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名字
他们走出南大校门,跨过狭窄的古街,又回到张怡的老书店门口。郭姯还有事,径直开车离开,剩下个江读雪,慢悠悠地晃进书店,俯身敲响收银台。
台后蜷曲着腿画画的张怡吓得差点摔了平板,抬头见是他,怒不可遏道:“白长这么大块头,走路跟猫一样!毛病!”
江读雪开门见山,“你之前和郭姯在这儿聊我什么?”
张怡满面真诚地答:“她看见墙上你骑车的照片了,我就夸你年轻活儿好……”
江读雪的胳膊特别长,隔着收银台都能轻松捏住张怡的肩膀,疼得他龇牙咧嘴喊饶命。
“我都四十几了,上一个能对我动手动脚的人是被我炒鱿鱼的老板,再上一个是我前妻!”张怡活动着被捏疼的肩,抱怨道:“干嘛呀,拿我撒气。”
江读雪两条胳膊支在台面上,居高临下看着张怡时,任谁都忍不住想从祖宗三代开始自省。
“……怎么啦?”张怡小心翼翼地问。
江读雪确实不痛快——郭姯明明难过,却故意啰里吧嗦讲一大堆话,真真假假糊弄着。她从前不会这样,社恐属性让她对外闭口不言,所有的真心话便都掏心掏肺地给了网络上的“蓑笠翁”。
现在倒好,讲话就像做化学实验,什么溶液试剂都按标准比例分配。
江读雪嗤笑。
这就是成功人士。
张怡审查了半晌江读雪的表情,八卦之心战胜成年人之间的界限,终于问:“她是不是就是你前任?”
他和江读雪虽是骑友,但也只是因为同住古街的缘分叫他们走得亲近些,他已经做好江读雪不会回答这个问题的准备,却听见对方低低地“嗯”了一声。
张怡无话可说,竖起大拇指,“牛。”
江读雪漠然道:“牛的是她。”
张怡又竖起另一边大拇指,“都牛。”
= = =
上一节课,郭姯在班上发了一份是否有成为网络红人或知名博主的问卷调查表,回收后经过整理,得出了一部分结论。
“哇。”郭姯边把分析好的数据图投影到屏幕上,边和学生谈笑,“你们的数据和我在知网上搜到论文数据极其接近呢。”
有学生问:“什么是知网?很厉害吗?”
郭姯说:“中国知网(KI),专业数据库,里头的论文会详细介绍研究方法,包括调查者所使用的调查问卷的样本特征、数据分析过程及具体结论,感兴趣的可以……”
“老师,我昨晚看了你的直播!给我女朋友买了你推荐的眼线笔!女朋友说有点小贵呢。”
郭姯头也不抬道:“谢谢,如果是因为忘记领优惠券,你女朋友可能还会觉得你有点小笨呢。”
满室哄堂大笑。
郭姯已经习惯了在菁才被学生故意打断话,更不会为此计较什么。
调查表里有个问题是:您如何看待青少年过度追求网络成名的现象?
A. 正常现象,符合时代发展;
B. 应理性对待,避免盲目跟风;
C. 存在隐患,应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
D. 其他观点,请说明______
有个学生高声问:“老师,你选哪个?”
课堂已经接近尾声,郭姯步下讲台,站得离学生们更近,近到前排的孩子们一抬头就能看见她冷色调的精致妆容。
“我有时会产生一种荒诞感,这个世界因为无形的网络,正在有形地割裂着。”郭姯笑道:“夜里,我是网红熔光,在直播间里卖化妆品,白天,我是讲师郭姯,站在你们面前,教导你们如何与网络相处。”
“你们也难以逃离这种割裂,白天被迫听我上课,夜里主动看我直播。”
教室里又是一阵笑声。
郭姯环顾教室,一张张年轻面庞皆回视着她,等待着她。
“我20岁的时候能理解大家想成名,现在30岁,依然能理解并给予你们尊重。你们在信息化社会中接触大量网络成功案例,对成名、影响力和自我实现的向往是你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诉求。这种追求本身反映了你们对个人价值实现的积极探索,合情、合理、合法。”
“然而,过度追求网络成名可能导致你们忽视学业、健康和人际交往,甚至陷入过度自我表现、过度依赖虚拟认同、网络欺凌、隐私泄露等风险。作为网红前辈,我对此始终保持高度关注和警觉。”
有学生问:“那作为老师呢?”
郭姯想了想,笑着反问:“你们认为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有人喊:“考大学!”
有人笑:“我们早没机会啦!”
有人说:“教育就是在我们走进社会前,先把我们关在一起,读读书,干干活,如果不听话,就打一顿,一顿不够再来一顿!”
有人说:“老师,学校是教育,家庭也是教育,你为什么不去和我父母探讨这个问题呢?”
“有道理,”郭姯和稀泥,“你们说得都有道理。”
梯形教室里嘁声此起彼伏,郭姯扶额笑了会儿,清清喉咙,说:“教育的核心一直在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独立自我、创造性和社会责任感的人。但我没有那样宏观伟大的理想,我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让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里找到自已的个人价值。”
“网络成名的美梦,不应该成为年轻人判断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个人价值体现在多元化的领域,大公司年度销冠是成功的,门口小卖部营业十年也是成功的,学业、成就、品格、修养、家庭、子女等,真实生活中的努力与成长、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同样重要,不能被虚拟世界的短暂荣耀所替代……”
前排的男生哀嚎道:“老师,说点听得懂的啊!我们是职高学生,不是重点高中……”
郭姯笑道:“简而言之,大家都不要忘记自已真实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