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原名林默[27][28],公元960年三月廿三出生于福建莆田湄洲岛。[32]父母信佛,梦观音赐药而生之。八岁从师,十岁信佛,十三岁习法术。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初九,因救助渔民而不幸遇难,年仅28岁,盛装登山石“升天”为神。当地居民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立庙奉祀,称“通贤灵女”。宋、元、明、清历代均有褒封,清封“太上圣母”。[14][29]
中国沿海各地的渔民和航海者都把妈祖奉为海上保护神,北起丹东、秦皇岛、天津、烟台,南到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香港、澳门等地,都建有天后宫。全世界共有妈祖庙4000多座,
分布在日本、美国、朝鲜、菲律宾、越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庙。[40]据奉祀妈祖之庙内雕塑来看,妈祖形象为头戴冕旈、身着霞帔、手执如意,其神威显赫,雍容端庄。[15]
妈祖是从闽越地区的巫觋信仰演化而来,发展过程吸收了其他民间信仰,又纳入儒家、佛教和道教的因素,成为闽台海洋文化及东亚海洋文化的重要元素[35]。妈祖的原型是一位叫林默的普通渔家女。她出生于北宋时福建省莆田市湄洲湾畔一个小渔村,当地人也称呼她林默娘。这位林默娘自幼聪明颖悟,记忆力强,能过目不忘。据有关资料显示,妈祖极有可能是唐宋时代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的蜑人(疍民)。[36][37]
疍民崇拜妈祖,凡有疍民渔船聚泊的港口,其附近都建有天后庙。早些时候,渔民们在海上漂泊,以船为家,所以每只船上都供有妈祖神像,渔民或商人下海远航时,必然到妈祖神像前摆上祭品、焚香礼拜、祈求平安,渐成一种惯例。在古代,航海技术不发达,在海上讨生活的渔民们往往很难预防变幻莫测的恶劣气候带来的灾难,于是便企盼得到神灵保佑。千百年来,渔民们都深信着一位“海上女神”,深信她能踩席渡海,护佑自已海途一帆风顺,深信她能力挽狂澜,救已于危难。她,便是四海共仰的“航海保护神”——妈祖。[38][39]
“妈祖”的名称起源于福建闽南地区,所以闽南的妈祖信俗十分广泛,闽南妈祖分灵庙的数量当在几百座[41]。祭祀妈祖的庙有多种名称,有“妈祖庙”“天后宫”“天妃宫”“娘娘殿”“天母宫”“圣母庙”等。后来随着福建人口的外迁与水上交通的辐射,妈祖信仰和妈祖文化被传播到全国各地[39]。广东潮汕地区妈祖文化兴盛,目前共有祭祀妈祖的场所超700处,因为当地居民较多从事海洋生产而由此产生的海神信仰。[42]
妈祖在古时候随闽粤一带渔民传播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