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瑶瑶稀罕够了现在的身体,视线转移到了炕脚,爹娘的被子整整齐齐地摆在那,冬天的时候他们一家人都是在一个屋里的炕上睡的,暖和还省柴火。
现在是因为她生病了,所以爹娘就提前搬过来了,好就近晚上照顾她。
爹娘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去地里上工的,她睡得太实了什么都不知道。
兵兵给唐瑶瑶端过来一碗玉米糊糊,一个二合面的贴饼子,一块咸菜疙瘩,就出去了,他还要去上学呢。
早上唐瑶瑶还睡着的时候,夫妻俩看她小脸红扑扑地睡得非常香,也不发烧了总算是松了口气,放下了心。
唐瑶瑶也不知道是病了口淡还是咋的,吃着玉米糊糊就咸菜疙瘩还挺香,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以下咽,也许和她自幼也是这样过过来的有关吧。
吃完饭喝了药,唐瑶瑶迷迷糊糊又睡着了,心想着:这个身体确实是比较虚啊,来到这个世界这么长时间了,也就只见过唐行兵一个人,其他时间都在睡了。
到底是年轻人,唐瑶瑶又休息了一天,病就差不多好了。
晚上下工了,唐瑶瑶终于见到了这个身体的父母。
两人一身灰扑扑地进了房间,先来看了看唐瑶瑶。
张母的个子还挺高,目测有个一米六三,普通长相,身材瘦长,一脸的慈母像。一进屋就朝着唐瑶瑶走过来,边走边说:“瑶瑶,感觉怎么样?好点了吗?”
唐父个子有个一米七几,典型的北方汉子,一脸的憨相,进来看到唐瑶瑶在看他,就朝着她嘿嘿嘿地笑起来。
知道她没有大碍后,就拿起脸盆出去打水洗漱了。
唐瑶瑶看到张翠兰很顺口的喊出了“娘!”
确定唐瑶瑶没有大碍之后,张翠兰就出去做晚饭了,没多久就听到放学后就不着家的兵兵喊娘的声音。
晚饭还是玉米糊糊就饼子。
第二天,一大早唐瑶瑶就被张翠兰揪起来去地里上工了。
没办法,病好了,唐瑶瑶没有理由再待在家里,只能在张翠兰女士的监督下磨磨蹭蹭地跟着去地里上工了,她一个人一天的工分都有6分呢,张翠兰可是舍不得她偷懒。
掰玉米,刨玉米杆,刨花水,摘花生,一同的忙个不停。
唐瑶瑶这四天就是跟着夫妻两人天亮出门,摸黑着天回来。
唐瑶瑶不干农活好多年了,早就吃不惯干农活的苦,所以这几天她过的非常煎熬。
但这个身体是干惯农活的,虽然难熬但也是把活干的又快又好,收获了一大堆大娘们的称赞。
唐瑶瑶她心里苦啊,但也只能笑称着:“哪里哪里,还好还好。”
......
回想起这几天,还好唐家的人都没有发现她的异常,这总算是好消息。
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屋中的黑暗遮住了她脸上的苦涩。
“怎么不点个灯?黑灯瞎火的。”
张翠兰掀开帘子走了进来,点起了油灯。
看到自已的闺女又躺在了床上还以为她身体不舒服,赶紧上前伸手试了试额头的温度,“没有发烧啊?怎么身体不舒服?”
还没等唐瑶瑶开口,张翠兰就接着说:“你这闺女就是傻,身体不舒服也不知道少干点活。你那些婶子们为了少干活可着劲的夸你,你就傻了一般可着劲的干,她们倒是省力了,看把你累着了吧。”
说完给了唐瑶瑶一个怒其不争的眼神。
唐瑶瑶傻眼了,“娘,你说我干活干多了?”
“那可不,那些老娘们也就是欺负你们小姑娘脸皮子嫩,忽悠你们多干活,分的任务地就那么一块,你干得多了她们不就干的少了。”
“一夸你们,你们就找不到北了。”
唐瑶瑶有点羞愧,确实是这样的,大婶子一夸她,她就想表现的更好,不知不觉中可不是就干了很多活。
唐瑶瑶虚心地请教说:“娘,你说我该怎么办?”
张翠兰便起身收拾屋子,一边漫不经心的说:“该咋办咋办,你看她们干嘛你就干嘛,她们停你就停,她们干你就干。”
“就这样?”
