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超无畏——“龙晟”级战列舰
[[[CP|W:589|H:353|A:L|U:file1.qidian./chapters/20104/1/1124156634057598007110660159423.jpg]]]性能参数:
龙晟号突击战列舰,自建,1912年到1914年
龙昕号突击战列舰,自建,1912年到1914年
龙轩号突击战列舰,自建,1912年到1916年
龙畋号突击战列舰,自建,1912年到1916年
排水量:轻载28000吨,正常31000吨,满载34000吨
尺寸:全长216.00米、水线长210.00米,宽30.00米,吃水正常8.50米,满载8.77米
机械:4轴,两套齿轮减速涡轮机,24台油煤混烧锅炉,额定功率65000马力时速25节,过载功率82000马力时速26.5节,航程10节8000海里
装甲:克虏伯装甲,重点防护,水线主装甲带350毫米;主炮塔装甲正面380毫米、侧面、后面250毫米、顶部130毫米,炮座装甲350毫米;副炮塔正面、侧面、后面装甲120毫米,副炮塔炮座120毫米;司令塔350毫米;防鱼雷纵舱壁装甲50毫米;主水平装甲80毫米;穹甲水平部分20毫米、穹甲倾斜部分50毫米;舰尾水平装甲100毫米,舰首水平装甲40毫米。
武备:3座一二式350毫米45倍径炮三联炮塔(射速2发/分),4座一二式152毫米50倍径炮双联炮塔,8门88毫米45倍径防空单装炮
舰员约1300人
背景
1906年,在英国下水的一艘军舰震惊了世界,这就是“无畏”号,这是一艘被称为“让任何现有战列舰在一夜间过时”的战舰,当时各国战列舰的一般装备为双联装12英寸主炮两座,单装或者双联装8到10英寸准主炮6到12门,由于口径各异,自然让弹药供应以及着弹观察修正变得极为复杂。然而,“无畏”号首次采用了单一口径,12英寸主炮10门,这种统一了的主炮口径使其在海战中立于有利之地。“无畏”号的问世宣告了一个海军新时代——无畏舰时代的诞生,同时也极大地激起了更为炽烈的造舰竞赛,到了1912年,英国接连完成了4艘猎户座级新型战列舰,这型军舰将主炮口径从12英寸骤然提高到了13.5英寸,同时采用了将五座主炮塔全部置于舰艇中央线这种更为合理的配置方式,而其他各种性能相对于以往的无畏舰亦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对于这种强有力的新型战列舰,英国的报界纷纷以“超无畏级”的美名冠之,因此,海军竞赛的焦点又聚集在这种“超无畏级”的竞赛上。
太平洋东岸某国以“一年两艘!”的稳定速率不断增加无畏舰保有量,而英、德的无畏舰、超无畏数量则以几何级数增长。面对白热化的造舰军备竞赛,以及日益紧张的国际局势,华夏共和国也不能独善其身。现有的两条龙权级无畏舰以及四条龙昶级准无畏舰,已经无法应付严峻的安全形势。为了夺取西太平洋的海上霸权,达到“决战境外,有效吓阻”海军战略纲领,建造超无畏舰势在必行。海军提出了《海军军备充实计划》,要求建造8艘超无畏舰,以及与之配套的一大批中小型舰艇。由于经济形势良好,财政走出华俄战争之后困境,执政孙纲批准建造4艘,并在议会通过。
设计
华夏海军紧抓一贯的传统,永远将战列舰的设计目标放在世界第一的位置。其最初的“超无畏”战列舰便被设计成一种排水量超过世界任何一艘军舰,航速要比别国战列舰高,至于最主要的主炮口径、装甲厚度,目标当然也是世界第一。
