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
东山再起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东山再起 > 第94章 衍圣公的安排

第94章 衍圣公的安排

加入书架
书名:
东山再起
作者:
江湖无水
本章字数:
6196
更新时间:
2024-10-12

“宁远总算失守了,这下吴三桂该撤回关内了吧?”

“除非他想投虏,然而京津大捷斩首八万,他敢吗?”

“说不定利令智昏呢?”

“不可能,吴三桂那么聪明个人,绝不会如此不智。”

蒋德璟、吴甡、方岳贡、邱瑜、钱谦益五人谈笑风生。

讨论的就是刚才宁远失守的塘报。

太子都说问题不大,那肯定就是问题不大,而且本就打算借建虏之手逼迫吴三桂入关的。

不在乎手段厚道与否,有效就行。

“对了,塘报转呈陛下,不会影响平定左贼吧?”钱谦益忽然问道。

“不会,山海关依旧固若金汤……”

“大元帅旨~”

一声呼喝打断了吴甡的乐观。

五人立刻整理衣裳,刚刚出门,行人李如璧举着圣旨狂奔而至。

“陛下何在?”李如璧大呼道:“建虏破关入寇,京师告急,陛下何在?”

“什么?”蒋德璟大惊失色,问道:“仅仅宁远丢失而已,何以动摇全局?”

“建虏破古北、界岭二关入寇,事急矣,陛下何在?”李如璧着急地问道。

“九江左良玉叛,陛下亲讨之,已经发兵三日……”

李如璧转身就跑,叫道:“备船备马,快船快马,我要急奏陛下。”

“来人,速备舟马!”蒋德璟大呼着做出安排。

舟马都有,但是四位阁老肯定不能等皇帝指示再做出反应。

“首辅,如何应对?”钱谦益问道。

蒋德璟说道:“召集各位同僚,同商对策,并请陛下即刻回京。”

诸文武尚未到来,又一声“圣旨到”传入。

行人宁长和举着圣旨狂奔进来,道:“皇太子诏令,南京各部司筹措粮草供给运河沿线,筹备船只接应北方百姓南下,并清理各地荒芜之地安置流民。”

“臣接旨。”蒋德璟接过圣旨,方才查验宁长和身份。

确认无误,蒋德璟问道:“宁行人,京畿情况如何?”

宁长和说道:“建虏两路入关,加之宣大宁夏皆告急,其侵占中原之心已显。”

蒋德璟追问道:“是否需要派遣援兵入卫?”

话音刚落,又一声“圣旨到~”传了进来。

几人慌忙接旨。

“皇太子诏令,北方残破,南方贼寇肆虐,粮饷有限,无法供养大军,着令遴选忠勇之辈千人入卫。”

“臣领旨。”蒋德璟接了旨,看向诸人。

面面相觑中露着惊慌。

江山有倾覆之危,皇帝不在中枢,太子为敌所困,竟然没一个主(背)心(锅)骨(侠)。

“诸位阁老如何犹豫不决?”瞿式耜大步而来,道:“京畿告急,太子虽未调援兵,我等臣子亦当振作。”

蒋德璟连忙问道:“府尹有何良策?”

瞿式耜说道:“调集江南江淮船只,配遮箭牌……”

“为何要配遮箭牌?”钱谦益打断道。

我知道你想入阁,你也配入阁,但是如此急切,显得你很呆啊,老师!

瞿式耜看了钱谦益一眼,道:“五百里加急,北京诏令抵达南京要四天,船只北上,非半个月不可,建虏必已散布各处。

其以轻骑袭扰,船只难行,须得防护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蒋德璟沉默片刻,道:“事急从权,便以府尹为兵部左侍郎,左副都御史,总督援京事务。”

方岳贡一惊,道:“首辅,此乃逾越。”

蒋德璟说道:“事急从权,待陛下回京,吾自当请罪。”

瞿式耜行礼,道:“首辅厚爱,下官必不辱使命。”

“事不宜迟,速速行动。”蒋德璟说道。

北方淮安府清河码头上,朱大典拉着副游击何武的手,说道:“河兵羸弱,不堪战,然擅舟楫,行船往来如飞,正为京师所需。

永勋此去,若事有不谐,务必保护皇太子南下。”

“督师放心,末将绝不会误事。”何武拜道。

朱大典扶起何武,道:“情势紧急,刻不容缓,速速动身吧。”

“末将告辞。”何武转身而去。

一百二十条船,九百八十人,都是朱大典自掏腰包招募的勇士。

加上置办船只兵甲,总共花了一万五千两。

徐州的史可法不贪,也没这么多钱,只能以忠义相感召,选锐士一千五百勤王。

不是不能挑选更多,而是本身的防区很大,无法发大军。

朱大典驻淮安,其防区包括海州、泗州等地,史可法驻徐州,防区西至开封。

济南城里,朱以海送走了信使,吩咐手下关了门,握紧拳头上下挥舞,努力不让自己大笑出来。

太好了,京师告警,无暇顾及山东,从今以后,他就是山东王,说一不二的存在。

转了几圈平缓了一下心情,朱以海出门,叫道:“来人,请左右长史及王卫指挥使来!”

