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宝珠紧紧咬着嘴唇,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决定不再坐以待毙,一定要采取行动来挽回属于自已的一切。无论付出多大代价,她都要让朱瞻基重新回到她身边,她不会放弃的……
胡善祥悠悠转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身旁的位置早已经空空如也,她不用细想便知朱瞻基肯定又是早起去忙政务了,心里倒也没太在意。然而这时,莲红却走进来对她说:“主子,这是袁琦刚刚送来的血燕呢!我已经吩咐下人拿去炖煮了,待会儿您好好滋补一下身体。”听到这话,胡善祥不禁想起了之前的事情,嘴角泛起一抹轻笑。孙宝珠以前总是拿血燕这种珍贵补品来嘲讽她,可如今却是朱瞻基亲自将它送到了自已面前。这世间之事真是奇妙无比啊!就连人心也是这般难以揣测。
而另一边,朱瞻基正端坐在书桌前,认真聆听着袁琦的禀报。当得知事情的经过竟然如此惊险时,他心中着实感到诧异:“皇爷爷难道真的没有找出幕后黑手吗?”袁琦小心翼翼地回答道:“依我看,皇爷可能已经有所怀疑,但具体是谁还不太确定。”朱瞻基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在这皇宫之中,能够避开东厂眼线的又有几个人呢?怕是一只手都数得过来吧。”
袁琦不敢说话,这已经牵扯到皇室阴私,就不是自已能插嘴的事情了,朱瞻基又问起另外一件事情:“这几天你们一定要紧紧盯着孙宝珠和吴春儿,太孙妃这一月都在安心静养,难免会有顾及不到的地方,再加上孩子还小,正是脆弱的时候。”一想到小殿下那可爱模样,袁琦也是满脸笑意:“小殿下长得虎头虎脑,实在是可爱极了。”
朱瞻基想起白白胖胖的儿子,心里也十分高兴,但嘴上却打趣道:“就是太像我爹了,这以后要是一直这么胖可怎么办?”袁琦不赞同地说道:“殿下,小殿下现在还小,等长大一些自然而然就会瘦下来的,您可千万别这么说小殿下啊。”朱瞻基无语地说道:“你们一个个都偏向他,连爷爷也是如此,这心都已经完全偏到他身上去了。也不知道爷爷最后会给他取个什么样的名字?”
说完之后,朱瞻基便迫不及待地前往勤身殿觐见朱棣。此时此刻,朱棣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因为最近发生的事情让他心情格外舒畅。不仅如此,朱棣甚至亲自前往鸡鸣寺拜访姚广孝,请他为即将到来的新生命卜算一番。当姚广孝得知胡善祥已经分娩的消息后,他立刻开始占卜推算。然而,这次的卦象却令他大为惊讶——实在是太好了!
尽管他并不清楚为什么卦象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变化,但他深知这个孩子将会给大明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变革。朱棣在听完姚广孝的解读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期待。毕竟,他自已尚且年轻,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培养下一代。如果一切顺利,那么大明朝在他之后的三代都将迎来繁荣昌盛的局面,无需担忧未来的发展。想到这里,朱棣暗自下定决心,要全力以赴地培养这个孩子,让他成为大明的有道明君。
朱瞻基一踏入宫殿之中,便见到朱棣的书桌上密密麻麻摆放着数十张纸条。他随手拿起一张纸条端详起来,只见上面赫然写着"朱祁镇"三个大字,但不知为何,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喜之感。"爷爷,您这是在挑选名字吗?这个名字似乎不太好呢……我不太喜欢。"朱瞻基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已的看法。朱棣瞥了一眼纸条,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嗯,的确不是特别满意。那就依你所言,不要这个名字吧。来,你也帮我挑一挑。"
朱瞻基开始仔细审视起其他纸条上的名字,每张纸条都承载着对未来的期许与祝愿。然而,面对如此众多的选择,他不禁有些犹豫不决。这些名字各有千秋,实在难以抉择。朱棣见他这般模样,忍不住调侃道:"哈哈,莫不是挑花眼了吧?"朱瞻基脸上泛起一丝羞涩,轻声回应道:"毕竟这是我的第一个孩子,自然要慎重一些才好。"朱棣听闻此言,心中一动,从众多纸条中挑起一个名字——朱祁慎。他语重心长地说:"我希望这个孩子日后行事稳健,切不可狂妄自负,能守得住国家和祖宗的基业。"朱瞻基凝视着那个名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仿佛明白了祖父的深意。
拿着朱棣给孩子取的名字,朱瞻基又马不停蹄地去见了太子。由于这段时间赵王被关押,汉王和朱瞻基都远在边关,朝堂之上竟然出乎意料地平静了许多。然而,此时此刻仍有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亟待处理——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即将拉开帷幕。太子召见朱瞻基前来,正是为了商讨此事。汉王近来蠢蠢欲动,企图在这场科举考试中插上一脚,以扩大自已的势力范围。然而,朱瞻基对此并不担忧:“爹,爷爷现在一门心思全放在朱祁慎身上呢,我认为爷爷不会将如此重要之事交托于二叔之手。”太子听闻这个名字后,神情略带迷茫地问道:“这是何意?”
朱瞻基随即递上纸条,并解释道:“爹,您瞧,这便是爷爷给小胖子起的名字,其中蕴含着爷爷对他殷切的期望,希望这个孩子日后能够行事稳健,守护好我们的国家以及祖宗传下来的这份家业。”太子听完,双眼顿时一亮:“你爷爷当真如此所言?”朱瞻基点点头说道:“的确如此,我觉得爷爷说得很明显了,爹你就不要这么担心了。”太子搓搓手,兴奋地说道:“大郎,你爷爷这才是明智之举呢,你那个二叔和三叔的孩子,个个都是歪瓜裂枣,哪里像我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