早先的龙权级在服役中暴露出一些缺点,最主要的是主炮的射击散布偏大,这是由于三联装的炮口间距偏小所致。新的龙晟级将提高炮力,提高射击精度作为最主要的攻关目标,火炮采用最新研制的350毫米,采用680公斤重的长重弹,威力超过猎户座级超无畏舰的343毫米火炮,也凌驾于美国纽约级采用的356毫米45倍径炮之上(弹重635公斤)。为降低炮弹齐射时相互的涡流干扰,减小散布,增大了炮塔尺寸,将炮口间距提高到2.5米,极其有效地减小射弹散布,扩大的炮塔尺寸也有利于提高射速,避免采用重弹射速降低的弊病。但炮塔尺寸的增长会带来炮塔防护面积增长的缺陷。
舰首水下部分采用了此时极为新潮的球鼻首设计,向两舷膨胀鼓出,利用船体水线与球鼻分别形成的波浪的波峰与波谷相遇而相互抵消,达到减小兴波阻力的目的。水线以上为华夏海军传统的飞剪首。
装甲防御模式放弃了传统的全面防护模式,重新启用1874年英国英弗莱息白号上首创的重点防御模式(定远级),除了在次要部位细分隔舱之外,与后来美国内华达级不同的是,舰首尾仍然保留水平装甲,以避免在10000米左右的近距离交战中,大量主炮炮弹命中击穿或爆炸摧毁舰首尾隔舱舱壁,导致舰首尾浮力大量损失。
龙晟布局的优点
1、降低重心,提高稳性,增厚装甲。假如采用前二后一布局,2号炮塔要比1号炮塔升高一个炮塔高度,350毫米炮塔座圈装甲也要提升一个炮塔的高度。而采用后二前一布局,这部分极厚的座圈装甲的重量就可转化到炮塔防护上。
2、增加主炮射击精度,减主火炮射击散布。降低了相邻两炮塔齐射时炮弹间的涡流干扰。再加上新式炮塔炮口间距达2.5米(历史上金刚的炮塔炮口间距2.29米),获得优异的射击散布。
3、基本消除了两座主炮塔被同时击坏的危险。
4、缩减主装甲盒的长度,减轻重量。副炮布置在舷侧,要在主装甲盒内布置数个副炮弹药库。现将其移出主装甲盒,由于将副炮弹药库布置在水下4米,当时炮弹不可能击中弹药库侧面,仅仅安装水平装甲即可(节约了两块350毫米装甲带的重量)。此外,副炮始终是防御上的弱点,无法做到和主炮同等级的防护,弹药库被引爆的可能性较大,而主装甲盒内部都是关系战舰命脉的弹药库和必要设备机械,布置在主装甲盒内部的副炮弹药库一旦被引爆,往往会如同炮弹的起爆药那样,引发连锁反应,最后引爆主弹药库,彻底葬送整艘战舰。而布置在主装甲盒之外的副炮弹药库一旦被引爆虽然会导致本舰重创,却并不会波及主炮弹药库,继而摧毁全舰。
5、减少一半副炮的重量。原本需要布置16门副炮的火炮、装甲、机械构造,现只需布置8门。节约下来的重量用于强化全舰的装甲防护。
6、副炮拥有巨大优越的射界。
7、减小了上浪对副炮的影响,副炮被安装在8.5米高干舷的首部中线和4.8米干舷的尾部中线(龙权级为4.5米干舷的中部舷侧,更易受上浪的影响)。此外减小了横摇对副炮的影响(但纵摇增加)
8、船中部甲板受应力最大,至船首尾逐渐减小到零,在船首尾甲板开孔,所需的结构补强较在受应力最大的船中要少,节约的部分结构重量可用于加强防御或者船体强度。
-------------------各种推定----------------------------
1、主炮的方向射界问题的推定。由于本舰具备的航速优势,前部只有一座三联装主炮塔并不会对实战产生太大影响。设计中也特意对上层建筑进行修形,增加了尾部炮塔的前向射界。
首先必须明确,华夏国对假想敌,在无畏舰数量上必然处于劣势地位。到1914年为止,英国将拥有32艘无畏舰和战列巡洋舰,美国将拥有10艘无畏舰,美国即将开始的两洋舰队计划:1916年到1919年,美国海军将再建成10艘战列舰,6艘战列巡洋舰,10艘轻巡洋舰,50艘驱逐舰,68艘潜艇,3艘运煤船,2艘驱逐舰母舰,2艘炮舰,2艘运兵船。
言归正传,各种战斗情况的推定:
