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朱仙镇危机 第九十一章 三个政敌的密议(下)
(感谢长风01、苏猩猩和书友110731114601261三位朋友的打赏!)
张浚正待反驳,赵鼎却是抢先反唇相讥道:“秦相此话差矣,这些百姓原本就居于中原之地,均有住宅、田产。他们之所以要离开家园南返我大宋,乃是因为金人残暴,在其治下不堪重负所致。如若我大军不撤,派遣官吏前往管理,不但可顺势收回北方大片土地,且无需付出多少钱粮,过得数年,反而能从中收取赋税,招募兵员。为何秦相就想不到此法呢?”
赵构深知赵鼎是个主战派,他的主张和岳飞、韩世忠等人几乎同出一辙。于是便皱了皱眉头道:“秦爱卿对此可有高见?”
秦桧善于察颜观色,见赵构皱眉,便知赵鼎的话并不合他意,心中暗喜,看来官家还是想和金人讲和的。
于是他思索了片刻,便朗声道:“如若我军常驻中原,则金人势必不肯罢休,两国之间亦将争战不休。眼下我军虽暂时得利,但中原之地一马平川,适合骑兵作战,且利攻不利守。众所皆知,金人多骑军,我大宋多步军。在中原一带与金军长期交战,必将大量损耗我大宋国力、财力,让百姓更加民不聊生。为免民众不堪重负,老臣建议,还是撤出河南为上策!”
赵鼎一听,顿时气得面红脖子粗地说道:“撤出河南?秦大人,你身为我大宋宰相,不思收复国土,解救百姓,反倒要将我军已经夺回的中原土地让给金国,是何用意?”
秦桧却是微微一笑,冷言道:“老臣乃是真正替官家分忧,替百姓着想。不似某些人,光会磨嘴皮子,一口一个北伐中原,收复江山。我们估且不说和金国打仗这么多年来,一直是胜少负多的结果,就算偶然胜之,收复了些许失地。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亦不少:我们重建城池要钱不?安置百姓要钱不?收复了这么多土地,又要多派多少官吏过去管理,多少军队去驻扎?这要多大的开销?赵大人你仔细算过吗?”
赵鼎顿时一阵语塞,他涨红着一张脸,却是不知如何反驳。
赵构这时也将身子靠在椅背上,长叹道:“赵爱卿,朕也想夺回被金人所占的江山,只是现朝中财政拮据,此次和金国作战,我军虽然大胜,但各路将士的封赏都还没有着落呢。秦相前些时日就一直在筹措钱粮。眼下刚刚才凑足一批,以为可以度过难关了,没想到现在又出了这档子事……三位爱卿还是不要纠结于战还是不战了,给朕想想办法,三日后如何给他们答复吧!”
三人对视了一眼,都默不作声,开始思考起来了。
一盏茶功夫后,张浚最先开口道:“官家,如若要将百姓全部撤回,燃眉之急就是粮食问题。这数十万人的吃饭可不是件容易解决的事情。相较之下,百姓的房舍倒还可以拖一拖,眼下还是夏天,只需搭个简易蓬屋即可安置。”
顿了一下后,他方又说道:“此外,就是安置在何处的问题。老臣预料,各处州府恐怕都不会愿意接纳这些南返百姓的。”
赵构听到张浚的话后,眼睛顿时一亮,不过很快就又黯淡了下去,因为张浚虽然找准了问题的所在,却仍是没有拿出解决办法。
赵鼎皱了皱眉头道:“粮食只有从各个州府的府库中挤一些出来了,不过微臣推断还是会差上不少,恐怕只有从民间收购了,这费用……”他也是深知现在朝廷的国库可是已经空了。
“那先不谈粮食,谈谈张爱卿说的第二个问题吧,这些百姓安置在何处?”赵构见这三个前任和现任的宰相都是愁眉不展的样子,也知道他们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赵鼎这时却来了劲,他当即便躬身行了一礼,朗声道:“这二十多万百姓现在看虽是负担,可实际上却是一笔财富。他们久居金人治下,对金人的状况十分熟悉,且对金国又十分痛恨,可从中择其精壮者,招募入军中,其余人等,可安置在淮西之地,此处久经战乱,百姓大多逃亡,地广人稀,却又水网密布,土地肥沃,正好可安置这些百姓。”
张浚听罢,却是连连摇头,感觉赵鼎的想法虽然可行,却并不合官家心意,现在官家就已经觉得三大将尾大不掉,你居然还让扩军?宋朝采取的是募兵制,当兵是拿军饷的,军队扩得越多,朝廷承担的费用就越高,更何况募兵之后,你总不可能让别人赤膊上阵吧,好歹得给人家配一副盔甲和武器吧,这笔费用又跟谁去算?而且张浚设想的安置在淮西一带,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那块地盘却是张俊的辖区,以张俊贪财如命的性格,会愿意接下这么一个大包袱?
