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昔有佳人,名曰咲慕,生于江南水乡,貌若天仙,才比文君。其父为当地望族,家财万贯,然咲慕不以富贵为傲,独爱琴棋书画,尤擅丹青。
一日,慕名而来之书生流年,自京城远道而来,欲求一见。流年才华横溢,诗书满腹,却因家贫而未得功名。两人相见,一见如故,谈诗论画,甚是投机。咲慕见流年之才华,心生爱慕;流年亦为咲慕之美貌与才情所倾倒。
然好景不长,咲慕之父欲将女嫁与权贵,以图家族荣华。咲慕不从,誓与流年共白首。两人私定终身,夜奔出走,欲至京城求取功名,以正名分。
途中历经艰辛,风餐露宿,然两人情比金坚,终至京城。流年不负所望,一举高中状元,名动京华。皇帝闻其才,欲招为驸马,流年婉拒,只愿与咲慕共结连理。
皇帝感其诚,赐婚于二人,并封流年为翰林学士。二人终成眷属,恩爱如初,传为佳话。后人赞曰:“咲慕流年,情之所钟,金石为开。”
自那之后,咲慕与流年琴瑟和鸣,恩爱非常。流年以其才华横溢,深得皇帝器重,不久便被提拔为翰林院学士,参与国事。而咲慕则以其温婉贤淑,深得宫中妃嫔喜爱,常被邀请入宫,与她们共论诗书。
流年虽身居高位,却不忘初心,常怀忧国忧民之心。他见民间疾苦,便上书皇帝,提出减轻赋税、兴修水利等利民之策。皇帝嘉许其忠心,一一采纳,百姓因此受益,流年之名,更是传遍四海。
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权臣嫉妒流年之才,暗中结党,欲陷害于他。一日,权臣诬陷流年与外邦勾结,图谋不轨。皇帝听信谗言,将流年下狱,待审。
咲慕闻讯,心急如焚,她深知流年之清白,便日夜奔波,寻求证据,以证夫君之无辜。她不畏强权,上书皇帝,直言权臣之奸。皇帝见咲慕之诚,心生疑窦,遂命人重新审查此案。
最终,真相大白,流年得以昭雪,权臣被诛。皇帝感念咲慕之忠贞与智慧,赐以金帛,封为一品夫人。流年出狱之日,与咲慕相拥而泣,两人更加珍惜彼此,誓言白头偕老。
此后,流年更加勤勉,为国为民,鞠躬尽瘁。而咲慕则常入后宫之中,以其德行,照数代之宫人,成后世传颂之才女典范。
光阴荏苒,流年与咲慕终至暮年,然其爱情佳话,犹如璀璨星辰,永照人心。后人有诗赞曰:“江南水乡出佳人,才子佳人共白首。权谋难阻真情在,流年笑看世间愁。”
其二
昔有县令,名曰李疑,性多疑,常自扰。其治下有村,名曰暗鬼村,因村中有怪事频发而得名。村中有古井一口,传言井中有鬼,夜半常有怪声,村民皆不敢近。
一日,李疑闻此事,心生疑窦,疑村中有奸人作祟。遂亲赴暗鬼村,欲探究竟。至夜,李疑独坐井边,静听其声。果闻井中有声,如泣如诉,李疑大惊,疑心更甚。
李疑回县,召捕快数人,夜探古井。至井边,忽闻井中有声,捕快皆惊,欲退。李疑厉声曰:“何惧之有?吾等为民除害,岂可退缩!”遂命人下井探查。
捕快下井,久而无音。李疑心急如焚,疑心暗鬼真有其事。正欲亲下井时,忽闻井下传来呼救之声。李疑大惊,急命人救之。捕快出井,手持一物,乃是一被困井中之老者。
老者言,其为村中孤寡,因夜行不慎,坠入井中,无法出。夜半呼救,村民误以为鬼,故无人敢救。李疑闻之,恍然大悟,疑心尽释。遂命人修井,救老者出,并严惩造谣者,以正视听。
自此,暗鬼村再无怪事,村民安居乐业。李疑之疑心,亦因此事而有所收敛。后人评曰:“疑心生暗鬼,无事生非;明察秋毫,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