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话剧场
医话剧场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医话剧场 > 第 39 章 “甜蜜陷阱:胰岛素瘤的隐秘世界与科学对策”

第 39 章 “甜蜜陷阱:胰岛素瘤的隐秘世界与科学对策”

加入书架
书名:
医话剧场
作者:
一瑟
本章字数:
11004
更新时间:
2024-11-18

场景:医学科普栏目直播间,两位专家,一位是胰腺外科医生李教授,另一位是内分泌科医生张教授,正在与主持人徐平进行对话。

主持人徐平:大家好,欢迎收看我们的医学科普栏目。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种相对罕见但非常重要的疾病——胰岛素瘤。

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胰腺外科的李教授和内分泌科的张教授,来为我们揭开胰岛素瘤的神秘面纱。

首先,让我们请李教授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胰岛素瘤是什么。

胰腺外科李教授:好的,胰岛素瘤是一种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它能分泌胰岛素。

胰岛素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4年,当时美国外科医生Seale Harris首次注意到一些非糖尿病患者出现与胰岛素过量给药后观察到的症状相同的症状,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胰岛素休克”。

1926年,William Mayo对一名患有复发性严重低血糖症的患者进行了探查性剖腹手术,这是首次对胰岛素瘤进行手术治疗。

1929年,Roscraham报道了手术切除胰岛素瘤后高胰岛素血症的首次治愈方法。

胰岛素瘤虽然发病率很低,大约每年百万分之一至四,但它对患者的生活影响很大。

主持人徐平:非常感谢李教授的历史回顾。那么,李教授,您能为我们解释一下胰岛素瘤的发病率和流行病学特点吗?

胰腺外科李教授:当然可以。胰岛素瘤是激素生成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最常见、但仍然罕见的肿瘤,据报道,每年每百万人0.7至4例。

男性在40-50岁和女性的50-60岁有一个年龄特异性的发病高峰,女性的发病率略高于男性。

超过99%的胰岛素瘤位于胰腺中,其肿瘤位置均匀分布。

主持人徐平:好的,那张教授能跟我们聊聊胰岛素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内分泌科张教授:胰岛素瘤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Whipple三联征,即低血糖症状、昏迷及精神神经症状。

具体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出冷汗、心悸、手颤腿软,以及精神恍惚、嗜睡、昏迷等。

胰岛素瘤患者经历的这些非常典型的症状,比如头晕、出汗、心慌等,这些都是因为体内胰岛素分泌过多导致的低血糖症状。

主持人徐平:张教授,您为我们讲一下胰岛素瘤是怎么发生的呢?

内分泌科张教授:好的,胰岛素瘤是一种胰腺肿瘤,它能分泌胰岛素。这种肿瘤虽然罕见,但对患者的生活影响很大。

胰岛素瘤的特点是肿瘤突变负荷较低,但在表观遗传修饰因子中富集了基因突变和拷贝数变异,这意味着染色质重塑在胰岛素瘤的发病机制中起着核心作用。

主持人徐平:张教授,什么是染色质重塑呢?它在胰岛素瘤中的有哪些作用啊?

胰腺外科李教授:当然可以。染色质重塑是指细胞核中DNA和蛋白质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

在胰岛素瘤中,染色质重塑可能使得某些基因更容易被激活,比如胰岛素基因。

主持人徐平:张教授,您还提到了胰岛素瘤与异常的甲基化模式有关,这是什么意思呢?

内分泌科张教授:甲基化是一种表观遗传修饰,它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在胰岛素瘤中,胰岛素启动子区域的异常甲基化模式可能导致胰岛素基因的异常表达。

主持人徐平:那么,胰岛素瘤是如何被诊断出来的呢?

胰腺外科李教授:诊断胰岛素瘤通常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检查。首先是通过CT扫描来定位肿瘤,然后可能需要超声内镜或磁共振成像来进一步检查。

对于难以发现的胰岛素瘤,我们可能会使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PET/CT或PET/MRI,这是一种非常敏感的定位技术。

另外胰岛素瘤可以根据Ki67指数被分为不同的级别。Ki67是一种细胞核蛋白,它的表达与细胞的分裂周期密切相关。

在病理学上,我们使用Ki67指数来评估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从而帮助我们对肿瘤进行分类和分级。

主持人徐平:那么,张教授,您能为我们解释一下Ki67指数在胰岛素瘤中的分类和分级是如何进行的吗?

内分泌科张教授:当然可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胰岛素瘤被分为高分化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G1、G2、G3)和低分化胰腺神经内分泌癌(NEC)。

Ki67指数越高,意味着肿瘤细胞的增殖越活跃,肿瘤的恶性程度也越高。例如,G1级别的肿瘤Ki67指数较低,而NEC级别的肿瘤Ki67指数则非常高。

主持人徐平:李教授,您之前提到了p53和Rb1在胰岛素瘤中的作用,这是什么意思呢?

