汉字、汉语、汉文、等,影响广泛而深远。
4.成语典故楚汉战争及前后时期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成语典故以及词语、地名,最著名的有如指鹿为马、取而代之、破釜沉舟、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约法三章、衣锦还乡、先发制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一战、四面楚歌、一决雌雄、楚河汉界、十面埋伏、江东父老、东山再起、霸王别姬、多多益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鸿沟、冠亚季、冠军、虞美人、二世祖、三秦、三齐、等等,影响十分深远,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5.象棋棋盘“楚河汉界”
棋子活动的场所,叫作“棋盘”。在长方形的平面上,绘有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组成,共有九十个交叉点象棋“楚河汉界”。棋子就摆在交叉点上。中间部分,也就是棋盘的第五,第六两横线之间末画竖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常有一区空隙,上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以下棋比况历史上的“楚汉战争”。据史料记载,“楚河汉界”在古代的荥(xing)阳(今属郑州)成皋一带,该地北临黄河,西依邙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代兵家兴师动众的战场。公元前203年,刘邦出兵攻打楚国,项羽粮缺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的说法。至今,在荥阳广武山上还保留有两座遥遥相对的古城遗址,西边那座叫汉王城,东边的叫霸王城,传说就是当年的刘邦、项羽所筑。两城中间,有一条宽约300米的大沟,这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鸿沟,也是象棋盘上所标界河的依据。两端的中间,也就是两端第四条到第六条竖线之间的正方形部位,以斜交叉线构成“米”字方格的地方,叫作“九宫”(它恰好有九个交叉点),象征着中军帐。
棋子活动的场所,叫作“棋盘”。在长方形的平面上,绘有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组成,共有九十个交叉点象棋“楚河汉界”。棋子就摆在交叉点上。中间部分,也就是棋盘的第五,第六两横线之间末画竖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常有一区空隙,上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以下棋比况历史上的“楚汉战争”。据史料记载,“楚河汉界”在古代的荥(xing)阳(今属郑州)成皋一带,该地北临黄河,西依邙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代兵家兴师动众的战场。公元前203年,刘邦出兵攻打楚国,项羽粮缺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的说法。至今,在荥阳广武山上还保留有两座遥遥相对的古城遗址,西边那座叫汉王城,东边的叫霸王城,传说就是当年的刘邦、项羽所筑。两城中间,有一条宽约300米的大沟,这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鸿沟,也是象棋盘上所标界河的依据。两端的中间,也就是两端第四条到第六条竖线之间的正方形部位,以斜交叉线构成“米”字方格的地方,叫作“九宫”(它恰好有九个交叉点),象征着中军帐。棋子活动的场所,叫作“棋盘”。在长方形的平面上,绘有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组成,共有九十个交叉点象棋“楚河汉界”。棋子就摆在交叉点上。中间部分,也就是棋盘的第五,第六两横线之间末画竖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常有一区空隙,上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以下棋比况历史上的“楚汉战争”。据史料记载,“楚河汉界”在古代的荥(xing)阳(今属郑州)成皋一带,该地北临黄河,西依邙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代兵家兴师动众的战场。公元前203年,刘邦出兵攻打楚国,项羽粮缺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的说法。至今,在荥阳广武山上还保留有两座遥遥相对的古城遗址,西边那座叫汉王城,东边的叫霸王城,传说就是当年的刘邦、项羽所筑。两城中间,有一条宽约300米的大沟,这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鸿沟,也是象棋盘上所标界河的依据。两端的中间,也就是两端第四条到第六条竖线之间的正方形部位,以斜交叉线构成“米”字方格的地方,叫作“九宫”(它恰好有九个交叉点),象征着中军帐。
