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座宁静而又略显陈旧的小县城里,杨书记的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然而,让人们津津乐道的,并非他的丰功伟绩,而是他那让人咋舌的“排场”。
这一天,阳光明媚,微风轻拂。杨书记决定要去视察一个新的工程项目。早上,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政府大楼那宏伟的建筑上。街道上还弥漫着薄薄的雾气,给这个清晨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杨书记的专车早早地停在了政府大楼门口,车身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车旁,一群下属早已等候多时,个个神情紧张,严阵以待。他们有的身着笔挺的西装,有的穿着整洁的制服,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小心翼翼的表情。
杨书记终于从大楼里走了出来,他昂首挺胸,迈着大步,脸上一副不可一世的神情。他身穿一套崭新的定制西装,系着一条鲜艳的领带,头发梳得油光发亮。身后紧跟着秘书小刘,小刘手里拿着文件包,亦步亦趋,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再往后是助理小李,小李神色紧张,眼睛不停地四处张望。还有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向专车走去,脚步声在空旷的广场上回响。
这时,路边一个卖早点的摊主忍不住嘟囔了一句:“这杨书记又不是皇帝,至于这么大的排场吗?”声音虽然不大,却还是被杨书记身边那耳尖的助理小李听到了。
杨书记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他停下脚步,目光像利剑一般凌厉地扫向周围,怒吼道:“谁在胡说八道?给我找出来!”
下属们顿时慌了神,像受惊的兔子一样四处寻找声音的来源。最后,在众人的逼视下,那个卖早点的摊主被揪了出来。
摊主吓得脸色苍白,嘴唇不停地颤抖着,声音也带着哭腔:“杨书记,我……我错了,我不该乱说话。我就是个小老百姓,不懂事,您大人有大量,饶了我吧。”
杨书记冷哼一声,鼻子里发出“哼”的声音,一脸不屑地说:“你知道错了?你这是对领导的不尊重!我这是为了工作,为了咱们县的发展,这点排场算什么?”
秘书小刘连忙在一旁附和:“就是,杨书记日理万机,为了咱们县的发展呕心沥血,这点排场是应该的。您这无知的摊主,懂什么呀!”
杨书记这才满意地点点头,继续向专车走去。那步伐,仿佛在向众人宣告他的权威不容挑战。
视察的路上,杨书记坐在舒适的后座上,眉头紧皱,心里却还在为刚才的事情生气。“这些老百姓,就是不懂事,我这是为了工作需要,哪是什么摆排场。我辛辛苦苦为了这个县,他们却不理解。”他暗自想着,越想越气,脸色也越发难看。
到了工程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工作着。机器的轰鸣声、工人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杨书记一下车,又是一群人围了上来,点头哈腰地向他汇报工作。杨书记听着汇报,时不时地点点头,一副指点江山的模样。
突然,一个年轻的工人忍不住说道:“杨书记,您这么多人跟着,我们都没法干活了。这施工现场本来就狭窄,你们这一来,占了不少地方。”
杨书记的脸色再次变得难看,眼睛瞪得大大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你懂什么?我这是来关心工程进度,为你们解决问题的。没有我的关心和指导,你们能做好工作吗?”
工人无奈地低下头,小声嘀咕着:“关心也不用这么多人啊。”但他的声音还是被杨书记听到了。
“你说什么?”杨书记怒不可遏,“你这是对我的工作不认可?”
这时,项目经理赶紧跑过来打圆场:“书记别生气,这小伙子不懂事,您别跟他一般见识。工程进展一切顺利,都是您领导有方啊。”
杨书记这才稍微平息了怒火,继续在工地上指手画脚。
视察结束后,杨书记回到办公室,心情十分糟糕。他把秘书小刘叫了进来,大发雷霆:“今天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净遇到些不懂事的人?是不是你们的工作没做好,没有提前安排好?”
秘书小刘小心翼翼地说:“书记,别生气,都是些没见识的人,您别跟他们一般见识。下次我一定安排得妥妥当当,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
杨书记皱着眉头说:“不行,得想个办法,整治整治这股风气。不能让这些人随便议论领导,损害我的权威。”
于是,杨书记下令在全县开展一场“尊重领导,服从指挥”的宣传活动,要求所有人都要对领导保持绝对的尊重和服从。宣传海报贴满了大街小巷,宣传车在县城里来回穿梭,喇叭里不停地播放着宣传口号。
然而,这个命令一下达,引起了更多人的不满。
有人在网上发帖说:“杨书记这是要搞独裁吗?这还是人民的政府吗?”
有人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一个小小的书记,还真把自已当皇帝了。咱们老百姓可不吃这一套。”
这些声音传到了杨书记的耳朵里,他又气又急,却又无可奈何。他没想到自已的举动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弹。
上级领导也注意到了这些情况,对杨书记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
“你作为一个领导干部,要把心思放在为人民服务上,而不是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你这样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上级领导严厉地说道。
杨书记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已的错误。他开始反思自已的行为,想起了自已当初入党时的誓言,想起了自已为官的初心。
“我错了,我一定改正。”杨书记低着头,像个犯错的孩子。
从此以后,杨书记出门不再前呼后拥,而是轻车简从,真正地深入基层,了解百姓的需求,为百姓办实事。他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劳作;他走进工厂车间,与工人交流生产情况;他走进贫困家庭,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怀。
县城里的人们看到了杨书记的改变,也渐渐对他改变了看法。
“杨书记变了,变得接地气了,是个为咱老百姓着想的好书记。”人们纷纷称赞道。
杨书记终于明白,真正的权威不是靠排场和威风树立起来的,而是靠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赢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