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村里有好几家养殖户都加入到了张鑫养殖场的合作项目之中,但并非所有人都对这件事持认可态度。短短数日,村中便流言四起,各种说法层出不穷。有人称张鑫的养殖场之所以寻找其他养殖户合作,完全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也有人表示此举是为了替李丹还债;甚至还有些无聊之人传言张鑫与李丹之间关系暧昧不明。这些流言蜚语的目的无外乎是想给张鑫的养殖场制造麻烦,同时诋毁他的名声。
面对这种情况,张鑫和李丹早已有了心理准备。然而,那些与他们合作的养殖户们却并非个个意志坚定,有些人耳根子较软,听风便是雨,开始动摇是否要继续合作下去。对于这一点,张鑫和李丹倒是显得很淡定,毕竟他们并不在意多一个或少一个合作伙伴。他们内心坦然,深知自已所做之事都是为了村民着想,问心无愧便足矣。
.现在体验场这边每天都有人会定点直播,带着粉丝参观他们的养殖场种植场,同时还带他们参观当地的民风民俗。记得上一期的直播是李丹做的,她带着粉丝去参加了合龙口的仪式,这个合龙口的仪式在当地也是很少看到的,因为现在大家基本都不住窑洞了,这是一位当地的老人新建的三口窑洞。
这天新窑竣工时主家都要找来风水先生看个吉日,在这天举行大同小异而又极具地方特色的庆贺仪式,这便是所谓的“合龙口”。 合龙口的时间一般在中午12时左右。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主家男人要在窑面上贴一副大幅的对联:“下石喜逢黄道日,合龙正遇紫微星”,横批是“黄道吉日”。如果修的是三孔新窑,主家还要在正中那孔窑的码头石上钉个大钉子,再贴一张小红纸条,上面写着:“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大吉大利”。
负责施工的石匠大师傅,此前会在这孔窑的码头石最上面预留一个小口,此时,便要在口内点三炷香,烧三张黄纸,再把装有谷子、糜子、豇豆、麦子、麻子的小红布袋和小干鱼,以及笔、书、墨、锡箔纸等用五色线绑在口石旁的钉子上,还有五块不同颜色布尖尖用线串在一起,和用五色线把一双新红筷子挽成“十”字叉都挂在钉子上。这些东西既有美好的寓意,又是避邪的镇物,表达的是陕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放入五谷杂粮象征以后的日子能够年年五谷丰登;小干鱼寓意着年年有余;笔墨纸砚则表达了主人希望后世子孙能够金榜题名;锡箔则是镇妖避邪之物,意味着主人一家今后的生活平安健康,兴旺发达。
挂好这些东西后,只见石匠大师傅站起身,从上而下把绳子垂在地面上。主家男人连忙把地面上一块准备好的石头(口石)拴牢,石匠大师傅边往上提绳子和“口石”,边高声唱道:
石头好像一条龙,
摇摇摆摆不起身。
单等主家挂花红,
花红挂在龙头上。
主家男人见状,便快速在悬空的石头上挽好给石匠大师傅早已准备好的一块大红绸缎被面,以及几十元压喜钱,早年间是二尺红布和两元喜钱,一是寓意今后的生活红红火火、吉祥喜庆,二是向辛苦多日的石匠师傅表达谢意。石匠大师傅见状,便赶紧把挽着“花红”(即被面和喜钱)的“口石”吊上来,喜钱装入自已的腰包,红绸被面披在身上,把“口石”小心翼翼放入事先预留好的口中,表示“龙口”正式合好了!
其后,石匠大师傅又将绳垂下,准备从地下吊起一个大方木斗。此时主家又是一通忙乱,往斗里装麸皮、大红枣、香烟、喜糖、花生以及一分、二分、五分的硬币(富裕的人家可能会用一张张一角的纸币),更多的是主家婆姨巧手蒸出的小馒头,个个如核桃般大小,小巧玲珑,并点上了红点。除此之外,斗里面最重要的是那两个喜馍馍,每个重二斤左右。因为个头太大,主家一般先在里面放上一个蒸熟的馍,然后再裹上厚厚一层发面,再上笼屉去蒸。在这里还有个大讲究:看主家是否是个好主户,看得就是这馍的大小,馍越大,便表示这户人家越厚道、大方。
一通忙乱之后,石匠大师傅边往上吊斗,边大声唱道:
吊金斗,吊银斗,
鲁班爷留下合龙口……
大木斗一下子就吊上去了,这时满院子的人神经都是高度集中,眼睛一动不动地望着石匠大师傅。只见他先拿出了一个大蒸馍,故意举过自已的头顶,以增加主家男人接馍的难度,继续唱道:
粗箩箩,细箩筛,
箩七次,筛八次,
麦子箩成雪花花。
起一夜,发两天,
蒸出的馍馍真好看。
馍上的裂子辫的多,
横七盏,竖八盏,
不信传到手里看。
叫主家,逮蒸馍,
逮住荣华富贵,
逮不住富贵荣华……
说着又故意用力向上一抛,满院子的人心一下子都提到嗓子眼上,屏住气望着半空中的喜馍和主家男人左摇右晃准备接喜馍的紧张神态。当然,一般主家男人会一跃而起撩起衣襟,喜馍正中下怀。院里围观的乡邻,此时也会齐声喝彩:“好!好!荣华富贵!”并粗犷地推搡起主家男人,想抢吃那个大大的喜馍馍。
撒聚宝盆福物抢手
另一个大喜馍则归石匠大师傅所有,此时他又唱了起来:
一撒金,二撒银,
我撒莲花聚宝盆。
今后住在这新窑里,
花花枕头细被子,
你们一家好活一辈子。
人们还没回过神来,头上便是一阵“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原来是石匠大师傅边唱边顺手抓起斗里的东西,一把一把撒向四面八方。于是做工的、帮工的、看红火的男女老小再也顾不上听那大师傅的喜庆歌,人人奋袖出臂,争先恐后地抢着、捡着,为的就是能抢得一个个象征着吉祥的“福物”。这边老汉和老婆挤得跌倒一对,那边大姑娘和小伙子却只顾着嬉戏,趁乱故意将身旁的人推搡成一堆;而此时正值小学生放学的时间,小孩子们个个都爬在地上,在大人们的裤裆下直钻来钻去,为抢一颗喜糖,时不时还会头碰头,碰起一个大疙瘩还顾不得疼,十分有趣……
一通混乱之后,大家看着合了“龙口”的新居,个个都是笑逐颜开,主家婆姨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不论平时如何节俭,主家今天都会格外的大方,摆下丰盛的酒席招待前来捧场的乡邻。过去合龙口时,吃的一般是炸油糕、炸糕节、粉条烩菜,寓意日后生活节节高升。做工的这天下午就不再干活,半天挣一天的工资,然后放开肚皮大口吃肉,大杯喝酒,不醉不归……
李丹带着粉丝参加整个合龙口的仪式,粉丝们都感慨太精彩了,即便是现在大家都不住窑洞了但是窑洞的文化却一直伴随着陕北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