胰腺外科李教授:p53是一种肿瘤抑制蛋白,而Rb1是一种调节细胞周期的蛋白。

在侵袭性胰岛素瘤中,我们可能会观察到p53的过表达和Rb1的表达缺失,这些变化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侵袭性有关。

主持人徐平:那么,张教授,您能为我们解释一下胰岛素瘤的侵袭性和惰性之间的区别吗?

内分泌科张教授:侵袭性胰岛素瘤的特征是症状发生快、肿瘤较大,并且通常携带ATRX和DAXX突变,这些突变与端粒表型的替代性延长和染色体不稳定性有关。

而惰性胰岛素瘤则与正常β细胞密切关联,通常不会表现出这些特征。

主持人徐平:李教授,您能为我们解释一下胰岛素染色在胰岛素瘤诊断中的作用吗?

胰腺外科李教授:胰岛素染色在胰岛素瘤的诊断中并非强制性的。一旦通过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做出了胰岛素瘤的诊断,通常就不需要再进行胰岛素染色了。

主持人徐平:那么,张教授,您能为我们解释一下体细胞MEN1或YY1突变对胰岛素瘤临床行为的影响吗?

内分泌科张教授:体细胞MEN1或YY1突变在胰岛素瘤中可能与肿瘤的发生有关,但对于预测肿瘤的临床行为,这些突变的用处相对较小。我们通常需要结合其他临床和病理学信息来评估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

内分泌科张教授:此外,我们还会使用一些支持性措施和生长抑素受体配体来控制患者的低血糖症状。

主持人徐平:听起来诊断过程相当复杂。那么一旦确诊,我们有哪些治疗方法呢?

胰腺外科李教授:对于单发性孤立性胰岛素瘤,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我们会根据肿瘤的位置和大小来决定是进行局部切除还是更广泛的胰腺切除术。

内分泌科张教授:如果患者不能手术或者手术后仍有残留的胰岛素瘤,我们可以使用药物治疗来控制低血糖症状。比如二氮嗪、生长抑素受体配体(SRL)如奥曲肽和兰瑞肽,都能有效地抑制病理性胰岛素分泌。

主持人徐平:那么,除了手术和药物治疗,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吗?

胰腺外科李教授:当然,对于侵袭性恶性病例,我们可能还会采用减瘤手术、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PRRT)、依维莫司、舒尼替尼和细胞毒性化疗等方法。

主持人徐平:听起来这些治疗方法都非常专业。那么,对于患者来说,他们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已的治疗方法呢?

胰腺外科李教授:治疗选择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肿瘤的特性和患者的偏好进行个体化决策。我们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和肿瘤的反应,以调整治疗方案。

内分泌科张教授:是的,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所以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比如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肿瘤的大小和位置等。

主持人徐平:了解了,那么胰岛素瘤的预后如何呢?

胰腺外科李教授:惰性胰岛素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非常高,可以达到94%-100%。而对于侵袭性胰岛素瘤患者,生存率则较低,大约在24%至67%之间。

内分泌科张教授:此外,5%-10%的胰岛素瘤与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综合征有关,这种情况下的治疗和预后可能会更加复杂。

主持人徐平:张教授,您能为我们解释一下胰岛素瘤与遗传综合征的关系吗?

内分泌科张教授:大约5%-10%的胰岛素瘤与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MEN1)综合征有关。MEN1相关的胰岛素瘤可能发展为多个同步或异时性病变,并且由于应用MEN1筛查建议,通常比散发性对应物更早被诊断出来。

主持人徐平:李教授,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些影像学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吗?

胰腺外科李教授:当然可以。根据最新的研究数据,CT的敏感性为54%,特异性为75%;

MRI的敏感性也是54%,但特异性稍低,为65%;EUS的敏感性较高,为81%,特异性为90%;ASVS(动脉刺激和静脉取样)的敏感性最高,达到93%,特异性为86%。

对于侵袭性、恶性、转移性胰岛素瘤患者,我们通常会使用SSTR SPECT和SSTR PET,而对于惰性(“良性”)局限性胰岛素瘤患者,GLP-1R SPECT和GLP-1R PET是更好的选择。

主持人徐平:李教授,您能为我们解释一下以上不同治疗方法的适用情况吗?

胰腺外科李教授:当然可以。减瘤手术适用于那些肿瘤已经扩散,无法完全切除的患者,目的是减轻症状和延长生存时间。

PRRT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放射性标记的生长抑素受体配体来治疗肿瘤。依维莫司和舒尼替尼是靶向治疗药物,它们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主持人徐平:张教授您能简单介绍一下胰岛素瘤患者低血糖的一般管理方法。

内分泌科张教授:好的,胰岛素瘤患者因为肿瘤过度分泌胰岛素,常常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

为了预防低血糖,我们通常建议患者定期进食,选择富含慢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全谷物、豆类等。此外,夜间进食也很重要,有时候甚至需要通过管饲来避免夜间低血糖。

主持人徐平:那么,吴教授,您能为我们解释一下有哪些药物可以帮助控制胰岛素瘤患者的低血糖吗?

