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贞、王行瑜和韩建三人在奏书中说王珂并非王重荣亲子,没有资格继承河中节度使之职,朝廷应该当改立王重盈长子王珙继承,否则天下不服,必将引发动乱。
李晔扫了一眼奏书,便让人去将崔昭纬、孔纬等人一并叫了来共同商议对策。
事实上,李晔早有主意,并不需要找那么多人来相商,他这么的目的,就是要毫无痕迹的将崔昭纬叫来参会。
崔昭纬暗通李茂贞,朝廷的态度,他一定会提前告知李茂贞,李晔正是要利用这一点来拖延时间。
御书房内,杜让能问道:“这封奏书该如何回答,还是和上次处理朱温的奏书一样,不予理会吗?”
孔纬赞同道:“我看行,就和上次一样,不予理会便是,李茂贞他们不过是收钱办事,向朝廷递了奏书,就对王珙有了交待,至于朝廷的态度,不在他们的义务之内,朝廷不予理会,他们自会作罢。”
崔昭纬说道:“不妥,朝廷不理会朱温的奏书,而朱温没有继续纠缠,是因为他正在对外用兵,腾不出手来。而李茂贞、王行瑜和韩建三人则不同,他们就在京畿之外,军队枕戈待旦,如果朝廷不予理会,怕是不能如他们的意,他们要是一时激愤,发兵长安,我们该当如何应对?”
不得不说,崔昭纬还是了解李茂贞的。
李晔说道:“崔爱卿说得对,李王韩三人不比朱温,如果朝廷不予理会,他们势必引军来攻长安,所以朝廷得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才行。”
杜让能说道:“不能吧?引兵攻打京城可是大逆不道之举,他们不敢吧?”
孔纬说道:“不错,他们要敢攻打京城,其它藩镇也不会坐视不管的。”
不怪杜让能和孔纬不相信李茂贞三人敢攻打长安城,毕竟在这之前,除了安史之乱和黄巢之乱,还没有人敢攻打都城,就算是几年前李克用帮王重荣出头那次,李克用也只是做出要攻打长安的态势,并没有真的攻打长安。
李晔说道:“没什么不可能的,如今长安城防空虚,虽然修缮了城墙,但缺兵少将的,哪里又能挡得住关中大军的进攻。”
崔昭纬问道:“陛下是打算依了李茂贞他们,改立王珙为河中节度使?”
李晔故作为难道:“朕倒是很想依了他们,但毕竟圣旨已下,总不能朝令夕,那样会让天下人不服的,我看不如这样,崔爱卿你去凤翔跑一趟,看看有没有什么折中之法,条件他们尽管提,只要朕能满足的都满足他们。”
杜让能说道:“陛下不可,如果让他们随便提条件,还不得狮子大开口。”
李晔说道:“杜爱卿就别说了,朕意已决,崔爱卿你就去凤翔跑一趟吧。”
崔昭纬说道:“臣遵旨。”
杜让能和孔纬对视一眼,无奈的叹了口气,天子怎么还是如此的软弱,大唐的未来堪忧啊。
历史上,李王韩三人的上书被朝廷驳回后,立刻就起兵了。
如果朝廷同意改立王珙,那他三人就没有了起兵的理由,如今朝廷态度模糊,有妥协的可能,只要朝廷没做出最终决策,他们就不会立刻做起兵的准备,这样就给朝廷争取到了时间。
李晔心中暗笑,小小藩镇也敢向老子施压,看老子不玩儿死你,先让崔昭纬这老匹夫去和你们踢几个回合的皮球,等老子准备好了,弄不死你丫的。
朝堂上,宦官们再次提及新组建的金吾卫统帅人选问题,让李晔用拖字诀再次给糊弄过去了。
李晔已经打定了主意,等新军形成了战斗力,便先下手为强,直接将人选定下来,完成既定事实后,那些反对者想反对也来不及了。
因为时间问题,新军不能再从容的训练了,得加快速度,特别是李晔想要组建的不良人和特战队,得提前进行选拔了。
在训练过程中,李晔和李筠二人已经暗中选定了一百人为不良人的预备人选,这些人不一定武艺高强,但脑子一定灵光,处事圆滑,读过书,能进行简单的情报传送。