编辑本段历史评价1.战争评价楚汉战争历时3年多,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巨大,用兵韬略之丰富,前所未有,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楚汉战争最终实现了西汉王朝的统一,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2.对项羽的评价项羽摒弃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实行分封制,恢复战国时期的封建割据,疆土分裂,天下不能真正统一,埋藏战争隐患。刘邦与项羽争天下,为什么项羽失败了?项羽不会知人善任,不信任手下,不爱听意见,又吝于封赐,不会识别和笼络人才,以致韩信、陈平、英布等先后归汉,不善于团结利用反汉同盟,致使魏王豹、代相夏说、赵王歇与楚各自为战,魏、代、赵国相继灭亡。且刚愎自用、优柔寡断,不会抓准时机,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好哄。他嗜杀残暴,坑杀20万秦兵、屠掠咸阳、弑杀义帝,大失人心。时有人谏言建都关中,他不听而烹杀谏者,误中陈平离间计,致使谋士范增愤而告退。平定齐国叛乱后,杀戮过重以致齐地复叛。不都关中,放弃形胜之地。他分封不公,导致诸侯叛乱,疲于应付。又封秦朝三个降将于关中,因曾坑杀20万秦兵,三秦王在关中很难立足,以至汉军得以轻松平定三秦。时刘邦先入关中,派兵守住函谷关,抗拒诸侯。本来项羽已经准备灭掉刘邦,就因为项伯说情就放了他。鸿门宴上,形势有利,只要他一声令下,刘邦就必死无疑,可他优柔寡断,迟迟不发令。所以项羽失去了所有有利的时机,“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因此,项羽败给了刘邦。
相关诸侯1.韩国1.1韩王成时期韩成是前韩国王室,秦末被拥立为韩王。公元前202年四月,项羽封韩王成为韩王,都阳翟(今河南禹县)。因张良降汉,导致项羽受到威胁。项羽就以韩王无大功,而张良又为刘邦谋臣为由,将其留在彭城,贬爵为侯,不久杀之便杀了韩王成。1.2郑昌时期郑昌,秦朝时吴县(会稽郡治所,今江苏苏州)县令,与项羽关系很好。项羽起兵后,跟随项羽左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项羽立郑昌为韩王,以抵御汉军。汉王刘邦平定三秦后,派韩信(韩太尉韩王信)攻取韩地,郑昌投降。1.3韩王信时期韩王韩信是原来韩襄王的庶出孙子。到了项梁拥立楚王的后代楚怀王的时候,燕国、齐国、赵国、魏国都早已自己立下了国王,只有韩没有立下后嗣,所以才立了韩国诸公子中的横阳君韩成为韩王,想以此来占据平定原韩国的土地。项梁在定陶战败而死,韩成投奔楚怀王。沛公带军队进攻阳城时,命张良以韩国司徒的身份降服了韩国原有地盘,得到韩信,任命他为韩国将军,带领他的军队随从沛公进入武关。沛公被立为汉王,韩信随从沛公进入汉中。汉王平定三秦时,就答应将要韩信为韩王,先任命他为韩太尉,带兵去攻取韩国旧地。汉二年(前205年),韩信平定了韩国的十几座城池。汉王到达河南,韩信在阳城猛攻韩王郑昌。郑昌投降,汉王就立韩信为韩王,常带领韩国军队跟随汉王。汉三年(前204年),,汉王撤出荥阳,韩王信和周苛等人守卫荥阳。等到楚军攻破荥阳,韩信投降了楚军,不久得以逃出,又投归汉王,汉王再次立他为韩王,最终跟从汉王击败项羽,平定了天下。汉五年(前202年)一月,汉王和韩信剖符为信,正式封他为韩王,封地在颍川郡,都阳翟。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春天,汉高祖认为韩信雄壮勇武,封地战略位置险要,就下诏命韩王韩信迁移到太原以北地区,以防备抵抗匈奴,建都晋阳。经刘邦同意韩信把都城迁到马邑。同年秋,韩王信联合匈奴起兵造反,逃亡匈奴,国除。
权,以所封齐悼惠王子分齐为王,封刘志为济北王,之后多有分封。
5.常山国汉元年(前202年)四月,项羽徙封赵王歇于代地,因张耳亦同各路诸侯入关,且素闻张耳之才名,又念其扶赵抗秦之功,乃立分赵地北部,立张耳为常山王,理信都(今河北邢台)。是为常山国立国之始。张耳立国,陈馀甚怒,对人道:“张耳和馀功相等。今张耳为王,我却称候,项羽对我不公。”当时,齐王田荣叛楚,陈馀乃使门下客夏说对田荣道:“项羽执掌天下不平,请借给我兵,南皮可掩蔽你。”田荣欲树党以反楚,乃谴给陈馀。陈馀又加三县之兵袭击常山王张耳。汉二年(前205),常山被攻破,张耳败走。十月,投汉王刘邦,待之甚厚。陈馀迎赵王歇复为赵王,赵王歇立其为代王。公元前188年,汉惠帝封三子刘不疑为常山王,之后多有分封。
3.对刘邦的评价刘邦则是海纳百川,只要说得有道理,他都会听。他善于笼络利用诸侯以及手下将领,大家乐为其效命,韩信为齐王时,楚使说齐而韩信不反可略见一斑。
