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的命运
和亲的命运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和亲的命运 > 第15章 刘一被黑衣人刺杀,大闽边关被番邦骚扰

第15章 刘一被黑衣人刺杀,大闽边关被番邦骚扰

加入书架
书名:
和亲的命运
作者:
人在江湖心在堂
本章字数:
4032
更新时间:
2024-11-19

寻找师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人知道师傅现在又云游到了哪里。倒是殷洪武的书信,让他快马加鞭地奔向边境。

蜿蜒曲折的盘山路上,刘一汗水顺着额头滑落,浸湿了他的衣衫。他已经连续跑了数日,如今是人困马乏。终于,他看到了前方的路牌,上面写着:“南关”。这让他感到一丝欣慰,因为他知道自已再有一天就到了。

然而,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马蹄声和喊叫声。回头一看,只见一群穿着黑色衣服的人骑着快马追了上来。这些人面缠黑布,目光狰狞,手持武器,显然来者不善。刘一心头一紧,意识到自已可能遇到麻烦了,加快速度继续向前奔跑。

“哈哈哈哈!”黑夜人的笑声响彻整个山林,他们身形鬼魅般地穿梭着,手中的刀剑闪烁着寒光。

刘一练过几年武功,但是寡不敌众。一番打斗后,刘一浑身浴血,身上多处伤口鲜血淋漓。

突然,一名黑衣人趁着刘一不备,一剑刺向他的背部。刘一躲闪不及,被剑刺穿了身体,剧痛袭来,让他几乎无法站立。几个黑衣人趁机将刘一重重包围,刘一眼看就要被乱刀砍死。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和喊叫声,原来是殷洪武副将常胜带着一群士兵赶来支援。他们迅速冲入战场,与黑夜人们展开激战。

刘一看到常胜等人到来,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他强撑着身体,想要继续战斗,但却力不从心。

常胜看到了刘一,急忙下令手下保护好他。士兵们纷纷涌上前来,将刘一护在了中间。

黑夜人见势不妙,开始撤退。常胜带领士兵们紧追不舍,将他们全部逼退,可惜没有抓到俘虏。

最后,刘一终于支撑不住,倒在了地上。常胜赶紧上前扶住他,关切地问道:“刘先生,您没事吧?”

刘一艰难地摇了摇头,表示自已还能坚持。常胜让人将刘一带回营地,找军医治疗。同时,他也下令对附近的山区进行搜索,以防还有其他敌人潜伏其中。

听完常胜的汇报,殷洪武更感觉诡异。刘一一个郎中,从未与人积怨,也不大会有仇家,怎么会遭遇杀身之祸。莫非,刘一遭遇刺杀,与皇后娘娘中毒有关?

待刘一身体恢复了一些,殷洪武来到他的营帐看望刘一,仔细询问了皇后的病情,嘱咐了几句,便起身离去。

殷洪武刚刚离开刘一的营帐,有个身影一闪,瞬间消失,并没有引起殷洪武的警觉。

回到帅帐,殷洪武下令,马上寻找鬼谷子,务必尽快带来见他。

离开了闽皇后的正安宫后,闽皇便一直忙于公务。最近边关吃紧,周边几个番邦小国轮番骚扰大闽边境,百姓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威胁。

这些番邦小国,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且气候恶劣,只能依靠武力来维持生存和发展,所以不分男女,个个能征善战,经常骚扰抢劫大闽的边关城镇。

对于大闽来说,这些番邦小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大闽必须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外交手段加强与这些国家的联系和合作;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军事力量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闽的安全和稳定。

大殿之上,闽皇高坐于龙椅之上,下方站着一群身穿官服、神情严肃的大臣们。这些都是闽国的文武官员,被召集来商讨如何应对日益强大的番邦势力。

“诸位爱卿,如今番邦日渐强盛,已威胁到我闽国的安宁。朕欲兴兵讨伐,以保我闽国之平安。不知诸位有何看法?”闽皇面色凝重地问道。

群臣议论纷纷,有的主张立刻出兵,有的则认为应当谨慎行事。殷太相出列奏道:“陛下,番邦虽为蛮夷之辈,但我国亦不可轻动刀兵。大闽连续两年大旱,国库用于赈灾已经消耗了大半,根本无法支撑大规模战争。可先派使者前往番邦,探其虚实,再作定夺。”

有大臣反驳道:“陛下,番邦狼子野心,若不趁早剿灭,必成大患。臣以为应立即发兵征讨,以免夜长梦多。”

其他大臣也纷纷发表意见,一时间朝堂之上争论不休。闽皇看着众人争执不下,心中颇为烦闷。他深知番邦问题棘手,但又不能轻易做出决定。

闽皇一时没有其他好的办法,便宣布退朝,留下殷太相和齐太傅御书阁继续商议。

御书阁内,殷太相和齐太傅面色凝重。殷太相眉头微皱,目光坚定,他主张立刻出征。他认为国家需要展现出强大的武力来维护尊严和领土完整。他的声音洪亮有力,充满了自信与决心。

然而,齐太傅却持有不同意见。他轻轻摇头,缓缓说道:“战争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和损失,战火一开民不聊生。还望陛下可以和平解决边关危机。”他的语气沉稳,眼神中透露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双方陷入了激烈的争论之中,气氛异常紧张。殷太相坚持自已的观点,认为只有通过战斗才能赢得尊重;而齐太傅则坚信和平才是解决之道,即使需要付出一些代价。他们互相辩驳,言辞犀利,毫不相让。

最后,齐太傅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建议:“或许可以考虑和亲?这样既能避免战争,又能保持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殷太相立刻坚决反对:“和亲?笑话,我大闽国只有迎娶过和亲公主,没有天闻要派和亲公主远嫁番邦。”

齐太傅:“太相此言差矣,邑太后不就是当年的和亲公主吗。”

殷太相:“那不一样。当年的大闽和大邑国力乃在伯仲之间,邑太后作为和亲公主,实为平嫁,并无靠联姻来维持和平一说。番邦过不比大邑过,乃是蛮夷之辈。送和亲公主联姻,无异于送羊入虎口。太后只有一位公主,无论如何不会应允公主和亲远嫁。”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