不一刻,左长史张天维与右长史陈之遴带着长史司属官抵达,王卫指挥使颜则孔紧随其后。

朱以海带着惶急说道:“诸卿,京师告警,山东不安,为之奈何?”

“大王当务之急乃是整治军队,先固济南防务而后支援京师。”颜则孔说道。

他是文人出身,却有参谋军机升迁,从天启二年白莲教乱自抵御流寇,见多识广,如今领鲁王王卫军兼管济南军务,深知鲁兵犹有不足,去支援京师就是羊入虎口。

“先谋自守而后勤王,此乃稳妥之策。”张天维说道:“只是清点府库,银尚有二十余万两,粮仅八千石,虽然秋收将近,然因建虏肆虐,城郊田地多荒弃,秋税难收。”

要是以前,朱以海肯定说一句派兵强收,但是死里逃生后知道了民心的重要性,不敢肆意妄为。

“粮食不足,则不足以养军。”朱以海思考了片刻,道:“出银五万两,向孔氏购粮两万石,可否?”

诸人眼睛一亮。

唐王空口白牙要了三千石,真金白银没道理不给吧?

“大王,臣走一趟,先行谈妥。”陈之遴主动请缨。

对于这个崇祯十年榜眼,鲁王还是很器重的,当即派了一队护卫护着陈之遴前往曲阜。

曲阜隶属济南,属于鲁王直管,而右长史是鲁王府文官二把手,因此孔胤植不敢怠慢这个后进晚辈,亲自出门迎接。

分宾主落座,闲话几句,陈之遴转入正题,道:“建虏大军破关,有图谋神都之意,京畿震动,山东就在左近,必受牵连。

鲁王奉命镇守山东,正当整治军伍,奈何粮草不足,学生奉王命,求购粮食于公爷,望公爷相助。”

买啊?那就有的谈。

孔胤植问道:“未知作价几何?购买多少?”

一点都不像圣人之后,倒像是市井之徒。

陈之遴也不在意,道:“三万两求购两万石。”

孔胤植皱眉,不悦地说道:“长史莫非不知物价?”

“学生自然知道,奈何库藏空虚,鲁王确实已经竭尽全力。”陈之遴卖惨。

穷逼就少买一些!

孔胤植沉声说道:“虽然秋收将至,然建虏肆虐半年,生产荒废,粮价日趋高涨,已至三两五一石。

国事为重,孔府不是锱铢必较,只是曲阜亦需赡养,至多只能出一万石。”

“一万石决计不够的。”陈之遴摇头说道:“学生做主,再加三千两,否则只能派驻一部分军伍来曲阜就食。”

三+三=亖。

码的,又是这套!

孔胤植感觉很心塞。

唐王这样搞,鲁王这样搞,简直比鞑子还鞑子!

奈何孔氏至名压不住大头兵,真等人来一场“哗变”,哪怕事后朝廷做主,孔子已经被人刨出来晒了太阳,无法弥补。

“也罢,国事艰难,就如此吧。”孔胤植长叹了一口气。

陈之遴大喜拜下,道:“多谢公爷成全,学生即刻卿鲁王准备银两,亦请公爷清点粮食,待学生来运。”

“车队来即可运粮。”孔胤植没有再挣扎。

陈之遴飞马返回鲁王府,冲到朱以海前面,叫道:“大王,好消息,衍圣公愿以四万六千两售粮一万八千石。”

“好,果不愧圣人之后,右长史亦有大才!”朱以海抚掌赞叹不已。

三两五的粮食作价二两五,确实是大大的良心。

陈之遴说道:“大王,事不宜迟,当速速准备银两与车马去运粮,免得孔氏反悔。”

“来人,听右长史安排运粮。”朱以海叫道。

一万二千两银入腰包,两千石为运粮队的外快,皆大欢喜。

孔胤植很不欢喜。

他躲在书房里奋笔疾书,全不顾烟火缭绕。

自从陈演事发,大家都注意废稿处理,不等墨干就付之火盆中。

终于,孔胤植放下笔,满意地点了点头。

“……建虏大举入关,以其强,有全取中原之势,即便不能,南宋局面耳。

然南富北贫,且帝在南,或可再行太祖之例。

一切犹未可知。

曲阜,孔氏根基,不可弃也,吾当守之,预防万一,南方亦不可不备,当效四十八世祖南下……”

四十八世祖孔端友随宋高宗南渡,得封的衍圣公,是为南宗,而其胞弟孔端操留守曲阜,伪齐为收拢人心,封操子孔璠为衍圣公,是为北宗。

局势不明,孔胤植为策万全,打算行先祖故事,这样不管最终谁主天下,或者南北僵持不下,他们家都稳如泰山。

江山迭代,王侯更替,唯有孔氏荣宠不衰,属实是赢麻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