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起伏之随笔
人生的起伏之随笔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人生的起伏之随笔 > 第205章 凡事循序渐进,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第205章 凡事循序渐进,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加入书架
书名:
人生的起伏之随笔
作者:
小新的未来
本章字数:
6104
更新时间:
2024-11-19

王阳明的智慧,便是其中极为耀眼的一束光。他曾言:“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 这段话,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往自我成长和认知提升的大门。

致知之始:认识当下的良知分限

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都有着自身认知和能力的局限,这便是王阳明所说的 “分限”。就像孩童时期,我们对世界的理解简单而纯粹,可能仅仅局限于玩具、零食和家人的呵护。此时,我们的良知所及,便是诚实、善良地对待身边的小伙伴,听从长辈的教导。这看似微不足道,但却是我们在那个阶段致知的起点。

王阳明本人在早年也是如此,他少年时期便展现出非凡的志向,但同时也在自已所处的环境和知识储备的范围内学习和成长。他熟读儒家经典,对传统学问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是他早期良知的体现。在那个阶段,他遵循着老师和长辈的教导,勤奋学习,不断积累知识,这为他日后思想的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就如同我们在自已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在学校和家庭的环境中汲取知识,塑造自已的价值观一样。

以爱迪生为例,在他幼年时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这种好奇便是他当时良知的一种体现。他看到母鸡孵蛋,便想着自已也能孵出小鸡,虽然行为幼稚,但那是他基于当时对生命诞生的懵懂认知所做出的探索。他没有超越自已那个年龄阶段的知识和能力去空想一些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在自已的 “分限” 内,不断地观察和尝试。这种从自身实际出发的探索精神,就是在尊重自已当时的良知范围,为他日后的伟大发明奠定了最初的思维基础。

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如此,当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技能,比如绘画。刚开始,我们可能只是能画出简单的线条和形状,对色彩的搭配仅有最基本的感知。这就是我们在绘画这个领域初始的 “分限”。我们不能期望自已一开始就画出如大师般的作品,而是要承认并接受这个阶段的自已,从现有的水平出发,去扩充我们对绘画的认知。

今日良知:扩充已知,深耕当下

王阳明强调 “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这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实践精神。当我们确定了自已当下的良知范围后,就要全力以赴地在这个范围内深耕。

王阳明在军事生涯中充分展现了这一点。当他面临宁王朱宸濠叛乱时,他依据当时自已对军事战略、人心向背等方面的认知,迅速采取行动。他并没有被宁王强大的兵力所吓倒,而是在现有的条件下,积极组织兵力,运用心理战术和巧妙的军事策略。他深知宁王虽兵力众多,但叛乱不得人心,于是他充分利用这一点,发布檄文,稳定人心,同时合理调配自已有限的兵力。在战争过程中,他不断根据战场形势,调整战略,将自已对军事的理解发挥到极致。从最初的兵力集结,到最后的鄱阳湖大战,他始终在自已当时的 “良知” 范围内,也就是对军事局势的把握和应对能力上,不断扩充和深化自已的行动,最终成功平定叛乱。

科学家牛顿便是在自已的认知阶段不断深耕的典范。在他之前,科学世界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但牛顿没有满足于已有的理论。当苹果落地这一平常现象引起他的思考时,他在自已当时对力学、数学等知识的基础上,开始深入探究。他将自已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整合和拓展,不断地计算、推导,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牛顿在他那个 “今日良知” 阶段,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对这个问题的钻研中。他没有好高骛远,而是基于自已现有的数学和物理知识,一步步深入,直至揭示出宇宙中这一伟大的规律。

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也应该秉持这样的态度。比如一位刚刚进入职场的新人,在对业务仅有初步了解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自已现有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是从事市场营销工作,可能只懂得一些基本的市场调研方法。那么,就要在这个基础上,认真地去执行每一次调研任务,详细地分析数据,了解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者的心理。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扩充自已在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将每一个小的项目都做到极致,从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不断挖掘更深层次的信息。

明日良知:保持开悟,持续成长

“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 这告诉我们,人的认知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迎接新的领悟。

王阳明的思想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开悟的过程。在经历了官场的起伏、人生的挫折后,他在龙场悟道,这是他思想上的一次重大飞跃。他突破了以往对儒家经典的传统理解,提出了 “心即理”“致良知” 等重要学说。这次悟道并非偶然,而是他长期以来对人生、对学问不断思考和探索的结果。此后,他的思想并没有停滞,而是继续发展。他在各地讲学,与弟子们交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新的思考,不断完善自已的学说。他将自已的哲学思想应用于实践,无论是在教育弟子还是处理地方政务上,都展现出了新的智慧和方法。

史蒂夫?乔布斯就是一位具有持续开悟能力的传奇人物。在苹果公司的发展历程中,乔布斯不断突破自已。从早期的苹果电脑,到后来的 iPod、iPhone 等一系列改变世界的产品,他并没有因为一次的成功而固步自封。每一次新产品的研发,都是他对科技和人性理解的一次新的开悟。他看到了人们在音乐收听、移动通讯等方面的潜在需求,不断地突破当时的技术限制和设计理念。当他发现人们希望能更便捷地携带和欣赏音乐时,便带领团队研发出了 iPod,改变了音乐产业的格局。之后,他又预见到了智能手机的巨大潜力,以 iPhone 再次颠覆了通讯行业。乔布斯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随着自已新的良知开悟,将新的理念和技术融入到产品中,持续扩充自已对科技与商业结合的认知。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种持续开悟同样重要。比如一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更新。如果这位教师一直停留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必然会被淘汰。但如果他能保持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关注教育领域的新研究成果,参加各种培训和研讨会,他就可能会有新的开悟。也许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比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或者是一种新的教育评价体系。当这些新的想法出现时,他就要勇敢地去实践,将新的认知扩充到自已的教学过程中,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也实现自身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致知之旅:在良知扩充中实现人生价值

王阳明的致知理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动态的人生成长画卷。我们在各个阶段,都要清晰地认识自已的良知分限,然后在当下全力以赴地扩充已知,同时保持对新事物、新思想的敏感,以便在未来实现新的开悟和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就像在扩充知识和技能时,可能会遭遇失败,可能会陷入思维的瓶颈。但我们不能放弃,因为这是致知之路的必然经历。每一次挫折都是我们更深入理解良知的契机。

历史上,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传播自已的学说。他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已的思想体系。从最初对周礼的传承和研究,到后来提出 “仁” 的核心思想,他也是在随着自已的经历和思考,不断扩充自已的良知认知。他在面对诸侯的不理解、战乱的困境时,依然坚持讲学,与弟子们交流心得。他的思想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最终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影响了无数代人。

我们每个人都行走在自已的致知之路上,无论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还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已的价值,都要遵循王阳明所指引的方向。尊重自已的现状,积极地扩充知识和能力,不断地追求新的开悟,让我们的良知在岁月中不断绽放光芒,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实现我们独特而精彩的人生价值。因为,致知的过程,就是我们与世界深度对话、与自我灵魂交融的奇妙旅程,它让我们在有限的人生中,创造出无限的可能。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