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雇佣兵“亚速营”:乌东地区的极端军事力量。
一、历史渊源
“亚速营”的诞生深植于2014年乌克兰危机的动荡土壤之中。当时,乌克兰国内政治局势风云变幻,东部顿巴斯地区的分离主义情绪如同汹涌的暗流开始涌动,社会撕裂加剧,国家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在这种混乱的局势下,乌克兰政府急于增强军事力量以应对东部地区的复杂局面,于是开始吸纳各种势力,包括一些具有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的团体和个人。
“亚速营”最初是由一群秉持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的志愿者所组成的准军事组织。这些人主要来自乌克兰西部,他们深受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以一种激进的、排他性的“民族主义”为理念核心。他们将自已视为乌克兰民族利益的“捍卫者”,但实际上,他们奉行的是极端民族主义和新纳粹主义思想的杂糅体,这种思想的内核包含对其他种族和群体的歧视、仇恨,与现代社会的多元包容价值观背道而驰。
二、兵源数量
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前,“亚速营”的兵源规模处于一个相对稳定但有限的范围,大致在1000 - 1500人左右。这一时期,他们主要依靠乌克兰国内极端民族主义者的支持和招募网络来扩充人员。随着俄乌战争的爆发,战争的硝烟如同巨大的磁石,吸引了更多人投身其中。一方面,一些原本处于观望状态或者受到民族主义情绪进一步煽动的乌克兰人加入;另一方面,国际上某些势力出于地缘政治等因素的考量,可能在背后间接推动了其兵源的扩充。通过这些方式,在俄乌战争期间,“亚速营”的总兵力可能达到了3000 - 5000人左右。然而,由于战争的残酷性导致人员伤亡不断发生,同时新成员的招募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战争环境、招募渠道的安全性等,所以其兵源数量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且难以精确统计的状态。
三、单兵作战素质
1. 训练背景
- “亚速营”成员的训练背景呈现出复杂的多面性。部分成员在乌克兰正规军的训练体系下接受过军事训练,这使他们掌握了基本的步兵战术技能。他们学习了诸如步兵班排的进攻与防御战术、战场机动、武器操作规范等常规军事知识。在武器操作方面,他们熟练掌握AK - 74突击步枪、RPG - 7火箭筒等常见武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武器的拆卸、组装、射击精度的控制以及不同环境下的使用技巧等。
- 然而,他们的训练体系还被极端思想所渗透。在训练过程中,他们被灌输了极端民族主义和新纳粹主义的思想观念,这使得他们的军事行动往往带有浓厚的极端色彩。此外,有证据表明他们接受了来自国外势力的部分训练。西方军事顾问在某些情况下参与了对他们的训练项目,重点在特种作战技能提升方面。例如,在城市作战中的近距离战斗(CQB)技巧、特种侦察与渗透等技能上有所强化。这些训练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在特定作战环境下的作战能力,但也进一步加深了他们思想和行为的极端性。
2. 作战特点
- 在单兵作战素质方面,“亚速营”成员表现出了独特的作战特点。他们具有较强的战斗意志,这种战斗意志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他们的极端思想,使得他们在战斗中往往表现得较为顽强。在城市作战环境中,他们具有一定的优势。他们熟悉当地的地形地貌,善于利用城市中的建筑物进行防御和伏击作战。例如,他们能够巧妙地利用居民楼、工厂厂房等建筑设置火力点,将建筑物的门窗、屋顶等位置改造成射击位置,并且通过在建筑物内部构建简易的防御工事,如沙袋掩体、射击平台等,增加自身的防御能力。
- 但是,他们的极端思想也带来了诸多弊端。由于缺乏正规的纪律约束,他们在作战中的行为往往难以预测且充满危险性。他们可能会无视战争伦理和国际人道法,对平民进行攻击和迫害。这种缺乏纪律性的行为也严重影响了他们与其他正规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在联合行动中,他们可能会因为个人的极端行为而破坏整体的作战计划和战术安排。
四、武器装备配置
1. 轻武器
- “亚速营”装备了种类丰富的轻武器。AK - 74突击步枪是他们最常见的装备之一,这种突击步枪在乌克兰军队中广泛使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适应性。AK - 74发射5.45×39毫米小口径步枪弹,具有较高的初速和精度,在中近距离的战斗中表现出色。其成员对AK - 74的操作非常熟练,能够在不同的战斗环境下快速准确地射击。
- 他们还大量装备了RPG - 7火箭筒。RPG - 7是一种便携式、可重复装填的火箭推进榴弹发射器,具有强大的破甲能力。在对付装甲目标时,RPG - 7能够对敌方的坦克、装甲车等造成严重的破坏。同时,它也可以用于攻击建筑物等坚固目标,在城市作战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攻坚武器。
