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苏州府,薛蟠在自家老宅歇了两天,然后开始拜访亲友。再去州府老爷处送上拜帖和银子。然后带上小厮和银子去找汪公公。
汪公公很喜欢这个年轻人,听到薛蟠要去应天府开铁厂,这格局太大了,汪公公大为赞赏。见薛蟠想请汪公公写个介绍信给矿监张公公,汪公公一口答应,马上命手下修书一封,请马县的张公公照顾一下薛蟠小伙。薛蟠奉上白银两千两。
薛蟠命家丁打扫老宅,然后又进了一次密室,把里面的灭门套装清理干净。这种旧式的传统住宅,虽然看着精致漂亮,但从现代居住的角度看日常起居非常不便。想到打算全家搬回苏州住,薛蟠派山屏到田庄周边问问,看能不能再收购一些田地,修个乡下别墅,可以轮换着住。
薛蟠找来做房屋土建的包工头,问他房屋的上水下水如何设计安装。包工头听了这个问题,有点莫名奇怪。在那个时代,供水靠的是从河流或者水井里打水,一桶两桶倒进水缸存着慢慢用。下水,就是用旱厕或者马桶。什么管道上水下水,根本不存在的,根本没有这个概念。即使是大户人家,也是如此,只不过脏活累活由下人去做。
薛蟠把上水下水的理论跟包工头说了, 包工头懵了,这也太会玩了,在房间里就想有清水,在房间里就想上厕所,哪有这种搞法。
薛蟠叫包工头找几个工人,一起到田庄边上新买的地里做试验,等试验成功之后再建别墅,把新式上下水修到别墅里。银子,薛大爷有的是银子。
看来还需要烧制一些卫浴陶瓷,还有瓷砖。用在家庭装修上。过去的传统家庭装修,全是木头石头砖头,吸水性高,不易清洗,耐用性差。换上瓷砖,可以大大改善使用性能。
薛蟠带家丁去乡下田庄住了几天。田庄的纺织业已经搞得很大了,所有的女人都成了纺织工人,还招了一些周边的农妇来干活。不过现在对外销售的纺织机已经很多,市场上全是低成本的新式布匹,刚开始的那种超额利润已经消失,现在也就是普通营生。
技术进步带来的超额利润,只能维持一段时间。想要继续享受超额利润,就必须继续改进技术。薛蟠去看了生产纺织机的作坊,跟工匠细细聊天,鼓励他们继续改进纺织机。这些工匠活虽然不是高科技,也还是需要一定的领悟力。
汉口潘家的亲戚男女共六人已经来了,在学习使用纺织机。薛蟠请他们吃了饭,聊了潘郎中。原来这潘郎中家在汉口原是小康家庭,潘郎中打小聪慧,后来科举高中,成了金凤凰。
传统地主老财发家之后都是买房子买地,坐地收租。潘郎中思维比较先进,更关注工业,所以叫老家的亲戚来苏州买纺织机,回汉口开纺织厂。这个时代的人,能有发展工业的眼光,还是很超前的。
按一般人设想,先进的纺织机就是赚钱机器,薛蟠肯定会死抠着不轻易与人。所以他们托潘郎中的关系,想看能不能拿到纺织机。而薛蟠恰好并不打算搞垄断,送给他们纺织机也就是顺水人情。薛蟠建议他们顺便去看看红薯土豆,走的时候带点回去,在武汉推广种植。
然后薛蟠又去看收获的红薯土豆,红薯看着还可以,产量也很高,但是土豆个头很小也就乒乓球大小,产量也比较差。好在这种小土豆的产量仍然比水稻高,还是有推广价值的。薛蟠记得土豆是有品种退化问题,这个现在没能力解决,只能听天由命。薛蟠吩咐把红薯和土豆对外销售,然后悄悄对外传播种植技术,让周围农户都种起来。
安排好田庄的事情,薛蟠带着家丁去宜城看窑厂。
窑厂那边都已经出了产品,只不过质量产量还很一般。玻璃现在还是绿的,这是因为原料里含铁太多。上次给坦克生产的无色玻璃,是特意用了纯净的原料。薛蟠教了他们吹制玻璃器皿的方法,然后画了几张烧杯试管漏斗的造型,让工匠制作一批化学试验器具。剩下的让这些工匠自已发挥,他们可以制作一些锅碗瓢盆或者工艺品,市场喜欢什么就制作什么。
薛蟠跟窑厂的师傅研究了卫浴陶瓷、瓷砖和陶瓷管道。这些材料和工艺要求不高,只需要用低端的陶土,表面刷一层釉就行。师傅听懂需求之后就可以开始试制。
薛蟠叫窑厂厂长注意一下,能不能在附近收块地,建个新的纺织厂,顺便当保安队的训练基地。现在可以开始预备私人武装了。
经过观察,薛蟠发现,虽然有各种心灵手巧的工匠,但是这些工匠多数是穷苦出身,没有什么文化。
传统中国,文人关注的是四书五经经济学问,对工匠类的体力活不关注甚至鄙视。工匠只是穷人谋生的职业,工匠可以凭个人才智和师徒传承掌握先进技术,但是普遍没有多少文化,没有能力把经验上升到理论。文化跟实践割裂,这对科技发展是个阻碍。
薛蟠在田庄开设一个学校,让田庄里所有8岁以上20岁以下的孩子,以及作坊里所有工匠都叫来听课,汉口来的潘家亲戚也叫来。
薛蟠花了几天给他们讲讲阿拉伯数字计数方法和四则运算,讲讲平方、平方根,讲几何图形面积计算。然后薛蟠又讲了一点力学,讲讲杠杆理论。可惜时间太短,薛蟠这么密集讲课,内容太集中,太突兀,估计大部分学生理解不了。
薛蟠叫了田庄的账房先生把讲课内容整理成教材,发给学员,让他们自已自学。整个教学和教材,都是按现代的从左向右从上向下书写方式书写,这种书写方式对古人来说有点陌生。之所以必须这么写,倒也不是单纯的为了跟未来接轨,主要是为了跟数学运算的方向一致。毕竟在竖排的书里夹杂横向的数学算式会有点奇怪。
田庄里的庄户现在温饱都解决了,但是他们的孩子都没有读书机会,庄户也不愿意投巨资让孩子去读书,因为读那些四书五经,只能用于科举,对日常生产生活没什么用。
薛蟠给他们讲课,算是他们十分难得的学习机会。当然,多数孩子只会觉得浪费时间,认字有啥用,还不如玩耍。也有少数聪明好学的,知道这样的学习机会是主人的恩典,听完课,又去找账房先生要了学习资料,自已回家研读。
薛蟠跟庄主说了,让账房先生以及田庄里其他有文化的人轮流上课,只讲识字、三字经、唐诗宋词,不讲四书五经。再讲讲加减乘除计账算账。讲课的发钱,听课的发吃的。
薛蟠编写的教材,任由大家领取,并且可以外传。如果有官府来问,就说给农民的孩子讲课,只为农民认认字,会算账,不是为了进学。
按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认真教育得开学堂慢慢讲才行,现在只能凑合着拔苗助长。薛蟠希望下次来的时候,能从这些年轻人里挑出可造之才,加以重点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