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妻归来,看我如何带飞娘家
典妻归来,看我如何带飞娘家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典妻归来,看我如何带飞娘家 > 第37章 扶哥魔

第37章 扶哥魔

加入书架
书名:
典妻归来,看我如何带飞娘家
作者:
紫色鸢尾22
本章字数:
8318
更新时间:
2024-11-18

苏家村地处南方,稻谷是各家各户主要经济和粮食作物,一般人家除了能打些柴火、弄些新鲜菜蔬去镇上卖,就只能靠着每年卖些稻谷赚点钱。赚钱不容易,所以大家宁愿拿稻谷当报酬,也不愿花铜板。

苏义说道:“你们家这两筐估摸着才一石左右,给我20个铜板就行。”这个报酬不算多,但也绝对不少。

苏母听了有些咂舌,这可比买一斤肉还贵,是不是拿稻谷当报酬会比较便宜?苏晴却很爽快数了铜板付过去还询问道:“义叔,你家干这生意,稻谷应该吃不完吧,多出来的是上粮铺卖掉吗?”

“是啊,大家都拿稻谷付账,这村里也就孟大夫家不怎么种地,能买一些米,其他家都种地,不卖给粮铺也没别的办法。”

“那刚好,我家的粮食不咋够吃,特别是这会准备建新房,粮食消耗就更快了,到时候可得找义叔买些米回去吃。”苏晴笑着说道,看义叔也是个老实人,来这买米总该比去粮铺划算,不然孟大夫也不会来这买。

“那敢情好,我一定给你们优惠些。”苏义笑着回答后,更加卖力地碾起米来。

见着这边还得一会,苏晴和苏母也没什么不放心的,就先回家准备做饭。

路上,苏晴嘻嘻笑道:“娘,以后咱们都来义叔家碾米吧,省得自已舂得那么辛苦。”这个月虽然一日三餐是不缺,可每天喝粥,还没吃过白米饭。

一是舍不得,二是家里或许没掌握好“舂米”的诀窍,舂出来的都是碎米,煮饭也不好吃,熬粥却正正好。

“好,好,都依你。”苏母满口答应,心里却在盘算着暂时安抚住闺女,事后还得想个什么办法,更加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不然都听闺女的,吃的粮食都得花钱买,再大的家业都得败光咯。

母女俩回到家里时,刘氏已经洗完衣裳,想用刀一点点刮猪皮上的毛,进展似乎并不顺利,于是在院里找了块石头,正坐在板凳上磨刀,磨几下用手刮过刀锋看看。

苏晴看着有些心惊,又不敢惊动她,只好等大嫂转过头来,才开口:“大嫂,你怀着孩子呢,以后别干这活了,放着让我们来做。”

“小妹,我可没这么精贵,你一直不让我干这,也不让我干那,难不成一家子都忙着,我一个人闲着不成?”刘氏笑容里带着一丝不解回道,她能感受到小妹的好意,可真这么干了,以后在家里和村里她还怎么立足?没听说哪家媳妇怀孕了就不干活的。

苏母也一脸不解望向自家闺女。

“大嫂,你哪不精贵了,我们家人都精贵着呢!”苏晴不知道应该怎么回,只好避重就轻得打着哈哈。

从现代过来,父母一代确实怀着孕该干活也得干,可二十一世纪后人们生活条件显著提升,看见孕妇都会特别照顾,导致她一看见大嫂挺着大肚子干活就会有罪恶感。

苏晴把竹篮里的豆角递给正呆愣着刘氏说道:“大嫂,你来择豆角吧!”

说完,她就跑进灶房里,看到那半个猪头,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

她心里连连哀叹,这猪头肉也算是好吃,可上面的毛太难处理了,时间本来就来不及,还整这出?怪不得大嫂要磨刀,她也想跑大哥旁边磨刀了。

怪不得这家伙早上看见自已有些躲躲闪闪,原来又是贪便宜去了。

此时,苏大强全然不知道小妹对他的腹诽,他还在得意早上花了20文就买了半个猪头的事,起码有3斤,虽然里面有骨头,可肉也不少,划算着呢!

