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已经老去的父皇,朱标不由得想起了在他离开小院前一晚,白桦对他说的那些话。
每一句,每一字,都足以称得上是石破天惊。
白桦告诉了朱标大明的未来,以及清朝的未来,之后的历史并没有告诉朱标,因为没有必要,之后的历史过于遥远,如果能改变大明,也就直接改变了整个世界线。
“你的父皇,并不爱民。”
这几个字,让朱标愣住了,刚想争辩,但白桦接下来的话让他辩无可辩。
“你的父皇是一个农民,得国之正前所未有,驱除鞑虏,收复中原,还了汉人一个朗朗乾坤。”
“但你的父皇却称不上文韬武略,对于治国甚至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你的父皇,只是想要做这大明的地主,他不把民当做民,不把官当做官,而是把这大明视为你朱家的家产。”
“文武百官只是给你们家工作的账房,百姓万民是给你们种地的农奴。”
“你父皇早就不是凤阳一农民了,而是这大明的皇帝,但他却猜疑百官,以一个农民的角度去憎恨百官,厌恶文人士子。”
“惩治贪官没有错,但以明朝的俸禄不足以养廉,如此滥杀也只是因为你父皇只想听自已想听的,看自已想看的。”
“其实你父皇也很清楚,他早就变了。”
“数不尽的苛捐杂税,大明全靠农税,只给万民留了一线,足够他们活着罢了。”
“按照现在的制度,未来大明的土地绝大部分都会变成你们朱家宗室的私产,而这会导致什么呢?大明失去民心,就像是你的父皇造反一样,有人会来造大明的反。”
“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明闭关锁国,海外强敌环绕,最终的结果就是被刀枪撬开国门。”
“还好,这片土地总是会有人站出来,但为什么我们不提前解决这些问题呢?等他们把这个世界的资源收割几百年成为我们的强敌吗?为什么不提前把一切都拿到手呢?”
“殿下,你不想功盖三皇,德高五帝,成为真正的千古一帝,带着我们华夏民族真正站起来,不再为了任何人低头,不再向任何人弯腰吗?”
朱标整个人都在颤抖,如果不是眼前之人是白桦,不是仙人,他定然要让王二一刀砍了眼前的狂徒。
可是,他知道,白桦说的句句属实。
“殿下,你想怎么选呢?是让这天下安安稳稳成为你朱家的土地数百年,你安安稳稳的做自已太子,不用考虑那么多。”
“毕竟路你父皇都给铺好了。”
“又或者是站起来,扛起你应有的责任,去做一个人皇,而不是天子。”
“人皇啊人皇,肩负万民的信任,承担万民的责任,而不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哪里有永昌的王朝?天又能决定什么呢?殿下,你要知道,人定胜天……”
朱标不是朱元璋,他从小就被当做皇帝来培养,为了一些事情,他和朱元璋其实也发生过不少冲突。
朱标知道朱元璋的很多想法是错误的,但他没有办法,朱元璋就是这大明的天,是他的父亲,是这大明的皇帝。
但朱标也敏锐的注意到了一件,那就是按照白桦这么说的发展下去,大明真的富有四海之后,他这个皇帝,还有大明的王公贵族,又应该怎么保证自已的地位呢?
“天下是人民的,不属于某一个人,旧的制度终将被新的制度代替,我们能做的就是留更多的资源给我们的后代。”
朱标沉默了,最后还是做出了自已的决定。
等他当上皇帝之后,他会给白桦平等的地位,和白桦一起看看这天下,看看怎么功盖三皇,德高五帝。
“标儿。”
朱元璋的呼唤,让朱标回过了神,看向了自已的父亲。
“你有什么事情要和我说?”
朱元璋看着朱标,这个自已最钟爱的儿子,未来大明的继承人。
朱元璋对朱标和朱允炆最满意的地方,就是他们身上的仁厚,先不说朱允炆怎么样,朱标对自已其他兄弟的关心不是假的。
朱元璋不信任朝中的文武百官,这些年他一直在把武将手中的权利向藩王的手中过渡,说朱元璋勤政,其实也只是他不信任朝中的官员,大事小事必须自已过目才肯放心。
对待官员他说杀就杀,大明律十分严苛,但在对待自已的儿子,大明的几个藩王身上,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朱元璋难道不知道自已封出去的几个藩王都在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吗?
他知道,但他也认为这是应该的,因为这天下都是他们朱家的。
可是,朱元璋的作法和政策,确确实实的压塌了国家的脊梁,导致明末的惨剧,清朝则是在封建制度上集古往今来之大成,如果不是被枪炮打开了国门,肯定还能继续延续下去。
华夏资源充足,不需要去争去抢,华夏周围都是小国,自古以来天朝上国的概念深入人心。
除此之外,影响大明最深的是儒家思想,以及根深蒂固的观念,还有腐朽麻木的科举制度。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但读的书是圣贤书,在这么多年这么多王朝的影响下,这些圣贤书早就成了禁锢思想,维护统治的手段。
改革,大明需要改革。
朱标感觉此时此刻的自已,仿佛回到了深山之中,被那突如其来的山洪击中时一样。
周身满是滚滚浊流,他不想随波逐流,而是想要逆流而上!
时代的浪潮中,朱标不想再沉默了。
他是已经死过一次的人了,不再畏惧那些了。
“父皇,我想提前继位,我想要改变大明。”
父与子,皇帝和太子,朱元璋和朱标。
朱元璋愣住了,没有想到朱标会这么说。
他的反应并没有朱标想象的那么激烈,反倒是有些平等。
“给咱说说,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