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朝堂之上。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随着太监高亢而尖锐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司隶校尉解光出列,向汉成帝奏道:“陛下,臣有一事要奏。
“爱卿有何事启奏?”
“回陛下!近日,长安学子赵子墨,将之前粗糙的纸改良后得出一种全新的纸张,此纸质地优良,书写流畅,且成本低廉,若能在长安推广开来,必能造福万民。”
汉成帝听后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好奇,道:“哦?竟有如此神奇之物?”
解光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一叠纸,呈到汉成帝面前,说道:“陛下,这便是长安学子赵子墨改良后的纸张。”
“呈上来!”
“是,陛下!”
一个小太监将解光手中的一张纸带到了汉成帝桌前。
群臣们见状,纷纷围拢过来,好奇地打量着解光手中的纸。解光将剩余的纸分发给群臣,让他们亲自感受一下。
大司马王莽接过纸,仔细端详起来,他用手指轻轻摩挲着纸面,感受着纸张的质感,然后问道:“这纸是如何制成的?为何如此轻薄坚韧?”
解光连忙解释道:“回大司马,这纸乃是用树皮、麻头、敝布等原料制成,经过多道工序,方能制成如此轻薄坚韧的纸张。”
王莽点了点头,又问道:“此纸可有何用途?”
解光答道:“此纸可用于书写、绘画、记事等诸多方面,相较于以往的竹简、木牍,更为轻便、便捷。”
王莽听后,露出赞赏之色,道:“此纸若能广泛应用,于我大汉之文化传承,定然大有裨益。”
汉成帝拿起桌上的纸观察起来,甚是仔细,生怕漏掉了细节。汉成帝亲自拿起笔在洁白的纸上写起来,惊喜之色溢于言表。
“彩!彩!彩!”汉成帝不由得赞道。
随后汉成帝思索片刻,道:“既然如此,朕便下令在长安推广此纸。长安学子赵子墨当记一功。”
解光与王莽对视一眼,皆露出欣慰之色。
解光心中暗自庆幸,自已此次寻得这奇物,不仅得到了汉成帝的赞赏,还让大司马王莽对赵子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群臣们也纷纷议论起来,对这神奇的纸充满了期待。他们想象着未来在纸上书写、绘画的情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汉成帝看着群臣们的兴奋之情,心中也颇为满意。
汉成帝知道,这改良纸的出现,将会给大汉的文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汉成帝希望群臣们能够珍惜这一机遇,为大汉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不久之后,赵子墨改良后的纸张就在长安城里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对这种质量上乘、品质卓越的纸张赞不绝口。
那些原本对纸张有所挑剔的文人墨客们更是欣喜若狂,他们迫不及待地将这种新纸用于自已的文学创作之中。
一时间,赵子墨这个名字如同一颗耀眼的明星般闪耀在整个长安城的上空。大街小巷里,人们谈论着这位年轻的长安学子,对他充满了好奇与敬意。
改良纸在“二狗杂货铺”供不应求,锦程因此又大赚了一笔。
与此同时,赵子墨的改良纸也在不断地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这种优质的纸张。
最终,赵子墨成功地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心,甚至获得了汉成帝的召见和赏赐,询问其是否有在朝堂当官的打算,赵子墨以学业为重给婉拒了,汉成帝也不强求,只是夸赞了赵子墨。
赵子墨的发明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让整个长安城焕发出勃勃生机。而赵子墨本人,也成为了一个传奇人物,被后世子孙传颂不衰.....