出关东进项羽得知刘邦已兼并三秦,且准备东进伐楚,而齐、赵地都已反叛,大怒,乃立原吴县(会稽郡治所,今江苏苏州)县令郑昌为韩王,以抵御汉军。此时张良以书信“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汉王失去关中王位,想得到关中,实现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后就立即停止,不敢再东进伐楚)以及齐、梁地反书“齐欲与赵并灭楚。”(齐国打算与赵国联合起来灭掉楚国)呈给项羽,项羽在两面受敌的情势下,遂无西顾之意,于是采取“先齐后汉”的战略方针,继续攻齐,主力被牵制在齐国。刘邦再度抓住战机,一面巩固关中,一面扩张势力,亲自率军由函谷关出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西)东进。迫降河南王申阳和项羽新封的韩王郑昌;西魏王魏豹率军归附,继而俘虏殷王司马卬,迅速占领了今河南及山西中、南部广大地区,造成东进的有利态势。(按:下接目录”主力战线”)
编辑本段北方战线安邑之战主词条:安邑之战汉二年(前205年)八月,魏王豹踞河东(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反汉归楚,威胁汉军侧翼。刘邦先派郦食其游说未成,即命韩信率军进攻。九月,韩信突袭安邑,生擒魏豹,灭魏国。
井陉之战主词条:井陉之战、背水一战、韩信破代、赵、燕、齐之战安邑之战后,刘邦继而采纳韩信“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少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井陉之战阳”(《汉书·韩信传》)的建议,给韩信增兵3万,开辟北方战场,以消灭楚的羽翼,实现对楚的战略包围。同年闰九月,韩信首先破代国,生擒相国夏说,代亡。汉三年(前205年,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十月,韩信、张耳率领汉军越过太行山,与楚的羽翼赵国战于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南),韩信一反常规,背水设阵,大败20万赵军,斩杀赵军主帅成安君陈余,生擒赵王歇,一举灭亡赵国。随之采纳赵国降将李左车建议,乘势不战而迫降燕王臧荼,平定燕国。
潍水之战主词条:潍水之战汉四年(前204年,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十一月,韩信又大破楚、齐联军于潍水(今山东潍河)之滨,平定齐国。至此,韩信东进2000余里,从东、北两面形成对楚军的战略包围态势,直接威胁楚大后方。
编辑本段敌后战线主词条:彭越挠楚汉二年(前205年)四月,汉军于彭城战败后向西溃退,彭越把他攻占的城池又都丢掉,独自带领他的军队向北驻守在黄河沿岸。汉三年(前204年),彭越经常往来出没替汉王游动出兵,攻击楚军,在梁地断绝他们的后援粮草。汉四年(前203年)冬,楚军和汉军在荥阳相持,彭越攻下睢阳、外黄等十七座城邑。项羽知悉后,就派曹咎驻守成皋,亲自向东收复了彭越攻克的城邑,又都归复楚国所有。彭越于是率军北上谷城。汉五年(前202年)秋,楚军向南撤退到夏阳,彭越又攻克昌邑等二十多个城邑,缴获谷物十多万斛,用作汉王的军粮。
兵至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闻汉军再次收复成皋,急忙引兵回救。汉军据险坚守,双方在广武山(今河南荥阳东北)形成对峙。是时,楚军北有韩信据齐地威胁都城;腹地有彭越游动作战,又须分兵南据九江,以致兵力分散,腹背受敌,粮草匮乏,欲战不能。刘邦则据荥阳、成皋之战坚守不战。汉四年(前203年)八月,楚军粮尽,项羽被迫议和,刘邦亦未能调来韩信、彭越援军,于是双方订立和约“中分天下”(《史记·项羽本纪》),划鸿沟(古运河,位于今河南荥阳以东)为界,东归楚、西属汉。楚汉两军在荥阳、成皋一线相持两年零五个月后,休兵罢战。
固陵之战汉四年(前203年)九月,项羽遵约东撤,刘邦亦欲西返。张良、陈平认为“汉有天下太(大)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疲)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建议“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史记·项羽本纪》)。刘邦遂背约,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并约集齐王韩信、魏相彭越南下合围楚军。汉五年(前202年)十月,刘邦追击楚军至固陵(今河南太康南),因齐王韩信、建成侯彭越按兵不动,未如期会师,遭楚军早击,大败,被迫坚壁自守。
