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的出色表现引起了其他鉴宝天才们的关注,他们纷纷围过来,与林宇交流鉴宝经验。
林宇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已的见解,从不同朝代瓷器的特点到鉴别真伪的各种技巧,他的讲解让大家受益匪浅。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学校安排了更多的鉴宝实践活动和学术讲座。
林宇在这些活动中积极参与,与其他天才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然而,挑战也在不断升级。
有一次,学校拿出了一组古代书画进行鉴别。
这些书画不仅有不同朝代的作品,还有一些是经过修复或者后人仿作的,难度极大。
林宇面对这些书画,首先从纸张入手。
他知道不同朝代的造纸工艺不同,纸张的质地、纹理和色泽都有区别。
他用手轻轻触摸纸张,感受其质感,同时观察纸张的老化程度和纤维结构。
对于其中一幅唐代的书画,林宇发现纸张呈现出一种自然的黄色,且有微小的纤维结节,这是唐代麻纸的典型特征。
接着,他查看书画的笔墨。
唐代书画的笔墨风格雄浑大气,笔法刚劲有力。
他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笔触,发现这幅书画的笔墨有着独特的韵味,墨色层次丰富,是用当时的墨锭研磨而成,而非现代化学墨汁。
再看印章,林宇对古代印章有着深入的研究。
他发现这幅书画上的印章印泥颜色古朴,印文清晰,且印章的风格与唐代的印章规制相符。
印章的边框有一些自然的磨损痕迹,是经过岁月洗礼的表现。
通过这些细节,林宇判断这幅书画是唐代真品。
在鉴别过程中,林宇还遇到了一些有争议的书画。
比如一幅宋代的花鸟画,有人认为是真品,因为其画风和技法都很像宋代的一位著名画家。
但林宇却发现了一些疑点,他注意到画中的鸟的羽毛绘制有些过于规整,不符合宋代画家那种追求自然生动的风格。
而且,在画的装裱处,他发现了一些现代修复材料的痕迹,虽然修复得很巧妙,但还是逃不过他的眼睛。
经过进一步研究,林宇确定这幅画是后人在一幅宋代残画上进行了补绘和修复,并非完全的真品。
随着鉴宝活动的深入,学校董事会主席亲自设计了一次特殊的考验。
这次考验不再是单独鉴别古玩,而是分组完成一个复杂的古玩鉴定项目。
每个小组需要鉴别一组混合了多种类型古玩的藏品,包括瓷器、书画、玉器等,并且要撰写详细的鉴定报告,阐述鉴别方法和依据。
林宇被选为其中一个小组的组长,他带领着小组成员迅速展开工作。
他们首先对藏品进行分类,然后根据成员们的专长分配任务。
林宇负责总体的指导和对一些疑难古玩的鉴别。
在鉴别一件古代玉器时,林宇和小组成员遇到了难题。
这件玉器造型奇特,表面有一些复杂的纹饰。
林宇仔细观察玉器的质地,它呈现出一种温润的光泽,但这种光泽有些不寻常。
他用专业的玉器鉴定工具对其硬度和密度进行测试,发现其数值与常见的古代玉器材质有些偏差。
于是,林宇决定从纹饰入手。
他查阅了大量的古代玉器图谱,发现这种纹饰在某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古代玉器上出现过,但又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林宇推测这可能是一个仿制品,但仿造者参考了一些少数民族的玉器风格。
为了进一步确定,他联系了一位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专家,向他请教这种纹饰的含义和特点。
通过专家的分析,结合其他的鉴别结果,林宇最终确定这是一件现代仿造的少数民族风格玉器。
在整个小组的共同努力下,他们顺利完成了鉴定项目,并且以出色的报告和准确的鉴别结果赢得了这次考验。
这次活动不仅考验了林宇的鉴宝能力,也让他体会到了团队协作在古玩鉴定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