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红星轧钢厂,李凯华骑着自行车直奔街道办,有了这车子真是方便多了。
这一路上到处都是玩耍的孩子。
红星轧钢厂在东直门外,离街道办有四十多分钟的距离,腿着走真的很慢,骑着自行车就快多了。
眼下大街上没有汽车,偶尔会有公交车驶过,大多数是马车和人力车。
孩子在大街上淘气也没啥危险,虽然会有几辆自行车穿过,大多骑得很慢,会主动的避让奔跑的孩子。
这个时候也是有交警执法的,十字路口,站着一个打着绑腿的交通员,悠闲的指挥着。
后世的交警那叫忙的焦头烂额,川流不息的小汽车不说,一大帮子不戴头盔的小青年,见缝插针的在车流中穿梭。
更有甚者就是那些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们,开着老头乐,占用机动车道晃悠,不戴头盔,没有驾照,不看红绿灯。
仿佛大街上只有他家一辆车,警察叔叔拦下他,还吹胡子瞪眼,不懂法还蹬鼻子上脸,倚老卖老。
这个时候的大街上行人也还是不少,大家的手腕上都挎着用藤条编成的菜篮子。
毕竟那个时候还没有塑料袋子,藤条编制的篮子就是大家的购物车了,还别说,真的挺环保,不像现在塑料袋子漫天飞。
大街上很热闹,做小生意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拨浪鼓摇的梆梆作响。
由于是冬天,大街上还没有背着木箱子卖冰棍的大妈,倒是有推着木头做的人力推车,架着黑乎乎的火罐子崩爆米花的大爷。
可惜的是,摊位前寥寥无几的,没啥人。
大家大多吃的是粗粮,没人舍得拿白花花的大米给孩子炸爆米花。
偶尔会有几个年轻的少妇耐不住孩子的死缠烂打,从家里拿点包谷粒儿,来到大爷面前,还央求着大爷手工费再便宜点。
家里条件好点的,也就是双职工家庭的孩子。
隔三差五的会拿出五分钱来,到街道旁边的小摊位上买个糖葫芦或者是小糖豆子。
这会儿的糖大多是红薯熬制的,甘蔗糖还很少,工业不发达,经济相对比较落后,农业也是刚起步,大家的温饱问题还没得到很好的解决。
一分钱能买五个糖豆子,姊妹多的家庭,每个孩子能分上一个糖豆子,过过瘾就好。
但大多数的孩子就连这样简单的零食都是可望而不可及,只能围着有零食的孩子盯着看,哈喇子流到胸前的衣服上,过过眼瘾拉倒。
再看看这些孩子身上穿的棉袄,笨重的很。
劳动布的里子和面子,就这还是大人的衣服穿破了,巧手的妇女们点着煤油灯起早贪黑的给孩子们改的。
中间塞了点棉花,补丁摞补丁的,老大穿完老二穿,老二穿完老三接力,一直传承到老幺。
孩子们都不能穿了,还不能扔,再给拆了洗干净,用浆糊一层一层的糊起来晒干,变成硬邦邦的布拖儿。
从大娘婶婶那里找来鞋样儿裁剪好,给孩子们做棉鞋或者单鞋儿穿,让这些仅有的资源发挥到极致。
李凯华背着解放包,蹬着自行车,凭借着模糊的印象寻找街道办。
现在已经是下午两点多快到三点了,冬天的京城天黑的比较早。
如果天黑之前不能把房子的事搞定的话,他真不知道这么寒冷的夜晚该如何度过。
况且现在单位下班的都比较早,街道办的工作还是很清闲的。
因为自打解放以后,还是会有几个漏网之鱼在新国家活动,为了安全起见,印发了群防群控的文件。
草木皆兵,大家都积极配合,提高警惕,不给敌特分子留有生根发芽的土壤,这也叫斩草除根,免留后患。
慢慢的四合院就出现了管事大爷的职称,这也是管事大爷的由来。
管事大爷只是协助街道办管理这一片的居民,不拿工资,白干活的那种。
但权力可是不小的,四合院里的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事,特别是邻里纠纷都是由管事大爷们来处理。
如果处理的好,不会经常惊扰到派所,也不打扰街道办,那么这个四合院就会被上面评为优秀四合院。
管事大爷们的脸上就特有光,关键的是院子里的各家各户还会领到一两香油或者几斤白面。
街道办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居委会,四合院的管事大爷相当于小区的物业。
不过现在的物业都收费,管事大爷们好面子,要尊重,白干也高兴。
街道办为了省事,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会首先听取管事大爷的意见。
虽然这个时候比较太平了,但一个老鼠坏一锅汤,四合院住的人员也比较杂乱。
管事大爷就好像是上面安插的眼线,稍有风吹草动,管事大爷就会第一个察觉,立刻上报处理,把坏分子碾压在萌芽状态。
由于有管事大爷的存在,街道办的工作就变得轻松多了。
主要的工作也就是给辖区里的居民安排一下工作,再安排住的地方,所以街道办最清楚所管辖区的住房空余问题。
不管是轧钢厂还是其他的厂子,只要有人入住四合院必须找他们签字盖章,才算手续齐全。
街道办还管介绍婚姻,谁谁家的小伙子二十好几了,还没搞对象,隔壁的街道谁谁谁家的大姑娘也到了嫁人的年纪了,然后撮合撮合。
李凯华很快就来到一座类似于四合院的地方,其实也就是一进的小四合院变成了现在的街道办的办公的地方。
看了看大门旁挂着的牌匾,知道就是这儿了。
支好了自行车,很有礼貌跟门卫说明来意之后,又递了一根大前门,在来的路上,顺便又买了一包,虽然自已不抽烟,裤兜里不能缺了这玩意。
“进门院里最后一排左手边第二间房就是王主任的办公室,找她就可以了。”
门卫大爷是个瘦高个,人很好,也很热情,李凯华道谢之后,很顺利的就找到了,抬手敲门。
“请进!”
屋内传来女人的声音。
“王主任您好!我是红星轧钢厂新入职的李凯华。”
推门进来之后,发现这个王主任是个中年妇女。
四十多岁,齐耳短发,那个年代都流行这种发型,浅蓝色的褂子洗的都有点发白了,勤劳俭朴是这个时代女性的标配。
如果有女人不会持家是会被笑话的。
王主任虽然衣着朴素,但人挺精神,目光迥异,很干练,一看就是一个做事雷厉风行的那种。
“房本和厂里的证明带来了吗?”
王主任也打量着进来的小青年。
看到眼前的小伙子不但人长的帅,衣服也特别干净整洁,内衬的白衬衫十分洁白,在这个年代很难做到,皮肤白皙,斯斯文文的,不由得心生好感。
“带来了。”
李凯华立刻从斜挎的解放包内,掏出房本和证明递了过去。
“红星四合院西厢房一间。”
王主任看了看房本,嘴里嘀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