- 此外,随着西方势力对乌克兰的援助增加,“亚速营”也装备了一些西方制造的轻武器,如美国的M4卡宾枪。M4卡宾枪以其紧凑的设计、高精度和良好的人机工效而闻名。它发射5.56×45毫米北约标准弹,在近距离作战中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射速,适合在城市狭窄街道和室内环境下使用。
2. 重武器和支援装备
- 在重武器方面,“亚速营”拥有一定数量的迫击炮,其中82毫米迫击炮是他们常用的间接火力支援武器。82毫米迫击炮具有射程较远、火力覆盖面积较大的特点。在作战中,它可以被用来对敌方的阵地、集结点等目标进行火力压制和打击。通过调整迫击炮的发射角度和装药量,可以实现不同距离和精度要求的射击任务。
- 在城市作战中,他们还可能使用了无后坐力炮等武器来增强攻坚能力。无后坐力炮可以在近距离内发射大口径炮弹,对坚固的建筑物、工事等目标造成巨大的破坏。在攻击敌方据守的建筑物时,无后坐力炮能够有效地摧毁敌方的防御工事,为步兵的进攻创造条件。
- 在支援装备上,他们配备了一定数量的通信设备,包括电台等。电台是保持部队内部通信联络的关键设备,通过电台,“亚速营”的指挥官可以下达作战指令、协调部队行动,并及时获取战场情报。然而,与正规军队相比,他们的装备体系相对不够完善,在大规模作战中的火力持续性和协同性存在明显不足。例如,他们缺乏先进的防空武器系统,在面对敌方空中力量时往往处于劣势;同时,他们的重武器与轻武器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也有待提高,在火力支援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方面存在问题。
五、战绩(争议性较大)
1. 早期在乌东地区
- 在乌东地区冲突初期,“亚速营”就积极投身于对顿巴斯地区分离主义武装的战斗。在一些小规模的城市攻防战中,他们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例如,在某个小镇的防御战中,他们利用当地的地形和建筑物构建了较为坚固的防御体系。他们将主要街道设置为火力封锁区,在街道两旁的建筑物内布置了多个火力点,利用AK - 74突击步枪和RPG - 7火箭筒对来袭的分离主义武装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他们甚至能够在夜间发动反击,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良好的战斗意志,暂时击退了分离主义武装的进攻。
- 然而,他们在作战过程中的暴行却使他们所谓的“战绩”充满了血腥和不人道。他们对当地平民实施了屠杀、迫害等严重违反人权的行为。在占领某些地区后,他们对当地居民进行了无差别的搜查和迫害,许多无辜百姓被杀害或被迫逃离家园。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战争伦理,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
2. 俄乌战争中的表现
- 在俄乌战争中,“亚速营”在多个战场上都有参与,其中在马里乌波尔的战斗最为引人注目。在马里乌波尔的战斗中,“亚速营”在城市中依托建筑物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给俄罗斯军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 在亚速钢铁厂的作战更是成为了这场战争中的一个焦点。亚速钢铁厂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业设施,内部建筑结构错综复杂,有众多的厂房、车间、地下通道和掩体。“亚速营”在这里构筑了极为坚固的防御工事。他们在钢铁厂的各个关键位置,如高炉、轧钢车间等大型建筑内设置了火力点,利用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天然的掩体。这些火力点相互交叉掩护,形成了密集的火力网。
- 他们使用AK - 74突击步枪、RPG - 7火箭筒以及少量的重武器,对进攻的俄罗斯军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在战斗初期,俄罗斯军队试图从多个方向对钢铁厂进行包围和进攻。“亚速营”利用钢铁厂周围的地形和防御工事,不断地进行反击。他们在夜间派出小股部队进行偷袭,利用夜色的掩护,对俄罗斯军队的外围阵地进行突然袭击,试图打乱俄罗斯军队的进攻节奏。
- 然而,他们在防御过程中不断违反战争法。他们将大量平民困在钢铁厂内,把平民作为人质,利用平民的存在来阻止俄罗斯军队的进攻。他们在居民区设置军事设施,如将武器库设置在居民楼内,这不仅使平民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也使得俄罗斯军队在进攻时不得不更加谨慎,以免造成大量平民伤亡。这种行为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随着战斗的持续,俄罗斯军队逐渐加强了对钢铁厂的包围和进攻力度,通过逐步清剿的方式,最终迫使“亚速营”的残余势力投降。