这一年,汉成帝册封异母弟定陶恭王刘康之子刘欣为皇太子。
时间来到立刘欣为皇太子的第二年,也就是绥和二年(公元前 7 年)二月。
这一年,天空中出现了异乎寻常的天象,那原本一直光耀着汉王朝的太阳,竟突然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仿佛被水浇过一般黯淡无光。这一奇异现象迅速引起了人们的恐慌,大家纷纷猜测皇帝将会遭遇不测。
刘骜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异常紧张,急忙四处寻找破解之法。
就在这时,一个名叫贲丽的郎官站了出来,对汉成帝说道:“星象有异,荧惑守心,丽言大臣宜当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既然星象显示不祥,那么就需要有一位权重位尊的大臣来充当替身,以化解这场灾难。
听到这话,刘骜立刻召见了丞相翟方进,并暗示他要为国尽忠。
翟方进回到府邸不久,一封诏书便接踵而至。
诏书中大致内容是指责他身为丞相,面对天灾人祸频繁发生,却无能为力,无法彻底解决问题,让他自已看着办。接到这份诏书后,翟方进感到绝望和无奈,最终选择了自杀。
当刘骜得知丞相翟方进已经自尽身亡时,不禁龙颜大悦。
汉成帝认为灾星已退,自已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甚至有望长命百岁。
于是,刘骜为翟方进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葬礼,并亲自前往祭奠。然而,他并不知道,命运的安排往往充满了变数,而他所做的一切,或许只是徒劳无功罢了。
同年二月的某个夜晚,月色如水洒在未央宫的琉璃瓦上。
汉成帝刘骜像往常一样在昭仪赵合德那里夜宿,享受着宫廷的宁静与奢华。然而,谁也没有料到,这个看似平凡的夜晚却成为了他生命中的转折点。
次日清晨,太阳渐渐升起,透过窗棂照进寝宫。
刘骜缓缓地睁开双眼,伸了个懒腰,然后起身准备迎接新的一天。宫女们早已准备好了衣物,小心翼翼地伺候着皇帝更衣。
刘骜坐在床边,穿上了精致的裤袜,正准备披上华丽的外衣时,突然之间,一股寒意袭来,他感到自已的身体变得异常僵硬,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束缚住了。
刘骜试图开口说话,但喉咙却像是被堵住了一般,只能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
恐惧瞬间笼罩了刘骜的心头,他拼命地挣扎着想要站起来,但身体却不听使唤,如同瘫痪一般倒在了床上,无法动弹分毫。
与此同时,宫殿外传来了阵阵脚步声,原来是楚思王刘衍和梁王刘立前来辞别。他们焦急地等待着皇帝的召见,却迟迟不见动静。
最终,当他们得知汉成帝病倒后,震惊不已,匆忙离去。
而在另一边,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宫廷。太后王政君听闻此事后,心急如焚,立即派人前往汉成帝寝宫询问其病情,并着手调查事情的经过。
原本以为此事已经尘埃落定,都在皆大欢喜之中。
绥和二年三月丙戌日(公元前七年四月十五日),酒色侵骨的汉成帝在赵合德的怀抱中再次中风,最终暴毙于长安未央宫。
汉成帝中风暴毙于赵合德的床榻之中,确实是有理说不清。
面对太后的质问,赵合德顿时慌了神,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她深知自已与汉成帝之间纵情声色、荒淫无度的行为早已引起了众人的不满,如果此时再被查出任何蛛丝马迹,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绝望与恐惧的双重压力下,赵合德感到走投无路。她知道自已无法逃脱即将到来的惩罚,于是决定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这一切。赵合德拿出一条白绫,毫不犹豫地悬梁自尽,用这种决绝的方式来逃避可能面临的严厉惩处。
就这样,这位曾经备受宠爱的女子,在宫廷的权力斗争和道德谴责的漩涡中,最终结束了自已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她的离去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叹息和思考,也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段悲壮故事。
汉成帝刘骜在位长达二十五年之久,终年四十五岁。他的逝世给西汉王朝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政治动荡和权力争夺。他的谥号为“孝成皇帝”,被安葬在延陵(今陕西咸阳市东),留下了一段令人叹息的历史。
((绥和二年三月)丙戌,帝崩于未央宫。皇太后诏有司复长安南北郊。——《汉书》)
野史记载, 宫人以白太后。太后使理昭仪,昭仪曰:“吾持人主如婴儿,宠倾天下,安能敛手掖庭令争帷帐之事乎?”乃拊膺呼曰:“帝何往乎?”遂呕血而死。
意思是说:汉成帝死后,宫里人就去问太后皇帝的死因,太后推给赵合德, 赵合德就说:“我把皇帝当成婴儿,陛下对我宠倾天下,我怎么能缩在后宫中让别人争论这种帷帐男女之事呢?”于是拍着胸脯大喊:“陛下去哪里呢?”随后吐血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