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凌晨三点多,沈朝月的眼皮开始疯狂打架,没过多久就迷迷糊糊睡着了。
梦里的她似乎回到了儿时的家里,姥姥和妈妈在厨房里包饺子,姥爷坐在沙发上看春晚,沈朝月站在窗外看着屋里温馨的画面,不知不觉流下了眼泪。
沈朝月好想进屋和他们一起包饺子,她疯狂拍打着屋门,屋里的人就像听不见似的,自顾自地做着自已的事,就是没人来开门。
“妈!姥姥!姥爷!是我,我是小月,快开门啊!”
“求求你们了,给我开门啊!”
梦里的沈朝月心疼地一抽一抽的,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流,她太想屋子里的家人了。
“娘,醒醒,别睡啦!”
“姥姥让我来叫你,有人来咱家拜年啦!”
耳边传来依然的声音,沈朝月像是想起了什么,一下子从梦中惊醒。她猛地坐起来,茫然无措地环顾四周,发现这里并不是儿时的家,而是沈家的主屋。
沈老头正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堂屋里传出沈老太的声音,不知道是在和谁说话。周薇和青竹从窗下跑过,孩子们的笑声从院子里飘进屋内,敲击着沈朝月的耳膜。
“娘,你咋了?你不舒服吗?”
依然见沈朝月不说话,只是坐在炕上发呆,很是担心。她伸出手在沈朝月眼前晃了晃,将沈朝月的思绪拉回现实,这才担忧地开了口。
“娘,我觉得你今日有点奇怪,你是不是生病了啊?”
依然凑到沈朝月面前想一探究竟,沈朝月看到她那红扑扑的小脸蛋,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轻笑出声。
“一大早就跑出去玩儿,也不嫌累,你跑过来想和我说啥?”
依然见沈朝月似乎恢复了平日的模样,又怀疑地盯着她看了一会儿,才算放下心来。
“娘,姥姥说今天是大年初一,有人来咱家拜年了,让你快点起来。”
沈朝月点了点头,开始穿鞋下炕,依然完成了任务,转身又去了院子里。
这时,一直盯着孩子们嬉戏打闹的沈老头转过了头,一双略显混浊的眼睛看向沈朝月,看得沈朝月心头一震。
“闺女儿啊,你要是有啥心事一定要和爹娘说,千万别把事儿憋在心里。你要相信我们,我们是你最亲的人,不论你有啥秘密,只要你想说给我们听,我们都愿意听。”
沈朝月看着沈老头慈祥的面容,回味着他刚才的话,心里暖暖的。她坐到了沈老头身旁,将头靠到沈老头的肩膀上,挽着沈老头的手臂,声音低低地开口。
“爹,我没啥事,就是刚才做了个梦,梦里受了点儿委屈。”
沈老头摸了摸沈朝月的头,笑着回道:“梦里的事儿不能作数,现实里的东西才是真实的,一会儿你多吃几个饺子,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沈朝月想了想,斟酌再三还是说道:“爹,我遇到了一件极其离奇的事,我如果告诉你,你会相信我吗?”
