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昨日做了个梦,梦见了太宗皇帝,他对如今的大唐局势极为失望,为了让朕振兴大唐,特给朕带来了一个神仙,神仙给朕面授了许多仙术,包括制作细盐、制作琉璃,肥皂、香水、水泥等。”
众臣闻言,都将信将疑,枢密使刘季述说道:“陛下,这细盐和琉璃臣知道,那肥皂、香水和水泥又是何物?”
“当然都是人间未有之物,等过些日子朕制作出来,一定先给诸位长长见识。”
李晔说完,向边上的小宦官张尚使了眼色,张尚会意,立刻将早已准备好的细盐拿到众臣面前展示。
“这细盐便是朕根据神仙传授之法制作出来的。”
众臣见了洁白无瑕的细盐,又放入嘴中尝了尝,皆惊得说不出话来。
倒不是说惊于这盐的纯洁,而是惊于皇帝真的得了神人之助。
“众卿以为如何?”李晔笑问道。
众臣立刻跪下,高呼:“天佑大唐,陛下圣明!”
“朕打算新成立一个商部,专门制售仙人所传之物。”
户部尚书朱朴问道:“陛下,新成立的商部,是设于户部之下吗?”
“不,户部事务繁多,再增设商部会加重户部的负担,所以朕决定将商部独立于六部之外。”
神策军右军中尉刘景宣问道:“不知道商部首位尚书人选可有定下,臣举荐度支巡官薛贻矩,此人精于商道,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御史中丞崔胤立刻跳出来说道:“臣举荐礼部侍郎苏循。”
“臣举荐户部侍郎王赞。”
“臣举荐工部侍郎苏检。”
“……”
这些人都是人精,一眼就看出商部是肥差,都想收入自已的囊中。
李晔等他们争得差不多了,才说道:“众爱卿都别争了,商部尚书朕早有人选,他便是嗣丹王李允。”
刘景宣说道:“陛下,嗣丹王虽然贵为亲王,但他长年隐居十六王宅,并不通商务,如何能胜任商部尚书一职?”
“嗣丹王脑子灵活,他岳丈又是长安城数一数二的富商,正好能替他提供助力,朕认为他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李晔话毕,宰相陆扆立刻说道:“臣也认为嗣丹王是商部首任尚书的最佳人选。”
杜让能站出来说道:“臣附议。”
“臣附议。”
又有几人站出来支持李允。
其它人见此,也不好再说什么,纷纷闭了嘴。
“既然如此,那朕现在就下旨,任命嗣丹王李允为商部首任尚书,即刻上任。”
李晔立刻就将任命敲定,堵住了那些人的嘴。
“昨夜太宗皇帝在梦中,让朕早立储君,以安天下,立太子首先得立后,所以朕决定,册封何淑妃为皇后,立德王李祐为皇太子。”
李晔想要早立太子有几个原因,一是他不想将自已困于皇宫之中,他将来是要御驾亲征打天下的,他想效仿明朝成祖朱棣,让太子监国,自已去做天下兵马大元帅。
现在立太子,正好有时间好好培养。
第二个原因,唐朝末期之所以皇权被宦官把持,常有宦官废立皇帝的事发生,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太子位空悬。
昭宗本人就不必说,他是僖宗的弟弟,而僖宗自已也不是太子,只因为他爹唐懿宗没有嫡子,在太子人选上犹豫不定,以至到死也没有立太子,才让宦官有了可乘之机,将少不更事的普王李俨推了上去。
而再往前的唐宣宗同样没有立太子,死后宦官才选了懿宗为帝。
所以他必须要先确立储君,以断了某些人的小心思。
历史上,直到李晔流亡华州之时,才立长子德王李祐为皇太子,改名李裕。
李裕被立为太子后,曾短暂的坐了几天龙椅,光华三年十一月,神策军左右中尉刘季述和王仲先挟持昭宗,将他幽禁于少阳院,并假传圣旨,拥立太子李裕继位,尊李晔为太上皇。
光化四年正月初一,孙德昭等人杀了王仲先,将李晔从少阳院迎出复位,李裕被贬为濮王,昭宗被杀之后,朱温扶持了年龄更小的九皇子李祚为唐哀帝,而李裕则在天佑二年(905年),和他的另外八个弟弟一起,被朱温手下用绳子勒死并抛尸于九曲池。
现在李晔突然说要立皇子,一众宦官们的心态立刻就炸了。
刘季述首先就跳了出来,反对道:“陛下,德王年幼,此时立储,是否过早了些?”
