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换衣服出发!”沈初吐掉嘴里的甘蔗渣,往楼上走去。
她有多买几套防护服备用,每次出门都能换干净的穿。
家里其他人听她的建议,也都有买多余的防护服备用。
康萍和周大叔应了一声,也回了各自的房间。
五分钟后,大家收拾齐整,上车出发。
有了上午的收入打底,车上三人心情都很轻松。
沈初沿着上午的路,很快就将车开去了甘蔗地。
三人下车后,开始干活儿。
康萍和周大叔干劲十足。
尤其是康萍,干起活儿来,那架势跟速度,竟比周大叔还强些。
相比于两人的劳动强度,沈初算是轻松的。
她只需按照箭头指示,去一一采集倒地上的甘蔗节而已。
等到把带来的几个筐子装满,腾空后,再继续采集。
也许是因为中间地带更少人光顾的缘故,这一片甘蔗中,出中等辐射甘蔗节的比率,比上午那一片的甘蔗多。
一直没停的沈初,终于有了点,自已跟不上周大叔跟康萍节奏的感觉。
周大叔跟康萍都注意到了这个情况。
于是,周大叔停下了手里的活儿,去帮沈初腾空筐子。
并告知沈初,接下来,送甘蔗节上车腾筐子的活儿交给他,让她专心采收甘蔗节。
沈初当然乐意。
继续忙碌起来。
一个下午下来,沈初明显感觉,今天下午他们的收入,比上午要多不少。
五点半,沈初才宣布收工。
之所以收工晚,是因为沈初不想去回收站排队。
傍晚是回收站收货的高峰期,排队排半个多甚至一个多小时都是可能的。
与其这样,他们还不如在外头多干一阵。
反正他们的货能放车上,就是明早去卖,也是可以的。
正好,早上去回收站卖货的人少,于姐还能喊站里的伙计,帮他们卸货。
听到沈初让收工,康萍和周大叔看了下时间。
发现竟已经五点半了,立即停了手。
然后大家一起收尾,将甘蔗节送上车,把车厢遮好。
上车回家。
沈初车速很快,半小时没到,一行人就回到了周家,比周金还先到家。
等周金回来时,沈初他们已经把杂事做完,并把钱也分了。
周金得知众人上午收获不菲,下午还又弄了一千多斤甘蔗节,心里十分羡慕。
要不是心志够坚定,他都想辞去猎风小队队长的职务,专心跟自家妹子干了。
“金子,咱妹子可真是太神了!我这还是第一次挣这么多钱!”康萍拿着分到的钱,激动的冲丈夫道。
“嗯,以后你会习惯的。”周金笑着应话。
“不成!这么多钱放家里,我不放心。待会儿吃了饭,你送我去银行吧。我把它们存了。”
“好。”周金眼神宠溺。
吃过晚饭,他本身也准备带媳妇出去走走,顺带去银行存钱也好。
晚饭后,周婶子竟也提了去存钱的事。
沈初无奈,只能跟他们一起去。
第二天。
一大早,沈初一行人就出发了。
他们先去秦氏回收站将昨天下午采收的甘蔗节卖了,然后才前往目的地。
又一笔巨款进账,三人心情都美美的。
五天后,原本该一周才能收完的甘蔗林,因为周金的加入,被提前收完了。
第六天的时候,天终于下起了雨,一家子在家享起了清闲。
“一场秋雨,一场凉啊。”
“要咱还在棚户区,这时候估计得穿袄子了。”周大叔泡了一壶茶,坐在封了窗的阳台边,欣赏着外头淅淅沥沥的小雨。
新家真是好啊,有暖气可以用。
下雨天出不了城,他也不用再跟以前一样,担心家里没收入,心里着急。
“是啊,以前咱住棚户区,哪儿想过有一天能过这样的好日子啊?”周婶子接话道。
“咱有今天,都是亏了咱闺女。”
周大叔看了一眼周婶子,点头赞同。
“这段时间小初丫头辛苦了,你啊,多给她做点好吃的。”
“嗯!”周婶子赞同。
老两口正说话呢,门被敲响了。
“谁啊?”周婶子去开门。
“妈,是我!”门外传来欢喜的声音。
听到沈初的声音,周婶子脸上立马扬起笑来。
“闺女咋来了?”
“妈,于姐他们来了,带了火锅底料,还有我选的好多食材。”
“我留了于姐跟姐夫吃饭,妈,辛苦您帮忙做顿火锅呗!”火锅啊,她馋好久了。
“小于他们来了?!”
“成!我先去瞧瞧食材!”周婶子立马跟沈初出了门。
客厅里,于姐已经抱着沈灵在逗了。
看到周婶子跟沈初出来,主动跟周婶子打了招呼。
周婶子跟于姐客套了两句,安排沈初陪于姐说话,就去了厨房。
厨房里,周金跟康萍都在,两人刚把于姐两口子带来的食材搬进来。
他们妹子可是真舍得啊,这次买的肉跟蛋,几乎是先前的两倍。还买了好几袋火锅底料,以及一些汤料。
周婶子看到情况,心疼的念了句“败家”。
却不耽误她安排儿子跟儿媳妇,帮她把东西处理后,放到指定位置。
“行了,你们都出去吧。”
“金子,你去跟你爸陪陪刘科长。”
“萍萍,你烧壶水,泡几杯茶,给他们送去。”周婶子安排道。
夫妻俩应下,各自忙碌起来。
沈初已经把于姐请去了楼上自已的房间。
此时,两人正聊天。
“亏了你这阵子的帮忙,我这个月的业绩又达标了。上头给我配了个助手,现在我就算休息,也不耽误收货了。”
“就昨天我跟你介绍的那个小孙,他的业绩考核跟我一起的。以后我要休假不在,你把货出给他,也是一样的。”于姐眉宇间全是喜气。
“嗯。”沈初应了一声。
“对了,上次我跟你提的那事,你考虑得咋样了?”于姐又问道。
沈初一愣。
这才想起来,前两天于姐跟她说,可以送她儿子去第三区的幼儿园上学。
过完年,她儿子就四岁了,平常很少碰到同龄的孩子能一起玩。
去第三区上幼儿园,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只是,她没有第三区的身份,接送孩子会很不方便。
顿了顿,沈初望向了于姐。
“不在第三区买房的话,我们能办移民吗?”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