沈老头想了想,侧头看向沈朝月,郑重地点了点头。
“如果你不是在瞎说,而是能够证明给我看,那我不但会相信你,还会为你保密。人活一世,谁都有自已的秘密,也都会遇见那么一两件离奇的事儿,只要伤害不到其他人,需要点离奇的事儿不要紧。”
沈朝月将头抬起,看向笑呵呵地沈老头,眼眶都有些湿润了。她以前觉得沈老头像只老狐狸,家里家外的事他都一清二楚,别人瞒着他的事,即使他早就心如明镜,却还是装作不知。
今日听了沈老头的一席话,沈朝月对沈老头肃然起敬,不是所有活了一辈子的人,都能像沈老头一样通透豁达。
见沈朝月盯着自已看,沈老头还是如刚才一样,脸上微微泛起笑意。
“快去堂屋看看,有人来咱家拜年了,至于你要告诉我的离奇事儿,以后有时间再讲给我听。”
沈老头冲着沈朝月扬了扬手,赶她去堂屋,沈朝月笑了,突然感觉浑身轻松很多。
迈步走向堂屋,沈朝月又想起了刚才的梦,如今的她,似乎正应了那句“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随即沈朝月轻笑着摇了摇头,她到底在胡思乱想些什么,她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眼前看到的就是最真实的。
坚定地推开堂屋的门,沈老太和沈朝云立刻招呼沈朝月过去,原来是赵老蒯来沈家拜年了。
在沈正德的大力栽培下,如今的赵老蒯已经今非昔比,成了备受认可的赵大夫。平日里除了给村民们看诊,还会时不时地去镇里甚至县里进修,总之,赵老蒯抓住一切机会努力提升自已的医术。
随着医术的进步,他的经济状况也逐渐转好,虽然赵老蒯诊金收得不高,对于部分较为贫困的村民,甚至收得很低。但是村子大人口多,大多数村民都不会拖欠诊金,赵老蒯的收入依旧可观。
赵老蒯是个心地善良之人,因此很得沈老太喜欢,再加上他数次来沈家给沈老头针灸,与沈家人都已经熟识,因此沈家人对他尤为热情。
沈朝月走进堂屋,就见沈池在向赵老蒯打听秦英的产后恢复情况,以及小青禾的睡觉问题。
是的,腊月二十三那天,沈家人一边吃着饺子一边讨论着小女娃儿的名字,众人各抒已见,最终沈朝月想出来的名字获胜。
从那天起,小女娃儿有了属于自已的名字,她叫沈青禾。
沈朝月和赵老蒯打过招呼,看到桌子上摆着一只烧鸡,一坛子酒,还有一小袋子晒干的草药。
注意到沈朝月的目光,沈老太指着桌子上的东西,笑着说道:“这都是老蒯拿来的,这坛子酒是老蒯自已泡的药酒,喝了对身体好,这包草药说是可以泡水喝,对身体更好。”
沈朝月抓起一小把草药,仔细看了看,发现这种草药同赵老蒯之前进深山采的那种极其相似。沈朝月没见过益母草长什么样,要是她见过,就能知道这种草药到底是不是益母草了。
赵老蒯离开时,手里拎着一大条猪肉,一包瓜子,几串冰糖葫芦。这些都是沈家给的回礼,赵老蒯推脱不过,只好拎回家去了。
赵老蒯走后,欣然和青竹跑了进来,说是看到两个孩子在大门外探头探脑。沈朝月和沈朝云来到大门口,沈朝云虽然不认识这两个孩子,沈朝月却认识。
张寡妇这人实在是有意思,自已想来沈家拜年,却不好意思亲自过来,而是把两个儿子派来了。
这两个孩子小小年纪没了爹,后来又失去了阿爷阿奶,即使有娘亲护着,还是没少受欺负。因此他们性格内向,不太敢开口说话,在院门外转悠了半天,就是不敢敲门进院。
沈朝月和沈朝云把两个孩子领了进来,问他们来干什么,两个孩子磕磕绊绊说了半天,大家才听明白。
大一点的孩子叫沈家人听懂了,就用胳膊肘碰了弟弟一下,两人将带来的东西放到了桌子上,转身就要往外跑。
沈老太将两个孩子拽住,给他们拿了一包饴糖,两包糕点,几个脆梨,几串糖葫芦。
将两个孩子送走,没多久又迎来了朱四强和朱大海,随后贺娟夫妇登门了,最后是四位泥瓦匠。
曹家和沈家离得最近,曹老二见沈家院子里清静了,才领着赵小梅和三个孩子来拜年。
孩子们在院里玩耍,大人们在堂屋聊天,等到曹老二和赵小梅前脚离开,沈朝月和沈池后脚就拎着东西去了曹家回礼。
除此之外,一些沈家小辈也断断续续来给沈家老两口拜年,随后沈江和沈池都一一去对方家里回礼。
