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凡拎着水桶,后面跟着个小狗,三点五公里的路程,走了半小时来到东山岗。
这是屯子东一公里处的山岗,小凡到山岗向西看,太阳已落到树梢,天上有片片火烧云,屯子中已炊烟袅袅,如诗如画,似桃园仙境一般。
回到自家门前,望着三间青砖瓦房及旁侧的储藏间,修长的院落,一边的菜地,一边几只鸡在啄食,猪圈是空的,中间晒衣绳挂上升起“万国旗了”,心中的喜悦易于言表!。
“娘,我回来了,我抓到一条鱼,可以做鱼汤了。”
“唉哟!这么大一条鲇鱼。”小凡妈高兴的接过水桶。
“咦!这怎么还有条狗,哪来的?”小凡娘问。
“也不知是谁家的狗,在果园儿跟回来的,撵也撵不走!”说话间。小凡赶紧进屋去看媳妇和儿子。
小黑狗也跟进屋内,前爪前伸,后腿半蹲向前爬行,似乎像是对着炕上孩子行礼。
小孩子似乎有感应,小嘴一张小手一动,就见小狗站起身向门外走去。趴在门外,仰头竖耳伸舌头,真是条看家护院的好狗。
韩含头上系带着一条白毛巾,躺在炕上,见当家的回来,笑笑说: “你回来了,累了吧。”(那时夫妻大多是父母包办,媒婆介绍,也没有谈恋爱的过程,平时夫妻间也就是正常的问候,会打情骂俏,情话绵绵的太少。)
小凡回道:“不累,我抓到一条鱼,让娘给你做鱼汤,给你补补身子,也会让奶水充足。还有一条小黑狗硬是跟我回来,刚刚进屋你没看到,现在门外趴着了,如果它叫出声你也别怕。”
小凡轻轻摸了一下孩子的小脸蛋儿,轻声说: ‘我出去了,把菜园整理收拾一下。”
修长的院子西侧用玉米节杆的围栏,种的黄瓜,茄子,豆角,辣椒,还有几池小菠菜、香菜、芹菜、小葱等。
东侧有鸡窝,养了七只下蛋鸡,一只大公鸡,猪圈今年也没养猪了,这回还得找个角落搭个狗窝。
天要黑了,娘也做好饭菜准备开饭,炖好的乳白色鱼汤,小米粥,两个鸡蛋,一盘清淡的青菜,给含含吃。
晚饭后,人们习惯的来到小广场,有坐在磨盘上的,有在杨树下的,男孩子们玩儿弹玻璃球,女孩子七八个围成一圈,玩起丢手绢儿。
一个人,一边围着蹲在地上的女孩儿跑,一边大家口中唱着:“丢啊丢 丢手绢儿 轻轻地放在 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她,快来快来抓住她,快来快来抓住 她……。”
大人们也都是谈论古论今,所见所闻,民间传说等。说三道四,传瞎话的,在这里不受欢迎。
这时有人喊道: “二柱媳妇儿,你从娘家回来了,快过来,听没听到啥新鲜事儿,给我们讲讲。”
二柱子上果园儿值班前一天,把媳妇和5岁儿子送到老丈人家,一个星期的值班,结果小凡提前两天把他换下来,二柱直接去接媳妇和孩子,今天下午回到家,晚上本不想出来,无奈儿子要听故事,就得带孩子到小广场。
故事还没开讲,孩子去找小伙伴一起玩儿去了。
二柱媳妇来到一群妇女处坐下。
就听二柱媳妇道:“我娘家望海崖村,离大海几里地,也有很多人赶海潮打鱼摸虾,新鲜事儿有,听说海边来了好多外地人,闹实荒,出来讨生计。每次退潮,海滩满是捡蛤蜊,抓沙蟹,礁石上蛎蝗都被一扫而光。听说闹灾的地方越来越多。”
“我们村相比之下,还真是好地方,不知那些逃荒的会不会来到这里,要是来这里,对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有影响。”
有人也惊叹道: “老天爷不讲理,刚刚过几年好日子,这咋就不给人活路了。”
人们都有些担忧,咱这相对安逸平稳的日子,是不也要受连累了。
“真是无风也起浪,居安要思危啊!”
