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身立命
安身立命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安身立命 > 第86章:出山

第86章:出山

加入书架
书名:
安身立命
作者:
今日宜干饭
本章字数:
7116
更新时间:
2024-10-21

第二天到了学校,他就给上头打了电话,向人打听了课题的进度。

电话那头,教育部的人说:“小陈哪,这事委员会还在审核中,还没那么快敲定下来,你们先都别着急,也别听外头的那些风风雨雨,再说这上上下下手头都紧,往外掏钱的事情哪能这么快?”

得,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还有什么好说。

于是和对方道了谢,陈勤之就把电话挂断了。

这年头说钱好挣那也好挣,可是你想挣更多,那也不容易。

回到办公桌前,陈勤之继续工作。

下午的时候,门卫的大爷给他送了信件过来:“小陈,你的信件,省药学会的。”

“谢谢了李大爷。”

大爷走了后,陈勤之把信件拆开一看,是省药学会发过来的邀请函,邀请他周六去参加今年药学会的交流会。

看到这份邀请函,陈勤之才想起来,自己刚进学校那一年就申请加入了药学会,是药学会的会员,前两年的会议都没有邀请过他,他都忘了自己还加入过学会。

尽管如此,星期六的早上,陈勤之还是骑着自行车去药学会了。

人在省城还是有好处的,像这样的会议他不用头一天从其他市级赶过来,早上骑着自行车就能过去。

到了药学会,学会大楼的门口都是人,大家三五成群的站在一起说话,看上去年纪都比他大,年轻人很少,陈勤之看了一下那些人,除了有个别脸熟的,其余都是以往没见过的。

几乎都是从其他市单位上来的,不过这次的会议规模看上去也挺大的。

陈勤之把自行车停在旁边的车棚,只见其他人还是热情的在互相打招呼。

“陈校长,好久不见,好久不见,这次过来多玩两天。”

“彭校长,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了。”

第一次来参加会议,陈勤之不认识别人,别人也不认识他,他骑着自行车过来像是个局外人。

门口那些人看到他,也都跟前没看见似的,以为是学会里的工作人员。

等把车子锁好,只见大楼门口那些人突然都向院门口看去,都向院门口那边打招呼。

“郑校长,郑校长。”

“郑校长,您老今天终于舍得出山,终于舍得出来主持大局了。”

陈勤之转身看过去,只见是郑立民过来了,然后大家一下就都涌了过去。

“陈校长今年过来了,彭校长也过来了。”

“老秦也过来了。”

郑立民一脸笑的和他们打招呼,这也是他去年住院之后,除了表彰大会以外,第一次公开露面。

年底,很多地方和学会都邀请他去参加会议,郑立民都拒绝了,今年省药学会的会议,郑立民还是过来了。

一是因为这次的会议规模比较大,比较隆重;二因为自己是会学的理事长,前些年为学会也付出过不少的努力。

“郑校长,我们是年年都过来,次次会议都不缺席,就盼着能再看看老领导。”

“客气客气了,有空上我家喝茶去。”

“郑校长,那这一定是要去的,咱先进楼,先去开会,开完会就去你家喝茶。”

在车棚那边看着郑立民,看他今天精气神还不错,陈勤之笑了一下,老郑是该出来走动走动,多参加一些会议,要不然在家都憋坏了,等到周末看到他,就和他说不停。

被一群人簇拥着要进楼,看到陈勤之在自行车棚那边,郑立民连忙停下了步子。

“勤之,过来了啊,这又是骑自行车过来的?你啊,就是舍不得你这车子。”

“郑校长。”

郑立民停下来的打招呼,陈勤之笑着回应。

如果真论起关系,这些人恐怕还比不上他和郑立民的关系,他们俩算是‘患难’之交,用郑小钰的话说,是雪中送炭的温情,说哪个情谊都比不上这份情谊。

郑立民主动停下来和陈勤之打招呼,还和他闲扯了两句,大家这才注意到陈勤之。

勤之?

这名字听着耳熟,好像在哪听过,一时半会儿却又想不起来。

陈勤之低调沉稳,不爱凑热闹,郑立民说:“走吧,一起去开会。”

“行的,老领导。”

郑立民待陈勤之的亲近,一旁的人忍不住好奇的问:“老领导,这位是?”

“是您的得意门生?这名字听着熟悉。”

大家的诧异,郑立民也才回过神,意识到别人还不认识他。

虽说陈勤之的名号挺响的,还上过几次新闻联播,可很多人都没有见过他的不知道他长得什么模样,特别是汉城之外的。

于是转过身,看着大家说:“这位就是汉城大学的陈勤之,省内现今最年轻的教授,前不久拿到国际专利的陈勤之,都没想到这么年轻,都吓了一跳吧。

虽说这不是我的学生,但也是我慧眼识珠挑的人才,这小伙子我是很看好的。”

“这位就是陈教授,这也太年轻了,刚才真没认出来。”

“陈教授,幸会幸会。”

“陈教授,幸会幸会。”

一听陈勤之的名号,再听着郑立民自豪的介绍,这些刚刚都没拿正眼看他的人,顿时变得热情起来,一个个都过来跟他打招呼,握手。

“长江后浪推前浪啊,小伙子真年轻。”

