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资料系引自网络收集各地方志资料
辛亥革命到抗战前夕上海米、麦、面粉、大豆价格
清末连续两年荒歉,米商乘机囤积,粮价上升。宣统三年九月十三日,上海光复。九月二十日,沪军都督通令米商平粜,并禁止大米出境。民国元年(1912年),米价稳定在上年的水平上。民国2年粮食丰收,以后6年,米价每石徘徊在6.42~7.40元之间。民国9年,黄河两岸遇旱,民国10年,长江流域涝灾,旱涝交困,这两年上海米价每石分别上升到9.61元和9.68元。民国11~14年,米价突破10元。民国15年苏浙旱灾,更因北洋军阀齐燮元和卢永祥、孙传芳和张宗昌先后在上海附近混战,导致米价扶摇直上。8月,曾高达每石17.85元。民国16~17年逢丰收,米价分别降到14.77元和11.17元。民国16年发生蝗灾,秋后米价回升。因受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银价下跌,银本位的中国货币相应贬值。民国18年11月开始,每石粳米超过15元。民国19年4~5月,粮价继续上涨,最高达到24元,引起社会不安。由农业经济专家、粮商和有关当局推派代表共同组成“粮食委员会”,商议进口洋米,并决定5月初开始发售平价米。历时5个月,到9月底结束,共售米69032石,平均售价每石13.83元。秋后新米登市,米价趋向缓和。民国20年以后,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经济危机,实行倾销政策,上海粮食市场上洋米大量涌到,米价回落。民国21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日军侵犯淞沪,米市场一度停顿,但复市后米价又转为下跌,到年底米价跌至每石9元以下,到民国23年夏,最低价已不到8元。民国23年7月,苏浙遭大旱,内河干涸,航道不畅,粮食货源减少,每石粳米价回升到10元以上。民国24年上半年有4个月米价高达13元。11月,受灾的苏浙产区来沪采办粮食,粮价再度趋高。但不久洋米又涌到,价位下降。民国25年一度低于10元,民国26年恢复到11~12元。
从民国成立到抗战兴起,小麦价格稳而偏低。民国元年~13年间,小麦价格除民国4年每担为5.48元外,其余各年徘徊在3.81~5.14元之间,均低于宣统三年5.4元的水平。民国14~19年,民国20年第三季度,有进口苏联小麦,又向美国赊借棉麦款5000万美元,进口大量洋小麦。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影响上海的面粉销售,小麦供多求少,价格下落。到民国23年6月,每担新麦价跌到2.71元的低谷。7月以后受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的影响,国内又遭干旱,使麦价回升。民国25年,麦价继续上涨,入冬,国际市场麦价暴涨,到民国26年小麦价格回升到每担6.07元。
面粉价格走势与小麦相应。民国元年~13年,每包(25公斤)价格都在2~3元之间。民国14~19年,民国12~24年,面粉价又回落到2.24~2.77元。民国23年5月,曾跌至2元。民国25~26年,国际市场面粉价上升,
大豆价格。民国14~18年相对稳定。批发价每担维持在5~6元之间。民国19年一度超过6元。10月转为下降。民国22年8月起进入3.5~4.5元的低谷。民国24年11月,回升到5元以上。民国25年6月,伪满洲国与德国签订年供50万担大豆的协定,影响上海的大豆货源,价格转为上升。到抗战前夕,大豆批发价达到每担6.5元。
玉米价格。民国14年到抗战发生的12年间,除民国18年10月到民国19年11月外,其余各年批发价未曾超过每担4元。民国23年4~5月,曾跌到2.50元以下。
近代沪产棉纱、棉布价格(1912~)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洋纱、洋布来华减少以及随后20年代的爱国抵制日货运动,使上海民族纺织工业趁隙发展。华商纺织业除华盛(后更名三新)、恒丰外,申新、永安等厂也陆续开办,染织业也开始发展,工商业获利均丰。民国8年(1919年),上海纱厂生产16支纱每件成本149.55两,售价200两,“九一八”事变后,日货倾销,纱布市场形势衰退,纱价下跌。民国20年,16支人钟棉纱每件237.6元。民国24年,跌至170元。
民国10年,上海民族纺织工业同行组织华商纱厂联合会,筹建华商纱布交易所。交易标准品棉纱为16支人钟商标(其他牌号保持规定的差价);棉布为13磅飞艇商标、11磅圈三虎商标,行情每日刊报。
此时期两交易所同时并存,交易市价水平基本相同。当时上海纱布交易成交行情决定于:市场的供求量;棉花的国内、国际行情;日本大阪纱市的高低。据民国10年7月8日《申报》刊载的行情,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16支纱云鹤标准7月期收盘价148.2两。华商纱布交易所:16支人钟标准7月期收盘价148.2两;11磅棉布圈三虎标准7月期收盘价4.75两;13磅棉布飞艇标准7月期收盘价5.5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