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大宋
重塑大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重塑大宋 > 第36章 大宋银行

第36章 大宋银行

加入书架
书名:
重塑大宋
作者:
萧七郎
本章字数:
4826
更新时间:
2024-11-18

大宋嘉佑八年正月初一,一年一度的正旦宴会在大庆殿举办。

又到了发红包的时候,群臣拿到一个红纸袋,都以为是银票,打开一看是挺像银票,仔细一看才发现不是。

赵立庆站在赵祯前面的御阶上,抖动一下手中的几张纸币,说道:“诸位,这不是银票,是纸币,紫色的是十块,绯色五块,绿色一块,青色五角,橙色一角,蓝色五分,灰白色的是一分,当然这是主色,每种纸币有其他配色,一块对应的是一块银币,这就不用说了,这个一分对应的是十个铜钱,十分等于一角银币,诸位有什么不明白的就问吧。”

官员们都在仔细观察手中的纸币,五颜六色的,很是精美,纸质跟‘四海钱庄’的银票一样,又白得十几块,这太子殿下人怪好的。

吕公著离开座位出列,“殿下,这跟银票一样,怎么兑换也很清楚,就是这上面的‘大宋银行’和‘银监司监制’,臣不明白。”

不愧是管钱的,就是比别人敏感,看的通透。

赵立庆刚才说的有点口渴,转身拿起自已酒杯喝了一口,润一下喉咙。

“吕相看的仔细,我准备把‘四海钱庄’改名‘大宋银行’,再成立一个‘银监司’,专门监督纸币的印制,这两个新的部门要并入朝廷的管理体系。”

“哇...呀...”众官员也阵惊呼,这太子真大气,要把‘四海钱庄’交给朝廷,不说别的,光在全大宋两三千家分号的铺子就值不少钱。

皇家现在已经不用朝廷国库的钱养宗室,把皇家这么大的产业给朝廷,真让人没话说。

群臣全部跪下叩拜,高呼:“陛下、殿下,臣等佩服,大宋万年。”

“哈哈...”赵祯开怀大笑,“诸位请起,都是为了大宋。”

群臣纷纷起身落座,热闹的酒宴继续。

终于不用天天去文德殿看那些烦人的奏本,赵立庆也没在家里歇着,每天都去一趟虎卫军营地。

当官的都放假了,虎卫军还是在照常训练,赵立庆过来看他们训练,跟他们一起吃饭,都是穷苦人家出来的青年,都很珍惜在这里的日子。

他们来自全国各地,赵立庆跟他们聊的都是他们家乡的情形,十几天下来,对各地的情况有了个大概认识,这些是他在奏本上看不到的。

由于大宋开国方式跟别的朝代不同,没有给百姓分过地,而且不管民间的土地兼并。

所以到现在基本没有自耕农,都是佃农。

佃农租种地主的土地,一般要把收成的三至四成给地主,少数地方能达到五成,再加上朝廷的一成税,和人头税,有时候还要服徭役。

这样算下来,老百姓在地里辛辛苦苦一年,到最后落自已手里的只有收成的三成左右。

这还是目前这样的太平盛世,要是有个天灾,老百姓基本就是等着饿死。

‘大宋月报’几乎每期都在宣传燕云的土地政策和百姓的日常,很多‘虎卫军’士兵都向赵立庆提出想写信回家,让家人移民去燕云,虽然土地都是国家的,但只要人活着就一直不会收走土地,最主要的是才交一成的税,再也没有其他的税。

赵立庆已经不让再往燕云移民,人口是一定会增加的,难道等没地分的时候再把燕云的人往外移?能往哪移呢?

所以就没同意士兵们的要求,而是告诉他们,燕云能做到的事,其他地方也可以,让他们以此为目标,努力学习文化和训练,到时候让全天下变的跟燕云一样。

于是这个观念慢慢在‘虎卫军’形成,一段时间后,为了让家人过上燕云一样的好日子,让天下百姓也都过上一样的好日子,就成为‘虎卫军’的目标。

赵立庆很欣慰,这就是他成立‘虎卫军’的初衷。

欢乐的假期结束了,又到了每天去文德殿上班的日子,赵立庆刚到椅子都没坐热,十几个相公就一过起来。

落座后,文彦博先开口,“殿下,正旦那天您说的‘大宋银行’,不知是个什么章程?”

这是怕赵立庆反悔了,要早点把这事落实。

“诸位,关于这事我有个想法,就是要把经营和监管分开,就是‘银监司’负责监管,‘大宋银行’负责经营,你们怎么看?”要怎么做赵立庆都想了好几年,是时候拿出来讨论讨论。

众人陷入沉思,张方平先反应过来。“殿下,是类似总店和分号的关系吗?”

“有点像,但不是那种关系,具体说就是银监司直接管理‘铸币坊’,但不能随意印发纸币,要有一两银子入库才能印一块纸币,印完纸币要交给大宋银行来经营运作,而且对银行只有监管权,其他的私人钱庄以后也要纳入监管。”

吕公著还有些疑问,“殿下,比如我们户部要用钱是找银监司还是找银行?”

“银监司和银行都是独立的,你们户部要用钱就拿真金白银去银行换钱,银行纸币不够的时候再用真金白银去让银监司印纸币,因此要有个专门储存金银的银库,由银监司和银行共同管理。”

欧阳修听出了弊端,“殿下,那要这样的话,大宋银行就是专门给商人和百姓服务的,朝廷每年岂不是要贴进去不少钱。”

“当然是要有进项的,不然那么多费用和薪俸朝廷不赔死了,银行的进项就来自贷款,当然银行本身是没有钱的,要从民间吸收存款,比如人家存在银行一百块,每年给两块利息,再把这钱放贷给需要资金周转的商人,一年一百块收八至十块的利息,这就是银行的利润。”

富弻听的眉头紧皱,“殿下,朝廷放贷,这不好吧?说出来也不好听。”

“富相,你知道民间的钱庄收多少利息吗?一百块一年最少要三十块的利息,很多商人和作坊就因为借不起而破产,而且我们这个银行还能灵活变通,配合朝廷的政策,比如朝廷要大力发展纺织棉布的作坊,就对要借钱去建纺织坊的商人适当调低利息,以达到推广的目的。”

“这样啊,确实会起到很大的作用,那要什么条件才能到银行借钱?”富弻打算问到底。

“当然要有抵押物,而且只能借到抵押物的八成。”

这个贷款让曾公亮觉得自已的度支司再也不用为钱发愁,“殿下,那要是朝廷缺钱找银行呢?”

“朝廷也是要通过贷款的方式才能从银行拿到钱,但要用另外的方式,总不能把皇宫和衙门拿去抵押。”说到这赵立庆自已都笑了。

“哈哈...”众人是哄堂大笑...

等笑声平息,赵立庆接着说:“毕竟银行里的钱都是老百姓存进来,银行肯定要负责到底,朝廷用钱就看是要把钱用到什么地方,然后用什么方式还钱,比如要治理黄河,朝廷一下拿不出那么多钱,那就要把所有相关的部门集合起来先拿出一个方案,需要贷款多少,什么时候有钱还,这些都要写清楚,然后所有相关的人都要签字,包括我父皇都要签字,这样银行才不怕朝廷赖账。”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