等会又能多吃几片肉了,开心。

也没法跟大哥计较,苏晴把猪头放在清水里洗干净,把上面耳圈、眼角等乱七八糟的杂物去掉,要说这古代的家猪确实健康,都没找到什么淋巴块,味道也很不错,比现代的速成猪好吃太多,就是处理起来太麻烦。

她在心里骂过一遍大哥、二哥过后,用力刮着猪头肉上的毛,苏母看着她气鼓鼓的样子也不敢惹,转去外头抱柴火了。

米饭还没煮出来,卤猪头做不了,苏晴只能把猪头肉切下来,切成一片片,等会加些辣椒、芹菜进去炒炒,也让大家都能多吃一片。

米没到,菜已经准备好,为了让大家等粥一熟就能吃上,她直接下锅开始炒菜,饭菜的香味从灶屋飘向院子,又从院子飘向旁边正在干活的人。

这可把他们馋坏了,原本也不觉得饿,闻到肉香,苏勇爹的肚子率先叫了起来,大家都变得有气无力。

苏父见状,连忙跑进院子里问:“大丫啊,我们这就要开饭了吗?”

苏晴边炒菜边说道:“没呢爹,米还在义叔家碾着,娘去挑了,我先炒菜,开饭还得等些时间。”

听闻这个消息,大家也不介意,更卖力地干起活来,能吃上肉,多等会就多等会也是值得的。

苏母挑着米和米糠回来,院角的鸡看到咯咯哒大叫,她顺手拿瓢装了点米糠给大妞和圆圆、大壮三个,让他们去喂鸡玩。

苏晴此时还在热火朝天炒着菜,看见娘过来,直接吩咐道:“娘,你帮我洗一下米用水泡上。”

苏母放下竹筐,用瓢把米往米缸里灌:“好,你这要炒完可还早着,我把米放进去就去洗。”

“娘,用水泡上米,等会蒸米饭能快些熟。”

“蒸米饭?”正在烧火的刘氏问道,这年头除了地主富户,谁家能吃得起蒸米饭啊?一碗米饭能熬好些粥出来呢!

“大丫,我们不蒸米饭,煮粥就好了。”苏母小声说道:“要是你想吃蒸米饭,等晚上自已蒸一点来吃,我们喝粥就好了。”这两筐米去了壳后,刚刚好放进米缸,可经不起这么多人吃几回。

苏晴无奈地应下:“娘,那你也帮忙泡上吧!”

“行行行,我这就去泡上。”

等米吸饱了水,苏晴也炒好了菜,她正准备把锅给洗了,刚往里倒一瓢水,就被苏母拉开。

“你这孩子,锅里还有油呢?别洗!直接煮粥就行。”

苏晴有些无语,这样的场景不是第一次上演了,她第一次炒完菜要洗锅,苏母愣是用粥把锅过了一遍,里面的油花子被全部沾出来才肯洗。

第二次,刘氏往里面放了几片菜叶炒熟,也没加油盐就盛出来吃了。

第三次,苏大强把带着油花的刷锅水直接倒肚子里喝了。

……

总之,他们见不得锅里出现任何一滴油花,要是有都得放他们嘴里。

苏晴想起现代很多人熬的汤里有油,都要用勺子撇干净才喝,不禁晃了晃神,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人多,干起活来就是麻利,没等粥煮好,大家已经把空地上的杂草和石子收拾出来,围在院子里等饭吃了。

就是感觉个个饿得能吃上一头牛,苏晴连忙让爹和大哥几个把屋里的桌椅搬出来,等会就在宽敞的院里吃,正好可以晒晒太阳,舒服极了。

吃完饭后,苏三叔舔了舔嘴角的油花说道:“大哥,家里下午打地基还是明天打地基啊?我来给你帮忙。”

“是啊是啊,我和老三都来给大哥帮忙。”苏三婶一反常态地说道,她平日里可不乐意给大哥家帮忙,倒不是两家有什么矛盾,只是看不惯大哥一家没出息的样子。

可不一样,来大哥家里帮忙还能吃一顿带肉的饭,现在农闲时期,大家都在屋里闲着,他们给大哥家帮忙,既是一份人情,又能省去家里的饭食,想想就划算。

听到这话,苏父还没做出表态,苏勇爹倒是开心回应道:“叔,我也来给你家帮忙,放心,我一定尽力。”

两个儿子下午得去割茭白和鱼腥草,人来人往的不好干这活。

虽然现在村里人知道鱼腥草能吃,县城已经有人家卖鱼腥草,挖的多了,地里长的就少了,导致他家只能每天卖给5斤给春风楼,售价也降到了十文,苏晴倒是劝大哥、二哥放弃这门生意。

