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声令在场众人顿时紧张起来。
这意味着有不速之客闯了进来。
卢象升当即一马当先,冲了出去。
无论遇到多厉害的强敌,无论遇到多厉害的对手,卢象升总是勇往直前,身先士卒。
这已经刻在了他的骨子里。
当卢象升等人到了前面,才知道,原来是倪宠的嫡系军官得知,倪宠被抓了。
他们就率领着军队,前来总兵衙门,妄图将倪宠救出去。
反了。
这群人这是反了。
卢象升从身边的侍卫,拿了一把刀,就冲了上去。
侍卫们也冲了过来。
很快,城外的兵马进了城,直接给这群叛军包了饺子。
叛军见势不好,纷纷放下武器,选择了投降。
白安、刘钦等人开始收缴武器,抓捕叛军。
杨文岳除了震惊之外,就是气愤。
他愤怒地说道:“这群人真是胆大包天。卢大人。我现在就上奏朝廷,严惩这帮叛军。”
卢象升也十分气愤,说道:“山东都司下辖的这些卫所,真得好好整顿整顿了。这哪里是大明的军队,皇上的军队,分明是倪宠的军队嘛。”
杨文岳当即向卢象升告辞。
卢象升将其送到府门外。
清理叛军也好,审讯倪宠等人也罢。
都已成定局。
卢象升并没有太在意,让岳维忠等人去办就可以。
他写完奏折,安排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忙碌了一天。
此时的卢象升坐在椅子上。
小玉正在给他按摩。
卢象升享受着,并思考着。
他在想着今后的事情。
倪宠这个山东总兵,一定被免。
空出来的山东总兵。
卢象升现在的身边人。
无论是虎大威,还是杨国柱,都适合。
虎大威曾经是山西总兵官。
杨国柱曾经是宣府总兵官。
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当山东总兵都没问题。
卢象升打算让杨国柱担任。
因为杨国柱相对稳重一些。
虎大威是一员虎将。
他打算带着虎大威镇压即将死灰复燃的农民军。
第二日,卢象升就上了折子。
倪宠被抓,山东都司的工作陷入停顿。
需要重新安排一人担任山东总兵。
微臣举荐原宣府总兵杨国柱担任。
卢象升曾经向崇祯皇帝建议,让杨国柱和虎大威官复原职。
但被崇祯皇帝拒绝了。
卢象升后期得知,崇祯皇帝和杨嗣昌等人早已有了意向人选。
只是尚未宣布而已。
山西总兵的意向人选是李献明。
而宣府总兵的意向人选则是王忠。
都选好了继任者。
自然不会让二人官复原职。
对此,卢象升也没有办法。
此事,卢象升也曾与杨国柱、虎大威提起过。
毕竟,当时清军入关,形势紧迫。
朝廷抽调宣府总兵、山西总兵、大同总兵前来京城支援。
由卢象升统一指挥。
因为作战不力,杨国柱和虎大威被夺职。
倒是大同总兵王朴,找了个借口,回了大同,没有被免。
杨国柱和虎大威自然对卢象升向朝廷的建议,非常感谢。
即便是没有成功,他们依然是感谢的。
二人也都看得开。现在是戴罪之身。
跟在卢象升身边,也是为国效力。二人也十分开心。
不过卢象升还是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在一省担任总兵。
这样才能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留在自已身边,有些屈才。
此次山东总兵出现的空缺。
卢象升是第一个知道的。
朝廷即便是知道,那也是比自已晚。
所以,卢象升打算来个先声夺人。
崇祯皇帝收到锦衣卫传来的消息,要比卢象升的折子早一些。
不过也没有早多少。
一个是上午收到的。一个是中午收到的。
接到锦衣卫的消息,崇祯皇帝十分震惊。
堂堂山东总兵,竟然敢谋害保定总督。
这是谋逆犯上之罪。
倪宠为什么要铤而走险。
中午收到卢象升的折子,则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原来,倪宠犯了这么多的错误,被手下人怂恿,才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第二日,卢象升的举荐折子就到了。
在崇祯皇帝看来。
卢象升此举,颇有安插嫡系的想法。
至于前面提到的那些理由。
那都是借口。
卢象升这段时间搞得这些举措,崇祯皇帝倍感欣慰。
不过,他也担心,卢象升的势力发展的太快。
薛国观、杨嗣昌等人都曾经明里暗里说起过。
杨国柱原来是宣府总兵。
因为在与清军的战斗中,作战不力,被夺职了。
让他担任山东总兵,也合情合理。
崇祯皇帝当即命人将薛国观等人召来,研究此事。
此时的内阁只剩下了三人。
从崇祯十一年到现在,致仕的致仕,罢官的罢官,削籍的削籍。夺职的夺职。
特别要说明的是,杨嗣昌,这位崇祯皇帝的宠臣也受到了处分。
原因就是,密谋与大清议和。以及作为兵部尚书,对清军作战指挥不力。
朝廷当中,主战派还是占据优势的。
毕竟大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开始,对外始终采取强硬态势。
汉朝、唐朝都搞和亲,明朝不搞。
宋朝搞纳贡,明朝不搞。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大明就是这么强硬。
所以,杨嗣昌等人的议和,受到了大家的弹劾。
迫于压力,去年年底,崇祯皇帝将其连降三级。
但是,大家并不算晚,继续弹劾。
崇祯皇帝有心护他。
但架不住大家的疯狂弹劾。
最后只能是夺职戴冠视事。
内阁首辅只剩下薛国观、蔡国用和范复粹,三人。
崇祯皇帝让三人穿越了卢象升的两份折子。
三人也是震惊不已。
这也太不像话了。
薛国观说道:“皇上。这个倪宠必须严惩。以正国法。”
蔡国用和范复粹也都附和。
崇祯皇帝说道:“那就命卢象升将倪宠押到北京,交大理寺审判。”
紧接着,崇祯皇帝说道:“山东总兵一职,出现了空缺。卢象升举荐原宣府总兵杨国柱。你们怎么看?”
范复粹说道:“皇上。据臣所知,这个杨国柱曾是宣府总兵。这阵子跟随卢象升南征北战,也立了不少功。由他担任山东总兵,还是可以的。”
蔡国用说道:“论资历、论能力,没有问题。
只是卢大人现在在辖区干得如火如荼,风头正劲。
这个时候,再将杨国柱安排在山东总兵的位置上,是不是有些不妥。
是否可以从别处调来一个总兵,担任山东总兵,然后再将杨国柱调到其他的地方。”
不得不说,蔡国用的想法,十分客观。