“这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这小伙子,我们是比不上了。”

“赵校长。”

“刘校长,袁校长。”

在郑立民的介绍下,陈勤之一一和大家打招呼。

那些人望着陈勤之,满是羡慕和钦敬,这么年轻就干出这么多的事情,往后这么长的路,那还得了。

“周校长。”

“周校长。”

打完招呼,一行人正要进入大楼时,周昌平过来了,大家又热情的和他打招呼。

这种会议,都是这样的氛围。

周昌平虽然和陈勤之不对付,但他在学术圈还是很有名气,也很受人尊重,毕竟在汉城大学搞了那么多年的教育工作,如今又是学校里的一把手。

“老彭,老袁都过来了啊。”

周昌平和几人打过招呼,看郑立民今天也过来了,他又一脸笑的说:“郑校长,您今天也舍得出山了。”

去年是蹦哒了一下,但每次碰到郑立民,周昌平还是客客气气,一点架子都不敢端。

再怎么说,都是自己的老领导。

尽管他当时很着急上位。

“昌平也过来了。”

郑立民仍然像以前那样亲和的跟周昌平打招呼,两人看上去还是像在学校时是一样,只是心里都知道,不可能再像从前了。

特别是郑立民,周昌平当时迫不及待的上位,他很介意。

“是啊,这也是想着过来碰碰老领导,和老领导打个照面。”

周昌平和卫明理的那层关系虽然没有被挑明,很多人不知道,但周昌平和梅盛林多多少少还是知道的,过年的时候,周昌平想去给郑立民拜年,郑立民以不在家里的理由给推了,没让他去家里。

变了就是变了,有裂痕的东西再怎么修补也没有用,所以郑立民没给周昌平这个机会。

再说了,自己一个退休的人,以后跟他也没多大的交集,这情分断了就断了,没必要再续。

只不过,和陈勤之的关系倒是越来越好,越来越没有年龄之分,有时候觉得陈勤之比他还要老沉,比他还要干练。

和郑立民打完招呼,周昌平这才发现,陈勤之也在。

他就站在郑立民的旁边。

去年年底会议的时候,都还没有看见他。

看到陈勤之的那一刻,周昌平的脸色明显变了变,而后才一笑的说:“陈勤之也在啊。”

看到陈勤之,周昌平就想到他那篇国际论文,想到他的国际专利。

每次碰到陈勤之,周昌平都在心里琢磨,自己这么精明的人怎么会看错眼,陈勤之怎么一下有这么大的能耐了?

可人家就是有这么大的能耐了。

“周校长。”陈勤之若无其事的和他打招呼。

等招呼之后,一行人就浩浩荡荡进大楼去了。

到了会议室,八九十人凑到一起,场面一下更加热闹,大家热情的彼此打招呼,彼此问候,这氛围一点都不亚于春节时的拜年。

和郑立民打招呼的人多,郑立民回应大家的时候,都不忘给人介绍陈勤之,不忘带陈勤之认识人。

再怎么说,陈勤之也是他看中的人才,他现在成就大,郑立民脸上也有光,也乐意和旁人介绍他。

郑立民对陈勤之的器重,周昌平看在眼里,不由得想到了当年,郑立民也是这样拉扯他和梅盛林的。

只是如今,陈勤之更让他的面子有光,让他更自豪。

郑立民和陈勤之在场,周昌平今天明显就逊色了几分,他的风头被压了。

没多久,人到齐了,名誉事理长也到了,省里一个重量级的院士,比郑立民年龄要大一点,这位同志近几年除了搞研究很少出现在公共场合,今天也出来了。

“1991年H省药学会首次大会89名人员参加,名誉理事长工程院……,事理长赵立民,常务副理事长孟文杰,副理长……”

“今天的会议议程流程是专题报告,交流讨论……”

随着大会主持人的宣告,会议终于开始。

在郑立民的带领下,陈勤之被安排坐在他的身边,他今天更像是郑立民的得意门生。

陈勤之收到的邀请函只是作为普通会员参与会议,学会没有给他安排专题报告,或者学术交流,主要还是由那些老专家在探讨问题,发表讲话,中西药都有,生物制药基本没有。

毕竟在H省,生物技术还比较陌生。

会议进行到后面交流讨论时,有人看向陈勤之说:“陈教授是药学界的新起之秀,前不久还拿到了国际专利,听说对这个生物制药也特别有见解,这是个新研究方向,陈教授今天也给我们科普科普一下,让我们也学习学习。”

90年代,我国主要还是中药发展为主,化学制药为辅,中药是占着主导位置,今天在坐的大部分也都是搞中药的,像郑立民这种还是少数的。

陈勤之这样的年轻人和新技术就更少了,屈指可数。

而且陈勤之前不久拿了国际专利,听说卖给日本不少钱,他还在国际期刊发表了论文,去年还得到国际期刊的回应,所以大家对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也都有了兴趣。

学术会学术会,就是讨论交流的嘛。

“看过陈教授的论文,对这方面还是挺感兴趣的,要不陈教授今天也和我们交流交流。”

本来就到了交流的环节,大家向陈勤之提出交流问题也是正常现象。

一旁,郑立民笑着说:“勤之,要不你给大家讲讲那个生物制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