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一下,朝野震动。
科举新政的核心在于打破门第限制,注重实践能力。
试题不再局限于四书五经,而是加入了算术、农学、军事等实用学科。
此外,还增设了面试环节,由皇上亲自考核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周考官拿着新颁布的科举细则,眉头紧锁。
之前皇上在书院改革试点时,他虽有动摇,但如今新政全面铺开,他心中又泛起了嘀咕。
“这…这万一出了什么岔子,岂不是砸了我的招牌?”他喃喃自语,来回踱步。
王大儒更是勃然大怒。
“荒唐!简直是荒唐!”他将手中的圣旨狠狠地摔在地上,“科举乃国之根本,岂能如此儿戏!皇上这是要将祖宗的基业毁于一旦!”他身边的几个老学究也跟着义愤填膺,纷纷附和。
消息传到书院,赵夫子也是一脸的难以置信。
“皇上…皇上这是要做什么?”他手中的书都滑落到了地上,怔怔地望着林秀才。
林秀才却与赵夫子截然不同,他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太好了!皇上终于要改革科举了!这对于我们这些寒门子弟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他握紧了拳头,激动地说道。
吴举人则显得有些犹豫,他反复思量着新政的利弊,心中摇摆不定。
“这新政…究竟是福是祸?”他叹了口气,不知该如何是好。
赵云淡站在金銮殿上,俯视着下方议论纷纷的朝臣,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知道改革之路必然充满荆棘,但他不会退缩。
他缓缓开口,声音洪亮而坚定:“朕意已决,科举新政势在必行!”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周考官身上,“周爱卿,此次科举改革,由你全权负责。”
周考官领了旨意,忐忑不安地着手准备。
王大儒却暗中煽动一批老学究,联名上书,请求皇上收回成命。
他们聚集在宫门外,一个个义愤填膺,声称科举新政是“离经叛道”、“祸国殃民”。
王大儒更是指着守卫的侍卫痛斥:“尔等助纣为虐,他日必遭天谴!”
赵云淡得知此事,并未动怒,反而传旨召见王大儒等人。
金銮殿上,王大儒依旧慷慨陈词,历数新政的种种“弊端”。
赵云淡静静地听着,待他说完,才缓缓开口:“王爱卿,朕知道你忠心为国,但时代在变,科举也需要变革。你所说的弊端,朕早已考虑过,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他命人将新科举的实施细则一一讲解,并当场演示了面试环节的流程。
王大儒等人原本气势汹汹,但在铁证面前,却哑口无言。
赵云淡见时机成熟,又说道:“朕知道诸位爱卿心中仍有疑虑,不妨亲自前往考场,监督考试过程,看看新政究竟如何?”
科举考试如期举行,赵云淡也微服私访,来到考场外。
只见考场内外秩序井然,考生们沉着应试,并无任何混乱。
许多寒门学子在新制度下展现出惊人的才华,令监考官员们刮目相看。
百姓们也纷纷称赞新政的公平公正,认为这是寒门子弟的福音。
廖玲身着便服,悄悄来到赵云淡身旁,递给他一盒精致的点心。
“这是你最爱吃的桂花糕,”她轻声说道,“尝尝吧。”赵云淡接过点心,咬了一口,一股熟悉的甜香在口中蔓延开来。
他看着廖玲关切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温暖。
“朕心甚慰,”赵云淡望着考场,感慨道,“新政终于得到了百姓的认可。”
廖玲微微一笑:“是啊,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突然,一个侍卫匆匆跑来,在赵云淡耳边低语了几句。赵云淡脸色一变,“竟有此事?”
王大儒阴沉着脸,回到府邸后,便召集心腹。
“皇上被那妖妇迷惑,一意孤行!我等绝不能坐以待毙!”他咬牙切齿道。
一个身形矮胖,满脸谄媚的幕僚上前一步,躬身道:“大人,小的有一计,可败坏新政名声。”王大儒眼睛一亮,“速速道来!”矮胖幕僚附耳低语几句,王大儒听后,阴险地笑了。
很快,市井间流言四起,说新科举偏袒权贵子弟,寒门学子根本没有机会。
有人甚至编造了考官收受贿赂的故事,说得绘声绘色。
原本对新政充满希望的百姓们开始动摇,人心惶惶。
林秀才听到这些谣言,心急如焚。
他找到吴举人,商量对策。
“吴兄,如今谣言惑众,我们必须想办法澄清事实!”吴举人却有些犹豫,“林兄,此事牵扯甚广,我们……”
林秀才怒道:“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新政被污蔑吗?那些寒门学子怎么办?”吴举人被他激昂的语气感染,终于下定决心,“好!林兄,我跟你一起!”他们组织了一批学子,在街头巷尾宣讲新政的优越性,并逐一驳斥谣言。
他们还将新科举的细则印成小册子,免费发放给百姓。
渐渐地,民众开始明白真相,谣言也逐渐平息。
赵云淡站在窗边,看着宫外渐渐恢复平静的街道,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廖玲走过来,为他披上一件外袍。
“皇上,夜深了,小心着凉。”赵云淡握住她的手,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他望着远方,轻声说道:“科举之事,总算尘埃落定……”他突然停顿,目光转向桌案上的一份图纸,那是……一个奇特的机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