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沈存往电动三轮车上装了6个大塑料桶后,朝着村子附近的森林公园驶去。
一路开进森林深处,在费了番功夫后,他终于寻找到了自已的目标——人工蜂巢。
从外表上看,这是一个被固定在树上的大型圆柱体,外面包裹着一层隔热保温材料。
沈存上前解开泡沫垫,圆柱体露出了它的真面目,两个30升大型塑料桶通过旋转接口堆叠串联在一起。
通过透明的塑料外壳,可以清楚地看到内部错落有致的蜂巢和密密麻麻的蜜蜂。
他轻轻旋转起塑料桶,将两个大桶分离开来。
取下上方的塑料桶,可以看到里面的蜜蜂数量并不多,大部分工蜂都待在下方的桶里。
沈存稍微摇晃了一下,里面的几只蜜蜂就飞了出来,只留下装满蜂蜜的蜜脾。
将这个旧桶放到车上后,他将一个新桶连接到了另外一个塑料桶的下方。
重新将两个塑料桶固定好后,他将遮光罩和隔热保温垫又套了回去,随后赶往下一处人工蜂巢。
这种串联瓶养蜂法,也称为非接触式养蜂法。
由名为叶戈罗夫的大毛国视频博主首创并向全网推荐,是一种难度很低的非商业化养蜂法。
沈存三年前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他发布的教程视频后惊为天人,并立即在山上着手实践了起来。
至于为什么要用塑料桶,而不是传统的木制蜂箱,这就得从一只蜜蜂的生命周期讲起。
首先蜂后会在蜂房中产卵,卵又变成幼虫。
接着幼虫会被工蜂喂养,直到幼虫变成蛹,最后蛹变成一只成蜂破茧而出。
这只成蜂会立即清理自已的蜂房,但是仍会有一些残留的茧壳被永远留在蜂房里。
而从这个蜂房中孵化而出的下一只蜜蜂,其发育空间就会稍微变小一些,体型也会比之前的那只蜜蜂稍小一些。
因此在每个孵化周期后,所有蜂房都将逐渐变小变暗。
当蜜蜂不断的用蜂蜜填满整个蜂巢时,蜂后仍旧会在没有蜂蜜的蜂房里产卵。
所以每一代新生蜜蜂都会越来越小,蜜蜂会不断退化。
蜂群也会最终灭亡,只留下一个装满蜂蜜的树洞。
这一切的发生,都是由于蜜蜂无法翻新他们的巢穴。
在没有人为干预的状态下,每个蜂群最终都注定要在自然环境中退化和死亡。
但在养蜂人的帮助下,蜂群却几乎可以永远存活。
串联瓶养蜂法,就能确保蜂巢的及时更新。
因为蜜蜂总是在蜂巢中,自上而下的储存蜂蜜。
当上方的塑料桶完全装满了蜂蜜,大部分蜜蜂就会自已移动到下方的桶里。
此时养蜂人就可以取走上方的桶食用,并在下方再次添加一个新桶以拓展蜂巢。
迫使蜜蜂使用老化的蜂房储存蜂蜜,转而使用新桶里的蜂房孵化蜂卵。
这样就保证了蜂巢的及时更新,阻止了整个蜂群的退化。
整个过程中都完全不需要打开蜂箱取出巢框,所以也不会打搅到蜜蜂。
从本质上说,这种方法相当于给蜜蜂提供了一个无限深的树洞。
虽然串联瓶养蜂法无法像商业化养蜂那样,达到很高的蜂蜜产量,但是却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这种操作方法极其简单,不需要深入学习养蜂的专业知识,占用的时间和人力也极少。
最为重要的是成本低廉,风险极低。
不过就是几个塑料瓶子,一些工蜂,加上一个初始的王台,然后将蜂后放入其中即可。
几乎不需要什么前期投入,极大地降低了养蜂门槛。
并且产出的是纯天然无污染的有机蜂蜜。
事实上,现在商店里售卖的蜂蜜都存在着极为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由于蜂螨的寄生,野生蜜蜂的数量正在慢慢减少。
为了保护自已的蜂群,职业养蜂人都会大量使用杀虫剂“双甲脒”(又称螨虫克星)。
双甲脒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摄入会导致人类内分泌失调和神经系统损伤。
同时,职业养蜂人为了提高产量,总是会将大型蜂箱运送到农作物产区附近。
蜜蜂从这里采集到的花蜜会不可避免地沾染到杀虫剂、生长促进剂和其他有害化学物质。
沈存放置蜂巢的位置距离八亩村5公里以上,处于原始森林的深处。
远离农业生产区,也就远离了各种化学污染源。
养蜂用的塑料桶虽然成本低廉,却也都经过了精心设计,顶部设有一个通风口。
底部通过打孔和热熔胶贴合,共安装有3个瓶口。
除了供蜜蜂进出的主通道外,还有额外的排水口和垃圾出口。
内部不需要安装传统的巢框,固定几根木筷作为附着点即可,后续交给蜜蜂自已就行。
职业养蜂人使用的木制巢框和木制蜂箱非常容易产生霉菌。
这是因为蜂群每天都会蒸发出几十升水,木材变湿后真菌和霉菌就会立即开始滋生。
由于蜜蜂会在霉菌上爬行,霉菌的孢子便会污染蜂蜜和蜂花粉。
而在没有巢框的塑料瓶中,虽然也会出现同样多的冷凝水,但水不会被塑料吸收,而是会顺着塑料瓶内壁从底部排水口流出。
包裹在塑料桶外侧1厘米厚的聚乙烯泡沫垫,其保温效果相当于10厘米厚的木板。
能够对蜂巢进行保温和遮阳,也可以有效防止低温时的水气冷凝。
桶身垂直结构带来的自然循环通风,能够将蜂巢的温度和湿度稳定维持在蜜蜂的舒适区间内。
在冬季温度极低的情况下,蜜蜂也会自已使用蜂胶填满上方的通风口越冬,等到第二年开春再咬开。
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蜜蜂身上掉下来的蜂螨,也会从光滑漏斗状瓶口滑落,这样就不会导致其他蜜蜂再次感染。
因病死亡的蜜蜂也会从底部的垃圾出口掉出,不至于堵塞蜂巢。
基本全程不需要人类干预,只需定时为蜂群更换新的塑料桶就行。
这样人类收获了免费健康的蜂蜜,蜂群获得了不断翻新的蜂巢。
这种养蜂方式的变革,可以使野外蜂群的数量稳定增长。
让大自然的传粉者免于灭绝,使授粉生态链免于衰退,从而减少人类的饥饿指数。
科学界有句名言:人类生存可以不依靠蜂蜜,但是如果世界上没有蜜蜂,人类必将挨饿。
回到家里,沈存切开塑料桶,取出里面的蜜脾。
接着放入手动蜂蜜压榨机,开始分离蜂蜜和蜂蜡。
商业化蜂蜜采用的离心式脱蜜机虽然效率很高,但传统的挤压式脱蜜机产出的蜂蜜会含有更多的花粉微粒。
因此口味会更加醇厚,并含有更多的营养价值。
从6个塑料桶里,沈存足足收获了重达200多公斤的蜂蜜,以及各种蜂蜡、蜂胶、蜂乳、蜂王浆、蜂花粉。
在完成封装后,他将这些东西全都放入了避难所内储备了起来。
一想到森林公园还有很多区域没有利用起来,沈存已经开始盘算起了扩大生产。
下一步他准备将现有的六个蜂巢再次分群,以增加蜂蜜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