大年初一就这样过去了,沈家收到了不少拜年礼,也送出去不少回礼。幸亏沈朝月下手够狠,提前准备了充足的物资,不然还真不够回礼的。
大年初二,沈朝月跟着沈家兄弟去了里正家,先是送上了玉安准备的拜年贴,随后将带来的拜年礼放到了桌子上。
做里正的这些年,沈正德没少读书识字,他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因此他格外喜欢风雅之物。
沈正德拿着玉安手写的那张拜年贴,端详着上面的字和画,忍不住赞赏了几句。
“玉安的字写得不错,画的梅花也有模有样,是个读书的好料子。”
听到沈正德夸奖玉安,沈江顿时挺直了腰杆,神情十分自豪。沈朝月看到沈江的反应,忍不住想笑,她这个大哥缺点很明显,优点也很明显。
“里正叔,初八我们就打算送玉安去镇上读书了,不知道村里有没其他要去镇上读书的孩子,有的话但是可以相互做个伴儿。”
沈正德听了沈朝月的话,连连点头,脸上的笑容收都收不住。
“读书是好事儿,有条件必须让孩子读书,你们沈家人有正事儿。沈六爷的小孙子去年读了一年书,今年不知道去不去了,等我有时间了,我得挨家挨户问问。”
沈朝月看出沈正德极其重视这件事,她琢磨了一下,开口道:“镇上还是有些远,没有马车或者牛车的人家,即使有心想送孩子读书,也会因为来回上下学不方便而放弃。要是咱们沈家村能有自已的教书先生就好了,这位先生可以在自已家里开设学堂,村里的孩子都可以去先生家里读书。”
沈正德苦笑一声,手指点了点桌子,回道:“月丫头,你以为我没想过这个问题吗?我前些年就琢磨过在村里开设学堂的问题,但是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先生。读书人都是奔着考取功名的,最差也会选择去官学教书,谁会愿意来咱们村里呢?”
沈朝月把她所能想到的人全过滤了一遍,确实找不出一个能教书育人的,这才暂时死了心。
“爹,娘,家里来客人了吗?”
屋外传来脚步声,随即有人推开了屋门。此人面容俊秀,举止斯文,身穿一件月白色的长衫,外搭一件浅色绣花棉坎肩。
不用问,如此穿着打扮的,必然是新进举人沈宝玉了。
沈朝月三人都站了起来,正琢磨着如何向举人老爷行礼,却被沈正德按回了凳子上。
“都是一个村长大的,不用行这些虚礼,该怎么聊天就怎么聊天!宝玉,这三位是我之前和你提起过的沈家三兄妹,你应该都有印象。”
沈朝月又一次对沈正德刮目相看了,儿子高中举人,身为里正的沈正德只是高兴,丝毫没有骄傲自满。要知道,身处赞美声中却不迷失自我,是极其艰难的。
沈朝月三人和里正父子又闲聊了一会儿,在沈宝玉答应提前与镇上官学的孟秀才打招呼,让玉安拜到其门下后,沈朝月三人才离开里正家。
随后三人又去了沈六爷和沈七爷家,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总算把拜访完了村里的几位老资历,沈朝月笑容都僵在了脸上。
次日,沈朝月和沈池陪着沈正德去了镇上,三人坐在厅堂的椅子上,望着面前的祁镇长,都有些不可置信。
不过是过了一个年,祁镇长就彻底变了样,从之前的微胖变成了如今的肥胖,目测至少长了三四十斤。
沈池呈上了拜年贴,祁镇长打开仔细看了看,听说此贴出自玉安之手,他没有吝啬溢美之词。
“此子将来必成大器,说不定能成为第二个举人老爷,你们沈家一定要用心栽培。等到小公子来到镇里读书,我也会多加照拂的,几位放心即可。”
“那就多谢镇长了,除此之外,民女还有一事相求。”
沈朝月随后将自已打算在沈家村办绣纺的事说了一遍,这件事她已经提前与沈正德说过了,因此沈正德并不惊讶,反而替她提出了买地的请求。
“建绣纺是造福村民的好事,如果那块地不是农耕用地,我可以直接做主,将地卖给你们沈家。”
听了祁镇长的话,沈正德随即回道:“那块地不是农耕用地,我早就想将地卖掉了,可惜一直没人买,这次算是一举两得。”
拜年礼送到,要办的事已经办完,三人乘坐马车返回了沈家村。大年初五,沈朝月拿到了那块地,她与沈家众人开始筹划绣纺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