这时,孩子们都聚到杨半仙那边,故事要开讲了,大人们也爱听。
杨半仙喝口水,讲道: “要说灾荒,从古到今也不知有多少次,各朝各代都有抗灾赈灾之壮举。放心吧,会好起来的,今天我讲个《要饭小子救灾民》的故事。”
杨半仙儿讲道: “很久以前,在一个山多水少的小城,买卖铺户生意兴隆,算得上是繁华富足之地。”
这一年乡下旱灾严重,农作物几乎绝产,很多人被逼无奈只得逃荒乞讨。
有个叫墩子的少年,是个孤儿,个子不高,瘦瘦的,实实在在当中又透着聪明,一直是乞讨为生,墩子随着人群沿途乞讨,向城市方向走去,听说那里富足,应该会有活路!
这一天,在路边有位白苍苍,满脸皱纹的老太太,倒在路边,路过的人没有上前搭讪询问的。
墩子走过来,上前看了看老人,问道: “老人家,你怎么了?你家人呢?”
老人有气无力的回道: “老婆子我就一个人,我两天都没吃东西了,走不动了。”
墩子身上也没有吃的,墩子说: “婆婆,你先喝点水,取下水葫芦递过去,我去弄点吃的给你”
婆婆道: “你是个好孩子,不用管我了,我这么大年纪,死了就一了百了,也就享福了。”
墩子道: “即然我遇到你,我不会让你再饿着。”
说完,墩子走向山里走去,寻找水和吃食。
因为逃荒的人太多,近处很难找到吃的!
过了好大一会儿,墩子从山中摘了些野果。
“婆婆,你先吃些果子,等到前面有村庄,看能不能要到饭食。”
婆婆道: “谢谢你,我不能拖累你,你自已走吧。”
墩子道:“我也没有家人,我就当你是家人,咱也有个伴儿,一起走吧,我来照顾你。”
第三天,两人走到一个小河边,眼看又要天黑,离前方村庄还很远,老婆婆走的累,两人找个干净点的地方,坐下来休息,墩子顺便躺在地上,嘴里念叨: “天当被来,地当床,身边坐着我老娘。”
墩子郑重的说: “婆婆,以后我叫您娘吧”。
婆婆道: “好、好、好。说着,用手拍着墩子,乖儿子,睡觉吧,好人会有好报啊!”
墩子进入了梦乡,梦里,见婆婆手拿一个小鼓,口中念叨:“一敲惊天,二敲惊地,三敲为人送美食。记住这几句话,心中想好要啥吃的,就念口诀。切记不要太贪心!太贪心鼓会自动消失。你把鼓收好,我该走了!”
“墩子大声喊道,娘,别走,突然醒来,发现是个梦,看看身边的娘,怎么不在了,娘坐的地方果然有个小鼓和一个鼓捶,这梦是真的?墩子有点懵圈了。又高喊几声娘,却无回应!”
墩子拿起小鼓,敲了一下,没反应。又敲,还是没反应,想起来应该念口诀,心中想着白面馒头,“口中念到,一敲惊天,二敲惊地,三敲为人送美食。咚、敲了一下,果然一蒸屉热馒头出现面前。”拿起来闻了闻,好香啊,咬了一口,真真实实的大馒头。
墩子心中惊喜,这回不怕没饭吃了,今后想吃啥有啥,这么神奇,难道我认的娘是神仙。
这一天,终于来到向往已久的城市,宽敞的街道,买卖铺面挂着幌子,叫卖声不断,里出外进的人流,还有好多逃荒乞讨者上门乞讨。
墩子想,我可以多敲出些馒头来卖,没钱的逃荒者可以送,于是,墩子找个宽敞的地方,到没人处,敲几屉馒头,拿出来卖,馒头的香味飘了出去,有人上前问价,墩子也不知道该多少钱一个,就让客人凭心赏钱,穷苦逃荒的不收钱,就这样,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善人,挣到钱买了个房子。
本地有个恶霸,听说后,派人去盯着墩子几天,看看是何方神圣,竟然卖低价馒头,而且还施舍。
有一天盯着墩子的人发现一个问题,这馒头天天卖,也不见墩子出去买面粉?奇怪呀!
墩子全然不知有人监视,到了晚上,墩子敲鼓要了些酒菜儿,吃完早早睡觉了,睡梦中,娘来到身边告诉他道:“灾难已过,你已渡过修炼一节,明早带上小鼓,在我给你鼓的地方等你。”
“梦里喊了声娘,却把自已惊醒,这么真实的梦。”
第二天,天刚朦蒙亮,墩子就起身,带上小鼓,去找娘了。
天亮以后恶霸带人来要抢夺小鼓,却不见墩子人,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见到墩子。
有人说他成仙了!
所谓: “人 神共渡灾祸日,大难过后福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