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完农业问题,薛蟠终于转向本次访问的真正目标,推进现代工业。
薛家这块田庄面积比较大,又靠近苏杭发达区,很适合当手工业基地、轻工业基地。田庄归薛家已经几十年,庄户都天然的认薛家,在这里做事情也比较安全,不容易泄密。并且在这里做事情,让自已的庄户先享受到工业化的财富和便利,也是薛家给他们的回馈。
薛家是商人,银子是薛蟠唯一能够动用的力量,各种事情都要银子开路。所以要谨慎计算投入和风险,不能摊子铺太大,万一穿越者把自已搞破产那就太尴尬了。所以只能从投入小见效快的角度切入,赚到银子之后再滚动发展,逐步扩大规模,最后再增加投入昂贵的高科技。
当年英国从纺织业开始工业化是有原因的。纺织业开局具有很多优势,纺织机只需要使用传统的木材和少量金属,不依赖现代加工。只需要人力开动,不需要煤炭,不需要蒸汽机。直接按传统手工作坊形态,没有特殊的选址要求,几间屋子几台机器,招几个工人马上开工,也便于扩大规模。原料和成品直接使用传统市场体系,不需要单独建立销售体系。
新型纺织机可以降低布匹价格,改善全民的穿衣条件,提高全民生活水平。新型纺织机带来的巨大利润,薛蟠自已赚钱了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还可以吸引其他人仿制,再引发其他人搞科技创新,让大家知道搞技术创新是可以发财的,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创新欲望。全民创新,难说可以直接带动科技爆发和工业革命。
所以薛蟠打算以这个田庄为起点,开始搞纺织业。先研制新型纺织机,开设纺织厂,以技术优势占领市场,把利润赚到手。毕竟现在的薛家,财务还是很困难的。
这时候的农村,主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男耕女织,家家户户自已生产粮食,自已纺纱织布。好的年景,扣掉上交的租税还能剩下一点,可以把粮食布匹卖掉换点银子,拿来改善生活。
但是,一家的好年景,是所有人的好年景,大家都对外出售余粮,然后卖不上价。遇到灾荒年,大家都不够吃,粮价又要暴涨。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多收了三五斗”的故事。所以小农经济时代的农民总是处于破产边缘。
薛蟠先是向庄主询问庄子里有多少人从事纺织业,产量、销路如何。庄主也不知道薛蟠背后有什么目的,就是如实回答。
薛蟠命庄主腾出几间大房子,买来市面上现有的手工织机,多请几个手巧的木匠,一起研制新型纺织机器。等有了新型纺织机,就用田庄里的人手把工厂开起来。
薛蟠在田庄住了几天,等到工匠来了,给工匠讲解改进纺织机的关键点。这时候的工匠没什么文化,好在经验丰富,还是好沟通的。纺织机改进并不难,好的工匠一点就通。
然后薛蟠打算先回城,命梧桐带人继续留在田庄,负责协调纺织机研制工作。自已在城里处理其他事情,等山屏带回土豆红薯,然后一起再来田庄,可以同时指导种植和改进纺织机,这样时间比较紧凑。
完成纺织厂的布置,薛蟠开始考虑开设其他工厂的问题,跟梧桐和张先生也做了讨论。
有些工业品需要很复杂的产业链配套,比如汽车,必须要有大规模的工业基础,制造出大量的零件,然后才能拼出汽车。所以现在想生产汽车是不可能的。
也有一些工业品只需要一个配方,改造一下传统技术就可以生产,比如玻璃和水泥。制造玻璃需要的纯碱、石灰石、石英石。制造水泥的原料是石灰石和粘土。这些都是普通原料,可以直接从市场上采购。 将来用量大了就得去矿场直接购买,甚至直接买下矿场。
玻璃料要研磨混匀后,加热到1500度熔化,然后形成半液态的玻璃,冷却后就是产品。对于没有工业基础的古代,生产玻璃并不容易,但是可以做到。
水泥的生产,是将石灰石和粘土混匀后加热煅烧,然后再研磨成细粉,即可得到水泥。古代技术条件完全可以做到。
这两种产品的特点都是需要高温烧制。所以薛蟠打算直接收购类似的窑厂,这样可以快速入门。玻璃窑类似传统的瓷窑。水泥窑类似传统的石灰窑。只要把原料装在炉子里高温闷烧,原料工艺都有相似之处。窑这东西在古代也不是高科技,到处都有。
苏州附近玩窑类技术的,当然首推太湖对面的宜城。宜城是紫砂壶产地,可以通过太湖无缝对接大运河,交通便利。旁边就是天目山余脉,木材竹子丰富。非常适合开窑厂。
薛蟠派金算盘老张去宜城转转,买一批紫砂壶留着回京当礼物,顺便考察那边的瓷窑技术。再结识一些老板和工匠。等回来一起研究怎么设计玻璃窑和水泥窑。将来收购几个窑炉,招一批工匠,很快就可以上手生产。
现代人由于习惯了各种工业品的简便易得,往往想象不出古代的局限性。古代的燃料靠柴火和木炭,花费很大的力气收集的柴火,仅能勉强供应生活所需。窑厂在起步阶段可以烧竹子木炭,等将来窑厂规模大了,必须开煤矿烧煤。
离江南地区最近的大煤矿在怀县,所以将来得去怀县开矿。好在怀县虽然远在千里之外,水路还比较方便。但是开煤矿牵涉甚多,现在的薛蟠还无能为力,留待将来去办。
钢铁基地暂时还没法开始。薛蟠计划找机会收购一个矿山和炼铁厂,然后改造升级。
蒸汽时代,就是煤、钢和蒸汽机。薛蟠努力一下,可以争取十年内进入蒸汽时代。
正在商议着,外面急匆匆来了一个家丁,有要事禀报。原来是贾琏送来书信,请薛蟠立刻去贾家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