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冷暖与传统习俗的交织
水乡的婚宴,宛如一部生动的生活剧,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演绎着人情世故、传统习俗以及家族关系交织而成的复杂故事,充满了趣味与感慨。
在水乡,参加婚宴可绝不是一件随意之事,前期的准备工作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仪式。
就拿我家来说,爸爸妈妈得知大个外甥娶媳妇要办酒席了,幸福不已。
有喜事了,去全家上下都要忙活起来,为参加这场盛宴精心装扮。
妈妈会特意抽出时间,前往镇上的裁缝店,精心挑选布料,量身定制几身新衣服。从款式的设计到每一颗纽扣的选择,都饱含着对这场婚宴的重视。
爸爸也会穿上崭新的衣衫,打理得整整齐齐。
而我们这些小孩子,也被打扮得焕然一新,头发梳得油光水滑。女孩子头上戴上两朵绢花,好好丑美一番。
这一切,不仅是为了在婚宴上展现出最好的一面,更是对亲戚们的尊重,毕竟,在水乡人的观念里,穿着破旧去参加这样的场合是不可想象的,那简直就是对主人家的一种亵渎。
然而,在这看似喜庆祥和的氛围背后,却隐藏着,复杂如丝线般交织的亲戚关系。
就像我爸的小姑,也就是我的小姑姑一家,和我们家之间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
小姑姑没什么文化,听老一辈人讲,她小时候体弱多病,一场脑膜炎让她的脑子受到了损伤,整个人变得有些懵懂,行为举止常常不受控制。
婚后,她带着孩子来我家做客,可那些孩子就像脱缰的野马,在屋子里上蹿下跳,翻箱倒柜,有时还会偷偷拿走家里的贵重物品。
妈妈虽然心里很不痛快,但碍于亲戚情面,也只能默默忍耐。时间一长,这种不满和无奈逐渐堆积,两家的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
有一次,小姑姑带着孩子来我家,饭点的时候,气氛总是有些尴尬。我们和小姑姑一家本就生疏,平时很少碰面,孩子们之间也没什么共同话题。
小姑姑却总是想让我们和她的孩子亲近些,可孩子们只是坐在那里,显得有些傻愣。没一会儿,小姑姑的孩子就坐不住了,嚷嚷着要回家。
我们便送他们到村口,可没走多远,他们又说要回去,这样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次。
有一回,小姑姑的孩子穿着新衣服,在拉扯中,衣服扣子掉了。这本是个意外,可能是以前的扣子没缝牢,加上拉扯的力气大了些。
可谁能想到,孩子回去后竟胡编乱造,说妈妈打了他们。小姑姑一听孩子的诉说,立马火冒三丈,立刻跑到我家来兴师问罪。
小姑姑像一头发怒的公牛,冲进院子就开始大喊大叫。用手指着妈妈鼻子,直接破口大骂。妈妈一脸茫然,试图解释。可小姑姑根本不听,只是一个劲儿地哭闹。
家里有人在吵闹,周围的邻居听到动静,纷纷赶来劝架。大家都跟小姑姑说,肯定是小孩子胡说,舅妈怎么可能打外甥呢?
可小姑姑就是不依不饶,在院子里又吵又闹。闹了半天,后来经过询问,才知道真的是孩子在撒谎。
那孩子平时读书不用功,还经常撒谎、偷东西,小姑姑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也有问题,可她却从不反思,总是一味地护短。
这还不算完,小姑姑见在我家闹不出个结果,竟然跑到祖坟那边,在爷爷奶奶的坟前哭诉起来。她哭得那叫一个凄惨,边哭边喊着自已受了委屈,说嫂子欺负她的孩子。
她这一闹,村里的人都被惊动了,大家都觉得她做得太过分了。本来是孩子之间的小误会,却被她闹成了这样。
这让我们家和小姑姑家的矛盾进一步升级,关系变得更加复杂。我们也很无奈,毕竟是亲戚,俗话说“千年不断娘家亲”,姑姑和娘家的联系无论如何都不能断,但她这样的行为真的让大家都很为难。
这种复杂的家庭关系,就像一团乱麻,怎么也解不开。良好的互助友爱没有了,变成了恶意攀比。面和心不和,甚至面也不咋地和谐,居然变成在你面前各种显摆。
在这样的背景下,每次有家族活动,气氛都有些微妙。但不管过去有多少不愉快,婚宴的日子还是如期而至。
那天,阳光洒在大姑村口的小道上,仿佛给整个村庄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我们早早地来到村口,小孩子们就像欢快的小鸟,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在村口跑来跑去。
妈妈则先去镇上的理发店,精心烫了头发,那一头卷发在阳光下闪烁着光泽,显得格外精神。
之后,她又忙着整理要带去的礼品,那些礼品都是精挑细选的,装满了一个个精美的礼盒。
结婚宴席是村中的大喜事,会引来很多人的围观,我和这个的村民则在大姑家的村口守望着,这个位置,可以远远看见村口路上各式进来的人们。大家的眼睛都齐刷刷的盯着通往村子的道路,就像等待一场盛大演出的开场。
随着时间的推移,亲戚们陆续赶来,那场面真的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民俗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瞧,有的亲戚骑着自行车缓缓而来,那二八寸的自行车在阳光下泛着金属的光泽。车后座上驮着各式各样的礼品,有暖炉、热水壶,还有精心包装的礼盒。
骑车的人满脸笑容,身上穿着崭新的衣服,虽然款式普通,但干净整洁,透露出一种质朴的喜庆。