果然,赵构听罢,脸色顿时一变,冷声道:“扩军之事,休要再提,眼下朝廷早已入不敷出,朕哪来多的钱扩军?至于将百姓安置在淮西之地,倒还可以商议……”
顿了一下后,他方对秦桧道:“秦爱卿,你今晚就多费点心,算算安置这些百姓至少要多少粮食、多少费用。算出数目之后,明日早朝再议!”
秦桧忙站起躬身道:“老臣遵命!”
“好了!现在已是深夜了,三位爱卿就先回去吧!你们都好好想一想,明日早朝时给朕提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吧!”赵构一脸疲倦地挥了挥手。示意三人下去。
秦桧等三人连忙行了一礼,然后转身离去。
深夜,秦府书房却依然如白昼一般,数个明晃晃的灯笼将整间书房照得通明。
秦桧与几名心腹幕僚正在焦急地翻着帐册,边看边测算安置二十万百姓所需的粮食及银钱。
如果岳云在此,肯定对“奸臣必是能臣”这句话有更深的体会。历史上的奸臣之所以能独揽大权,还要欺下瞒上,没有点本事哪能干得成?既要讨得皇帝喜欢,又要与朝中的一干忠臣相斗,岂有能力低下者?
王氏这时端着一碗莲蓬银耳汤,迈着碎步走进了书房。对秦桧柔声道:“老爷,喝碗汤吧!”
“你放在桌上吧!我等算完了再喝!”秦桧头也不抬地说道。又继续翻着帐本,喃喃道:“二十万百姓半年所耗的粮食起码在五十万石以上,官仓只怕提供不出如此多的粮食,得从民间收购,那费用可比官粮价格高上三成……不对,恐怕不止三成,朝廷如此大规模采购粮食,价格应还会上涨……”
王氏听到秦桧埋头于盘算中,对自己的一片关心爱理不理,不禁心中有气。冷哼道:“老爷算得再清楚又有何用?朝廷莫非还拿得出这笔钱不成?除非你和官家肯把那笔赏赐之钱用来购粮……不过即使这样,亦有不少缺口……”
“那怎么行?”秦桧立刻反驳道。“只要和金国就新的和约达成一致意见,官家就会下令将韩世忠、岳飞、张俊三人升为枢密使及枢密副使。而这明升暗降之策,你道岳飞等人会看不出来?这笔钱正是借赏赐之名,届时用来安定军心,补发拖欠军饷,以免行营前护军、行营中护军、行营后护军等三军被三大将煽动,出现兵变的。这钱怎敢擅自动用?”
“你既然知道,还算什么帐?莫非算清楚了你就能变出钱来?”王氏眉头一皱,反问道。
秦桧一想也是。他往椅背一靠,脸上一片忧虑,活动了一下酸痛的肩膀,方蹙眉道:“要不和官家商量一下,再印些交子?
“交子?现在交子贬得太厉害了,民间基本都没商家肯收交子了,一贯交子现在连五百文铜钱都换不到,你还想印交子?”王氏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