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齐把馄饨担子留在苏家小院,出了院门给苏木大概指了两处离得近的药铺,之后便开始分头行动。
他本就是皋城土生土长的人,加上自幼年起就跟着阿爹走街串巷。
即使是要跑三家药铺,也没花太多的功夫。
等他快要返回苏家小院,隐隐听到后面一阵清脆悦耳的铃声。
回头看去,原来是苏木他们也置办齐整,正走在他后面。
那清脆悦耳的铃声正是牵着驴儿的虎子哥摇着的虎撑发出。
苏木一行三人除了抓那两副药,还去置办了不少家伙什。
想着反正以后都能用得上,干脆一股脑全都买了回来。
这才落在了小齐的后面。
只见大青驴上挂得满满当当,就连小青黛手上也捧着一个药钵。
苏木双手各提着几个竹匾,这玩意儿又大又圆,实在不好挂在驴身上。
虎杖一手提着笨重的药锅,另一只手牵着驴儿,那两副药却是挂在他的脖子上。
小齐见了他们满身披挂,不由得觉得好笑。
站在原地等了会儿,开口笑道:
“苏木哥哥,你这是要开药铺啊?”
苏木自已也是笑,朗声回道:
“不开药铺也差不多,我可是郎中!”
说着话儿,几人结伴回到苏家小院。
小齐帮着把驴背上的一应家什卸了下来,摆放在院子里面。
苏木买的小院房子够多,等后面腾出空来,还要专门弄一个制药房。
此时医药虽然分家,但哪家医馆都有自已独特的秘方。
这些秘方自然不能轻易示人,所以医馆都会制作一些成品的丹丸、散剂,制药房可以说是必备的。
当然了,眼下不是做这些的时候。
眼见日头渐高,不想耽搁小齐的生意,接过他手上的药包和剩下的银钱,就让他先回去。
小齐应了一声,挑了自已的担子准备就走。
忽又听见苏木问了一句:
“小齐,这是哪家药铺抓的药?”
小齐抬头看了一眼,就认了出来,直起腰身,挑起担子,随口回答:
“哦,那是仁同堂的,他家药包上不带记号,我娘的药就是在他家抓的。”
苏木也没当回事,哦了一声,说是后面有空去他家里看望婶子。
小齐听了十分高兴,挑着担子哼着小曲回去准备晚上的馄饨。
苏木把他送到门口,却又想起来一件事来。
喊住小齐,问他知不知道当初是谁把青黛给拐卖的。
小齐面露难色,摇头不知,不过倒也指点了一个方向。
“苏木哥哥,虎子哥不是跟花子帮相熟?这事儿你可以去花子帮问问,他们消息最是灵通,说不定知道些线索。”
苏木心想也是,问了花子帮歇脚的破庙所在,目送小齐远去。
返回院子,苏木拿了五个竹匾,把它们放在地上。
把那五包药,一一倒在了竹匾上。
没收了虎杖玩得高兴的虎撑,把他跟青黛一起叫了过来。
苏木先是捡了几种药材,教给青黛如何辨识,然后让他们帮着挑选出来。
拉虎杖过来纯属凑数,省得他把虎撑摇得乱响。
可没想到,他虽然痴傻,竟好像还能辨别药材。
至少交给他挑选的那种药材,他都能挑选出来。
这让苏木又惊又喜,也找到了一个新的让虎杖打发时间的办法。
没一会儿,配制朱颜药丸的那几味药材就挑选了出来。
苏木把它们单独收了,随手拿了一块陈皮,准备让虎杖、青黛继续挑选。
一来可以让虎杖安分一会儿,二来也可以让青黛学点东西。
谁知那块陈皮入手软烂,顿觉不对,凑到鼻端,嗅到一股陈腐之气。
苏木皱了皱眉头,知道遇到了假药。
手里的压根不是陈皮,而是做旧的橘皮!
看了一眼,正是那包没有标记的药包里拆出来的。
就是小齐所说的那什么仁同堂,经常给他娘抓药的地方。
这是遇到了不良药商!
苏木心中一凛,又去那堆药里挑挑拣拣,结果发现这家仁同堂当真十分高明!
一副药里八味药材,每一种都有七成是真,剩下三成自然就是掺假!
如此一来,自然大大降低了药效,却又不会真的吃出太大的问题。
苏木脸色变得阴沉,暗道不良药商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又想起小齐的话,想着看样子得尽快去他家里一趟。
先把这事搁在一边,重新拣了一味药教给青黛辨识,让虎杖在旁帮着挑拣,他自去配制朱颜药丸。
取了戥秤,称了所需的剂量。
先用捣药罐进行破碎,再用药碾细细碾过,最后放到乳钵里进行最后的精加工。
几味药材一一进行研磨,都制成了精细的药粉。
把药粉按照剂量均匀混合之后,这才取了蜂蜜。
用蜂蜜把药粉调和成合适的膏状,用手搓成一颗颗黄豆大小的药丸。
放在一个干净的竹匾上,搁在背阴的地方慢慢晾干。
一口气配了二十多粒,怎么都能够用。
苏木舒了口气,起身活动酸痛的腰肢。
那边青黛、虎杖已经把药材都挑好了。
除了那些假药,其他的也都分门别类的一一用纸包好。
都是药材,不好浪费,以后总是用得到。
喊了虎杖师弟帮忙,把地上的那些家伙什都给收到房里。
苏木又去柴房里找了两根枯竹,用柴刀修成了想要的样子。
青黛瞧了好奇,凑了过来,乖乖的问哥哥想做什么。
苏木一声轻笑,虎撑都买好了,他这个小郎中也就差最后一样家伙什。
那就是游方郎中必备的摇幌。
游方行医不似挑担做买卖,乱喊乱叫会让人觉得不吉利。
总不能到处走着问人家是不是有病?
可郎中总得吃饭,不能喊叫那就得有招牌。
摇幌就是郎中的招牌,虎撑发出的铃声就是郎中的叫卖。
跟妹妹青黛简单说了摇幌、虎撑的作用。
小家伙似懂非懂,苏木拍了拍她的脑袋,领着她把昨晚买来的麻布拿了出来。
那麻布特意让师傅剪裁成了三尺长、一尺宽,两头卷边缝在了一起,留好了两个套子。
苏木取来笔墨,蘸了浓墨,写下了治病救人四个大字。
青黛站在一旁,苏木一一教了。
喜得小丫头又去搬了自已的纸笔,铺在院子上的石桌上,一笔一划跟着学了起来。
等墨迹干透,苏木用两根短竹竿,一上一下,横着穿了起来。
取了准备好的细麻绳,分别绑在了竹竿的两头,这样麻布既不会滑落,又可以固定在长竹杆上。
绑好之后,师弟虎杖见了,一个箭步蹿了过来,夺过摇幌,举在手中,似模似样的在院子里转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