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凡决定不在家里发呆了,他跟范校长商量,来筹备组帮忙,不要工资,白帮。因为也不知道能干多长时间,能蹭个免费吃住就很知足了。范校长问了杨凡的专业和毕业院校后,欣然同意。
杨凡一开始就是打杂,帮着联系报社商量广告事宜,帮着珍子面试老师,帮着李校长,黎校长和赵老师招生,陪着范校长去官渡区政府落实学校建设进度,很充实,虽然没工资,干的还是劲劲儿的。
这期间范校长对杨凡的能力有了一个充分的认识。珍子告诉杨凡,范校长想留下当第一任校长,但是总部领导答应了山西来的李校长,所以一直在犹豫,另外李校长在筹备组的表现也使得校长的天平逐渐向范校长倾斜。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筹备组跟当地的公司有分歧,直接体现在珍子和欧阳在工作上的冲突。杨凡不爱参与这些事情,他在这些事情上的态度比较超然,他给自已的定位很清晰,就是个帮忙的,蹭饭的。但是他可以给珍子出出主意,然后做一个很专注的听众,然后时不时还要做出一些表情和反应。
再后来就不记得什么时候欧阳和小冯被踢出了筹备组,也不知道原因是什么,反正杨凡觉得吹皱一湖春水,干他屁事!他就是个筹备组小透明。但是他喜欢思考,想到一些思路会跟范校长建议,就因为他没有欲望,所以给出的建议和意见也会比较客观,中肯。范校长也就越发的倚重他。
筹备组要接地气,要解决本地化的问题,那就需要本地的顾问,所以筹备组请了退休的南云师范大学附中康校长来当顾问。康校长挺喜欢杨凡,可能是因为他的长相比较讨喜吧,两个人还挺聊的来,这可能就是忘年交吧。
康校长推荐了几位老师过来,珍子面试过了,感觉很一般,最要命的是作为老师普通话都不过关,这个确实有点说不过去了,跟范校长请示了一下,留下了一位。珍子面试的老师来源比较复杂,有南阳学校跳槽过来的,有全国招聘投简历,面试合格的,有范校长,李校长推荐的,还有合作的官渡区政府领导推荐的,又得优中选优,又得平衡关系,珍子这活不好干。
杨凡的工作内容又增加了,他开始跟着范校长跟官渡区教育局的杨局长,张书记,李副局长,等等领导们开始接触,协议是早就签署过的,筹备组这个层面就是抓落实。教育局也是高度配合,尽心尽力。
接触中,杨凡发现南云人的性格跟东北人相似,他们也很直接,爱憎都比较分明。而且南云人比较礼貌,他们从不直接称呼一个人的姓名,一般都是在姓的后面加个“师”字来称呼,比如杨凡是杨师,李司机就是李师,师就是老师的意思,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南云人说,所有人都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