垓下之战主词条:垓下之战、十面埋伏刘邦退守固陵后,采纳张良建议,分别给齐王韩信、魏相彭越承诺“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许以割地封王。汉五年(前203年)十二月,果然调集齐王韩信、魏相国彭越、淮南王英布、刘贾等各路大军40万人,以韩信为最高统帅,以并本部20万人共计60万大军,将10万楚军包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楚军兵少食尽,屡战不胜,夜闻四面楚歌,军心瓦解。项羽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夜起慷慨悲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参见《垓下歌》),“歌数阕,美人(虞姬)和之(参见霸王别姬)。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史记·项羽本纪》)。
乌江自刎主词条:乌江自刎于是项羽置10万楚军于不顾,率800余骑兵趁夜突围南逃,天明后刘邦方才发觉,遂派灌婴率数千骑兵追击。楚军渡过淮河后只剩下百余骑,逃至阴陵(今安徽定远县西北)时因迷路,问路一田父,田父诓骗而左行,结果陷于沼泽,致使汉军追上。至东城(今安徽定远县境内)时,仅剩下28骑,项羽自度难以脱身,却依然说:“天亡我,非战之罪也。”。逃至乌江(今长江,乌江自刎(6张)位于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时,乌江亭长力劝项羽过江,以图东山再起,项羽却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上天要灭亡我,我何必还要渡江呢!姑且不说我项籍当初率领八千江东子弟兵起事渡江西征,今天没有一个人回来,即便江东的父老兄弟们同情而拥戴我为王,我哪里有脸面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自己难道心里不愧疚吗?)(《史记·项羽本纪》),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在力杀汉军数百人后,自刎而死。
编辑本段战争结果垓下一战,刘邦全歼楚军,获得最后胜利。项羽败亡后,楚地陆续平定,最后唯原项羽封地鲁不下,汉军乃以项羽头示鲁,鲁遂降,楚国至此全部平定。楚汉战争末期,属楚国阵营的衡山王吴芮、九江王英布先后归附汉王刘邦,唯临江王仍不听命。汉五年(前203年)十二月,汉军又攻破临江国都江陵(今湖北荆州),俘虏项羽所立的临江王共尉。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定陶正式称帝(即汉高祖)固陵之战汉四年(前203年)九月,项羽遵约东撤,刘邦亦欲西返。张良、陈平认为“汉有天下太(大)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疲)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建议“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史记·项羽本纪》)。刘邦遂背约,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并约集齐王韩信、魏相彭越南下合围楚军。汉五年(前202年)十月,刘邦追击楚军至固陵(今河南太康南),因齐王韩信、建成侯彭越按兵不动,未如期会师,遭楚军早击,大败,被迫坚壁自守。
垓下之战主词条:垓下之战、十面埋伏刘邦退守固陵后,采纳张良建议,分别给齐王韩信、魏相彭越承诺“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许以割地封王。汉五年(前203年)十二月,果然调集齐王韩信、魏相国彭越、淮南王英布、刘贾等各路大军40万人,以韩信为最高统帅,以并本部20万人共计60万大军,将10万楚军包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楚军兵少食尽,屡战不胜,夜闻四面楚歌,军心瓦解。项羽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夜起慷慨悲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参见《垓下歌》),“歌数阕,美人(虞姬)和之(参见霸王别姬)。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史记·项羽本纪》)。
乌江自刎主词条:乌江自刎于是项羽置10万楚军于不顾,率800余骑兵趁夜突围南逃,天明后刘邦方才发觉,遂派灌婴率数千骑兵追击。楚军渡过淮河后只剩下百余骑,逃至阴陵(今安徽定远县西北)时因迷路,问路一田父,田父诓骗而左行,结果陷于沼泽,致使汉军追上。至东城(今安徽定远县境内)时,仅剩下28骑,项羽自度难以脱身,却依然说:“天亡我,非战之罪也。”。逃至乌江(今长江,乌江自刎(6张)位于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时,乌江亭长力劝项羽过江,以图东山再起,项羽却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上天要灭亡我,我何必还要渡江呢!姑且不说我项籍当初率领八千江东子弟兵起事渡江西征,今天没有一个人回来,即便江东的父老兄弟们同情而拥戴我为王,我哪里有脸面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自己难道心里不愧疚吗?)(《史记·项羽本纪》),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在力杀汉军数百人后,自刎而死。