西门君遂也说道:“刘疏密说得对,德王今年才十岁,再过几年立储也不晚。”
王仲先说道:“此时立储,臣也以为不妥。”
宰相孔伟怒视一众反对立储的宦官,说道:“你们安的什么心,大家心知肚明,别说德王已满十岁,就是刚刚出生,立为储君亦无不妥,况且储君乃国之根本,应早立为妥。”
杜让能也说道:“孔相说得在理,储君应早立为妥,德王明理聪慧,有明君之姿,今年已满十岁,正是册立之时,况且立储乃是皇帝家事,又有太宗皇帝托梦,我等臣子岂能多加干涉?”
杜让能祖上是大唐开国元勋杜如晦,其父杜审权也是懿宗朝的宰相,颇有政绩,被称为“小杜公”。杜让能本人也是不可多得的贤才,其人词才敏速,笔无点窜,动中事机,对唐王朝更是赤胆忠心,昭宗对很是欣赏,不但升他为宰相之首的元辅,还令其担任诸道盐铁转运使、延资库使、弘文馆大学士等职,位列三公。
所以,杜让能的话还是很有份量的,他的话一出口,宦官们便开不了口了。
崔胤适时的出来说道:“臣请立德王为皇太子。”
“臣请立德王为皇太子。”
崔胤话音刚落,就有一群朝臣站出来附议,宦官们见事已至此,便不再开口反对了。
至于册立何淑妃为皇后,无关大局。
李晔嘴角露出微微冷笑,说道:“既然诸位爱卿一致同意,那便立即下旨,册立何淑妃为皇后,立德王李裕为皇太子,改名李裕,封天下诸道兵马大元帅。”
按大唐惯例,诸道兵马大元帅一般都是由皇太子担当,所以封李裕为诸道兵马大元帅,倒没人反对。
敲定了立储之后,李晔又说出了他今天要干的第三件大事。
“昨夜太宗皇帝在朕的梦中,不但要朕早日立储,临走时,还让朕重建金吾卫,协助神策军拱卫京都。”
金吾卫是府兵制的产物,现在虽然府兵制已崩溃,但李晔要的只是金吾卫的名,如今神策军长期掌控在宦官手中,早已经成为了危害皇权的毒瘤,必须要将其番号彻底铲除,以免将来死灰复燃。
李晔的最终目的,便是建立一支和神策军性质完全不同的新军,来瓦解神策军。
西门君遂说道:“这好办,臣这就将神策军分出一支来,改编为金吾卫即可。”
李晔忍不住心中一声冷笑,这死太监倒是打了一手好算盘,用神策军改编金吾卫,那不过是换了一个名字的神策军,依然在他们宦官的掌控之下。
况且现在的神策军已经烂到根了,士卒多为权贵子弟和恶少闲子组成,军纪败坏,毫无战斗力,李晔现在要的是一支能打硬仗的新军,而不是改个名字的神策军。
“不必了,神策军现在本就编员不足,如果再分出一支来,战斗力就更弱了,将来如果遇到战事,我们拿什么御敌?所以朕决定,新募兵三万人,组建金吾卫,兵部,立刻着手招募兵员。”
兵部尚书徐彦若立刻站出来应道:“臣遵旨。”
齐景宣问道:“陛下,那这统兵之人……”
“这事先不急,以后再议。”
李晔快刀斩乱麻,不给宦官们反对的机会,立刻就将旨意定了下来。
宦官们见圣意已定,自然不好再说什么,虽然他们跋扈,但明着抗旨他们还是不敢,即使他们真的想要废了皇帝,那也不是说干就能干得成的。
况且招募新兵组建新军对宦官们来说并不是坏事,接照昭宗以前的尿性,肯定会继续用宦官来统领这支军队,只要控制了这支军队,反而会增强他们的实力。
最后,李晔又下旨让嗣薛王李知柔担任京兆尹。
这一次倒没遇到多少助力,一来京兆尹是个地方官员,再者,李知柔一个养尊处优的亲王,上任了又能有什么作为,况且他手中又没有兵权,对勋贵造不成多少威胁,特别是那些手握兵权的宦官们,根本就不拿他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