至于忠诚度,到时候再进行拷打测试,如果能扛得过就用,扛不过就不用。
李晔是特种兵出身,特战队是一定要组建的,和不良人的选拔不同,不良人是暗中进行的,而特战队则是公开选拔,特战队待遇高,伙食好,几乎所有士兵都参加了,经过几轮的淘汰赛,最后留下了五十多人,当然这五十多人将来还要进行魔鬼训练,能留下来的,才能真正成为特战队员。
不良人和特战队归皇帝亲自统辖,剩下的两万多人则为大唐皇家陆军第一军,由李居实统领。
整支新军,除了李筠和李居实外,其它军官都从优秀士兵中选拔产生,由于这些军官都没从过军,军事知识为零,随后,李晔又成立军中讲武堂,对军官们进行战术战法的系统培训,还带着他们上城墙进行守城和攻城的战术推演。
考虑到目前朝廷处于弱势,所以游击战法也作了重点讲授。
不良人和特战队,李晔更是手把手的训练他们。
李晔自已也没有偷懒,每天坚持跟着李筠和李居实修习武艺,他前世本是特种兵出身,除了这具身体弱了些外,其它的本领都还在,再加上这些天又向李存孝和薛阿檀请教了些战技,如今的他也能使起刀枪和李筠李居实打个来来回回了。
再说崔昭纬,他去了凤翔后,当即和李茂贞等展开了谈判。
因为王行瑜远在邠州,韩建远在华州,不能亲自到场,参加的谈判的是他们派驻在凤翔的联络代表。
“陛下说了,册立王珂的圣旨已下,如今王珂并未犯错,如果贸然将其撤换,有朝令夕改之嫌,不过,诸位远离朝堂,依然忧心国事,实属难得,所以陛下承诺,可以给你们一些别的补偿,只要不是太过份,条件你们随便提。”
崔昭纬虽然和李茂贞有勾结,事事通风报信,但他毕竟是朝廷大臣,胳膊肘还是没有太往外。
李茂贞闻言,和王行瑜韩建的代表对视了一眼,三人嘴角都按压不住的往上翘。
替王珙鸣冤不过是一个由头,河中节度使是谁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他们要的是自身实实在在的利益,上书的结果他们早有预料,正如崔昭纬所说,圣旨已下,事已成定局,朝廷岂会轻易更改。
既然天子已发话,可以给他们补偿,条件还可以随便提,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就像上次在兴平伏击徐彦若上任凤翔节度使时一样,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自已想要的,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吃相还是不能太难看,表面功夫还是要有的,李茂贞干咳一声,清了清嗓子,开口道:“王珙是前任河中节度使王重盈的嫡长子,是河中节度使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在他没有犯下大过的情况下,贸然更改继承人选,确实是难以服众,我关中三镇联名上书朝廷,也只是为了替王珙鸣不平,并无私心。不过,既然陛下已发话,让我们另提条件,那我们也只能遵旨照做了。”
崔昭纬不是外人,李茂贞也就没有太多掩饰,说了一通废话后,接受了另给补偿一事,还美其名曰遵旨照做,既做了婊子又立了贞洁牌坊。
邠华二州的代表也表示愿遵圣旨,不过需何补偿还要问过各自的主帅后才能给答复。
李茂贞倒是没有含糊,当即就说道:“崔相非外人,我就开门见山了,我的条件也简单,就是让朝廷拜我为尚书令,并允许凤翔军进驻长安城,协助禁军守卫都城。”
崔昭纬和另外两人都惊呆了,这条件还简单?
简直是狮子大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