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装毛瑟”——华夏1908式步枪
[[[CP|W:519|H:535|A:L|U:chapters/20103/26/]]]1905年,德国开发出轻尖弹,轻尖弹的性能较圆头弹有革命性的提高,初速从640米每秒提高到875米每秒。中国仿自德国1888式步枪使用圆头弹的88式步枪性能迅速过时,换装新式步枪的工作刻不容缓。
实际早在华俄战争爆发之前,华夏军械部门就意识到步枪性能的过时,但为了不干扰对俄备战步枪的生产,才维持被指定为标准步枪的88式步枪的生产。新式步枪决定仿制德国最新的使用轻尖弹的毛瑟1898步枪,子弹弹头重9.9克,初速高达875米每秒,表尺最小刻度高达400米,意即400米内弹道非常平直而无需更换表尺分划。这种革命性的新弹头大幅增加速度的不仅使弹道更平直,而且命中目标后有非常好的杀伤效果。高速弹头进入肌体后不稳定,更容易在肌体中变形,产生较大的伤口。而且流线型和高初速也使该弹有更远的有效射程。当时的人还不会用流体力学来解释为什么高速弹头进入人体后会产生较大的伤口,但实际效果就摆在这里,于是各国军工部门都效仿研制这种革命性的新弹头。
阿富汗和沙俄的战争中,英国援助阿富汗的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射速给参加过阿富汗抗俄的中国秘密特遣队士兵留下很深印象。根据华俄战争的战训,要塞攻防中出现过受限于地形,近在咫尺仍然无法进行白刃战,需要进行步枪猛烈对射的情况。
定型测试中对各种不同型号步枪的对比研究表明,影响旋转后拉步枪射速提高的最主要原因不是上膛,而是重新装弹,如果能减小装弹次数,并且加快装弹速度,旋转后拉步枪射速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同时有来自最高层的指示,要求使用速换弹匣提高步枪射速,于是在1908年定型了08式步枪,俗称“快装毛瑟”。
每支08式步枪生产时仅配3个弹匣。两个弹匣放在弹匣袋里,剩下一个弹匣随枪携带。在战斗中士兵还需要另外携带一堆5发桥夹。在战斗中,如果是射击远距离目标,并没有必要快速射击,可以用5发桥夹从上面的装弹口慢慢装填,只有在近战紧急状态下才通过速换弹匣加快重装时间。因为可拆卸的速换弹匣增加了生产成本,并且在士兵已经很重的装备里增加了额外的重量。
08式步枪最早使用德国毛瑟1898步枪原装的S98/05“屠夫之刃”式刺刀,这在开阔地上是一种很恐怖的武器,但它在安装到步枪上后就很难在战壕里使用。后来逐渐被国内设计的各式刺刀取代。
一战中大量出口俄国,又被德军大量缴获,德军直接拿来武装自己的一线军队,因为射速较快,通常优先配备到西线,并且德国组织生产了不少配套的20发装速换弹匣。
08式步枪性能诸元:
口径:7.92毫米
枪全长:1.250米
枪管长度:740毫米
枪口初速:875米每秒
结构:旋转后拉枪机
供弹方式:20发速换弹匣&5发桥夹
空枪重:4.25千克
弹药:57毫米轻尖弹
10式骑枪
08式步枪装备骑兵之后,20发大容量速换弹匣受到骑兵的欢迎,在马上很容易完成这种操作,操作简便,同时也减少换弹次数,但08式步枪步枪又大又重,并不适合马上射击使用。军械部门被要求开发一种骑枪,以装备骑兵、炮兵、辎重兵、工兵等。在1910年定型10式骑枪。
主要改进如下:将将740毫米枪管缩短到600毫米;拉机柄下折90度,方便携带;取自毛瑟98步枪的兰格式表尺被简化成斜板表尺,并简化了一些射程分划,最大表尺分划从08式步枪的2000米减小到1000米,最小表尺分划从08式步枪的400米减小到300米;根据最高层的指示,安装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枪口制退器,兼具一定的消焰作用。
将740毫米枪管缩短到600毫米,发射轻尖弹会产生过大的枪口焰,这实际上是膨胀比因素的影响,膨胀比=(枪管容积+弹壳容积)/弹壳容积,它是发射药气体燃烧容积的测度。如果值太小,则膛口压力就会太大,枪的效率就会下降而且发射时火光很大。对比测试中发现,斯普林菲尔德M1903步枪用大装药量保证了短枪管发射的初速,却会发出强烈的枪口焰。
作为一种减小后坐的手段,炮口制退器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中叶,但是由于反后坐装置的出现,曾一度失宠。制退器能使一部分喷出的火yao气体对称地向后反射从而减少后坐量。这就会对武器形成一个正好与后坐方面相反的前推力。制退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它会把向前的冲击波折向后方和侧方。对于射手及其身边的同伴来说这会使他们感到不适,在分贝值接近医学上的听觉损伤值时,甚至造成危险。因此就必须在制退效率和射手可忍受的噪声水平之间谋求折衷。
长期使用骑枪的经验表明,枪口制退器对步枪射击精度没有造成明显不利影响。此枪逐渐成为间战期间标准步枪。
10式骑枪性能诸元:
口径:7.92毫米
枪全长:1.165米
枪管长度:600毫米
枪口初速:820米每秒
结构:旋转后拉枪机
供弹方式:20发速换弹匣&5发桥夹
--------------------------
注:安装枪口制退器的手动步枪尽管稀少,但不是没有,瑞典毛瑟40步枪安装了一个枪口制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