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掌柜,金龙三,马英七及金南,从未来过闽南之地,除了花大姑之外。
闽南方言,听起来易似普通语言,稍有些改变,这里天气炎热,气候真如小姐所讲,四季如春,花开满园。
三天的行走,五人马车终于进了漳州古城,找了间客栈休息。
他们走进一间石块砌成的屋子,里面布置简单而雅致。
马英七好奇地四处打量,金龙三则与客栈老板交谈起来,了解此地的风土人情。
金南静静地坐在一旁,凝视着窗外的花园,心中涌起一股宁静。
忽然,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群孩子在街头嬉戏玩耍,笑声响彻整个客栈周围。
花大姑微笑着解释道:“这是本地孩童们的游戏,他们经常如此,充满活力。”
陈掌柜也笑着点头,表示赞同。
为什么这里石房子多,问了之后,方才晓得,漳州府临海,每年都有台风来袭,或大或小而已。
石房子牢固,不易风吹走,于是,闽南沿海一带,房子石地而砌,房顶瓦加固压砖,都是防止风大,吹走房顶屋梁。
漳州府也有集市,陈掌柜当然要去走走,就向客栈老板,问明菜市方向。
漳州府内的菜市,除去了大量农户,自家所种粮食,多了陈掌柜等人,从未见到过的,大海里的鱼!!
一进入市场内,腥味十足,让人闻之欲吐的浓味道,原来,漳州府由九龙江口出海,这里靠打渔,为生的人非常多。
海产品占去了大部分市场,陈掌柜捂着嘴,赶紧退出了市场,太难受了。′
北方的人,闻不了那种味道,才会有北方人喜面,南方人喜鱼。
陈掌柜的目地,乃是广东,潮汕地区,潮汕人喜欢番国去做生意,而金莲莲所交代的,正是那种,外面满世界跑的人,看是否有橡胶?
出了漳州府后,那对小夫妻没跟了,可能是到了分开的地界。
往南边直走,就是潮洲了,官道路边两旁,有种一种植物,种在旱地,也存活好好,好生奇怪了,陈掌柜见路边有老农干活,急忙停下问道:“老大哥好!”
“贵客好,有啥事?”老农,一身晒黑的皮肤,头戴斗笠,双手结茧了掌指,生活不易的朝代。
“老大哥,那种植物叫什么?有什么作用?”作为见识广的陈掌柜,礼貌性地对老农,请教?
“你说的那个?它叫木薯,这东西里面有淀粉,做起食物好吃。”老农笑哈哈回答,一脸忠厚老实。
“找到木薯了,哈哈,又完成了一项,太好子,木薯!!”众人都高兴了。
木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工业原料,具有多种功效。
它富含淀粉,可提供丰富的能量,是许多地区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
此外,木薯还含有一定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
在生长方面,木薯适应能力强,能在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长。
它的根系发达,能够深入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
木薯的生长周期较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
在适宜的环境下,木薯植株可以长得高大茂盛,为人们带来丰富的收成。
总之,木薯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食物,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它的生长适应能力强,为人们提供了可靠的粮食。
向老农问清楚了,木薯的种子是如何?
老农挠了挠头,笑着说道:“这木薯啊,无需特意留种。待到秋季,木薯成熟之时,便可将其根茎挖出,部分作为食物,而另一些梗枚则可留下当作种子。只需将它们埋入土中,翌年春天自会生根发芽。”
陈掌柜听后恍然大悟,连忙道谢。
木薯的留种,与番薯有些相似?
他心中暗喜:此次行程真是收获颇丰,不仅找到了木薯,还了解了它的种植之法。
众人带着满满的喜悦,继续向老农,购买了一捆木薯梗,以便回去商庄驻地栽培。
这趟出门,完成了小姐所交代的,又进一步了,大家都开心了,信心又增加不少,对潮汕之行,更加充满希望。
穿过了漳浦,花了一天时间,由于天色渐晚,马儿也需要休息吃草了。
金龙三,看见了不远处,有间土地庙,门口干干净净,马车又可驶进。
于是,选择了土地庙休息过夜,众人点头称是。
土地庙,有人奉拜供品茶水,众人决定在此处过夜。
他们将马车停在土地庙旁,然后生起篝火,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干粮。
夜晚的空气中弥漫着宁静和神秘的气息。
土地庙周围静悄悄的,只有微风轻轻吹过。
陈掌柜望着星空,心中感慨万千。
这次的旅程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他相信只要努力,一定能够实现自已的目标。
第二天清晨,太阳刚刚升起,众人便收拾行装继续上路。
他们沿着官道前行,一路上欣赏着沿途的风景,心情格外舒畅。
经过几天的车程,他们终于抵达了潮汕地区。
这里繁华热闹,商业氛围浓厚。
花大姑带领众人,前往自已家中,花大姑近乡心怯,身体有些颤抖,激动说不出话了。
花大姐的家乡,是临海的小山村,她告诉了陈掌柜等人,自已母亲已没了。
还有一个弟弟及父亲,自已婆家在潮州城内,这次变故,她也拿不定主意了。
想起自家父亲,弟弟不知道如何了?
花大姑一边含泪一边对,一众指着前方的村庄,道:“自家就是村头那户,左边就是了。”
看向那户,普通不再普通的三间房子,古朴寒酸样,门前堆了许多柴火。
待到一行人,来到了屋子门前,花大姑的脸色大变,大叫“父亲!!”
花大姑一声叫后,头一黑,晕了过去了。
陈掌柜这才意识,出了大事了,看了房屋大门,只见大门,两条白纸打叉贴上了。
闽南潮汕地区,风俗有家中人老去,便要贴白纸三年的习俗,一看白纸的颜色,新鲜的是头年。
次年白纸发黄,三年早已掉落,或者,残缺不堪了。
花大姑的家门上,贴上的白纸,明显是新鲜的,头年白纸。
难怪,花大姑见到了自家贴子,早已晕死过去了。
待给花大姑灌口水,花大姑这才悠悠醒来,可能又想起什么,爬起来跌跌撞撞,推门进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