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张魏兵这么说,曹操顿时不说话了,毕竟是自已理亏在先。
“好了,事情已经解决了,我也该回农家乐。”张魏兵看向曹操,“曹老板,你都这么大人了,以后可别再做出这种事了。”
曹操辩解道:“我知道,这不是昨天因为喝多了嘛,以后保证不会了。”
“我走了,有空来农家乐找我喝酒。”张魏兵边说边开启了时空通道。
曹操点了点头,“好的,过几天有空我去找你。”......
回到农家乐后,张魏兵先是将答应孙权的东西送了过去,之后张魏兵便回到房间休息了。几天后,曹操来到农家乐找到张魏兵,两人聊了很久,还喝了不少酒。在聊天过程中,曹操提到孙权那边已经根据张魏兵送过去的图纸造好了大船,过几日就准备派遣先锋部队出海探寻。
“看来你们对此很上心啊。”张魏兵说道。
“可不是嘛,刘备和孙权那俩家伙天天催促工匠们赶工呢。”曹操笑道。
“希望你们这次出海能有收获。”张魏兵说道。
“一定会的。”曹操坚定地说。
二人边喝边聊,不知不觉夜幕降临。
“时间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曹操起身告辞。
“好,路上小心。”张魏兵也站了起来。
曹操离开后,张魏兵回到房间,躺在床上,思考着自已明天是不是也该找点事做。
翌日清晨,张魏兵从床上醒来后,先是通过小天给曹操他们送了一份那个时期的海上地图,特别标注了东边某个岛屿上拥有着大大小小的银矿,剩下的就看曹操他们怎么做了。
做完这一切后,张魏兵正打算出发柯南世界准备去看看那个穿越老乡时,小院外响起了敲门声。
“张先生,别来无恙呀。”
打开门,崇祯帝朱由检站在门外,身后跟着手里捧着礼盒的王承恩。
“是崇祯皇帝呀,你怎么过来了,是有什么事情吗。”张魏兵说着邀请二人进来。
朱由检眼神示意下,王承恩将手上的礼盒递给张魏兵,“张先生,这是陛下送给你的一点心意,还请收下。”
张魏兵打开礼盒,里面是一对上好的玉如意,放在现代最起码值六位数。“多谢崇祯皇帝的礼物。”
朱由检笑着说:“这是朕对先生的一片感激之情。若不是先生帮忙推荐的那些武将和送来的那些火炮,朕恐怕无法如此顺利地解决辽东的后金问题。”
“陛下言重了,我只是做了我力所能及的事罢了,再说那些武器也是你花钱从我这买来的。”张魏兵说道。
“这怎么可以相提并论,没有张先生你朕也买不到那些武器。”朱由检顿了顿接着说,“其实,这次前来还有件事需要张先生帮忙。”
“请讲!”张魏兵说道。
“想必张先生也清楚得很呐,朕虽贵为一国之君,但对于治国理政这一方面,实乃力有不逮、经验匮乏啊!如今这战事眼看着就要落下帷幕了,可接下来该如何治理这偌大的国家,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朕着实是有些心中没底呀。不知张先生对此可有什么良策妙计能助朕一臂之力?”朱由检诚恳地说道。
张魏兵思考片刻后,回答道:“陛下,治国理政并非易事,但也有一些基本原则可循。首先,需重视农业发展,确保粮食充足,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其次,应加强商业和手工业,促进经济繁荣。此外,教育亦至关重要,培养优秀人才,为国家发展提供支撑。同时,建立公平公正的法律体系,保障民众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最后,君主应广纳谏言,倾听各方意见,做出明智决策。”
朱由检频频点头,表示赞同,“张先生所言极是!只是具体该如何实施,还望先生指教。”
张魏兵笑了笑,“陛下,这些只是大体方向,说白了这些都是我从书上学到的理论,具体怎么做我也不是很清楚,毕竟我也不会治理国家,不过我可以带你去洪武朝,你可以找你太祖取取经。”
“好,那就多谢张先生了。”朱由检感激得看向张魏兵说道。
“那,咱们现在就出发?”张魏兵目光看向朱由检询问道。
“好!”朱由检毫不迟疑得点了点头,随后看向身后的王承恩吩咐道:“承恩,你就不必跟着朕了,在这稍坐等朕回来。”
“是,陛下。”
随后,张魏兵开启前往洪武时空的通道,带着朱由检走了进去。
朱由检和张魏兵来到洪武年间,正逢朱元璋在御书房批改奏折,看到张魏兵和朱由检一同前来,感到有些惊讶。
朱由检看到朱元璋,急忙跪地叩拜,“太祖爷爷,孙儿朱由检拜见太祖爷爷!”
朱元璋微微颔首,“起来说话吧。”随后目光看向张魏兵开口问道:“你们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朱由检站起身来,恭敬地立在一旁。张魏兵笑呵呵开口道,“也没什么大事,主要是朱由检此次前来,是想向您请教治国之道。”
朱元璋打量着朱由检,“你那边现在情况如何了,那些个贪官都解决了?”
朱由检连忙答道,“是的太祖爷爷,在蓝将军的帮助下,已经全都处理干净了。”
朱元璋笑了笑,“如此甚好,那你今日过来是遇到什么难题了?”
朱由检将现在明朝的处境以及自已的困惑一一讲述给朱元璋听。
朱元璋沉思片刻,语重心长地说道,“治国之道,首要在得民心。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朱由检连连点头,“太祖爷爷教诲,孙儿铭记于心。”接着,朱元璋又分享了一些自已的治国经验和智慧。
朱由检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问题,朱元璋则耐心解答。最后,朱由检再次向朱元璋道谢,“今日得太祖爷爷赐教,孙儿受益匪浅。”
朱元璋摆了摆手,“无妨,希望你能将所学运用到治国之中,重振大明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