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到了9月,又是一年一度开学的日子。
化棱今年初一了,其实在此之前有一个分流的过程,本地小学新增了六年级,需要有一部分学生分流到六年级,另一部分分流到初一。分流的依据是成绩和年龄,成绩好的,或者年龄大的学生,就会分流到初一读书。
化棱成绩很好,考了乡里第三名,年龄也是大了一岁,因此完全可以直接分流到初一,这就意味着化棱又要熟悉新的环境了。
初中在原粮站的后面,距离家更远了。好在初中可以在学校吃饭,再也不用来回折腾。
饭堂是供应了饭,却没有菜,但相比小学,已经是好了太多。桶装的米饭,整桶整桶的蒸熟,实际上不熟的时候居多,经常可以吃到生米。
那个年龄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整天满脑子都是吃,往往上午第4节课的时候,肚子都已经很饿了。在满怀期待中,下课铃声终于响起来了。
同学们一窝蜂地冲出教室,裹挟着老师都一起挤出了教室,老师也是一脸无奈之色。好在老师也是能理解,并没有过多责备。
饭碗跟筷子敲得震天响,一直从教室延伸到厕所边。不错,打饭的地方就在厕所旁边,也不知道是哪个校领导的脑瓜灵光一闪,让这里成了蒸饭的地方。一路过来,也有差不多200来米。
化棱这时候也不能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了,因为吃过了几次亏,不早点打饭,估计饭都没得吃。那会儿10个人一个饭桶,桶盖子上贴着大家的名字。虽说都是按名字打饭的,但每次总是有一两个人,轮到他们打饭的时候,饭桶都见了底,化棱以前就刮过几次饭桶底。也不知道是哪个家伙,在打饭的时候,偷偷压实了自已装饭的瓷盆。
打完饭,同学们就赶紧回到班上,把自已早上带来的菜加到饭里,伴着一起吃。化棱家庭条件不好,常常是夏天大白菜,冬天还是大白菜。夏天的菜容易馊,到了冬天,菜又容易冻住了,一层白色的油脂。
那个时候能吃到一点咸鱼都是奢望,甚至一点咸菜豆干,都是想都不敢想的。同学们之间也经常会交换一些菜,但那都是关系很不错的同学。
吃完饭,大家就去学校前面的池塘边洗碗,有时候也会去厕所边洗碗。很快,这一天日子就过去了。
初中放学比小学更晚点,经常回到家天已经黑了,好在化棱从来不在路上逗留,基本上都是一路小跑回去。那会儿脚力很好,不用一小时就到了家。
做完作业就去看爸爸妈妈在忙什么,那会儿家里已经不用点煤油灯了,但家里依旧没有电视,哪怕是一台黑白电视。
家里晚上8点多吃饭都是常态,化棱一般做完作业后还要帮妈妈塞火做饭。农忙的时候,有时候8点都还在外面。
哥哥化成自从出外面学木匠后,家里一直只有三个人坐在一起吃饭,当然,还有一个躺在床上的奶奶。奶奶是在化棱很小的时候就摔断了腿,一直躺在床上,后面躺了十几年时间,每天都是妈妈端过去给她吃。
有人会问:为什么大伯家里没有人过来照顾奶奶?这就说来话长,大妈也有自已的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