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 80 回名为 “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
以下是此回具体分析:
1、情节发展:
曹丕篡汉:曹操病逝后,曹丕继承魏王之位。
他先是用计收缴了其弟鄢陵侯曹彰的全部兵马,巩固了自已的势力。
接着,因临淄侯曹植、萧怀侯曹熊未来奔丧,曹丕大怒并派人问罪。
之后,在华歆、李伏等大臣借祥瑞之说的怂恿下,曹丕野心膨胀,决定篡汉。
曹皇后得知后,怒斥其兄大逆不道,但也无法阻止。
华歆等上殿逼宫,汉献帝先是不从,曹洪杀死祖弼后,献帝无奈只好答应禅位。
最终,曹丕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登基称帝,改国号为魏,建元黄初。
刘备称帝:曹丕篡汉的消息传到蜀汉,刘备集团的众人认为刘备作为汉室宗亲,有责任复兴汉室。
诸葛亮劝说刘备称帝,但刘备再三不从。
于是诸葛亮诈病,以此来试探刘备的心意。
刘备在探望诸葛亮时,诸葛亮指出若刘备不当皇帝,汉朝江山将彻底失去,在众人的劝说下,刘备最终答应称帝,国号蜀汉,定都成都。
2、人物刻画:
曹丕:
野心勃勃:曹丕一直觊觎皇位,曹操死后,他迫不及待地采取各种手段来巩固自已的地位,并最终篡汉称帝。
这显示出他对权力的极度渴望和追求,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工于心计:从收缴曹彰的兵马,到处理曹植、曹熊的问题,再到接受禅让时的种种举动,都可以看出曹丕心思缜密、善于谋划。
他懂得利用各种时机和人物来为自已的称帝之路铺平道路,展现出了较高的政治谋略。
刘备:
仁义与野心并存:刘备一直以仁义著称,起初对于称帝之事再三推辞,表现出他对汉室的忠诚和谦逊。
但实际上,他内心也有称帝的想法,只是碍于名声和道德的约束。
在诸葛亮等人的劝说下,他最终顺应了众人的期望,称帝建立蜀汉,这也体现出他内心深处对权力的渴望。
善于用人:刘备能够建立蜀汉政权,与他善于用人是分不开的。在这一回中,他听从诸葛亮的建议,在合适的时机称帝,展现了他对诸葛亮的信任和对局势的准确判断。同时,他也能够团结蜀汉的文武百官,为自已的政权奠定基础。
诸葛亮:
足智多谋:诸葛亮深知刘备的心思,为了推动刘备称帝,他采用诈病的策略,巧妙地引导刘备做出称帝的决定。
这一计策既达到了目的,又维护了刘备的名声,显示出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
忠诚耿耿:诸葛亮一直致力于复兴汉室,他劝说刘备称帝是为了延续汉朝的正统,实现自已的政治理想。
他对刘备的忠诚是坚定不移的,始终为蜀汉的发展尽心尽力。
3、艺术手法:
对比手法:这一回中,将曹丕的篡汉与刘备的称帝进行了对比。
曹丕篡汉是违背君臣之道,以武力和威逼的方式夺取皇位;而刘备称帝则是在众人的推举下,以汉室宗亲的身份继承大统,被认为是正义之举。
这种对比突出了两者在行为和道德上的差异,也为后续两国的发展和对立埋下了伏笔。
铺垫与伏笔:前面的章节中,曹操的势力不断壮大,为曹丕篡汉奠定了基础;
而刘备在蜀汉的发展也为他称帝提供了条件。
这些情节的铺垫使得本回的故事发展顺理成章,同时也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如刘备称帝后即将兴兵伐吴等。
4、历史意义与影响:
反映了历史的变迁:这一回生动地展现了汉朝的衰落和曹魏、蜀汉的兴起,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
它揭示了封建王朝的权力斗争和政治动荡,以及在这种背景下人物的命运和选择。
强调了正统观念:在古代中国,正统观念非常重要。
刘备作为汉室宗亲,被认为是汉朝的正统继承人,他的称帝被视为延续汉朝的正统。
这一回通过对刘备称帝的描写,强调了正统观念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为蜀汉政权的合法性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