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夏琳再次合作后,文家便不再上街售卖,而是每隔三天送200份糖葫芦去琳云衣阁。
恰逢天气也开始骤降,一家人除了文父和文家礼每天出门外,其他人都开始窝在家里。
“好无聊,好想找点事做”….
自从天气变冷之后,文父便不叫文初出门了,山上不用去,送货也不用她去。
除了熬糖,就是包装篮子,他说女孩家就该娇养着,文初表示过抗议,但是抗议无效。
“姐,好姐姐,你陪我玩会”,文家清眨巴着水汪汪的大眼睛,让人不忍拒绝。
“来吧,玩什么”,文初认命的说道。
“过家家,你当妈妈,我当爸爸,这是我们的孩子还有小兔子”。
他指着一堆木头玩具,除了有文父给他刻的之外,还有文初给他刻的。
“行吧”。
陪着小家伙玩了一会的文初,突然看见文父抱了一堆秸秆回来。
“爹,你抱的啥?”文初忍不住问道,“你怎么给抱屋里来了?”
“这个啊“,文父放下一堆蜀黍秆,拿了一根放到文初面前:“咱们种的蜀黍,它的秆。”
文初看了看,原来是高梁秆,她点点头:“那抱屋里来干啥,烧锅不也得放厨房外面吗?”
“这不是正好有空了,做几个盖帘,原先的盖帘因为弄金樱子,已经千疮百孔了。”
文父笑了笑:“不做些新的,过年水饺都没地方放了。”
文初一想,好像确实是这样,转念说道:“那我也来帮忙,我还没见过盖帘是怎么做的呢。”
“这个我知道”,文家敖臭屁的走到两人中间,“我见爹爹做过,而且还能做扫帚,能做好多东西呢。”
文初眼睛一亮,兴奋地看向文父:“真的嘛?这么多东西我可以学吗?”
文父微笑着点头,应道:“当然,只要你愿意学,爹爹都会教给你。”
文初闻言,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而一旁的文家清却不感兴趣,继续玩着自已的玩具。
文父见她如此积极好学,心中满是欣慰:“来吧,咱们一起做,老二也来。”
他认真地介绍着各种工具和材料,并详细解释每一种物品的用途和制作方法。
“首先,我们要把这些晒好的秸秆外皮剥掉,然后将粗细差不多的放在一块儿。”文父耐心地讲解着,同时示范如何操作。
文初听得聚精会神,紧跟着父亲的指示,动手做起了剥皮工作。没过多久,她就成功地剥好了一大堆秸秆。
接下来,文父挑选出两根较长的箭秆,仔细地用尺子量出中心位置。
然后用外线串在中点,使得四个半径相等,形成一个完美的十字架。
当看到两个孩子在穿箭秆时遇到困难,文父放缓了自已的速度,走到他们身边,耐心地指导并帮助他们完成这个步骤。
“这也太难了吧!”
文家敖忍不住抱怨道,他看着手中不听使唤的箭秆,怎么也无法让它们整齐排列,显得有些懊恼。
“你这小子,就不是干活的料,你喊着大壮他们去捡些柴吧,别跑远了。”
文父看了一眼他,摇了摇头,心想让他学点东西是真难,不如让他去做其他事。
于是,文父决定把他打发走,免得他在这里捣乱。
“好嘞!”
文家敖一听不用他编盖帘了,立刻如释重负地扔下手中的秸秆,兴高采烈地跑了出去。
他一边跑一边大声喊道:“大壮,二丫,小胖,快出来捡柴啦!”
“来了,来了!”远处传来了几个小伙伴的回应声。
文初看着二哥欢快的背影,不禁哑然失笑。
她知道二哥总是坐不住,一刻也闲不下来。不过这样也好,让他去外面活动活动筋骨,总比闷在家里强。
文父看着文初已经完成了第一步,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说道:“接下来,我们要挨着两面继续串下去。当串到第二根箭秆时,要上第二根针;当串到第六根箭秆时,要同时上第三、第四根针。”
文父一边说着,一边细心地指导着文初,生怕她跟不上进度。他耐心地解释每一个步骤,确保文初能够理解和掌握。
“好的,爹爹。”
文初认真地听着父亲的教导,手里不停地忙碌着。虽然动作有些生疏,但她努力地跟上父亲的节奏。
然而,当文初开始走边的时候,她发现自已缝的线歪歪扭扭,而且还有缝隙。
她皱起眉头,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惆怅。
“爹爹,我这走边怎么不齐啊?”
“别急,慢慢来。”文父耐心地教导着,“多练几次就好了。”
终于,在文父的指导下,文初成功地做出了一个盖帘。虽然样子不如文父做的好看,但她还是很开心。
接下来两人做了大大小小十多个,文初也越来越熟练,做的也越来越好看。
“差不多做这些就行了,现在就剩最后一步了,咱们先将串好的盖帘用湿布擦一遍,再取一个饭碗来。”
“用饭碗做什么?”
“熏它”?
“熏它!!”文初震惊了:“这还需要熏的嘛,用什么熏?”
文父走到一处墙角,从中挖了一碗黄色的粉面,对着文初解释道:“这是硫磺,我们把盖帘摆放在四周,之间留点空隙,上面用旧毯子盖上,熏蒸两三个时辰,就差不多了。”
文初点头,帮着父亲把盖帘摆放好,然后盖上旧毯子。
“等会儿硫磺燃烧会产生一些烟雾,你先出去避一避。”文父嘱咐道。
文初走出房间,她想着等会儿就能看到熏好的盖帘了,心里充满了期待。
过了一会,文父走了出来,他看着文初笑着说道:“我们先去做扫帚,等吃过午饭再来看。”
“好”,文初兴致勃勃地回答道。
文父见文初如此积极,不禁笑了起来:“扫帚我来做,你来看,因为现在的你劲太小了,做不了。
文初听后有些失望,但还是点点头表示理解。她知道现在自已的小身板,干什么都不太方便。
没过多久,三把漂亮的大扫帚出现在文父手中,它们是由高粱穗制成的。文初好奇地看着这些扫帚,心中充满了新奇感。
这时,她突然想起小时候在家里使用的扫把,似乎也是由高粱制作而成的。
然而,当时的她并没有特别留意这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变迁,人们开始使用塑料扫把,她也就渐渐忘记了曾经的记忆。
如今看到文父制作的高粱扫帚,那些遥远的回忆重新涌上心头,让文初感到既亲切又感慨。
“吃饭啦,你们爷俩弄完了没,快来洗手端饭”。
还不等她继续遥想,厨房里传来陈梅的声音,两人对视一眼,赶紧收拾了残渣,边起身边回应。
“来了”。
“来啦,娘亲,这就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