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垦岁月
军垦岁月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军垦岁月 > 第5章 同乡驾到

第5章 同乡驾到

加入书架
书名:
军垦岁月
作者:
河南妞
本章字数:
4132
更新时间:
2024-11-17

刘国华怀着激动的心情收拾好包裹,衣服也归拢整齐,幸福感爆棚,不由哼起来《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晚饭的时候,刘国华拿了一把大白兔奶糖分给了几个同事们。尽管同事们有几个也是从其它地方支边的,但对于上海寄过来的大白兔奶糖是没有抗拒能力的,一边品尝着难得的奶糖还不忘一边调侃着刘校长。

“女朋友寄来的吧,甜!”小王老师调侃道。

“哪里有女朋友呀,这年头,对象都在丈母娘家养着呢。”李老师年龄不大,却很有趣。

“除了父母,谁会想到天边的我们?”小张老师幽幽道。

……

刘国华的心里一阵暖流通过,同类人怜惜同类呀!

周末刘国华步行去三公里处的场部机关去看王璐嘉,这小子滋润着呢,虽然机关办公室只是一排平房,但它们是砖木结构的,地面上都铺着红砖,窗户也比一般的房子大一些,而且还是玻璃镶嵌的。

虽然王璐嘉有自已的宿舍,四人间的,就是那种一间小屋里用木墩并排支着4块铺板,铺板上铺着羊毛毡子御寒,床底下的提包就是所有的家当。靠窗台一张简易木头桌上放着4只竹壳的暖水瓶,门口另一侧是土块垒成的土灶,上面还有一只大铁壶平时用来烧热水,门口的水缸是几个人储水的容器。

即便有宿舍,但是王璐嘉还是喜欢呆在办公室里,安静,宽敞,无论看书还是写东西都不受干扰,最主要的是太节约煤油。

刘国华到宿舍找不到人便径直来到办公室,果然王璐嘉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连刘国华有节奏的敲门声都没有听到。人都进来了,王璐嘉才猛地抬起头来。

“哪股风把你刮过来了?”王璐嘉惊喜地问道,在这只有两个同乡的世界里,他们竟然不用方言,也是用普通话交流。

“就不能过来看看你!”刘国华一边说,一边拉过来旁边的那把木头椅子,坐在上面。

“看什么呢,这么专心?”刘国华又忍不住问了一句。

“看家信,刚收到的。”王璐嘉语气十分平静。

“家里那边怎么样?”刘国华关切地问道。

“还好吧,基本还是老样子,变化不大。”王璐嘉兄弟姐妹多,貌似少他一个也不觉得少什么。

“走,咱们去小食堂吃肉丝面去。”刘国华刻意把“肉丝面”三个字拉得好长。

“怎么,发财了?”王璐嘉明知道怎么回事,还是问了一句。

“别问那么多,走吧!”刘国华还卖起了关子。

刘国华和王璐嘉一人要一碗肉丝面,共花了八两粮票,这是他们离开家乡几个月第一次改善生活,吃得格外香,吃着吃着,两个人竟然眼角湿润了。

王璐嘉家中人口多,生活一向清苦,都是粗茶淡饭,他早就习惯了现在的食堂饭菜,甚至感觉还好于自已家的伙食呢!

而刘国华心里则五味杂陈,平时在家里,肉丝面是家常便饭,周末哥哥姐姐们回来,母亲都会烧一桌子美味佳肴,可是现如今,一碗面竟然让自已感动不已。

吃完饭两个人边往宿舍走边聊,虽然他俩和场部大院里的工作人员一样都穿着同样的军装,但王璐嘉和刘国华还是显得与众不同,可能是知识分子的内在气质使然吧!尤其刘国华一米八的个子,气宇轩昂,走起路来昂首挺胸,尽显风采。

聊天不知道怎么聊到了持续进疆的伙伴们了,王璐嘉神秘透露:“咱们这批知青顺利进新疆后,后续一批批上海知青也陆续到达了塔里木,大部分要留在塔里木,只有少部分分到了其它垦区,听说我们团场也要分过来 一部分上海知青,到时候咱们可要热闹了。”

“这等好事?不知是男知青还是女知青?”刘国华无限向往都写在了脸上。

“据说男女都有,按照比例来的。”王璐嘉在机关工作,消息应该可靠的。

“到时间咱们组织个同乡会,假期里可以聚一聚。”刘国华说出了心中的设想。

“那感情好,将来选你当会长,会长、校长双料带长的。”王璐嘉还不忘幽默一把。

天已经渐渐凉了,附近连队来上学的孩子们上学都是结伴而来,无论男孩还是女孩身上穿着旧军装改成的衣服,脚上穿着老毡筒,袜子也是父辈用羊毛线钩成的毛袜子,如果不是女生们留着小辫子,根本分不清男孩还是女孩子。

教室的窗户上虽然镶着玻璃,无奈窗缝有点大,北风依然入侵,不得已教室里早早就架上了火炉——焦炭是马车队从几十公里外的炭场运过来的,还要节约着烧。

尽管运输困难,但是焦炭还是优先供应机关办公室和学校。小家小户只分到少量的焦炭,做饭取暖全靠梭梭柴,还有山上的松枝。

周末或者假期,这些学生们都结伴到南山坡上去背柴禾,夏天多背点方便家里冬天做饭取暖。连队住家户每一家只有一间土房子,一张木板拼接的大床,一间房子就是一个家庭,每个人的枕头就是自已的行李箱,床底下放些鞋子什么的。门口的灶台上一口铁锅,要么做点简单的饭菜,要么到食堂打饭吃——反正都是按人头定量。

临近春节,一批上海知青从塔里木乘汽车,再几次转车终于到了刘国华他们所在的团场场,大约有60人,已经是相当的规模了。

这批知青中只有极个别人被分配到机关,比如文化程度高的徐梅被分配在财务科工作;少数人被分配在医院学习,比如章如军;其余的人都被分配在二道河子参加一线劳动,成为一名普通的农工。

冰天雪地的气候,对这些刚从上海来的知青们绝对是个挑战!棉军装、大头鞋或者老毡筒、棉帽子的加盟,他们的身份迅速转变了——洋学生到军垦战士的转变!

春节放假期间,这批上海知青计划在学校举行简单的联谊活动,就连在农业分场教书的周娟,也提前打好招呼,要乘坐坐拉面粉的二十八拖拉到城里来团聚。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