可苍蝇腿也是肉,苏父舍不得放弃这50个铜板,大强、二强就更舍不得了,导致两人花在上面的时间越来越多。

苏父下意识抬眼望向闺女,想让她给出答案。众人也顺着他的视线看向苏晴,也不震惊,毕竟从大丫回来后,家里的事基本都是她做主,好像确实应该问她才对。

当接收到众人视线,苏晴意识到,这一个月以来,除了花银子的事,家人有些反对,其他事情都是听她安排。

这样可不好,这是家,同样也是一个团队,若是做得好,大家都开心,但要是决策失误,大家免不了就会出现怨怼,时间一长,家也就散了。

这个想法差点把苏晴吓出一阵冷汗,她可不想和家人闹掰,虽然大家都有些小缺点,但家里没有极品,不会耍心机,这样的生活安逸又自在。

见小妹一直没反应,苏大强站起身来跑她耳边问道:“小妹,你说我们是今天下午开始打地基好,还是明天早上再打地基啊?小妹,小妹?”说着他还把脸凑近,像是观察苏晴到底怎么了。

苏晴看着眼前一脸天真和单纯的大哥,你马上就是三个孩子的爹啦!要不要这么没主见啊?

算了,苏大强的优点之一在于听话,缺点也是。

苏晴不想把家弄成一言堂,只好笑着回应:“建房子的事,我也不太懂,大哥你的意见是什么?还有爹、娘、二哥,你们也说说自已的想法呗!”

苏大强压根没想过这个问题,顺嘴就回道:“小妹,你做主就行,我都听你的。”

刘氏瞪了丈夫一眼,听小妹的,听小妹的,要是小妹嫁了,我看你怎么办?

村长在目光流转之间,已经明白了苏晴的意思,不由笑着捋了捋胡须说道:“大强,你是家里的长子,应该有些主意才行。”

他语重心长地接着说,“虽说大丫有主意,但你们家里的大事小情,不能总依赖她一个人安排。你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家的一份子,都有自已的想法和判断。”

苏父、苏母听到这些话,都低下头来,自打父母去世后,就是他们自个当家,平常遇事只会忍,也没办过什么大事,做决定都是以花很少的钱为原则,与钱无关的事怎么样都行。

可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直到闺女醒来,一切都不一样了,以后就把家交给几个孩子当吧,肯定能比以前过得好。

苏大强挠挠头,憨笑道:“嘿嘿,我明白了。那关于打地基的事,我觉得咱们还是明天早上开始吧,今天大家先休息一下,养足精神,明天干起活来更有劲。”

苏二强也跃跃欲试地说道:“我们下午先去把砖瓦订下,过几天打好地基就能直接在上面建新房了。”

苏晴眼睛一亮,笑着说道:“大哥、二哥的提议很不错!我都没想到订砖瓦呢!”

她不是没想到,只是不想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等着一个人的主意,苏父苏母且不管,但大哥、二哥必须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点三强几个小的感觉都好很多,不然穿到古代当一辈子扶哥魔,那是真的怕了。

苏大强瞪了一眼二弟:要是我也想到砖瓦该多好,不过,小妹夸我了,开心!

接收到瞪眼的苏二强一脸莫名其妙,不知道哪说错了。

苏晴没理这两人,转头看向村长和其他人:“村长爷爷,您有什么建议吗?我们家是第一次建房,很多事情还需要各位叔叔们帮忙指点指点。”

“一个家就是要这样,有商有量,才能长久和睦。”

村长满意地点了点头,顿了顿,继续说道:“建房是大事,要一步步来,急不得。地基得打牢,这是房子的根基,马虎不得,我们家是用石头和青砖来砌地基,耐用又稳固,你们看看要不要也用石头来打,去小青山上采就行。至于砖瓦,确实得早点订,现在正是建房的好时节,材料需求大,晚了怕是不好订……”

秋冬天是乡下人建房的好时机,因为农闲人又多,干活就特别快。选片较为平坦的空地,把上面的杂树杂草和石头清理一下,再简单挖一挖地基,不出几天就能把房子建成。

当然,这说的是用山上黄泥砌墙,上盖茅草屋顶的房子,和苏家的青砖大瓦房并不一样。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