六、指挥官简介和指挥能力
1. 指挥官
- 安德烈·比列茨基是“亚速营”较为知名的指挥官之一。他是一个极端民族主义者,长期以来积极宣扬乌克兰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想。他的思想体系深受新纳粹主义的影响,对其他民族和群体持有歧视和仇恨的态度。他将“亚速营”视为实现其极端民族主义理想的工具,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来推行他的思想观念。
2. 指挥能力
- 在指挥能力方面,比列茨基在组织城市防御作战方面有一定的能力。在马里乌波尔的亚速钢铁厂防御战中,他充分展现了这一能力。他指挥部队对钢铁厂进行了精心的防御布局。他根据钢铁厂的地形地貌,将防御力量分为多个层次。在钢铁厂的外围,他布置了一些警戒部队,负责监视俄罗斯军队的动向并及时发出警报。在核心区域,如重要的生产车间和地下通道入口处,他安排了精锐部队进行重点防御。
- 他指挥部队构建了多层防御阵地,包括地下掩体、建筑物火力点等。他利用钢铁厂内的大型设备和建筑结构,设置了巧妙的防御工事。例如,他让士兵在高炉的基座周围构筑沙袋掩体,利用高炉的高大结构作为掩护,同时在高炉的不同高度设置了射击平台,形成了立体的防御火力。
- 然而,他的极端思想也严重限制了他的指挥视野。他的指挥往往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导向,不重视平民的保护。在亚速钢铁厂的战斗中,他将平民作为人质的行为,不仅违反了战争法,也使他在国际舆论上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此外,他与其他正规部队指挥官之间存在理念上的冲突。他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和缺乏纪律性的作战风格与正规部队的作战理念难以兼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乌克兰军队的整体协同作战能力。
七、在俄乌战争中的表现和作用
1. 军事表现
- 在俄乌战争初期,“亚速营”在哈尔科夫等地区积极参与战斗,试图阻止俄罗斯军队的推进。在城市作战中,他们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较为顽强的战斗意志,给俄罗斯军队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他们在哈尔科夫的街道和居民区设置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利用建筑物进行隐蔽和射击。例如,他们将一些废弃的建筑物改造成简易碉堡,在建筑物的窗户和屋顶上设置火力点,使用AK - 74突击步枪和RPG - 7火箭筒对俄罗斯军队进行袭击。
- 在马里乌波尔的战斗中,他们成为了焦点。他们在亚速钢铁厂内进行了长时间的抵抗。他们利用钢铁厂复杂的建筑结构和地下设施进行防御,使俄罗斯军队在攻坚过程中面临较大的困难。俄罗斯军队不得不采取逐步推进、逐个击破的战术来应对他们的防御。在战斗中,“亚速营”还不断地进行反击,试图打破俄罗斯军队的包围。他们利用地下通道进行机动,出其不意地对俄罗斯军队的薄弱环节进行攻击。
- 但他们在作战过程中的违反战争法行为也十分严重。他们将平民困在钢铁厂内,利用平民作为掩护,这种行为不仅增加了俄罗斯军队的进攻难度,也导致了大量平民伤亡。这种行为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使他们在军事上的抵抗行为失去了道德和合法性的支持。
2. 政治和国际影响方面
- “亚速营”的存在和表现成为了俄乌战争中的一个政治敏感点。由于其新纳粹主义思想背景,西方国家对其态度较为暧昧。一方面,西方国家需要乌克兰在军事上抵抗俄罗斯,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包括“亚速营”在内的乌克兰武装力量。他们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这些援助在一定程度上也流入了“亚速营”的手中,增强了他们的军事装备和作战能力。另一方面,“亚速营”的极端思想和暴行又使得西方国家面临国际舆论的压力,不得不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掩盖或低调处理。
- 在国际舆论场上,“亚速营”的行为损害了乌克兰的国际形象。许多国家对乌克兰军队中存在这样一支极端力量表示担忧,并且呼吁乌克兰政府对其进行约束或者解散。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样一支具有极端思想的军事力量的存在不利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违背了现代战争的基本伦理和人道主义原则。
“亚速营”作为一支极端的军事力量,在俄乌战争中的表现充满争议,其行为违背了战争伦理和基本的人权原则,他们不应被美化,而应受到国际社会的批判和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