编辑本段战争结果垓下一战,刘邦全歼楚军,获得最后胜利。项羽败亡后,楚地陆续平定,最后唯原项羽封地鲁不下,汉军乃以项羽头示鲁,鲁遂降,楚国至此全部平定。楚汉战争末期,属楚国阵营的衡山王吴芮、九江王英布先后归附汉王刘邦,唯临江王仍不听命。汉五年(前203年)十二月,汉军又攻破临江国都江陵(今湖北荆州),俘虏项羽所立的临江王共尉。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定陶正式称帝(即汉高祖),建立了西汉王朝。公元前196年,南越王赵佗上表称臣。至此,天下归于一统。
,建立了西汉王朝。公元前196年,南越王赵佗上表称臣。至此,天下归于一统。
编辑本段历史影响1.西汉建立楚汉之争是由秦末农民战争直接演变而来的,但性质却截然不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农民战争虽然胜利地推翻了旧的封建王朝,但曾经是农民战争领袖的刘邦和项羽,却不得不走封建统治的老路,遂转变为封建统治权的角逐者。在这场角逐中,项羽具有强烈的旧贵族意识,不善于用人,不能重建统一王朝。刘邦知人善任,因势利导,终于战胜了项羽,登上了西汉皇帝的宝座,建立了汉朝。
2.长期统一项羽分封刘邦于汉水之畔的汉中,号曰汉王。汉王刘邦统一天下后,便以“汉”为国号,建立了统一的西汉王朝,并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又经汉武帝一朝,达到了西汉的巅峰时期。楚汉战争造就了统一的西汉王朝,后历王莽短暂篡国后又进入东汉时期,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长达400余年的长期统一局面,促进了汉民族的融合和经济的发展。
3.衍生命名后世刘姓政权多附会汉朝,又以“汉”为国号,如蜀汉、汉赵(前赵)、南汉、后汉、北汉等。连带赋予汉民族等寓意,许多非刘姓也取“汉”为国号,如成汉、侯景政权、陈友谅政权等。类似渊源,后世分封诸侯王也多以“汉”为号。因为汉朝统一多民族的融合以及汉文化的发展,汉朝国号“汉”又被衍生扩展命名于汉族、汉人、汉字、汉语、汉文、等,影响广泛而深远。
4.成语典故楚汉战争及前后时期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成语典故以及词语、地名,最著名的有如指鹿为马、取而代之、破釜沉舟、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约法三章、衣锦还乡、先发制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一战、四面楚歌、一决雌雄、楚河汉界、十面埋伏、江东父老、东山再起、霸王别姬、多多益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鸿沟、冠亚季、冠军、虞美人、二世祖、三秦、三齐、等等,影响十分深远,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5.象棋棋盘“楚河汉界”成皋争夺战主词条:成皋争夺战、成皋之战、荥阳之战刘邦于彭城之战战败后,诸侯纷纷复背汉归楚。为摆脱被动局面,刘邦争取张良“联络英布,重用韩信、彭越”的方针,从各方面联合反楚力量。军事上,则利用荥阳、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有利地形,分兵扼守险要,以争取时间,发展自身实力,待机再战。同年五月,刘邦在荥阳得到萧何征得的关中兵员补充,韩信亦率援军赶到,于是在荥阳东一举战败楚军,阻遏了楚军的西进攻势。楚汉双方在荥阳、成皋一线相持,进行了长时间的拉锯战,战局总体相对稳定。六月,刘邦回返关中,引水攻破雍都废丘,迫雍王章邯自杀,剪除后方一大隐患,尽占关中。同时,英布与龙且战争,不得胜利,与随何往见刘邦。刘邦收取士卒,会合关中萧何派来的援军,加上韩信赶来会合,于京县(今河南洛阳附近)、索亭(今河南荥阳附近)之间击败楚军,将楚军击退到荥阳以东。随之又采取立太子、赦罪人、立法令、设县邑、加强边塞守备等措施,以建立稳固的后方基地。八月,又回到荥阳前线。九月,采纳韩信建议,给韩信增兵3万,让其开辟北方战场。楚汉之争总体形势图汉三年(前204年)初,楚军对汉军正面防线发动攻势,数次切断汉军运粮甬道,攻占荥阳、成皋。刘邦败逃关中。为调动项羽,分散其兵力,摆脱固守城池,被动挨打的局面,刘邦采纳谋士辕生建议,于五月率军出武关,兵至宛(今河南南阳市)、叶(今河南叶县西南)。项羽急于寻汉军主力作战,果然率军自荥阳、成皋南下宛、叶。汉军坚壁不战。此时,彭越攻占楚后方重镇下邳(今江苏睢宁北古邳镇),迫使项羽回师解救。汉军乘机迅速北上,收复成皋。六月,项羽回军,对汉军发动第二次攻势,再占荥阳、成皋,并挥军西进。汉军败至巩县(今河南巩县西南),深沟高垒,阻击楚军。为减轻正面压力,刘邦遣刘贾,卢绾率兵2万增援彭越,在楚后方攻城略地,断楚粮道,迫项羽第二次回兵东击彭越,汉军再次收复成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