“你还想要咋样?”说完张母就端着簸箕出去了。
唐瑶瑶感觉张母说了,可又像没说,算了不想了,到时候看着办吧。
张母准备做晚饭了,唐瑶瑶也起身跟出去做饭。
走出屋子,外边是一个中厅。
他们家房子的格局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北屋是左右两个房间中间一个厅,东西方向都有屋子,墙都是用土坯砌起来的。
家里做饭的大锅,就砌在现在睡觉的房间外,砌在北屋和东屋之间。
唐瑶瑶坐在小板凳上往灶里边添柴,这些树枝都是从山上捡的,村里人下工了要是天还早就会去树林里捡柴火,或者是砍一些枯树枝回来。
等玉米晾干,拨了玉米粒,每家就可以分点玉米棒子回来烧,玉米杆晒干了也会用来当柴烧。
家里的吃食都是放在东屋里,在里边做好了就拿上出来下锅。
东屋里也砌着一个炕,炕的对面放着案板,米缸面缸,酱油醋什么的,都是平常要吃的粮食放了一些在这个屋。米缸里只有一个低的小米,大米想都不要想了。
面缸里也只有玉米面,白面张母是锁在屋子里的桌柜里,像鸡蛋什么的比较珍贵的吃食也放里边,轻易不会拿出来吃。
也就是唐瑶瑶生病的时候,每天可以吃到一个蒸鸡蛋,就这都眼气的兵兵成了红眼睛了。
冬天要是住人的话就把灶和东屋墙之间的铁板拉开,热气就会进入东屋的炕里。
不住人的时候就会用铁板挡上。
西屋分成了两个房间,一个房间放杂物,一个房间放粮食。
院子里有个木质梯子,粮食都是背上去或者拉上去在房顶晾晒的。
上下三大间房子也不是一起盖起来的,先是盖了北方先住着,又过了好几年才盖的东房,然后有过几年盖的西房。
一下子把四合院盖好那是不可能的,没有那么多钱啊,当时起了这个院子就用了五百多呢。
晚上还是玉米糊糊,里边放了一把绿绿的小白菜,这是间苗拔下来没用的,大家就拿回家当个菜吃了。
蒸的玉米面菜饼子,还是配的咸菜疙瘩。
要是还另外炒菜的话,那就要把糊糊盛出来,洗好锅了再炒,非常麻烦。
可惜现在想要多买个锅,都不知道去哪里买,即使有钱也买不到,所以只能这样将就着。
他们家吃饭还算好的,有当兵的大哥每个月邮寄回来的10块钱撑着,还可以填饱肚子,其他人家晚上的饭都省了,烧点白开水喝喝也就完事了。
其实自从去年开始唐行军每个月邮寄回来的津贴已经有二十多块钱了,只不过对外说是只有十元。
这些钱张母都没有花,都给唐行军留着呢,等着给他盖房子娶媳妇。
现在盖房子不比以前,以前起一套四合院也就只需要个四五百,现在一千都下不来了。
唐瑶瑶来到这个世界一个星期了,一口肉都没有吃到过,在现代的时候她一点都不馋肉,半个月不吃也不带想念的,没想到来这里以后才仅仅一个星期她馋肉都快要馋疯了。
“娘,咱们什么时候吃肉啊?”
唐瑶瑶看着碗里的菜糊糊,终于还是问了出来。
兵兵也放下了筷子,眼巴巴地看向张母。
夫妻两个对视一眼,知道孩子们是馋肉了,想想家里两个多月都没有见肉星子了,是该称一斤了。
张母看了看老伴因为秋收急速瘦下来的脸颊。
心一狠:“明天,明天就去镇上割一斤肉,咱们包饺子吃。”
唐父听了也是一脸的高兴,真是好长时间都没有吃过肉了,别说孩子了,就是他也真是想念的紧。
兵兵听说明天可以吃到肉,一下子欢呼出来:“吃肉啦,吃肉啦,我要吃肉啦,明天就可以吃肉啦。”
听着兵兵欢快的叫声,唐瑶瑶觉得自已也幼稚的想要和他一起欢呼。
张母看着老伴和两个孩子一脸兴奋期待的表情,内心五味杂陈,明天再买十个鸡蛋吧,秋收实在是太忙太累了,还是要补补的,要不然身体受不了。
她虽然日子过的精细,但再细在秋收这个重要时刻也是不能太过了。
要不是家里没有养鸡,也不至于鸡蛋都吃不上,这几年村里也不知道咋回事,每次抱回来的小鸡,还没养大就得鸡瘟全死了。
养了两次,张母是彻底死心了。
不知不觉中,唐瑶瑶非常适应了她十六岁的身份,心也跟着变小了,也许不是变小了,而是她自始至终都有一颗长不大的心吧。
也不知道,自已的空间要怎么利用起来才能给这个家创收呢。
她的好好的想想,这样的苦日子她真是受够了,每天干活也就算了,穿的不好也没关系,但吃上边跟不上,那可是不行,长期以往身体肯定吃不消的。
吃完饭没多久,一家子就准备睡觉了,也就刚刚八点的样子,这也太早了。
这让过惯了现代夜生活的人实在是很难适应。
不过唐瑶瑶也只能入乡随俗了,大家都睡了,她也不好自已一个人点着油灯干耗着吧。
只是唐瑶瑶,心中有事,然后睡得又早,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