胰腺外科李教授:当然可以。二氮嗪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它可以通过阻断胰腺β细胞的钾通道来减少胰岛素分泌。

通常每天300至900毫克的剂量就可以有效控制低血糖,但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比如水肿和心悸。

主持人徐平:陈医生,您提到了生长抑素受体配体,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内分泌科张教授:生长抑素受体配体,比如奥曲肽和兰瑞肽,可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

这些药物对SSTR2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因此可以有效地控制低血糖。兰瑞肽Autogel是一种长效制剂,已经被批准用于控制低级别肿瘤的生长。

主持人徐平:吴教授,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第二代生长抑素受体配体吗?

胰腺外科李教授:第二代生长抑素受体配体,如帕瑞肽,可以与多种SSTR受体结合。

虽然它主要用于治疗库欣病和肢端肥大症,但也有一些报告显示它也能成功控制胰岛素瘤患者的低血糖。

主持人徐平:那么,除了这些药物,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帮助胰岛素瘤患者吗?

内分泌科张教授:有时候,我们也会使用糖皮质激素来控制低血糖,但长期使用可能会有副作用。

此外,一些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药物,比如苯妥英钠、地尔硫卓和维拉帕米,也在特定病例中取得了一些成功。

主持人徐平:吴教授,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RZ358系列药物吗?

胰腺外科李教授:RZ358是一种新型的单克隆抗体,它可以作为胰岛素受体的负变构调节剂。

最近,RZ358在一些严重难治性低血糖症和恶性胰岛素瘤患者中显示出了成功的治疗效果。

主持人徐平:那么,张教授,您能为我们解释一下胰岛素瘤手术的一些具体方法吗?

内分泌科张教授:当然可以。如果肿瘤较小,并且与主胰腺和胆总管有足够的距离,我们通常会进行摘除术。对于胰头的局限性胰岛素瘤,有时需要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也就是惠普尔手术。

主持人徐平:李教授,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手术后可能遇到的并发症吗?

胰腺外科李教授:手术后可能会遇到一些并发症,比如术后胰瘘、出血、胃排空延迟,以及胰腺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不全。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在胰岛素瘤手术中似乎比其他胰腺肿瘤手术要高。

主持人徐平:张教授,您提到了生长抑素受体配体(SRL),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内分泌科张教授:生长抑素受体配体是一种药物,它不仅可以抑制激素释放,包括胰岛素瘤亚群的胰岛素,还可以抑制肿瘤生长。SRL可以被认为是转移性胰岛素瘤的一线治疗。

主持人徐平:那么,李教授,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PRRT)吗?

胰腺外科李教授: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是一种使用放射性标记的生长抑素受体配体来治疗肿瘤的方法。

这种方法对于高分化(肿瘤Ki67指数≤20%)的胃肠道和胰腺是一种成熟的二线治疗。

主持人徐平:张教授,您能为我们解释一下依维莫司和舒尼替尼这两种药物吗?

内分泌科张教授:依维莫司是一种mTOR抑制剂,它通过抑制特定的细胞信号传导途径来具有抗增殖活性。

舒尼替尼则是一种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抗血管生成和抗肿瘤活性。这两种药物都被批准用于治疗晚期、进行性、分化的高分化pa。

主持人徐平:李教授,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细胞毒性化疗在治疗胰岛素瘤中的作用吗?

胰腺外科李教授:细胞毒性化疗通常用于晚期高级别胰腺NEN。历史上,5-氟尿嘧啶、多柔比星和链脲佐菌素等药物被用于治疗功能不全和无功能的胰腺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瘤。

最近的试验显示,基于替莫唑胺的化疗方案在所有级别的panNEN中都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客观反应。

主持人徐平:对于转移性或无法手术的侵袭性胰岛素瘤的治疗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通常有哪些治疗选择。

内分泌科张教授:好的,对于转移性或无法手术的侵袭性胰岛素瘤,我们通常会考虑减瘤手术,尤其是在试图控制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症时。

此外,对于肝转移,我们可以考虑切除或者通过多种消融技术进行治疗,比如经动脉化疗栓塞、放射栓塞、射频消融等。

主持人徐平:李教授,您能为我们解释一下这些消融技术是如何工作的吗?

胰腺外科李教授:当然可以。消融技术是一种通过热量或冷量来摧毁肿瘤细胞的方法。

例如,射频消融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热量来消融肿瘤,而冷冻消融则使用极低温来冷冻并摧毁肿瘤组织。

主持人徐平:那么,胰岛素瘤是否有可能预防呢?

胰腺外科李教授:目前,胰岛素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因此很难说有什么具体的预防措施。但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对于预防各种疾病都是有益的。

内分泌科张教授:是的,虽然我们不能预防胰岛素瘤,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定期体检来早期发现和治疗。

主持人徐平:今天非常感谢李教授和张教授为我们带来的胰岛素瘤科普知识。

希望我们的观众能够通过今天的节目,对胰岛素瘤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再次感谢两位专家的到来,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