场景A:追击处于劣势的敌低速战列舰编队。由于本舰具有26.5节的高速,对敌战列舰编队形成5节以上的速度优势,处于劣势的敌战列舰舰队根本没可能从追杀中走脱,走折线形路线也能轻易追上并剿杀敌战列舰编队,在此种场景下,每舰以全部9门火炮对敌2到6门尾炮。
场景B:追击敌方航速略有优势的战列巡洋舰。假如敌方撒腿就跑,那就没法了,只有直线追击。此时3门前炮对敌2到6门尾炮。由于本舰盔坚甲厚,敌战巡难以对本舰造成致命打击。而本舰一旦命中敌战列巡洋舰要害,则能造成致命伤害。
场景C:堂堂正正的战列线对决。战列线对决几乎100%是同向战列线,异向战列线双方会急速交错而过,并且相对航速太快,战列舰火控很难发挥作用。由于本舰的航速优势,可以自由挑选任意方向的有利阵位,占据敌战列舰编队的斜前方阵位,包抄敌方战列线。在堂堂正正的对决中,双方以全部主炮对全部主炮。
场景D:被优势的敌低速战列舰编队追击。由于本舰具有26.5节的高速,对敌战列舰编队形成5节以上的速度优势。可以以折线形路线跑路,此时以9门主炮对敌2到6门首炮。假如走直线以最大的速度跑路,也可以以6门尾炮对敌2到6门首炮
场景E:被敌航速相当或者超过的高速战列舰追击。6门尾炮对敌4到6门首炮
场景F:追击处于劣势的敌航速相当或者超过的高速战列舰(如伊丽莎白女王级)。3门首炮对4门尾炮,劣势也并不明显。
在一战期间出现场景E的可能性很小。此外,因为华夏海军实力和假想敌海军实力的巨大差距,出现场景F的可能性更是无限趋近于零
2、主炮的高低射界问题的推定。当主炮对8000米以外目标射击时,此时火炮仰角为5.5度,炮弹从副炮塔顶上飞过,主炮可以使用12点和6点的射向,1914年的战列舰正常交战距离为10000米到12000米,而日德兰时的交战距离则达到12000米到180000米,之后的交战距离甚至上升到20000米开外。由于主炮仰角因素的存在,副炮炮塔完全不妨碍主炮正常射击的射界。
3、副炮为炮塔结构,装甲厚度120毫米,并不受主炮炮口风影响。新型的152毫米副炮为50倍径身管,半自动滑动炮闩,黄铜药筒,提高了火炮发射速度,并减小了发射药诱爆的危险。
4、一战时战列舰炮廓重视对抗从四面八方蜂拥而上的敌驱逐舰/鱼雷艇群的围攻。华夏国海军战争脚本中并没有这一幕,而是占据主场优势的华夏建造的大量轻型舰艇去围攻假想敌,以尽可能削弱敌舰战力,为主力决战创造机会,本舰对轻型舰艇的防御下降到次要地位。此外主力舰建造周期长,产地少,补充困难,数量相较假想敌处于劣势,所以一吨多余的重量也不能浪费在航速、装甲、火力三大性能之外,把每一吨重量都用于战斗力的增加上。而大量刷轻型舰艇则简单许多,所以此战列舰副炮被精简到最低程度。以达到最高的性能指标。
作者注:
后世的胡德号,被俾斯麦打爆了紧邻主炮弹药库的副炮弹药库,诱爆了主炮弹药库,瞬间被炸毁。意大利罗马号战列舰被制导炸弹击中,在前轮机舱内爆炸,造成前部副炮塔弹药库起火,又诱爆了2号炮塔主炮弹药库,2号主炮塔被炸飞,折成两段沉没。科罗内尔海战中“好望角”号装甲巡洋舰被德装甲巡洋舰引爆了中部副炮弹药库沉没。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不过如此!皇家海军在日德兰海战中损失了3艘战列巡洋舰,实际并不是因为这些战列巡洋舰的装甲太薄导致弹药库被直接打爆,而是炮塔的防“闪爆”措施有缺陷。另一个明显的缺陷是舰炮使用的发射药十分不稳定。类似的,美国战列舰“亚利桑那”号沉没的直接原因是一个小型黑火yao存放处发生爆炸而引爆了前主炮弹药库。常规的战舰生存力分析不会考虑如此细微的问题。恰恰是设计中被人们忽视的细节决定了战舰的命运!(NormanFriedman语)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