旁边步行的人则提着大大小小的包裹,一边走一边和同行的人谈笑风生,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对这场婚宴的期待。
还有的亲戚,远远看去像是二姑姑家,那更是引人注目。二姑父作为知识青年,身上有着一种别样的气质。他们一家走过来时,就像一阵清新的风。孩子们穿着漂亮的新衣,欢快地喊着“大姑”,那清脆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大人们则互相寒暄着,谈论着工作上的趣事、孩子们的婚姻大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他们一家都穿着得体的西装和裙装,看起来既时尚又大方,在人群中显得格外亮眼。
而爷爷领养的姑姑一家从嘉善赶来,他们就像一阵温暖的春风,带着浓浓的亲情。姑姑一家朴实善良,穿着带有古金纽扣的衣服,那纽扣虽然不是时尚的斜钉样式,而是传统的对钉,但却别有一番韵味。衣服的料子有些特别,像是缎子一样,在阳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姑姑的丈夫在油厂当厂长,他穿着一件黑色的衣服,笔挺合身,戴着一副精致的手套,骑着一辆锃亮的摩托车。那摩托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发出低沉的轰鸣声,吸引了周围人的目光。大家纷纷赞叹,眼中满是羡慕,一时间,他们一家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当小姑姑一家出现时,那场景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同时又有些尴尬。小姑姑的丈夫走在前面,他穿着一件长长的呢大衣,那大衣的长度夸张得几乎要拖到地板上了。那款式和质感,乍一看还真有点像老上海电影里那些大亨们穿的衣服。我忍不住小声嘀咕:“哟,这哪里是来参加婚宴,简直就是上海滩的许文强来了,像个流氓大亨。”旁边的亲戚听到了,赶忙拉了拉我的胳膊,轻声说:“哎呀,别瞎说,再怎么说他也是你姨夫呢。”我吐吐舌头,不再说话。他还带着两个女儿,那两个女孩头上戴着大红花,那花大得离谱,红得刺眼,就像两朵盛开到极致、快要炸开的牡丹。她们的穿着也十分奇特,虽然是新衣服,但颜色和款式搭配得有些怪异,显得不伦不类。
周围的亲戚们看到他们这副模样,都在窃窃私语,有的人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小声地说着:“看他们穿的,没几个钱还非要打扮得这么花哨,真是好笑。”话语里满是嘲讽和不屑。
终于,在众人的期待中,酒席开场了。现场热闹非凡,就像一锅煮沸的开水。酒席的布置十分讲究,一桌桌摆放得整整齐齐,宛如训练有素的士兵方阵。
桌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肴,冷菜热菜琳琅满目,香气扑鼻。有晶莹剔透的凉拌菜,色彩斑斓地摆在盘中,像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还有热气腾腾的热菜,不断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勾得人垂涎欲滴。
新娘子在众人的簇拥下,开始了敬茶认亲的环节。当新娘子笑盈盈地来到妈妈面前,甜甜地叫了一声“舅妈”时,妈妈的脸上顿时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她赶忙伸出手,紧紧握住新娘子的手,眼中满是慈爱和喜悦,回应着:“哎呀,我的外孙女媳妇呀,真是漂亮。”说着,便从口袋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大红包,塞到新娘子手里。新郎则在一旁恭敬地给妈妈递上两根烟,这是水乡婚宴上必不可少的礼节。妈妈接过烟,笑着和新郎寒暄了几句。周围的亲戚们也都按照辈分和关系,纷纷给新人送上红包,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和祝福声。
小孩子们在这个环节也是十分活跃,他们瞪大眼睛,期待着能收到红包或者压岁钱。当新人给他们发红包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不停地说着“谢谢”。虽然每个红包里的钱不多,在那个年头,也许只是一两块钱,但对于孩子们来说,这已经是一份无比珍贵的礼物了。
而酒席上,还有一些有趣的小插曲。有的客人是个老烟枪,看到别人收到烟,就会开玩笑地凑过去说:“哎呀,你看你这烟,你老爸也抽不完,不如把这两根烟给我吧,我用这两包糖和你换。”说着,就把自已手中的糖递过去,那模样十分滑稽,惹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
还有的亲戚会互相打趣,调侃着彼此的穿着,小孩们比较着收到的红包大小,整个酒席上充满了欢声笑语,虽然也内心有一些小小的不愉快,但在这喜庆的日子里,都被大家抛在了脑后。
这些或有趣、或尴尬、或温馨的瞬间,如同璀璨的星星,点缀着水乡婚宴这一独特的记忆画卷,让人在多年后回忆起来,依然能感受到那份浓浓的亲情和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