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居然是第一次吃这道菜,吃完后直呼好吃。还让我告诉她这道菜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因为她在我做菜的时候并没有在厨房看着,所以她并不知道这道菜是用什么食材做出来的。我告诉她这道菜叫做马兰头,可她仍然一脸疑惑地表示不知道这个菜名。我无奈之下,只好先把这件事放一放,心想以后有机会再详细地告诉她。
这里的竹笋实在太多了,多到让人有些无从下手。我挑选出一小部分鲜嫩的竹笋,准备用来炒菜品尝鲜美的味道。而剩下的大部分竹笋则被我精心地切成薄片,然后放入开水中焯烫。这样可以去除多余的涩味,同时保持其清脆的口感。接下来,我将这些焯好水的笋片铺在外面的水泥地上晾晒。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温暖而明亮。我期待着它们在微风中渐渐干燥,变成香脆可口的干笋。等回到城市里,我就能慢慢品味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每一片干笋都将承载着山间的清新与宁静,成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等这些事情都弄完了,也该准备祭祖了。这也是我们此次回来的真正目的。毕竟对于他们来说,祭祖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他们非常看重这件事。
时间过得真快啊!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回到家乡有一段时间了。记得当时,我们特意提前三天赶回家乡,只为了能够早点见到久别的亲人。然而,当我们询问是否可以去上坟时,家里的长辈们却告诉我们,清明节当天并不是最佳的上坟时机。他们解释说,按照传统习俗,清明节前后四天都是适宜上坟的日子,但通常更倾向于选择前三后四这个时间段。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决定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将上坟的日子推迟到我们回来后的第七天,也就是后四的时候。这样一来,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和安排这次重要的祭祀活动。
每年过年的时候,家里放的烟花和炮竹都是姐夫送过来的。他们在镇上开了一家小超市,所以这些东西对于他们来说很容易就能买到。除了烟花炮竹之外,家里的柴米油盐还有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基本上也都是从姐夫的超市里买的。虽然姐夫给我们提供了方便,但我们还是会按照正常价格付钱给他,毕竟亲兄弟也要明算账嘛。而且姐夫在价格上也会给我们一定的优惠,毕竟大家都是亲戚,这点情面还是要讲的。不过关于这些事情,我一般不会过多地参与,就让他们自已去处理吧,怎么方便怎么来。
这已经是我第二次陪着老公去祭祖了,第一次是在春节的时候,那个时候他们同样需要祭祖。当时可是一大帮子人呢,他的两个弟弟、两个弟媳还有好几个孩子都一起去了。而今天,只有我们两个人去。
之前有好心的邻居提醒说,小十八最好不要跟着上山,因为害怕她会碰到不干净的东西。毕竟,他们家曾经发生过一些事情。所以这次,我们听取了这个建议,只带着祭品上山了。
由于几年时间没有回来过,山上有些地方都发生了变化,找了好半天才找到了他父亲的坟墓。差点没认出来,我还特意提醒别给上错了。最后他确定就是,才放心的把祭品摆上,放了烟花炮竹。紧跟着又上了爷爷奶奶以及他大伯的坟,反正走了好几个地方,才完全祭祀完,心里顿感轻松,仿佛完成了一桩心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